《短文两篇》阅读练习_第1页
《短文两篇》阅读练习_第2页
《短文两篇》阅读练习_第3页
《短文两篇》阅读练习_第4页
《短文两篇》阅读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短文两篇》阅读练习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

2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3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士导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1而节叶具焉

具:________2节节而为之

为:________2[甲]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答:成语是: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文中说“意在笔先”,[甲]文中也有文字说的是这个意思,请将这些文字找出来,写在下边。答:这些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1个字4[甲]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这些毛病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答:这些毛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甲][乙]两文意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有几项选几项)

A[甲]文的主旨在于揭示手不能画出胸中之竹的原因,[乙]文的主旨在于阐明画竹的“定则”。B[甲]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笔直遂”,[乙]文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两文作者见解一致,观点相同。C[甲]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乙]文阐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两文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D“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画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完全是“胸中之竹”,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甲][乙]两文都蕴含了这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一、1信

给谢中书的信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31对偶

2对偶,借代4三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5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二、1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

拟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1点明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的人及游览的地点。2运用比喻描绘庭院月色3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感。3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4何夜无月……两人者耳。略二、11具备、具有

2做,此意为“画”2胸有成竹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