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4讲一、选择题1.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孝文帝迁都洛阳、提倡汉化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南方农业生产的繁荣发展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答案】D【解析】材料“东吴”“亩产5石稻”“亩产高达10石左右”“一亩二十斛”说明当时南方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故D项正确。2.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士族势力的膨胀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侨土之间的矛盾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没有正式户籍则不需要向国家交纳赋役,因此东晋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调役,故选B项。3.(2021·湘豫名校联盟联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路起点的重任。这表明当时()A.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活跃B.政治格局变动较为频繁C.丝路沿线大量城市兴起D.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导致丝绸之路的起点不断变更,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排除A项;根据材料“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路起点的重任”可知,兴起的是丝路起点城市,不是沿线城市,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北方经济遭到破坏,排除D项。4.下表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分布情况(以现代省份为标准),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单位:人)省份江苏浙江河北湖北安徽山东陕西山西江西河南甘肃内蒙古人数2058837241817776543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南北文化交流频繁C.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D.北方社会动荡不安【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时文学家分布呈现出地域不均衡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故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文学家分布,并没有提到交流,排除B项;南宋时经济重心才实现南移,排除C项;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只能解释北方文学家少的原因,无法解释南方有些地区文学家数量多的原因,排除D项。5.(2021·山东青岛模拟)北魏孝文帝在设立三长制的诏令中提道:“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这说明三长制推行的目的是()A.打击豪强势力 B.促进人口增加C.缩小贫富差距 D.加速汉化进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目的是抑制豪强隐瞒户口和逃避租税徭役的情况,打击豪强势力,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表明矛头指向豪强势力,“缩小贫富差距”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6.(2021·黑龙江七校联盟联考)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形势混乱,但十六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于建立割据政权,如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在修建都城时宣称“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北魏孝文帝更是志在“南荡吴越,复礼万国”。这可以说明当时()A.大一统思想普遍存在 B.民族矛盾十分尖锐C.统一趋势逐渐加强 D.南朝局势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十六国时期,不论是夏国,还是北魏政权,都试图建立统一的王朝,体现了大一统思想的普遍存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矛盾,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大一统思想的普遍存在,并不能说明统一趋势加强,排除C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南朝局势稳定,排除D项。7.(2021·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据下表可知()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隋书》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唐]秦韬玉《隋堤》昔年开汴水,无应别有由。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唐]许棠《汴河十二韵》隋炀帝由于怀念江都美景,并为挖掉睢阳王气,而兴工开凿大运河[宋]佚名《开河记》A.历史叙述需要大胆想象B.历史结论没有客观标准C.历史信息需要辨别真伪D.历史研究以正史为依据【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这说明历史信息以多种面貌存在,需要通过去伪存真寻求真相,故C项正确;历史叙述讲究的是准确还原历史,并非要进行想象,排除A项;历史研究的标准是客观公正,排除B项;除正史外,其他史料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排除D项。8.(2021·山西太原模拟)下表为吐鲁番出土的武周时期的堰别青苗簿的相关记载。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该地()(单位:亩)耕地种类耕地亩数自耕租佃租田占耕地的比例官田10189393%寺观田5510.544.581%百姓田31514517054%A.个体农耕方式的盛行 B.寺院经济的急速扩张C.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可知,唐代吐鲁番地区官田、寺观田的租佃现象比较普遍,说明当地个体农耕方式的盛行,故A项正确;表格除了寺观田,还有官田和百姓田,排除B项;材料只有武周时期的相关记载,没有与其他时间作对比,无法判定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排除C项;租佃现象的出现与农业的生产效率并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9.戎氏原是生活在西域的少数民族,南朝时期开始进入中原。学者对其家族墓志的研究发现,戎谅(卒于655年)的墓志上,籍贯从“上源西域”改为“恒州灵寿”。这一改动可以说明唐朝()A.宗法观念影响广泛 B.统治区域扩大C.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北方人口南迁【答案】C【解析】根据籍贯从“上源西域”改为“恒州灵寿”可知,戎氏家族籍贯随着迁移而改变,这体现了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故C项正确。10.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他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A.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唐朝节度使是在边境兵力不足和中央财政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才获得了较大的军权和财权,因此它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故D项正确;节度使权力的扩大是为了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朝边境的袭扰,不属于民族融合的范畴,排除A项;当时节度使权力的扩大有效地弥补了兵力不足和减轻了中央财政的压力,维护了边境安定,排除B项;节度使权力的扩大只是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可能,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1.(2021·广东广州一模)唐朝前期对外贸易路线主要经由河西走廊,从中亚中转到达欧洲;唐中后期对外贸易则转向了南方沿海地区,经由马六甲海峡到达欧洲,承担船运的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据此可以推知,唐代()A.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B.指南针已逐步应用C.北方商路受到阻碍 D.海外贸易达到全盛【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落,吐蕃越过昆仑山北进,占领了河西陇右地区,中国北方地区战火连年,对外贸易路线由陆上转移到海上,故C项正确;秦汉时期就已经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宋朝,排除B项;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达到全盛,排除D项。12.关于黄巢起义前藩镇的作用,宋人认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材料()A.肯定了藩镇对唐朝统治的积极作用B.认为藩镇是唐朝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C.基本否定了藩镇对唐朝统治的作用D.认为藩镇对唐朝统治有正反双重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可知,宋人认为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但藩镇又维持了衰落中的唐朝的统治,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的传统,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等材料二643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特地在今拉萨河畔的红山上,为她修建了红山宫。……红山宫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达赖五世圆寂后,布达拉宫再次扩建。康熙帝特派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参加扩建工作。这样,才有了今天看到的布达拉宫。——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前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产品销售代理合同范本全文
- 2025年供货合同的范本
- 后勤领域新质生产力
- 初中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房地产估价师之开发经营与管理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 大学新质生产力
- 2025公寓房屋购买合同
-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临床护理
- 2025路灯广告牌制作安装合同(范本)
- 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模板(V60版)
- 2025年FRM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专业试卷(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泥尾运输合同协议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三 项目三 任务一 掌握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 食堂食品追溯管理制度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5年高三统一练习(生物及答案)(石景山一模)
- 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全面剖析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设计变更流程管理培训
- 煤矿警示教育培训
- 数字时代的转变:高校数字素养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 传染病的防控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