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共63张课件_第1页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共63张课件_第2页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共63张课件_第3页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共63张课件_第4页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共63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中药用药“八法”

及护理教学目标识记:1、以下概念: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2、能准确复述汗法、下法、温法的护理要点。理解:1、以上用药方法的原理及禁用要点。一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教育经费不足,学校就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音乐教学设备,修建专门的音乐教室或者多媒体音乐教室。学校拥有的音乐教学设备大都是一些陈旧的、常年失修的设备,同时也缺乏完备的音乐器材,严重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此外,经费的不足会导致教师工资较低,甚至一些学校为了削减财政开支,选择聘请代课教师来进行音乐教学。2.教育观念陈旧,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这一理念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许多学校仍然是将文化课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以及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且许多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音乐作为美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格以及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而是单纯地把音乐课看做一门辅修课,与升学的关系不大,在教学中也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长期忽视音乐教学。此外,一些学校将教师的考核与学生的升学成绩挂钩,而不参加统考的音乐课教师就没有考核成绩,致使许多音乐教师转行改教其他学科。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造成了大量音乐教师的流失,使得农村基础音乐教育长期止步不前。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音乐教师在我国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缺乏专职音乐教师的现象。学校的音乐教师大都由语文、数学或者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而这些兼任教师大都是半路出家,对音乐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教学方法都不够了解,教学形式单一,使学生丧失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即便有少数专职音乐教师,他们也常会因为音乐教学器材的不完备而感到无用武之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学的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二加强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措施虽然农村基础音乐教学现状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从现在起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对农村音乐教学的经费投入,提高师资水平,加快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1.提高认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想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落后的局面,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就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将农村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彻底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并大力倡导音乐教育观念。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可以可有可无,等闲视之。”所以,我们必须对农村现有的教学体制、教育观念和评价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只有教育相关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等各方深刻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才会自觉地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不再单纯地以文化课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2.加强专业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约有90万所,而专业音乐教师不足10万人,我们按平均一所学校配备一名专业音乐教师,以现有全国音乐院校的培养能力来算,需要60年才能满足我国农村中小学专业音乐教师缺乏的局面。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一是提高现有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让专业音乐教师能够在农村扎根,施展才华的同时实现其人生价值。二是加强专业音乐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新课改后,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变化,需要音乐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满足课改发展要求。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经常性地组织农村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育理论内容的学习,加强校际交流活动和远程教育的步伐,加快农村音乐教师的培养速度。三是加强城乡交流。此外,开展多样的竞赛活动,鼓励更多的农村音乐教师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得到认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提高其业务能力。四是着力培养大批兼职音乐教师。3.加大投入,完善音乐教学设备农村学校可以借鉴理化生实验室器材的配备方法,根据学校的规模大小,按照选配和必配确定设备的数量。应先保证像电子琴、手风琴、录音机、钢琴等常规设备的齐全,逐步配备一些民族乐器、打击乐器以及音乐活动课所需要的设备。对于一些规模大、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筹建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在流程上,应始终坚持国家出政策、出措施、出资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统一配备。三结束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落后的局面。而这一过程将具有长期性,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和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让音乐真正走进农村课堂,走进孩子的心田,真正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在音乐的陪伴下健康成长并塑造完美的人格。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打造为学生的满足求知欲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改的呼唤。在教学中,对于这一问题,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做了一些尝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活跃学生情绪,创设愉悦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应该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故事导入、诗词导入、问题导入、图片导入、影视导入、情境导入等等。选准导入语的突破口,充分利用文章的背景资料、社会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古典名著、优美诗文、格言警句、经典歌曲等人类的思想和智慧结晶,增加教学的趣味,加深学生对具体知识的印象,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自我尝试的冲动。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教师也才能实现高效率的教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导语,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准确的有创新意义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顺利地将他们领入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中去。比如,笔者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喜欢听流行歌曲的,我们今天换一种风格;喜欢听古典乐曲的,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接着我就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请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这首撞击心灵的乐曲,它的曲名是什么?是谁创作的?”(是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经过以上互动,笔者自然而然地引出:“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了不朽的音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和效率就自然而然提升了起来。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大有益处。二、媒体展示,直观激趣多媒体进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以生动有趣的音乐、图像,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把幻灯片、录像片、教学光盘等融入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观舞记》是一篇描述印度舞蹈的文章,课文中作者说到:“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到的飞动的‘美’!”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表演是一种“飞动的美”,但学生基本上没有见过这种异域舞蹈,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一上课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3-4分钟的印度舞蹈片段,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交流感受,在学生的畅谈中引入新课。临结束时又播放杨丽萍的《孔雀舞》,让学生比较两种舞蹈的不同。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把看到杨丽萍表演《孔雀舞》的感受写出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可以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介绍家乡桥梁来导入,这就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可感的形象,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组织活动,调动兴趣语文教学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运用,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我认为恰恰可以利用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学生都是好动的,通过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讨论、辩论、朗诵、表演、歌唱等等,都可以依据不同课文选择运用。在“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了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我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演讲比赛。饱含激情的演讲不仅使学生听到了动人的亲情故事,增加了写作素材,更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对母爱有了新的体会。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深中肯綮、有的放矢地“精讲”,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的确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我学习,我快乐”的状态,我想语文的课堂将会更加充满活力。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中药用药“八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共63张课件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共63张课件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共63张课件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共63张课件2、适应症: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凡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者皆可以用汗法治疗。2、适应症:3、护理:1.饮食宜忌。2.汤药煎煮、服用方法;助汗护理。3.观察生命体征及出汗情况。3、护理:4.防复感。5.采用措施透邪发汗;防止“闭门留寇”,忌大汗。6.要因人因时而发汗。7.防止汗出太过。4.防复感。二、吐法及护理1、定义:

亦称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二、吐法及护理1、定义:2、适应症:中风、痰涎壅盛、癫狂、宿食、食厥、气厥、胃中残留毒物及霍乱吐泻不得等。

2、适应症:3、护理:1.暂禁食。2.服药应中病即止。3.助吐、观察呕吐物、避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3、护理:4.吐后的护理,防止外邪。5.吐而不止者的护理措施。4.吐后的护理,防止外邪。6.严重呕吐者应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7.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8.食物中毒或服毒患者,可根据需要保留呕吐物,以便化验。6.严重呕吐者应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三、下法及护理1、定义:亦称泻下法,是通过运用泻下药,荡涤肠胃、通利大便,使停留在肠胃中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三、下法及护理1、定义:下法:寒下、温下、润下、逐下、攻补兼施下法:寒下、温下、润下、逐下、攻补兼施2、适应症:适用于邪在肠胃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2、适应症:3、护理方法:1.药宜空腹温服;以邪去为度,中病即止。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排泄物的质、量、色、味等。3.注意适应症,服寒下药期间应暂禁食,待燥屎泻下后再给以米汤、面条等养胃气之品。3、护理方法:4.服温下药食宜温热性味之品。

5.服润下药期间应配合食疗以润肠通便;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服温下药食宜温热性味之品。四、和法及护理1、定义:亦称和解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四、和法及护理1、定义:2、适应症: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病邪在半表半里之证。2、适应症:3、护理方法:1.饮食宜忌。2.注意饮食要配合药物。3.服调和肝脾药时应配合情志护理。3、护理方法:4.注意服药时间,注意病情观察。5.防止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时产生副作用。4.注意服药时间,注意病情观察。五、温法与护理1、定义: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五、温法与护理1、定义:2、适应症: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之证。温法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

之区别。2、适应症:3、护理方法:1.应辨别寒热真假,三因制宜。2.生活起居、饮食、服药等护理均以“温”法护之。3.服温中祛寒药,应在服药后饮热粥少许,并避免外感。3、护理方法:4.灵活应用给药方法。5.注意病情观察。4.灵活应用给药方法。六、清法与护理1、定义:亦称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使邪热外泄,以清除里热的一种方法。六、清法与护理1、定义:2、适应症:对于由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皆可适用。尤其治疗温热病中更为常用。2、适应症:3、护理方法:1.环境护理。2.饮食护理。3、护理方法:最难言的是“阳痿”最无奈的是“早泄”最危险的是“肾虚”最尴尬的是“秒射”最心碎的是“老公”最伤心的是“老婆”所以请关爱它,保养它,做个自信的男人吧,应当在中医的建议下,积极配合治疗,对症下药。欢迎迦葳亻言msdf003咨询。最难言的是“阳痿”七、消法与护理1、定义:消法,亦称消导法,即通过消食导滞和软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治法。消法又分消导食积、消痞化癥、消痰祛水、消疳杀虫、消疮散痈等。七、消法与护理1、定义:2、适应症:适用于病势较缓,虚实夹杂之证,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块,不可能迅速消除,必须渐消缓散。2、适应症:消法与下法虽皆治有形之实邪,但两者有所不同:下法是适用于病势急迫,形证俱实之证,必须急下,速除;消法适用于病势较缓,虚实夹杂之证,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块,不可能迅速消除,必须渐消缓散。消法也常于补法或下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目的。

消法与下法虽皆治有形之实邪,但两者有所不同:3、护理方法:1.要根据其方药的气味清淡、重厚之别,采用不同的煎药法。如药味清淡,临床取其气者,煎药时间宜短;如药味重厚,取其质者,煎药时间宜延长。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勿过饱,婴幼儿应注意减少乳食量,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喂乳。3、护理方法:3.加强病情观察。4.汤剂宜在饭后服用。与西药同服时,应注意配伍禁忌;不与补益和收敛药同用,以免降低药效。5.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年老、体弱者慎用;脾胃虚弱、无食积者及孕妇禁用。3.加强病情观察。八、补法与护理1、定义:补法,亦称补益法,是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八、补法与护理1、定义:2、适应症: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补法的内容很多,既有补阴、补阳、补血、补气、补心、补肝、补脾、补肺、补肾之分,又有峻补、平补之异,更有兼补、双补、补母生子之法。2、适应症:3、护理方法:1.生活起居及一般护理。2.补益药的正确煎煮方法与服用方法。3.饮食调护上应对证进补。3、护理方法:

4.情志护理

5.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血色素、体重等情况;若遇外感,应停服补药以防“闭门留寇”。

6.指导患者坚持用药。4.情志护理辨时给药法辨时给药法教学目标识记:1、以下概念: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2、能准确复述汗法、下法、温法的护理要点。理解:1、辨时给药的原理。2、以上用药方法的原理及禁用要点。教学目标识记:应用:1、能根据辨时给药的理论因人制宜为病人实施用药护理。2、能指导病人如何预防中药中毒,能明确如何为乌头、半夏中毒的病人实施急救。

应用:辨时给药法:是在昼夜周期中,在人体生命节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方药性能、病位所在脏腑的节律特性,选择符合生理节律的服药时间,从而激发相应的生理机能,顺应时间节律与生命节律的和谐,以达到提高药物效应目的的一种服药方法。辨时给药法:一、辨时给药的意义及机理意义:根据生理节律的变化时间,服用相应的治疗用药,充分激发人体生理活动中不同生理机能的高潮与药物的效能协调,同时,利用人体的生理高潮,使药物产生最大作用,从而激发正气的抗病能力,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的产生。一、辨时给药的意义及机理意义:(一)辨时服药,符合机体对阴阳需要的时间性(二)辨时服药,通过借助机体内在因素起作用才能发挥药效(三)辨时服药,能够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恢复(一)辨时服药,符合机体对阴阳需要的时间性二、时药与时禁时药:

不论患何种疾病,除了辨病施治外,都要根据四季不同,配伍时令性药物,以适应四季时间气候的特点。时禁:

指不论患何种疾病,除了辨病施治外,都要根据四季不同,禁忌配伍某些药物。二、时药与时禁时药:(一)病证不同,同一季节加相同时药临床上病证很多,在同一季节,因其所处的气候环境大体相同,所以,在辨治本病的同时,应加相同的季节性时药。(一)病证不同,同一季节加相同时药临床上病证很多,在同一季节(二)病证相同,不同季节加不同时药除一些季节性很强的疾病外,大多数病证在四季内皆可出现,单因发病所在的季节不同,虽然是同一病证,却要加不同的时药。(二)病证相同,不同季节加不同时药除一些季节性很强的疾病外,(三)使用同一方剂,随时令而加减中医治疗疾病,有辨证施治和辨病施治的两大特长,通过辨病或辨证确定治法,由于季节不同,即使同一方剂,也要随时令的变化进行加减。

(三)使用同一方剂,随时令而加减中医治疗疾病,有辨证施治和三、常用辨时给药法(一)按月亮盈亏选方用药人体除了具有自身节律外,还有与月亮盈亏同步的月节律,郑国柄氏提出了随月亮盈亏调治妇科病的四种办法;三、常用辨时给药法(一)按月亮盈亏选方用药1“上玄调经,温养补益为主”2“月望逐淤,理气通消是法”3“下玄安胎,固摄安保为重”4“逆时止带,除湿健脾补肾”这些经验,都与《内经》“月生无泻”,“月满无补”的观点一致,可供临床诊治时参考。1“上玄调经,温养补益为主”(一)宜于早晨或上午服用的方药1、补益阳气类方药宜清晨上午服用2、发汗透表药宜于午前服用3、催吐药宜于清晨服用4、行气利湿药宜于清晨服用三、常用辨时给药法(一)宜于早晨或上午服用的方药1、补益阳气类方药宜清晨上午服(二)宜于午后至夜间服用的方药1滋养阴血药宜于夜间服用2安神药宜于夜卧时服用3泻下药宜于午后或暮夜服用(二)宜于午后至夜间服用的方药1滋养阴血药宜于夜间服用(三)定时发作性疾病宜发前服用治疗疟疾的恶寒发热,宜在发作前服。如麻黄苍术汤证是每天五更咳嗽,李东垣主张“稍热临卧服”,意在截其未发。黄一峰老中医治疗湿温病,主张服药时间“应争取在上午热逝未张之际,截除邪路,则效果更好”。(三)定时发作性疾病宜发前服用治疗疟疾的恶寒发热,宜在发作前(四)按经脉气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