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例朱红青10724课件_第1页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例朱红青10724课件_第2页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例朱红青10724课件_第3页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例朱红青10724课件_第4页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例朱红青10724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应急救援(jiùyuán)编制实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běijīnɡ))朱红青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题(zhuāntí)讲授第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个人简介朱红青,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生产(shēngchǎn)专家组煤矿组成员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专家人事部“653”工程首席专家作为专家组成员多次参与煤矿重大事故调查和救灾工作,主要从事煤自燃防治、瓦斯防治、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电话mail地址:zhq@第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前言(qiányán)应急救援(jiùyuán)预案应急救灾技术区别于救护队

第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企业应急救援(jiùyuán)预案的内容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应急及辅助救灾措施);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应急救援设备器材(qìcái)的储备;经费保障。第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一、应急救援组织(zǔzhī)及其职责(一)应急领导小组、专业组及成员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当事故发生后,由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性质,共同制定抢险救灾应急方案,统一组织指挥(zhǐhuī)事故应急抢险工作。2、指挥部职责负责上传下达事故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的指示,统一调度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第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领导小组成员职责:(1)矿长:组织应急领导小组制定抢险救灾应急方案,指挥抢险救灾工作。(2)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部门制定抢险救灾技术方案、编制抢险救灾安全技术措施,协助矿长指挥抢险救灾工作。(3)生产副矿长:落实抢险救灾应急方案,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灾的具体指挥工作。(4)安监站站长:负责抢险救灾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保障抢险救灾工作中的安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事故报告。(5)机电副矿长:指挥机电、运输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所需机电设备;做好抢险救灾过程(guòchéng)中的供电、通讯保障和井下运输工作。(6)生活副矿长(纪委书记):负责抢险救灾过程中的生活后勤保障和治安保卫工作。(7)经营副矿长:组织相关部门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所需资金、材料、设备和物资。

第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各专业组职责:(1)生产技术(jìshù)组职责: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技术(jìshù)方案,编写抢险救灾安全技术(jìshù)措施,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所需技术(jìshù)资料和图纸,根据需要到事故现场实施测量放线工作,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2)机电运输组职责:负责为矿井抢险救灾提供所需机电设备;做好供电、供风和通讯保障工作,做好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的运送工作,及时将伤员送出地面。(3)材料供应组职责:负责做好抢险救灾过程中的材料、物资和设备供应工作。(4)现场抢救工作组职责:按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在现场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抢救受灾人员,并及时将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指挥部。

第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5)生产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做好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工作,为参加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员提供衣、食、住、行;搞好抢险救灾过程中的治安工作;负责家属的联系和接待,妥善处理善后工作。(6)信息工作组职责:负责新闻媒体的接待工作,搞好信息沟通,按要求信息发布,根据需要录制现场资料,为相关部门(bùmén)提供音像录制和播放设备。保证有一台电脑和公司相连,传输文件图纸。(7)事故接待组职责:负责上级部门领导来矿的接待登记工作,根据需要安排人员陪领导去现场了解情况。(8)事故调查组职责: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提交事故书面报告,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第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二、危险目标确定(quèdìng)和潜在危险性评估针对具体煤矿的主要可能(kěnéng)重大灾害隐患水灾、火灾事故、瓦斯事故、大面积停电事故、冒顶片帮、放炮事故、中毒窒息、车辆伤害、触电、粉尘等。课程主要对水灾、火灾、瓦斯事故分析应急预案。第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水灾1)可能发生的地点2)预警及征兆①煤层发潮发暗,出现(chūxiàn)“挂红”现象。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得潮湿,光泽暗淡,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附在煤(岩)表面形成暗红色水锈,如果挖一层仍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②岩层或煤壁出现“挂汗”现象。这是由于压力水渗过微小裂隙,凝聚在煤层或岩石的表面而结成小水珠;③煤层变凉。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会骤然下降,煤层变凉,工作面空气变冷,人体有凉爽之感,其原因是煤层含水时能吸收人体的热量,用手触摸时会有发凉的感觉,并且手放的时间越长,感到越凉。④工作面温度降低。工作面可见到淡淡的雾气,使人感到阴凉。⑤顶板来压、淋水加大或底鼓、两帮来压、出现渗水;

第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⑥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这是离积水区较近的现象。观察水流情况,出水清净,说明水源尚远,若出水浑浊,表明水源已近。⑦水叫。煤岩层裂缝中有水挤出,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时还可以听到像低沉的雷声或开锅水声。⑧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气味异常。因积水区有气体向外散发,使工作面中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的含量明显增大;⑨打钻时发现钻孔底松软或钻孔有水流出,说明即将透积水区。上述征兆,并不是每次突水前都会全部出现;有时可能(kěnéng)发现一个或几个。因此,必须提高警惕,密切注视,认真分析,这对于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3)影响范围及危害

第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火灾事故1外因火灾1)可能发生的地点煤矿一般可能发生外因火灾的地点包括:(1)有电缆、电车架线经过的巷道(hàngdào)内;(2)安装有电器设备的巷道、硐室内;(3)有易燃物支护的巷道、硐室内;(4)有人员经过并存有易燃物的场所。第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2)预警及事故征兆(1)预警通过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的CO、CO2传感器能明显探测到CO、CO2含量积聚增加的现象(xiànxiàng)。(2)事故征兆(1)火源所在巷道中能明显看到烟雾、明火;(2)在与火源巷道相关的其它巷道,特别是与火源巷道同处通路的的回风侧巷道能明显闻到烟味;(3)CO、CO2含量增加。第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影响范围及危害在所有灾种中,外因火灾中胶带(jiāodài)火灾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是最复杂的、持续时间最长,会出现风流逆退、风流逆转等现象,在制定胶带(jiāodài)火灾应急预案时,必须进行火灾动态模拟。(1)矿井火灾全网络动态模拟第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①基本参数某矿皮带暗斜井净断面8.6m2,长度1000m,胶带输送机长1000m,钢丝绳芯胶带,带宽(dàikuān)1000mm,材质氯丁橡胶;H2101运输巷带式输送机一部,长420m,型号SDJ-150,电机功率2×75kW,带宽(dàikuān)1000mm,带速1.9m/s。氯丁橡胶可燃物燃烧热值为23260kJ/kg,CO生成速率βCO为5.368×10-6m3/kJ,CO2生成速率βCO2为4.026×10-5m3/kJ。巷道风量分配为在海域皮带暗斜井867m3/min,H2101风量为530m3/min,各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由于皮带暗斜井是斜井,为主要运煤道,胶带运行最繁忙,产生火灾的可能性最大,在此以海域皮带暗斜井为例,采用矿井火灾全网络动态模拟软件MFIRE进行火灾模拟分析其火灾影响范围及危害。第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第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第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第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第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第二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第二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其影响范围和危害极为巨大,包括:(1)由于皮带暗斜井两端标高差大,火灾压过大将会造成烟流逆转,巷道风流方向(fāngxiàng)改变,烟流将流向-350水平;(2)在没有控制的状况下,烟流进入-170水平和-250水平;通过轨道暗斜井流入-350水平。第二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内因火灾1)可能发生的地点(1)有大量遗煤或未及时封闭或封闭不严的采空区(特别(tèbié)是采空区停采线处);(2)沿空掘巷、进回风巷道间受压煤柱和遗留在采空区内受压破坏的煤柱;(3)煤巷的冒顶、垮帮、石门揭煤过煤段以及煤与瓦斯突出后形成的孔洞等。(4)采煤工作面收作、过地质构造期间的采空区内。第二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预警及矿井自然(zìrán)发火的预兆(1)预警如前所述,根据对自燃标志性气体,以一氧化碳相对量和绝对量、格雷哈姆系数(G)作为自然发火的预报指标;以当发现有自燃早期迹象,增加链烷比作为自燃阶段预报指标。(2)征兆①煤氧化初期生成水,往往使巷道内空气温度增加,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②在从自热到自燃过程中,氧化产物有各种碳氢化合物,在井下可以闻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等;③煤层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空气,其温度较通常高;④体有不舒服感,如头痛、闷热、精神困乏等;⑤空气中出现少量的雾气。⑥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并超过临近指标;或有其它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产生,如各种烷烃、稀烃气体浓度的出现。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瓦斯事故1)可能发生的地点及时间(1)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2)顶板垮落时采空区瓦斯挤压,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3)遇到地质改造带瓦斯突然涌出(yǒnɡchū);(4)海馈后可能造成瓦斯异常涌出。(5)异常涌出第二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预警及征兆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甲烷传感器超限。3)影响范围及危害某矿工作面倾斜长147m,煤层总厚4.35m,倾角(qīngjiǎo)3~8°,若海域H2101工作面产生瓦斯爆炸,瓦斯浓度按5%计算,瓦斯量按瓦斯从采空区涌出充满工作面计算,采用矿井瓦斯爆炸模拟软件对工作面可能产生瓦斯爆炸进行模拟的相关参数如图所示。根据模拟结果,瓦斯爆炸冲击动力波和高温火焰将会波及-350水平。第二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第二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三、应急救援(jiùyuán)预案启动程序1、应急救援的报警及通讯方式为了(wèile)使得在出现水灾、火灾、瓦斯事故等重大灾害事故时,能做到井下工人有条不紊地安全撤退,必须预先安装全矿通用、熟悉的报警信号,包括:电话通知、警报器报警、人员定位系统等。1)遇到特殊情况后,矿拉报警信号,全矿所有职工听到报警信号后,立即赶到调度室集合参加抢险救灾。第二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事故(shìgù)的汇报程序(1)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事故现场的负责人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汇报时要讲清灾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等。且电话附近留人值守,随时和调度室保持联系。(2)矿调度室按到事故汇报后,做好汇报记录,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汇报矿值班领导、矿相关部门和公司调度室。(3)矿值班领导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汇报矿长并命令调度室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各专业组按预先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分工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4)矿井值班人员应及时准确向救灾(jiùzāi)指挥部提供井下现场人员的名单;人力资源科提供现场人员详细资料、培训档案。技术员协同技术科、安监科提供有效的技术资料。第三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应急救援机构的通讯、联络方式(fāngshì)、内容1)通讯方式采用电话、广播、网络、警报器等。2)紧急通告的内容事故、时间、地点、单位、原因、程度等。第三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应急救援准备(1)在指挥部未建立之前,矿值班领导或调度室主任应完成:①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营救遇险人员。②消灭再次发生事故的因素。③侦察灾情及灾区灾变后的通风、瓦斯等情况。④组织调运抢险救灾所需物资。⑤迅速建立起抢险救灾的通讯系统。⑥迅速检查防灾设备(shèbèi),并使其处于战备状态。

第三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救护队的响应①电话值班员在听清、记清事故情况并复述无误后,立即拉响警报,并携带事故情况记录原件与小队一同出发,上车后把记录原件交小队长并向全小队人员复述事故情况。②小队值班人员听到事故警报后,立即到着装(zhezhuānɡ)室集合,并指定一名电话值班员。③电话值班员应坚守岗位,并保持与矿调度室和出动小队的联系。④出动小队按规定携带装备以最短的路线、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地点。⑤到达事故地点后,首先了解事故情况,有无人员伤亡,事故确切地点,巷道情况等。若有遇险人员应立即抢救。若发生窒息等事故,小队进入灾区前应正确佩戴呼吸器并在配机地点做明显标志。⑥在事故处理的先期阶段,救护队指挥员应根据现场一手情况,立即拿出救护队处理事故的行动方案,并把方案及时汇报救灾指挥部征得同意后立即实施,不得中途改变方案,若改变必须通知灾区内的救护小队并撤出可能受到影响区域的所有人员。第三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先期到达的救护队应迅速查清(cháqīnɡ)事故的性质、原因、灾情程度、波及范围以及灾区内遇险人员数量、分布地点和位置。(4)按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要求,迅速成立井下和地面抢险救灾指挥部。井下指挥部受地面指挥部领导,具体负责抢险救灾的实施和完成总指挥部交给的各项任务,及时向地面指挥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灾区变化情况及对实施下一步救灾方案的建议。(5)救灾指挥部对每个梯队都要提出明确要求,达到的目的,及实现上述目的和要求的实施方法、步骤、措施及完成任务的时间。第三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6)指挥部成立后,应立即制定抢险救灾方案,该方案遵守下列原则:①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②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事故或控制事故扩大。③最大限度地缩小灾区范围,减少损失,为恢复生产创造条件。④防止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再次发生灾变,保证救灾(jiùzāi)人员的安全。⑤采用最易实施的安全处理方法、顺序和步骤。第三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7)在实施每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中,应随时掌握:①事故前后的通风状况(风流方向、风量大小、通风系统、网络结构、通风设施等),及其变化情况(qíngkuàng)。②事故前后各种处理事故的设备设施的状态及可能发生的情况。③事故前后矿井扇风机的状态及反风设备使用的可能性、可靠性。④抢险救灾人员的配备情况及适应能力。⑤非常材料、工具、设备的储存情况以及使用的最佳条件和后备材料进一步储备的可能性。上述情况的掌握和实施都应指派专人具体负责,并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情况变化时,及时向地面指挥部汇报,听候新的命令。第三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5抢险救灾工作要求(1)事故灾害发生后,矿所有部门和人员必须服从抢险指挥部的指挥和调遣。(2)在救援人员未到达现场之前,现场人员应有组织地开展自救工作,在抢救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3)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现场抢救工作组根据事故类型安排业务熟练的副矿长负责指挥,按照抢险救灾应急方案,快速、高效地进行抢救遇难人员。(4)抢险救灾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抢险救灾应急方案和抢险救灾安全技术(jìshù)措施进行,做到安全、有序,快速、有效。

第三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6、处理各种事故必备的技术(jìshù)资料、材料、设备、救护队伍1、矿井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及反风时保证反风设施完好可靠的检查报告;2、矿井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话的安装地点;3、井下消防----洒水管路、排水管路和压风管路系统图;4、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库的位置及储备的材料、设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记录表;5、井上下对照图,地面铁路、公路、钻孔、水管及其它存放材料、设备和工具的地点等。6、矿救援设备台帐。第三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7救灾注意事项(1)非矿山救护队员只能在CO<0.0024%、CH4<2%、T<35℃无爆炸危险的地点,经总指挥批准,在救护队监护下进行救灾。(2)扑灭电器火灾(huǒzāi),必须先切断电源。(3)机电硐室、配电点、皮带机头硐室等,必须配备2~4个四氯化碳灭火器和0.2m3以上的沙箱。(4)抢险救灾材料库设在井下补充入风巷内。备有铁锨100张、撬棍20根、水泵3台、草袋500条、手镐50张、干粉灭火器20个及电缆、水管等救灾物资。第三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四、事故(shìgù)紧急处置措施方案(一)重大灾害(zāihài)事故处置与处理的一般原则1救灾步骤1)救灾指挥程序处理重大灾害事故,必须有一套正确的指挥步骤,使抢救指挥部适时有机运转,保证总指挥能有条不紊、沉着、冷静指挥,集中精力于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在救灾过程中,不能形成无人领导或多头领导、乱指挥,出现指挥上的失误,导致灾情扩大。一般来说,正确指挥步骤具体为:第四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立即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抢救(qiǎngjiù)指挥部,有关矿级领导、科室负责人及救护队长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成立后首先听取当班值班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已经下达的命令情况汇报。继续组织撤人、停电、保证主要通风机,副井提升及压气机的正常运转(派有关矿级领导或科室负责人去风机房、副井绞车房、压气机房组织与督促工作)。(2)通知有关区队、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准确统计当班井下人数及其姓名,统计已下井的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通知有关单位准备救灾材料和医院准备急救伤员。(3)指定一名副职领导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并通知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和副井口;没有下井许可证不准发放矿灯、自救器,不准下井。第四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选定井下救护基地,指定具有救护知识的领导担任井下救护基地指挥。同时明确基地指挥只起“上传下达”作用,不得自行发号命令,以免形成多头指挥。落实井下救护基地所需的通讯设备、救灾器材等。选定安全岗哨位置及其人员,明确其任务。(5)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将伤员救到井下救护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到地面甚至医院,得知人员受困在灾区时,一方面设法与受阻人员联系、稳定其情绪,一方面立即报告抢救指挥部采取果断措施(cuòshī)组织特别抢救。(6)抢救指挥部根据井下灾情报告,责成协助成员,将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当抢险人员不足时应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请求支援。并及时满足井下需要,千方百计完成撤人抢险任务。如果救灾过程中出现反复或灾情扩大时,应下决心投入二线力量,同时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抢险人员,尽力避免扩大伤亡。第四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7)井下撤出人员和抢救人员完成后,总指挥应投入二线或三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与瓦斯等灾情,同时撤出一线部分人员。救护队长应具体负责指挥救护队按救护规程的要求完成侦察任务,提出测定数据、灾区示意图及灾区处理建议,供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侦察结束后,应安排救护队在安全地点监视灾情变化,具体位置应由井下救护基地负责人提出建议,报总指挥部确定。(8)总指挥部组织指挥部成员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后,应命令矿总工程师组织人员依据《矿井灾害(zāihài)预防和处理计划》,结合灾情实际,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将成员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员检查核实。对总工程师提出的事故处理方案应经过慎重研究讨论,在安全系数上应留有余地,应考虑到处理灾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其补救措施,不能只想到顺利的一面,还应充分预计到不利因素。总指挥批准处理方案后,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领导,争取得到支持。第四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9)根据掌握的灾情及处理方案的要求,应对救护队员做好战斗前思想动员,勉励队员树立信心、发扬不畏艰险、敢打敢拼的特别能战斗精神。一切工作落实无误后,决定行动时间,到时立即投入战斗。总指挥不断协调平衡力量,确保方案顺利进行。当灾情情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救灾方案,调整救灾力量。事故处理结束稳定一定时间后,应抓紧恢复(huīfù)事故破坏的各个系统,使之正常;特别是通风系统。当各系统恢复(huīfù)正常后,即可恢复(huīfù)正常生产秩序,抢救指挥部结束工作。(10)事故处理结束后,总指挥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事故调查报告,并进行全面分析。对事故发生原因、抢救处理过程、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形成文件后上报并存档。第四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抢救指挥部在救灾过程中的协调作用抢救指挥部在指挥救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发挥总工程师及专业骨干的参谋(cānmóu)作用,救灾指挥三个关系的处理如下图:上级领导机关(jīguān)救灾(jiùzāi)指挥部下井救灾人员三层关系决策安全汇报实际协助救灾汇报解释争取理解总指挥总工程师专业人员征求意见参谋第四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要认真处理好上级领导机关到矿协助救灾时的领导指示,应尽量在决策过程中采纳他们的意见。确实不能采用时,宜用开指挥部会议方式共同议定,或指定专业人员向他们汇报、解释,争取理解。上级领导提出要亲自下井进入灾区时,应尽力耐心(nàixīn)说服,阻止其下井。在紧急救灾时期,一般不宜让上级领导进入灾区,这方面有过重大教训。

第四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要处理好指挥部内部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总指挥是处理事故时的最高领导(lǐnɡdǎo),要稳如泰山,令行禁止,要用人得当,不能离岗到灾区。若确需进入灾区时,必须任命代理人,并授予其指挥权。不能形成多头指挥状态,更不能形成无人指挥状态。总指挥任命井下救护基地负责人时,要考虑该人的实际经验和能力,不能强人所难,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重大决策前,应取得指挥部成员的认可(特别是主要成员),个别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指挥部在讨论救灾方案中,切忌个人独断专行,就是有把握时,也应在议定后拍板,这样做有利于协调总指挥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指挥部成员各自的积极性,克服内部矛盾分歧,避免全部重担都压在总指挥的个人身上。第四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对井下直接从事抢险救灾的人员,特别是矿山救护队,要从爱护关心又要使之奔赴灾区建功立业的态度,帮助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事故现场,时刻存在着危险,指挥部很难定出确保安全无误的具体措施,有时救护队也不可能短时排除危险,救灾存在一定难度,若强迫(qiǎngpò)命令他们下井,他们下井后就可能呆在安全地点,等待指挥部拿措施,从而延误了抢救。一些矿井遇到此种情况,多从党员带头、政治动员鼓舞人手,同时采取强力保护措施(如:安全区内备有直通地面的最快运输系统、有直达地面的通信、有井下急救医生、还有待机救护小队接应、选用最好矿灯等),加上基地指挥和有关人员协调,使救护队员放心,这样做效果很好。第四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充分发挥总工程师及专业骨干人员在抢险救灾中的参谋作用很重要。总指挥应把他们视为最可信任的助手。总工程师应将有关专业骨干人员分工把口,要求他们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并做好记录,把《计划》中的有关措施、方案与当前(dāngqián)灾情有机联系在一起,及时向总工程师提出意见与建议,随时参加研究正、负两种可能的应变措施,还要有最快拟编方案的人员形成文字初稿由总工程师向总指挥提出。总工程师始终要掌握灾情的总变化趋势,指定人员作临时示意图于图板上,随时填注重要资料及总指挥的重大决定,直到事故处理工作结束,并将上述资料收集保存供事故调查用。如果总工程师与总指挥之间不是密切配合,甚至两者意见严重分歧,不易协调时,总指挥要及时请示上级,立即任命副总工程师接任灾变处理中第一助手工作,先保证抢险救灾,其他问题留待以后妥善解决。为了避免总指挥与救护队指挥员之间的意见分歧,总指挥应尽量预先听取救护队指挥员的意见后,再作决定,或者一起开会分析情况,要使作出的决定救护队能接受,避免出现指挥失误现象。

第四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救灾指挥的关键点指挥员要纵观全局、抓住战机、巧妙地组织力量并运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救灾手段,力争最快地消灭事故。所谓纵观全局是指在了解灾变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现状的同时,还要预计其发展、可能诱发的伴生事故和可能出现的意外问题,在制订作战方案时,要多作几项预案。战机是指控制灾变、消灭事故的最有利时机。从时间上看扑灭任何灾变都是早比晚好,灾变初期总是易于控制的,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决不允许犹豫、拖拉。另外,每次灾变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因素汇集而成的。如果能抓住其中一项关键性的因素,即可获得(huòdé)控制全局的成果。

第五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瓦斯事故(shìgù)处理有条件(tiáojiàn)无条件恢复通风消灭(xiāomiè)火源隔断风流停止供氧防止连续爆炸(1)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关键是及时恢复通风系统和消灭火源,避免出现连续爆炸。条件不允许时,则隔断风流、停止供氧,消除产生再次爆炸的因素。

第五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明火火灾事故的处理,关键是正确调度风流,避免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或产生瓦斯爆炸。掘进巷道内发生火灾或爆炸,应严格控制局部通风机的启闭,其原则是“保持原状”。即救护队到达局部通风机处,正在运转的风机不能停转,已停转的风机,不能盲目启动,待侦察巷内情况后,视瓦斯浓度的高低,再行决定是否启动。当瓦斯浓度低于2%,可启动风机排烟降温,创造(chuàngzào)良好的救灾环境;当瓦斯浓度高于16%,则严禁启动风机,否则易产生瓦斯爆炸。巧妙的组织力量和运用一切手段是指在可能控制灾变的条件下,尽量少动用救护力量。井下救灾切忌采用人海战术和打疲劳战,非战斗人员决不允许进入灾区。

明火事故处理分析爆炸可能性保持原状情况不明情况了解开风机防止瓦斯爆炸第五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水灾事故的关键在于人员撤退及掌握关闭防水闸门的时机。救灾需要勇敢与科学性相结合,任何侥幸、蛮干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牺牲。灾变时期做好井下通风工作,正确(zhèngquè)地调度风流是控制灾变发展、抢救遇险人员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救护技术装备,指挥员应该熟悉其性能,以便在扑灭灾变中应用。冷静、沉着、果断地解决问题、处理事故是救灾指挥员必备的素质。第五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井下救护基地救护基地是井下抢险救灾的前线指挥所,是救灾人员与物资的集中地、救护队员进入灾区的出发点、也是遇险(yùxiǎn)人员的临时救护站。因此正确地选择基地常常关系着救灾工作的成败。井下救护基地的选择应由矿井救灾总指挥根据灾区位置、灾变范围、类别以及通风、运输条件等因素予以确定,但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五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设在不受灾变威协,或不因灾变进一步扩大而波及的地区,但距灾区又要尽可能的近,以便于救护队员进出灾区,执行任务。(2)在扑灭火灾、处理瓦斯、煤尘燃烧、爆炸(bàozhà)事故及突出事故时,基地应选在风流稳定的新风地区。对冒顶、水灾等其它灾变,选在贯穿风流地区即可。(3)要有一定的空间与面积,以保证救灾活动和救灾器材的储备第五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方便运输,保证通风与照明。基地勿选在与灾区毫无联系的主要运输大巷、角联通风支路以及风速过大的巷道内。在处理灾变过程中,不要求基地自始至终地固定在一个地点,需视灾变的情况向灾区推移,也可以退离火区。为此,指挥员要多考虑几个备用基地便于选择。井下救护基地应有矿山救护队指挥员、待机小队和急救医生值班,并设有通往地面抢救指挥部和灾区的电话,备有必要的救护装备和器材,同时设有明显的灯光标志。在井下救护基地负责的指挥员应经常同抢救指挥部和正在灾区工作的救护小队保持联系,注视基地通风和有害气体情况,需要改变井下基地位置(wèizhi)时,必须取得矿山救护队指挥员的同意,并通知抢救指挥部和在灾区工作的小队。与救灾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基地。

第五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安全岗哨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应根据作战计划,在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与新鲜风流交叉的新鲜风流中设立安全岗哨。站岗队员的派遣和撤消由井下基地指挥决定。同一岗位至少由两名救护队员组成。站岗队员除有最低限度的个人防护装备外,还应配有各种气体检查仪器。岗哨的职责是:(1)阻止未佩戴(pèidài)氧气呼吸器的人员单独进入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和危险地区。(2)将从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中出来的人员引入新风区,必要时实施急救。(3)观测巷道和风流情况,并将有害气体、烟雾和巷道的变化情况迅速报告抢救指挥部。进、出风井也应设立安全岗哨,阻止非救灾人员下井,防止在井口附近出现火源。第五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地面救护基地在处理重大事故时,为及时供应救灾装备和器材,必须设立地面救护基地。地面救护基地至少保持三昼夜的氧气、氢氧化钙和其它消耗物资。救护装备和器材的存贮数量,根据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及参战救护队的数量确定(quèdìng)。为保证地面救护基地正常有效地工作,由矿山救护队指挥员指定地面基地负责人。第五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事故初起,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工作人员应注意(zhùyì)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及时汇报(1)灾害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向矿井调度室汇报。井下其它区域的人员,在发现异常现象后,也应及时汇报。(2)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3)在抢救事故期间,应随时向矿调度室汇报灾区状况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也可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五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积极抢救根据现场灾情和条件,现场人员及时进行抢险救灾工作,严禁盲目蛮干和惊慌失措、贻误消除灾害的有利(yǒulì)时机。利用现场的设备材料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全力抢险,行动要保持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事。灾害严重、条件困难或短时难以消除灾害时,应尽最大努力将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防止灾情扩大。救灾要切实注意自身安全,如果灾区条件恶化、危及现场人员安全,有中毒、窒息、爆炸、二次突水、突出等现象,应及时撤离,防止事故扩大。第六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安全撤离。当灾害发展迅猛,无法进行现场抢救,或灾区条件急剧恶化,可能危及现场人员安全,以及接到命令要求撤离时,现场人员应有组织的撤离灾区。撤离灾区时应遵守下列行动准则:(1)沉着冷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同时大家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安全撤出灾区,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行动。(2)认真组织。老工人和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指挥,任何情况下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3)团结互助。所有遇险人员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互相照顾、同心协力到达安全地点。(4)加强安全防护。撤退前,所有遇险人员要使用好必备的防护用品和器具,行动途中不得盲目狂奔乱跑。遇积水区、冒落区等危险地段,应先探明情况、谨慎行进。(5)选择正确的撤退避灾路线。撤退前要根据《矿山灾害事故(shìgù)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确定撤退的路线,尽量选安全条件好、距离短的避灾路线,切忌图省事或怀着侥幸心理冒险行动,也不能犹豫不决而贻误时机。第六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妥善避难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遇险人员应在灾区内进行自救和互救,妥善避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救护人员的救援。煤矿井下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为使在出现意外情况时,井下人员能够安全撤出,每一矿井都应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各类事故的避灾路线。在矿井巷道与交叉路口有醒目的安全并下人员应熟知避灾路线,每年(měinián)应进行一次预防灾害的演习。避灾路线,井下避难硐室都应有明显标志,并指定人员检查是否完好。第六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5矿工自救、互救的一般原则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qūyù)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没有受伤的人员妥善地救护灾区复伤人员的行为.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四原则:

第六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灭。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2)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可佩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4)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jìnrù)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第六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chūxiě)伤员,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第六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五、水灾(shuǐzāi)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1、应急(yìngjí)救灾流程图

隐患探测单元水压信息水量信息水质分析报警通讯单元主机显示救灾指挥单元调度中心临时阻水措施单元启动避灾路线指示安放阻水水袋开启井底水泵救灾措施单元常用堵水措施关闭三道水闸门井下报警井下电话通知井上电话通知人员定位系统第六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紧急处置(chǔzhì)措施方案1)矿井水灾事故临场应变指挥图第六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调度室指挥工作程序一旦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调度员按照值班矿领导指示,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井下有关岗点。各救援专业组立即开展工作。①立即通知灾区可能影响的其他工作面的人员,撤退到指定的安全地点避灾。②立即通知矿救护队发生水灾的地点,及该携带(xiédài)的相关救援器具,赶往事故地点。③立即通知灾区有关采区,安排通风工、瓦检员、电话接线员等人赶往事故地点。④立即通知机电科,安排电工赶往事故地点。⑤立即通知运搬区以及灾害所在地点,清理运输通道、准备车辆,保证上下水平的运输及时、道路畅通。⑥立即通知技术科,组织测量人员赶往事故地点,进行现场施测。⑦立即通知矿医院,组织医生赶往事故地点,下井抢救遇险人员。⑧值班矿领导带领救援组赶赴灾区救援。第六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救灾方案①泵房(bènɡfánɡ)加强排水。②救护队对灾区进行侦察。③根据涌水量等制定全矿撤人或疏水、堵水、抢运设备的方案。第六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救灾工作程序①救援(jiùyuán)小组到达事故地点后,立即询问现场负责人关于事故的准确位置、估计涌水量、水源的补给情况、事故前的人员分布、人员的伤害情况、可能影响的范围、进入事故地点的其他通道。②通风工负责管理风机,保证通风正常,防止有害气体积聚。③救护队员负责检查巷道安全情况,要防止冒顶、片帮、二次涌水。④救援小组接近事故地点后,必须检查巷道支护、通风情况,确认安全后,立即抢救遇险人员。⑤技术科测工立即测量事故地点的准确位置,电话汇报调度室矿领导。⑥医生立即救护遇险人员。第七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5)救灾措施①加强排水。②撤出灾区(zāiqū)及受威胁地区的人员。③救护队对灾区进行侦察,包括:a.查明待救人员的地点和数量,并引导、救助其撤离危险区;b.查明透水地点、水量、水的流动路线;c.查明有害气体成分、范围;d.查明风流情况、通风设施被破坏情况;e.查明巷道被破坏及支护情况。第七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⑤机电科确保提升、排水、运输、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地面主扇的正常运转。⑥技术科准备好有关水文地质图纸资料,观测水文和判断分析水源和水量。⑦抢险救灾人员在作业时,要有防二次透水的措施,在有淤泥的巷道中行进时,要铺木板,救护队员要穿胶鞋。⑧若有遇险被封堵在灾区内且短时间无法(wúfǎ)被救出时,应积极采取打钻孔、掘小巷道等方法同遇险人员联系,并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第七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井下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互救灾区人员采取下列措施做好自身安全防护:(1)在突水凶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内时、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dìdiǎn)。如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立即佩用好隔离式自救器或压缩氧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分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以避免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3)井下发生突水事故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佩用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否则,不仅达不到抢险救灾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自身伤亡,扩大事故。第七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矿井水灾遇险人员(rényuán)生存条件分析矿井发生水灾后,往往会有人员来不及撤退,就被围困在井下的特定地点。矿山救护队赶到事故现场后,要争分夺秒,积极抢救被围困在井下的遇险人员。有时,当外部水位高于遇险人员作业地点的标高时,并不一定遇险人员就失去了生存条件,为了避免或减少遇险人员的伤亡。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救护队便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抢救。因此,救护指挥员要掌握对退险人员生存空间的调查分析,对维持生命的能源,空气质量等生存条件进行分析计算。第七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生存条件分析当外部水位比遇险地点标高低时,肯定(kěndìng)有生存空间;若外部水位比遇险地点标高高时,情况比较复杂,根据水灾的具体情况,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七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有生存空间透水水流先淹没下部的水平或倾斜巷道,其内部有独头上山巷道。由于水起到封闭作用,独头巷道中的空气不能排出,形成生存空间。这种情况,在矿井水灾中经常遇到。根据波-马定律(dìnglǜ),可计算透水后,水位变化对独头巷道空间体积v与气压P的影响变化规律。第七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设被水封闭的空间体积初始值为Vl,气压为Pl,当外部水位水高h(m)时,封闭空间体积变为V2,气压为P2,由波一马定律,则有则式中:按上式计算(jìsuàn),得V2与实际数值是否一致,取决于初始值P1V1估算误差的大小。(2)无生存空间。透水水流在淹没下部巷道的同时,将巷道中的空气挤出。

第七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空气质量的分析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对遇险人员在井下某一生存空间内空气质量的分析,包括O2浓度变化、CO2浓度变化和其它有害气体的含量。空气的质量是遇险人员生存的基本条件,对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救灾,改善被水灾(shuǐzāi)围困人员地点的空气质量。

第七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氧气(O2)浓度透水初期,井下被围困的空间内O2浓度与正常值一样;但随着时间(shíjiān)的延长,O2浓度逐渐降低。当O2含量降到10~12%时,遇险人员呼吸就会感到非常困难;O2浓度10%是遇险人员生存的临界值(低于10%时,遇险人员失去生存条件)。氧气浓度从正常值(20%)降到临界值(10%)时,其影响因素包括:

第七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①人的呼吸耗氧:人在呼吸时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体质、劳动强度、神经(shénjīng)紧张程度。人不同时期的耗氧量为:处于休息状态时,约需0.25L/min;工作及行走时,需1~3L/min。②煤、岩涌出的沼气、CO2及其它有害气体造成有限空间中O2浓度降低。如发生水灾后,被堵地点位置比外部水位高或低,可按正常时期沼气、CO2等的实际涌出量计算空气中O2浓度的减少量,其原因是:巷道中的气压变化对煤、岩中瓦斯及其它气体的涌出量影响不大。③煤、岩和坑木的缓慢氧化。一般情况下,遇险人员在井下被堵的时间不会很长,因此,可以忽略其对减少氧气浓度的影响。

第八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二氧化碳(CO2)浓度透水期间,井下被困空间的CO2浓度会逐渐增大。CO2气体有刺激呼吸神经中枢的作用,会造成呼吸加快。当空气中的CO2含量达到1%时,出现呼吸急促;3%时,呼吸量增加一倍;5%时,呼吸困难;10%时,发生头痛或昏迷现象。因此,封闭空间的CO2浓度从0.5%上升到10%所需时间非常重要。CO2气体的增加,受下列因素的影响:①遇险人员呼吸放出CO2。据有关资料介绍,人在静卧时,放出CO2为0.197L/min。②煤岩中或采空区CO2涌出。③煤、岩和坑木缓慢氧化(yǎnghuà),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yǎnghuà)碳。因被堵时间不长,可忽略。

第八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其它有害气体浓度的分析井下空气(kōngqì)成分中除含O2、N2、CO2外,还有其它有害气体,如CO、H2S、SO2、NO2等,其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第八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H2S浓度及中毒(zhòngdú)症状

浓度(mg/m3)接触时间毒性反应0.035

嗅觉阀0.4

明显嗅出4—7

中等强度难闻臭味30—40

虽臭味强烈,仍能耐受,这是可能引起后部刺激及全身性症状的阀浓度70—1501~2h

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接触可引起亚急性或慢性结膜炎,吸入2—15min即发生嗅觉废劳而不再嗅出臭味,浓度愈高,嗅觉疲劳发生愈快300

1h

可引起严重反应:眼、呼吸道粘膜强烈刺激症状,并引起神经系统抑制,6—8min即出现急性眼刺激症状,长期接触可引起肺水肿。76015~60min

可引起生命危险:发生胸部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接触时间更长者可引起头痛、头昏、激动、步态不稳、恶心、呕吐、鼻咽喉发干及疼痛、咳嗽、排尿困难等。1000以上数秒钟很快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开始呼吸加快,接着呼吸麻痹而死亡。第八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一氧化碳浓度及中毒(zhòngdú)症状

空气中CO浓度吸入时间,min

人体反应(mg/m3)Ppm58.546.8150轻度头痛11793.8120中度头痛,眩晕292.5234120严重头痛,眩晕582.546690恶心呕吐,可能虚脱170093660昏迷1170093605死亡第八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二氧化碳浓度及对人体(réntǐ)的影响

浓度(mg/m3)毒性影响1.5绝大多数人的嗅觉阀3.8连续吸入120min无症状,肺功能的绝大多数指标无变化8约有10%的人可发生暂时性支气管炎20~3050立即引起喉部刺激的阀浓度开始引起眼刺激症状和窒息感125吸入30min的一次接触限值(试拟数值)200吸入15min的一次接触限值(试拟数值)405吸入5min的一次接触限位(试拟数值)1050—1310既使短时间接触也有危险5240立即产生喉头痉挛,喉水肿而致窒息第八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二氧化氮浓度(nóngdù)及对人体的影响

浓度结果(mg/m3)Ppm7034能耐受几小时14068能支持半小时220—290107—140立即发生危险440—470214—228急剧恶化1460708很快死亡第八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维持生命的能源分析维持生命的能源来自糖、脂肪和蛋白质。发生透水事故后,遇险人员被困在井下,断绝食物来源,但还能活几天至几十天的一段时间,及通过消耗体内储存糖、脂肪和蛋白质维持;另外,喝水也有助于能量代谢。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础代谢,可用每平方米人体表面积每小时(xiǎoshí)的产热量计算,单位是KJ/(m2.h),我国正常人基础代谢量,如下表

年龄11—1516—1718-1920—3031—4041—50>50男195.2193.1165.9157.6158.4158.3148.8女172.2181.4153.8146.3146.7142.1138.4第八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我国成年人体表面积,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H—身高(cm)W—体重(kg)根据上表及上式,可以计算出每人要维持生命每天消耗的最低能量。如果人体在工作或活动,消耗的能量就增加,肌肉活动的能耗(nénɡhào)量可高出基础代谢的10~25倍。

第八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人体内每克营养素氧化时释放的热量一定。实验证明,糖和脂肪在体内氧化和在体外氧化燃烧(ránshāo)所产生的热量相等,其值分别为17.1kJ/g和38.8Kj/g;蛋白质体外燃烧(ránshāo)时产生的热量为23.4kJ/g,在体内气化时,只产生17.1kJ/g的热量。其原因是蛋白质在体内的氧化不完全所致,一部分以代谢的终产物-尿的形式从尿中排出。如果知道人体可提供消耗自身储存的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的克数,以及计算出的基础代谢,就可以从理论上计算出被堵人员的存活时间。

第八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六、火灾事故紧急处置(chǔzhì)措施方案

1、外因(wàiyīn)火灾事故应急救灾流程图

隐患探测单元CO传感器CO2传感器现场观察报警通讯单元主机显示救灾指挥单元调度中心临时救灾措施单元启动避灾路线指示直接喷淋自动灭火手动灭火剂灭火救灾措施单元启动风流控制系统救护队下井灭火电话通知井下报警井下电话通知井上电话通知人员定位系统第九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内因火灾事故应急救灾(jiùzāi)流程框图

隐患探测单元CO传感器CO2传感器取样测试烯烃浓度报警通讯单元主机显示救灾指挥单元调度中心临时救灾措施单元启动避灾路线指示直接打钻注浆直接打钻注水救灾措施单元封闭火区井下报警井下电话通知井上电话通知井下电话通知第九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应急矿井防火措施1)事故现场及受威胁区域人员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判断(pànduàn)火势大小,现场能立即扑灭时,要立即扑灭或通知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或有经验老工人,由他们组织人员扑灭火灾。灭火和避灾工作应在火源上风侧进行,并应随时注意火情和风流变化,以防因火情扩大或风流逆转等造成灾情扩大或人员伤亡。在救灾过程中设法通知调度室、通风区。无法立即扑灭的应判明火灾地点及自己所处巷道的位置,判明风流方向,并在区队管理人员、班组长或老工人的带领下沿避灾路线有组织的撤退。撤退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第九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①采取可靠的联络方式,尽快通知可能受火灾和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威胁区域的人员撤离。②尽可能查清火灾的性质、地点、范围、着火原因,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并向调度室汇报。③迅速切断灾区电源。④尽量保持事故前的通风方式和风流方向(fāngxiàng)。⑤通过火烟区时,必须佩带自救器,通过时不要飞跑和急促呼吸,应稳步走出危险区。第九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抢险救灾步骤、指挥及救护(jiùhù)应急措施:(1)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①应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汇报煤业公司召请救护大队出动抢险救灾、按顺序通知必须立即召集的人员和单位,同时设法通知可能受火灾威胁的危险区域的人员撤离。②通知切断火区回风系统及其它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区域的全部电源。③切断与救灾无直接关系的通讯联络。第九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救护大队接到通知后:①按照《救护规程》的规定立即行动,到达火灾现场后首先在安全地点设立临时救护基地。②积极组织抢救遇险人员,并根据(gēnjù)现场火势采取合理灭火及防止火势扩大的措施。a.火势不大时,可直接灭火。b.如火势太大无法扑灭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防止灾情扩大的应急措施。③按照抢险救灾指挥部安排,执行下一步的灭火工作。救护队员执行救护及灭火工作时,除佩带氧气呼吸器外,还须携带一定数量的隔绝式自救器。第九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矿长、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到达调度室后,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抢险救灾指挥部成立后,应按以下要求组织抢险救灾工作:①迅速查明灾区和受火灾威胁人员的撤离情况。②迅速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抢救遇险人员方案及灭火方案。③指定专人监测回风流中的CH4、CO2、CO等有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同时(tóngshí)要监测回风流中的氧气浓度和气体温度的变化情况。第九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④根据(gēnjù)已探明的灾情,合理控制通风系统,降低火灾危害:a.若进风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或主要进风大巷发生火灾,应采用全矿井反风,使风流方向逆转。b.其它地点发生火灾,应保持事故前的通风状态,合理控制火区进风量。c.采煤面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适当增加风量或采取局部反风措施。d.掘进巷道着火时,不得随意改变通风状态。e.下行风巷道着火时,应有防止由于火风压而造成风流逆转的措施。f.需要反风时,必须清点可能受反风后火灾气体威胁区域的人员并立即组织撤离。第九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灭火期间可采用以下方法降低或减少火灾危害:①在火灾初期,火区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直接灭火。②直接灭火失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堵火区。③封闭火区时,应确定密闭墙的位置和建筑顺序,封闭火区应有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④必要时应将排水管、风管改为(ɡǎiwéi)临时消防管路。第九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5)灭火时必须注意:①不使瓦斯积聚,煤尘飞扬,以免造成爆炸事故。②不致造成风流逆转。③不致危及人员安全。④有助于阻止火势扩大,抑制灾情,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⑤对封堵的火区要迅速组织注浆、注水或注氮灭火。⑥油类着火时,严禁用水灭火,只能用沙子、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灭火。⑦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不可将人体及手持的用具触及导线及设备,以防触电。⑧救灾(jiùzāi)工作应由救护队员进行,其它人员只能在CO浓度不超过0.0024%,CH4浓度﹤2%,T﹤35℃条件下参与救灾(jiùzāi),并有防止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第九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6)火区的管理及密封(mìfēng)①通风工区必须如实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标明发火地点和火区范围、编号并建立火区管理台帐。②火区封闭后,必须每周对火区内外温度、空气压差、空气成分,如CH4、CO、CO2等检查一次,并进行分析。③如发现火区温度升高,一氧化碳浓度增加,防火墙漏风等异状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检查、处理结果应汇报矿长、总工程师。第一百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④密闭要编号,并设检查牌、说明牌,闭前5米应清洁卫生,无杂物、积水、淤泥,支护良好,设栅栏、“禁止入内”牌。⑤封闭的火区原则上不再启封。若因生产需要必须启封时,必须在确认火区已熄灭的情况下,制定专门措施,并报公司(ɡōnɡsī)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⑥启封火区,应由救护队负责进行,启封后必须由救护队员负责认真检查、测定温度、气体情况,确认无异常且稳定8小时后方可恢复其它工作。恢复其它工作后,通风区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蹲点,蹲点过程中不间断检查已启封火区的气体、温度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调度室、通风区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紧急处置措施(cuòshī)方案1、火灾事故应变指挥(1)矿井进风井井口房火灾事故临场应变指挥图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临时抢救措施1)灾区内(1)灾区内人员应尽可能形成避灾指挥小组,由盯岗干部(班组长)、安监员、通风(tōngfēng)瓦检员指挥,确定自救方案,有组织的进行自救。无能力灭火的情况下,自救遵循以下原则: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知灾区内所有人员避灾。②确定合理的避灾路线,在可能的情况下征求矿调度室的意见,迅速佩戴自救器退出灾区。③如果不能撤退时,选择合理的避难地点等待营救。建造风墙、风帘等设施避免或减缓有害气体的侵入。有压风管路时,打开压风管路,补充空气。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时和矿调度室联系。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有能力灭火的情况下,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设备进行直接灭火。(3)指派专人检查气体成分和风流的变化情况。(4)任何(rènhé)情况下,不经指挥部同意不得任意调整风流、变换通风系统和改变通风方式。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灾区外(1)指挥部迅速确定与抢救无关可能受到波及的人员,通知其迅速撤离灾区,到安全地点待命。(2)安排人员监测灾情,以便随时掌握和分析火烟气体及风流变化情况。(3)未受到灾害威胁的重要岗点人员(井下调车员、水泵房水泵司机、电机车司机、皮带司机、瓦斯检查员等)必须坚守岗位,撤离工作岗位必须征得调度室同意。(4)拟订停电范围并执行(zhíxíng)停电命令。(5)矿山救护队到达指定地点立即展开工作,并与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接受命令并拿出行动方案。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救灾方案(1)根据(gēnjù)不同种类的火灾,以及火势大小确定灭火方法,一般以直接灭火为主。(2)当直接灭火无效时,应立即采取间接灭火方法灭火,但应遵守:封闭空间力求越小越好;密闭时力求进、回风同时封闭,如不可能时则先封进风侧后封回风侧,不可颠倒顺序。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救灾措施(1)立即撤出灾区可能危及地区的所有人员。(2)控制风流(fēngliú),防止风流(fēngliú)倒转、逆退和回流,防止烟雾向人员密集的地方蔓延。(3)切断灾区内的电源,但在火源点上风侧,向掘进工作面送风的局扇不能停风。(4)积极组织人力物力采取一切手段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当直接灭火无效时,应立即采取间接灭火的方法封闭火区。(5)严密注意顶板变化,防止因燃烧、高温熏烤而造成顶板垮落伤人和造成风流堵塞,风量、瓦斯变化等问题。(6)在火源进风侧,发现火焰由亮变暗,烟雾火焰旋转或逆退;在火源回风侧,发现火焰温度突然下降,烟雾突然中断可见度增大应立即撤除人员。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7)处理火灾时,原则上不宜改变原有的通风系统和通风方式,如果改变时(无论采取增大或减小风量,反风、短路风流、切断风流,及停止风流)都必须有利于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和扑灭火害,而不能使事态扩大,并符合下列要求:①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②有助于阻止火势扩大(压制火源)创造(chuàngzào)接近火源的条件。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8)采用间接灭火(mièhuǒ)方法时,应注意: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火区范围;②先构筑临时密闭墙,后构筑永久密闭墙。(9)下列地点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如下不同的灭火措施:①主皮带发生火灾时,应关闭防火门控制有害气体的扩散,并控制进风侧的风量。②在有害气体含量较高的掘进头发生火灾时,切记不能停止局扇运转,应在正常通风或加大风量的条件下灭火。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0)救护队的行动:①迅速查清受烟气波及的区域内有关人员的分布地点,可能退出的路线(lùxiàn)并把他们救助到安全地点。②查清火灾种类、性质、火源点的位置、波及范围及蔓延的速度。③查清火势情况及通风状态及变化情况(是否发生逆退、回流、逆转等现象)。④各种灭火设备的状态及应用的可能性,可靠性。⑤采用间接灭火时,考虑密闭的可能性及施工的方法和顺序。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5、火灾灭火措施1)用水灭火措施用水扑灭井下火灾,简单、经济、效果好。①从水枪射出的强力水流,可以扑灭燃烧的火焰,并使燃烧物潮湿,阻止其继续燃烧;水蒸发时要吸收很多热量,所以它有很好的冷却、降温作用;大量的水蒸汽降低了燃烧物附近的含氧量,从而使火熄灭。②用水灭火必须有足够的水量,否则在高温条件下少量的水可以分解成具有爆炸性的氢气和助燃的氧气。用水灭火时必须保持正常通风,回风道要畅通,以便烟雾和水蒸汽及时排出。但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因为油比水轻,而且不易与水混合,它总是浮在水上面,可以随水流动而扩大火灾面积。由于(yóuyú)水能导电,也不能用水扑灭电气火灾。电气火灾只有首先停电,才可用水灭火。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③灭火时,水不能直接射向火源中心,以防产生大量的蒸汽灼人,也避免高温火源使水分解为氢和氧,灭火的水只能由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靠近。④在井下灭火时,灭火人员一定要在火源的上风侧工作,尤其用水灭火,必须保证回风路线畅通(chàngtōng),以便防止高温烟流和水蒸汽产生“热风压”造成风流逆转。灭火时要有专人检查瓦斯,防止产生瓦斯爆炸。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扑灭电气火灾的措施发生电气火灾时,要先切断电源,再选用不导电的器材(如砂子、岩粉和四氯化碳等灭火器)来扑灭。①用砂子、岩粉扑灭电气火灾。砂子、岩粉不导电,把它们撒向燃烧着的物体,使燃烧物体与空气隔绝(géjué),可以扑灭电气设备和电缆火灾。它使用简便,成本低廉。材料仓库、火药库以及机电硐室都应设置防火砂箱。但正在旋转的设备,不能用砂子灭火,以免磨损设备。②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这种灭火器的机体内盛四氯化碳溶液,用时抽动泵,将溶液抽射到燃烧物上,它接触到火焰受高温作用后生成比空气重四倍多的气体,将燃烧物包围使其与空气隔绝,使燃烧的火焰被闷熄。四氯化碳溶液不导电而且对金属物体不锈蚀,所以它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或机器火灾。但溶液挥发后具有使人麻醉的毒性,故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使用后,应立即离开,以防中毒,它不适于在井下使用,对高处的火灾使用它也不能奏效。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③用二氧化碳灭火机灭火。将二氧化碳高压液化后装入容器,用时只要打开开关,二氧化碳即从喇叭管中喷出。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变成气体时吸热冷却,并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而使火焰熄灭。二氧化碳不导电对机器也无腐蚀作用,故适用于扑灭电气或机器火灾。④用912灭火机灭火。该机的耐压钢筒内储存有二氟二溴甲烷。其有效射程一般(yībān)为6~8米,喷射时间为8~20秒。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3)“均压”法灭火措施闭区均压的具体措施有:连通管气室调压,风机气室调压,风机风筒调压和改变通风系统(xìtǒng)调压。①连通管气室调压是在已封闭的火区(或采空区)进出风侧原有密闭墙外侧5米左右再各建一道密闭墙,利用金属管穿过外密闭墙将火区进出侧的两气室连通,这样既增加了火区的漏风风阻,又降低了其风压差,使漏入火区的风量减少,迫使火灾尽快熄灭。对于一个封闭火区,可在进出风侧同时建气室,也可只在进风侧或出风侧建气室。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②为克服铺设连通管的麻烦,可采用风机气室调压,即在原密闭墙外建一道带调节风窗的密闭墙,然后在外墙上安设小风机,利用风机抽出(火区进风侧)或压入(火区出风侧)风流,尽量使原密闭墙内外压差为零。通过U形水柱计监视原密闭墙内外风压差,并据此调节风窗开口面积的大小。③风机风筒调压就是在火区进风侧原有密闭墙外设小风机,通过风筒将墙外的风流送到火区出风侧密闭墙处,以减少火区的漏风(lòufēng)量。④通过调整通风系统,也能达到减少封闭火区两端压差,加速火灾熄灭的目的。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4)火区封闭的措施①先封闭进风侧,后封闭回风侧。先封闭进风侧,能很快隔断通向火源的风流,控制住火势,人员可在新鲜风流中建筑密闭墙。在密闭墙后侧的火区内,空气的绝对压力将大幅度降低,容易造成火区内瓦斯大量涌出和积聚。这种密闭顺序只适用于低瓦斯矿井。②先封闭回风侧,后封闭进风侧。理论分析表明,先封闭回风侧,能使火区内的绝对压力提高,对火区内瓦斯的涌出有抑制作用。但是人员须在高温烟流的环境中工作,所以是极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切断(qiēduàn)了火烟的出路,迫使火烟倒流,热烟流经过火源时往往引起爆炸,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密闭顺序。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③火区的进、回风侧同时密闭。在我国瓦斯(wǎsī)矿井中,一般都用这种密闭顺序。在火区的进、回风两侧同时建筑密闭墙,墙上各留一个小孔口,以保持火区内的通风,防止火区中的瓦斯(wǎsī)积聚。最后封闭两侧小孔口时,必须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同时进行。封孔口时,必须动作迅速,封完后人员要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因为封口时最易产生瓦斯(wǎsī)爆炸。④火区封闭工作,必须由矿山救护队担任,同时应有专人随时观察、检查瓦斯和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如瓦斯浓度不断增高,有爆炸危险时,应立即停止密闭工作,迅速撤出人员。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5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互救井下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烟气,尤其是一氧化碳中毒。能否避免或减轻伤亡,主要决定于现场人员能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地自救互救的避灾措施。(1)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是保证取得自救与互救成功的关键。①火灾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火灾初发时灾害程度、波及范围及危害(wēihài)作用都较小,是消灭事故和进行自救互救的最宝贵的有利时机。火灾一旦发展扩大,甚至发生风流逆转或爆炸等意外突变,再进行自救互救就晚了。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②气体中毒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容易使人轻视麻痹。轻微中毒尚可控制自己的行动,但分析判断能力及行动能力已经下降,严重中毒者虽然自己心里明白但已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此时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才有脱离危险的希望。因此,一旦(yīdàn)贻误了自救互救的时机,有了中毒反应或出现烟雾再自救及互救就困难了,只要延误几秒钟、几分钟、多吸几口气就可能会决定人的生死存亡。

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2)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