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课件_第1页
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课件_第2页
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课件_第3页
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课件_第4页
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酸:分子式:H2SO4,分子相对质量:98.08理化特性;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若将浓硫酸中继续通入三氧化硫,则会产生“发烟”现象,这样超过98.3%的硫酸称为“发烟硫酸”98.3%硫酸的熔沸点:熔点(róngdiǎn):-90.8℃;沸点:338℃,硫酸还具备脱水性,还原性,难挥发性,吸水性。第一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xùnsù)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注意:若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第二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tèxìng):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jiēchù)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三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盐酸分子式:HCl,分子相对质量:36.5浓盐酸的理化特性: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工业品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带有黄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立即产生白色酸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强酸性,和碱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水,蒸气有强烈刺激味。沸点:110℃,蒸气密度:1.3,易溶于水,用于油井活化剂、矿石还原剂,食品(shípǐn)处理剂、清洁剂、锅炉除垢剂及化学中间体。第四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危害:对皮肤和黏膜有较强刺激腐蚀作用。最高允许浓度:15mg/m3。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吸入:蒸气和烟雾能刺激鼻、喉和上呼吸道,导致咳嗽、鼻和牙龈出血,严重暴露能腐蚀鼻、喉和造成肺水肿。眼睛接触:导致刺激、严重灼伤和失明。皮肤接触:浓溶液(大于38%)导致严重灼伤。口服:口腔、胃和食道会严重灼伤,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虚脱并可能(kěnéng)死亡。长期暴露的影响蒸气能腐蚀牙齿,使鼻和牙龈出血,产生持续性支气管炎。皮肤长期接触稀溶液会发炎。第五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人身防护

吸入:如蒸气或烟雾浓度不明或暴露限值,应戴有黄色色标滤毒罐(盒)的防毒面具。皮肤:需要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天然橡胶。在高度暴露的环境下应穿防酸工作服,工作场所应备有5%碳酸氢钠溶液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chōngxǐ)器具。眼睛:如需要应戴用面罩。急救吸入:脱离盐酸产生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避免口对口接触。眼睛接触: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眼15-20分钟。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15分钟,在流水下脱去污染的衣服。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如可能给患者饮水约50毫升。如呕吐自然发生,应使患者身体前倾重复给水,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第六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jìnxíng)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液碱化学名称:氢氧化钠别名:苛性钠、烧碱、火碱。分子式:NaOH分子(fēnzǐ)相对质量:40液碱的理化特性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2.130,熔点3184.4℃,沸点1390℃。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片状、块状、粒状和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称为液碱,为无色透明液体。工业品多含杂质,主要为氯化钠及碳酸钠等,有时还有少量氧化铁。固体烧碱有很强的吸湿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所成溶液呈强碱性,有滑腻的触感和苦味,与酸相遇则起中和作用而成盐和水。有皂化油脂的能力,生成皂与甘油。极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分变成碳酸盐。腐蚀性极强,对皮肤、纤维、玻璃、陶瓷等均有腐蚀作用。纯净的氢氧化钠为白色呈羽毛状不透明固体结晶,一般工业品含有少量氯化钠和碳酸钠,呈白色稍带浅色光泽固体结晶。氢氧化钠是最强的碱类之一,与酸反应生成钠盐。氢氧化钠吸湿性很强,放置空气中能吸收大量的水份而潮解变成液碱。第八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安全与防护(fánghù)

烧碱属一级无机碱性腐蚀物品,危规编号:95001。液碱用槽车或贮槽装运;工业固碱用铁桶或其他密闭容器包装,每桶净重200kg,片碱25kg。包装上有:“腐蚀性物品”标志。存放于通风、干燥处。失火时可用水、黄砂及各种灭火器扑救。烧碱有极强腐蚀性,皮肤触及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严重时送医院治疗。个体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带空气呼吸器。穿橡胶耐酸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第九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gòuzhù)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十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过氧化氢溶液化学式为H2O2,分子相对质量:34,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适用于伤口消毒及环境、食品消毒。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吸入该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gǎnjué)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自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气氛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会产生气相爆炸。燃烧(分解)产物:氧气、水。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护面罩。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聚乙烯工作服。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急救(jíjiù)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dàliàng)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到家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废液经水稀释后发生分解,放出氧气,待充分分解后,把废液冲入下水道。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火场容器,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分子相对质量:100

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石灰岩石(简称石灰石)和方解石的主要成分。健康危害从事(cóngshì)开采加工的工人常出现上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可伴有肺气肿。X线胸片上出现淋巴结钙化,肺纹理增强。作业工人患尘肺主要与本品中所含有二氧化硅杂质有关。所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用途:

1.200目以内:可用于各种饲料添加剂含钙量达55.6以上无有害成份。2.250目至300目:用做塑料厂,橡胶厂,涂料厂,防水材料厂的原料及内外墙粉刷。白度在85度以上。3.350目至400目:用于制造扣板,落水管道,化工,白度在93度以上。4.400目至600目:可用于牙膏膏体,肥皂,白度在94度以上。5.800目:用于橡胶,塑料,电缆,pvc白度在94度以上。6.1250目:pvc,PE,油漆,涂料级产品,造纸底涂,造纸面涂,白度在95度以上。具有高纯度、高白度、无毒、无臭、细油质低、硬度低。7.碳酸钙可作补钙剂:吸收率可达39%,仅次于果酸(ɡuǒsuān)钙可溶于胃酸,已成为剂型最多、应用最多的补钙剂。8.在实验室还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3,相对分子质量106,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密度为2.532g/cm3,熔点为851℃,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用途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轻工日化、建材、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纺织(fǎngzhī)、石油、国防、医药等领域,用作制造其他化学品的原料、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分析领域。

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健康危害该品具有弱刺激性和弱腐蚀性。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yīzhu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在实验里,不小心沾到了碱液的时候,我们要用较多的水去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来进行反应)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氟化钠化学式:NaF,相对分子质量:41.99

无色立方或四方结晶体或白色粉末,比重2.25,熔点993℃,沸点1695℃。对湿敏感。水中溶解度(g/100ml):(溶解度10℃3.66、20℃4.06、30℃4.22、40℃4.4、60℃4.68、80℃4.89、100℃5.08)易溶于氢氟酸,微融于醇。水溶液呈弱碱性,溶于氢氟酸而成氟化氢钠,能腐蚀玻璃。新配制的饱和溶液pH为7.4。其水溶液能使玻璃发毛,但其干燥(gānzào)的结晶或粉末可存放在玻璃瓶内。安全措施密封包装,并贮于干燥通风处误食:饮温水,催吐洗胃灭火:用大量水灭火。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所致。服后立即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休克、呼吸困难、紫绀。可能于2~4小时内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吞咽肌麻痹,手足抽搐或四肢肌肉(jīròu)痉挛。氟化钠粉尘和蒸气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以引起皮炎。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相应的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工作服不要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xīnxiān)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尽快洗胃。就医。灭火方法: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用大量水灭火。用雾状水驱散烟雾与刺激性气体。

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3

,相对分子质量106.44。通常为白色或微黄色等轴晶体。味咸而凉,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酸性溶液中有强氧化作用,300℃以上分解出氧气。氯酸钠不稳定,与磷、硫及有机物混合受撞击时易发生燃烧和爆炸,易吸潮结块,低毒。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二氧化氯、亚氯酸钠、高氯酸盐及其它氯酸盐。常温下为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约300℃时释放出氧气,较高温度全部分解。有强氧化(yǎnghuà)性,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烧或爆炸。用途氧化剂。除草剂。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安全措施

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与还原剂、易(可)燃物、酸类、硫、磷、金属粉末分储。密闭包装,切勿受潮,防止破损。灭火:雾状水。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防护(fánghù)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护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食中毒时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给予牛奶、蛋清等保护胃粘膜,同时立即就医。医用:患有高铁血蛋白(dànbái)症时,用山美蓝溶液以2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美蓝的剂量按每公斤体重1~2毫克。如用药2小时后仍未好转,再重复注射一次。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P507化学名称: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分子式:[CH3(CH2)3CH(C2H5)CH2O][CH3(CH2)3CH(C2H5)CH2]HPO2分子简式:(C16H35O3P)分子量:306.4性质: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相对密度(水=1)0.95沸点:209℃(10毫米汞柱)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煤油、石油醚、苯和十二烷等有机溶剂。燃点:228℃。用途:用于稀土、镍、钴及其它金属的提取分离。包装:用内衬塑料并有螺纹口盖的铁桶及塑料桶包装。如果在萃取设备的密封性不好或者现场通风不好,有挥发性气味,对身体(shēntǐ)无伤害,低毒味苦。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食入、吸入健康危害:进入人体能引起中毒。急救方法:皮肤污染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误服立即漱口,速送医院急救。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可燃闪点:196℃引燃温度:228℃危险特性:可燃灭火(mièhuǒ)方法: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灭火。储输信息和泄漏应急处理

包装方法:玻璃瓶外木箱或钙塑箱内衬垫料。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与食用原料隔离储运。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物用砂土混合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用碱水或肥皂水洗刷,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活性白土是用粘土(主要是膨润土)为原料,主要成分:SiO2和Al2O3,还含有12%-15%的水,经无机酸化处理,再经水漂洗、干燥制成的吸附剂。外观为乳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无毒,吸附性能很强,能吸附有色物质、有机物质。在空气中易吸潮,放置过久会降低吸附性能。但是,加热至300摄氏度以上便开始(kāishǐ)失去结晶水,使结构发生变化,影响褪色效果。活性白土不溶于水、有机溶剂和各种油类中,几乎完全溶于热烧碱和盐酸中,相对密度2.3~2.5,在水及油中膨润极小。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亚硫酸钠常见的亚硫酸盐,化学式:Na2SO3,相对分子质量:126.04特性:无色、单斜晶体或粉末。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污染水源。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用途:工业上主要用于制亚硫酸纤维素酯、硫代硫酸钠、有机化学(yǒujīhuàxué)药品、漂白织物等,还用作还原剂、防腐剂、去氯剂等。使用注意事项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未有(wèiyǒu)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N902

分子式:the

main

composition

of

N902

is

2-hydroxy-5-nonyl

salicylaldoxime.

(水杨醛肟)主要用途:用于从酸性浸出液中萃取铜,这些浸出液可来自印刷线路板、铜废料、铜合金、铜/铅浮渣和某些硫化铜精矿黏度(25℃):小于200厘泊闪点:大于62℃比重(25℃):0.95-0.97健康危害:进入人体能引起中毒。急救方法:皮肤污染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误服立即漱口,速送医院急救。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闪点:大于62℃危险特性:可燃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灭火。泄漏应急处理:泄漏物用砂土混合倒至空旷地方深埋;被污染地面用碱水或肥皂水洗刷,经稀释的污水(wūshuǐ)放入废水系统。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硫酸铜硫酸铜存在的几种状态: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蓝色固体(晶体)硫酸铜溶液蓝色溶液硫酸铜为天蓝色或略带黄色(huángsè)粒状晶体,水溶液呈酸性,属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化学式CuSO4。一般为五水合物CuSO4·5H2O,俗名胆矾;蓝色斜方晶体;密度2.284g/cm3。硫酸铜是制备其他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溶液,用作杀虫剂。硫酸铜也是电解精炼铜时的电解液。以五水合硫酸铜为例分子式:CuSO₄·5H₂O分子量:250溶解性:溶于水,溶于稀乙醇(即乙醇的水溶液),不溶于无水乙醇、液氨。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危险性概述(ɡàishù)健康危害:该品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误服引起恶心、呕吐、口内有铜性味、胃烧灼感。严重者有腹绞痛、呕血、黑便。可造成严重肾损害和溶血,出现黄疸、贫血、肝大、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和鼻、眼刺激,并出现胃肠道症状。燃爆危险:该品不燃,误食有毒,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误服者用0.1%亚铁氰化钾或硫代硫酸钠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yānqì)。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铜。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护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cánliú)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硫酸镍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绿色结晶,正方晶系。pH:4.5相对密度:2.031、1.98(7水物)熔点:31.5℃。相对密度(水=1):

2.07沸点(℃):

840(无水)分子式:

NiSO4·6H2O分子量:

262.86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jiǎchún),其水溶液呈酸性,微溶于酸、氨水。有无水、六水、七水3种化合物状态存在,以六水化合物为主。无水化合物为黄绿色结晶体,相对密度3.68。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31.5~53.3℃结晶为六水硫酸镍,六水物是蓝色或翠绿色细粒结晶体,相对密度2.07。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低于31.5℃结晶为七水硫酸镍,七水物为绿色透明结晶体,味甜而涩,稍易风化,相对密度1.948。熔点98~100℃。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哮喘和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可致支气管炎。对眼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和湿疹,常伴有剧烈瘙痒,称之为“镍痒症”。大量口服(kǒufú)引起恶心、呕吐和眩晕。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消防(xiāofáng)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操作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护(fánghù)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fánghù)眼镜,穿防护(fánghù)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硼酸分子式:H3BO3分子量:61.83

熔点:169℃沸点:300℃性能描述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色微带珍珠状光泽的磷片或六角三斜结晶。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无气味,味微酸苦后带甜。冶金工业中作添加剂、助溶剂。健康危害:工业生产中,仅见引起皮肤刺激,一般无中毒发生。口服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继之发生脱水、休克、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shuāijié),可有高热、肝肾损害和惊厥,重者可致死。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xǐwèi),导泄。就医。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硼。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护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操作注意事项:密闭(mìbì)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钾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碱类、钾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硫脲分子式:CH4N2S分子量:76.12熔点(℃):176~178相对密度(水=1):1.41外观与性状:白色光亮苦味晶体。溶解性:溶于冷水、乙醇,微溶于乙醚。化学性质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健康危害一次作用时毒性小,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qìguān)的机能。对皮肤有损害,出现皮肤瘙痒、手掌出汗、皮炎、皲裂等。燃爆危险:该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七页。原辅料应急防护与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