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页(共2页)4.1从全球变暖谈起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某温度计的示数是-2℃,正确读法是()A.零下摄氏2度B.负摄氏2度C.负2摄氏度D.以上读法都不对2.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3.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4.0℃的冰与0℃的水比较()冰冷B.水冷C.水与冰冷热程度一样D.以上判断都不对5.下列关于体温计用法正确的是()A.直接放置在口腔或腋下测量B.测量前须拿住体温计上部向下甩几下C.测体温前无须先用酒精消毒D.读数时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6.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B.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C.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小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1)当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______;(2)它在温度为______时,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9.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_同学,水的温度是_________℃。10.人们常用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若在红色的玻璃泡上包上潮湿的酒精棉球,过一会儿其示数会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参考答案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C【解析】某温度计的示数为“-2℃”,正确的读法应是“负2摄氏度”或“零下2摄氏度”。故选C。【答案】A【解析】A、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A正确;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C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D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晶体凝固点与物质种类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的0℃,盐水的凝固点要低一些。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答案】C【解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相同也就说明了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故选C。【答案】B【答案】A【解析】A、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此选项正确;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水的沸点是100℃,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此选项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图中温度为38.2℃,不可能是人的正常腋窝温度.此选项错误;D、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甩几下,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甩.此选项错误.故选A。【答案】A【解析】A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9℃。故A正确,B错误。C、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故选A。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答案】-5.1℃23.3℃9.【答案】乙51.8℃10.【答案】热胀冷缩下降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2.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加在饮料中冰块会逐渐变小B.冰棍周围经常会看到“白气”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D.太阳出来后花草上的露珠不见了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4.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升华吸热6.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鸡蛋表面的水分干了之后就很烫,这种现象是因为()A.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逐渐散发B.水的温度低,鸡蛋壳的温度高C.鸡蛋壳未干时,热水蒸发很快,吸收热量,使蛋壳温度不太高D.鸡蛋壳不善于传热,使手发烫要一段时间7.如图所示,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下列物理知识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凝华放热D.液化放热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就会边干,这是水的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9.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10.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A【解析】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和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A符合题意;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减慢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B不合题意;C、用地膜覆盖农田,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C不合题意。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D不合题意。故选A。2.【答案】D【解析】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吸收热量会熔化。不符合题意;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D、花草上的露珠不见了,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C【解析】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D、雾凇的形成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故选B。5.【答案】B【解析】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B。6.【答案】C【解析】从热水中刚捞出的鸡蛋,蛋壳表面的水会蒸发,蒸发时会从手上和蛋壳吸收部分热量,所以手不会感到太烫;当水全部蒸发后,由于鸡蛋依然温度很高,所以手便会感到很烫.据此可知,C选项的说法正确。故选:C。7.【答案】B【解析】人从游泳池里出来后,附着在身上的水发生汽化变为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水要吸收身体的热,所以从游泳池里出来的人感觉特别冷。故选B。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答案】汽化放热9.【答案】液化外侧内侧10.【答案】60不会60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如图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装置图,该实验中没有使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放出热B.冰的熔点比实验时的气温低许多,冰从周围空气吸热C.一部分冰升华放热使其余的冰熔化D.冰可以在任意温度下熔化2.如图,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小瓶与烧杯底部间垫一木块,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D.都已结冰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结冰时一定要放热B.冰块吸收热量时一定在熔化C.放热的水一定在凝固D.处于0℃的冰一定在熔化4.在炎热的夏季,同学们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在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熔化、放热D.升华、放热5.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如图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A、B、C、D、6.海波的熔点是48℃,一试管内装有适量的48℃的海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海波处于固态,使其对外放热,则海波的温度将会下降,状态发生改变B.若海波处于固态,继续对它加热,则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状态发生改变C.若海波处于液态,继续对它加热,则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不发生改变D.若海波处于液态,使其对外放热,则海波的温度将会下降,状态发生改变7.如图为海波的熔化图象,有关这个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已经熔化完了B.BC段海波没有吸收热量,所以温度没有升高C.BC段海波在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完成熔化过程D.图象上AB段为固态,BC段为液态,CD段为气态8.如下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中,可能表示的是石蜡熔化过程的是()A、B、C、D、9.在“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A.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B.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C.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D.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10.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量不变11.2013年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1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行人呼出“白气”B.河水结冰C.冰冻的衣服变干D.地面结霜13.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在冰熔化的过程中()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D.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14.关于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春天,湖面的上空弥漫着大雾——液化B.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汽化C.秋天,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熔化D.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凝固15.松香在熔化过程中()A.温度不变,放出热量B.温度不变,吸收热量C.温度升高,吸收热量D.温度降低,放出热量16.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江河的冰雪消融B.蒸包子周围冒出的白气C.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珠D.冬天,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17.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A.熔化B.凝固C.蒸发D.凝华18.如图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该物质的熔点是℃。19.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_______;城市道路两旁的隔音板的作用是;矿泉水放入冰箱中结冰了属于(填物态变化中的一种)20.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在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热的原理(选填“吸”或“放”).21.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__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22.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23.牛奶加果汁冻成冰棍,这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叫,这一过程要热.24.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中宜用(选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态.25.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冰的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在物理小组活动的时候,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如何变化?”小刚立即做出了回答:“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结冰时的体积当然是变小的。”但小红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如果体积变小的话,那么冰的密度会变大,冰将会沉入水中。但事实上冰会浮在水面上,所以体积应变大。”到底谁对谁错呢?小刚提出了通过实验去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小药瓶中装满水,放到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然后看看冰面是下降了还是升高了,不就行了吗?”大家都赞同这个方法,于是他们立即动手实验。于是他们在小容器中装满水后放入冰箱让它结冰,结果发现冰面是向上凸起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小明他们的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实验经历了:A、猜想与假说;B、设计实验;C、归纳结论;D、进行实验;E、提出问题。小明他们采取的步骤顺序是(填序号):。(3)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危害?请举出一个例子。。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故A错误;B、冰的熔点是0℃,比实验时的气温低许多,冰从周围空气吸热即可完成.所以不需要酒精灯加热,故B正确;C、即使一部分冰升华,但升华需要吸热而不是放热,故C错误;D、冰只有到达熔点0℃情况下,若能继续吸热,则可熔化,故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说明水处于固液共存,温度等于水的熔点,也等于凝固点,也就不能结冰。而水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且放热,所以,小瓶的水达到凝固点但不能放热,也就不能结冰。故选C。答案:A解析:冰是晶体,水结冰是凝固现象,一定要放热;冰块吸收热量时,如果没有达到熔点,不会熔化;放热的水没有达到凝固点,不会凝固;处于0℃的冰如果没有吸热不会熔化。所以A正确。故选A。4.答案:A解析:在炎热的夏季,同学们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在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冰块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在此过程中冰块吸热,使饮料的温度降低。故选A。5.答案:B解析:根据图象可知,A中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没有固定的凝固点,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故A错误;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中间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正确;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故C错误;物体的温度在升高,说明物体在吸热,且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故D错误;故选B。6.答案:B解析: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是48℃,若对48℃的固态海波加热,则海波吸热熔化,温度保持不变;若让48℃的液态海波对外放热,则海波放热凝固,温度保持不变。故选B。7.答案:C解析:A.图中显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熔点为48℃,所以A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有可能为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三种情况,A不符合题意;B.BC段海波吸收热量,但温度没有升高,是晶体熔化过程,B不符合题意;C.BC段海波在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完成熔化过程,C符合题意;D.图象上AB段为固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CD段为液态,D不符合题意。故选C。8.答案:A解析:石蜡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石蜡熔化图像为A图像。故选A。9.答案:B解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有无固定熔点,海波晶体的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此时海波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故选B。10.答案:D解析: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冰不能吸热,而水不能放热,所以,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原有量不变。故选D。11.答案:B解析:由于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而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0℃,即两种金属的熔点不同,铱的熔点高于黄金的熔点,所以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加热超过黄金的熔点,低于铱的熔点,这样可以使黄金熔化为液体,而铱仍为固体,从而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故选B。12.答案:B解析:行人呼出“白气”,是口腔中呼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河水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选项B符合题意;冰冻的衣服变干,冰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地面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恰好是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吸热的时候冰会熔化,但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选C。14.答案:D解析:A.春天,湖面的上空弥漫着大雾是空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A正确;B.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是因为汽化吸热,B正确;C.秋天,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是熔化现象,C正确;D.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是凝华,D错误。故选D。15.答案:C解析:松香是非晶体,故松香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同时温度不断升高。故选C。16.答案:A解析:江河的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受热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A符合题意;蒸包子周围冒出“白气”和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是气态的水蒸汽遇冷变成液态的水,属于液化现象;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汽遇冷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的冰,属于凝华现象,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7.答案:B解析:舌头被粘住,是由于舌头表面的唾液发生了凝固,所以与冰糕冻在一起,B正确;舌头表面的水本身是液态,不可能再发生熔化了,所以A错;如果水分蒸发成气态,那舌头和冰糕之间有一层水蒸气,二者也不会粘到一起,所以C错;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水不会发生凝华,D错。故选B。18.答案:晶体固液共存48℃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所以熔点为48℃;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即BC段位固液共存状态。19.答案:大阻止噪声的传播凝固解析: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快;城市道路两旁的隔音板的作用是阻止噪声的传播;,泉水放入冰箱中结冰了属于凝固过程。20.答案:凝固放热解析: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会放热。21.答案:不变吸热水银解析: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该过程水吸热。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而水银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水银温度计。22.答案:熔化放出解析:白糖吸热变为糖浆的过程是熔化现象;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放热凝固变为固态。23.答案:凝固放解析:牛奶加果汁冻成冰棍,牛奶和果汁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这个过程要向外放热。24.答案:(1)微小颗粒(2)36(3)晶体不变液解析:解答:(1)实验过程中宜选用颗粒比较小的固体,这样固体受热比较均匀,误差更小;(2)由图可知,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测得物质的温度为36℃;(3)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当该物质在CD段时,熔化完毕,处于液态。25.答案:(1)装满水的瓶里,水结冰时,上表面上凸,说明在质量一定时,冰的体积比水大(2)EABDC(3)在寒冷的冬天,充满水的自来水管中水结冰而胀裂解析:(1)容器中装满水后放入冰箱让它结冰,结果发现冰面是向上凸起的。由此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2)小明实验采取的步骤顺序是:EABDC;

(3)这种现象会产生的危害是:水结冰体积变大,能把盛水的容器撑破.比如:冬天室外水管中充满水,若结冰后,将会将水管撑裂;汽车水箱冬天晚上都要将水放出,就是避免水凝固胀破水箱。4.4升华和凝华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B.树上的雾凇--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3.用飞机在云层中喷撒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促进降雨,称为人工降雨。这主要是由于()A.干冰升华吸热,空气急剧降温,空气凝华成冰或液化成水,迫使云层下降形成雨B.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冰下降遇热变成水或液化成水下降形成雨C.干冰汽化吸收了局部地区空气的热,使空气液化成雨,下落到地面D.以上说法均不对4.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5.如图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C.干手器将手烘干D.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6.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烟雾达到若隐若现的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A.利用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B.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成的雾C.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雾7.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南极是冰的世界,冰的厚度平均为2000m,年平均气温是-25℃,这里降水量很小,和撒哈拉沙漠差不多,但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得多,这是因为________。9.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_________,于是,高空的水蒸气便_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_成小冰晶。(填物态变化名称)10.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变干,雪人没有熔化而变小,这些现象都是__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都要________热。参考答案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B【解析】A、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B、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正确;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B。【答案】D【解析】A、烧开水时,壶嘴处喷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得到“白气”,不符合题意;B、洒在地面上的水吸收热量,由液态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中的蒸发现象,不符合题意;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是固态的,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是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进入空气中了,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B【解析】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气温低,遇冷后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或液化为水,落下后形成雨,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答案】C【解析】已知空气清新剂是固态的,变小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故选C。【答案】D【解析】A、刚从水中出来人,感觉特别冷,是由于人身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吸热的缘故,故A错误;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是壶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故C错误;D、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在变小,雪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答案】D【解析】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用的弥漫的白色烟雾,仿佛仙境一般,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舞台的气温降低,然后舞台上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7.【答案】D【解析】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这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直接变为水蒸气;故A不符题意;B、有风的天气,水的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从人体吸热;所以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故B不符题意;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啤酒瓶,在其表面发生的液化现象;故C不符题意;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时,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室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发生的液化现象;但从室内走到室外,镜片的温度高于室外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不会液化,所以镜片上就不会出现水珠了;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答案】冰可以升华成水蒸气9.【答案】升华热量液化凝华10.【答案】升华吸4.5水循环与水资源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水的物态变化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下列天气现象的形式,与水的物态变化无关的是()A.风B.雪C.雾D.霜2.生活中通常见到的“露”和“雾”是水的()A.气态B.液态C.固态D.离子态3.如图所示水在自然界中的化身,既可能呈固态,也可能呈液态的是()A.雹B.雨C.云D.露4.出现冰雹天气,会损坏农作物,下列对冰雹的分析正确的是()A.冰雹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B.冰雹属于非晶体C.冰雹形成时放热D.冰雹落在地面上变成水是液化现象5.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水的循环是地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再液化成水降下的过程B.水的循环中,水经历了三种状态,伴随着六种物态变化C.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6.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和冰水C.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D.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7.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