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丙烯腈工艺车间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化工专业丙烯腈工艺车间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化工专业丙烯腈工艺车间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化工专业丙烯腈工艺车间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化工专业丙烯腈工艺车间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9/69目录设计任务书……………………22.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43.前言……………4丙烯腈工艺设计计算…………5附表……………37毕业设计心得…………………39参考文献……………………39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基层教学单位:学号071610011055学生姓名蔡银辉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设计题目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设计技术参数1.生产能力:4700吨/年2.原料:丙烯85%,丙烷15%(摩尔分率);液氨100%3.产品:1.8%(wt)丙烯腈水溶液4.生产方法:丙烯氨氧化法5.丙烯腈损失率:3.1%6.设计裕量:6%7.年操作日300天设计要求1.确定设计方案,画出工艺流程草图;2.物料衡算,热量衡算3.要紧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4.用CAD绘制工艺流程图一张(用3#图纸打印);5.编写设计讲明书工作量1.设计计算:1周2.工艺流程图与设计讲明书:0.5周3.答辩:0.5周工作计划第一周: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要紧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第二周:画图,撰写设计讲明书,答辩参考资料《化工设计》,黄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海医药治理局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化学化工物性参数手册》,青岛化工学院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评审意见表指导教师评语:该生在毕业设计工作期间态度(认真、较好、一般、较差);工作(积极主动、较主动、不积极主动)。(能正确、差不多能)提出设计方案;相关基础理论(扎实、较扎实、一般、较差);(差不多上、一般地、较好地、出色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同意参加答辩。设计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指导教师:年月日评阅人评语:讲明书书写质量(一般、较好、良好、优秀),逻辑性(一般、较强、强),概念(较清晰、清晰、准确),图表质量(一般、较好、专门好),是一篇水平(一般、较好、好、优秀)的毕业设计讲明书。评阅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阅人:年月日答辩小组评语:在答辩过程中,该同学表述(清晰,较清晰,一般,较差),(差不多地、一般地,较好地、圆满地)回答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经答辩委员会评议,答辩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答辩小组成员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总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摘要:设计丙烯腈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对原料,产品的要求和物性参数的确定及对要紧尺寸的计算,工艺设计和附属设备结果选型设计,完成对丙烯腈的工艺设计任务。前言丙烯腈,不名,氰基乙烯;为无色易燃液体,剧毒、有刺激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1%-17%(体积百分比);沸点为77.3℃,闪点-5℃,自燃点为481℃。丙烯腈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即合成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苯乙烯塑料和丙烯酰胺(丙烯腈水解产物)。另外,丙烯腈醇解可制得丙烯酸酯等。丙烯腈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十分广泛。丙烯氨氧化法的优点如下(1)丙烯是目前大量生产的石油化学工业的产品,氨是合成氨工业的产品,这两种原料均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2)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经一步反应便可得到丙烯腈产物。(3)反应的副产物较少,副产物要紧是氢氰酸和乙腈,都能够回收利用.而且丙烯腈成品纯度较高。(4)丙烯氨氧化过程系放热反应,在热平衡上专门有利。(5)反应在常压或低压下进行,对设备无加压要求。(6)与其他生产方法如乙炔与氢氰酸合成法,环氧乙烷与氢氰酸合成法等比较,能够减少原料的配套设备(如乙炔发生装置和氰化氢合成装茸)的建设投资丙烯腈工艺设计计算1.生产能力:4700吨/年2.原料:丙烯85%,丙烷15%(摩尔分率);液氨100%3.产品:1.8%(wt)丙烯腈水溶液4.生产方法:丙烯氨氧化法5.丙烯腈损失率:3.1%6.设计裕量:6%7.年操作日300天丙烯腈工艺流程的确定液态丙烯和液态氨分不经丙烯蒸发器和氨蒸发器蒸发,然后分不在丙烯过热器和氨气过热器过热到需要的温度后进入混合器;经压缩后的空气先通过空气饱和塔增湿,再经空气加热器预热至一定温度进入混合器。温合器出口气体混合物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内进行丙烯的氨氧化反应。反应器出口的高温气体先经废热锅炉回收热量,气体冷却到230℃左右进人氨中和塔,在70~80℃下用硫酸汲取反应器出口气体中未反应的氨,中和塔塔底的含硫酸铵的酸液经循环冷却器除去汲取热后,返回塔顶循环使用.同时补充部分新奇酸液,并从塔釜排放一部分含硫酸铵的废液。氨中和塔出口气体经换热器冷却后进入水汲取塔,用5~10℃的水汲取丙烯腈和其他副产物.水汲取塔塔底得到古丙烯腈约1.8%的丙烯腈水溶液,经换热器与氨中和塔出口气体换热,湿度升高后去精制工段。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小时生产能力接年工作日300天,丙烯腈损失率3.1%、设计裕量6%计算,年产量为4300吨/年,则每天每小时产量为: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街算(1)计算依据A.丙烯腈产量,即B.原料组成(摩尔分数)丙烯85%,丙烷15%C.进反应器的原料配比(摩尔比)为D.反应后各产物的单程收率为物质丙烯腈(AN)氰化氢(HCN)乙腈(ACN)丙烯醛(ACL)二氧化碳摩尔收率0.60.0650.070.0070.12E.操作压力进口0.203,出口0162F.反应器进口气体温度ll0℃,反应温度470℃,出口气体温度360℃(2)物料衡算A.反应器进口原科气中各组分的流量B.反应器出口混合气中各组分的流量=(3)热量衡算查阅相关资料获得各物质各物质0~110℃、0~360℃、0~470℃的平均定压比热容浓相段热衡算求浓相段换热装置的热负荷及产生蒸汽量各物质25~t℃的平均比热容用o~t℃的平均比热容代替,误差不大,因此,若热损失取的5%,则需有浓相段换热装置取出的热量(即换热装置的热负荷)为:浓相段换热装置产生0.405的饱和蒸汽(饱和温度143℃)143℃饱和蒸汽焓:143℃饱和水焓:稀相段热衡算求稀相段换热装置的热负荷及产生蒸汽量以0℃气体为衡算基准进入稀相段的气体带入热为:离开稀相段的气体带出热为:热损失取4%,则稀相段换热装置的热负荷为:稀相段换热装置产生0.405的饱和蒸汽,产生的蒸汽量为:2.3空气饱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1)计算依据A.入塔空气压力0.263,出塔空气压力0.243B.空压机入口空气温度30℃,相对温度80%,空压机出口气体温度170℃C.饱和塔气、液比为152.4(体积比),饱和度0.81D.塔顶喷淋液为乙腈解吸塔釜液,温度105℃,组成如下组分氰醇水合计%(Wt)0.0050.0080.00050.000299.986100E.塔顶出口湿空气的成分和量按反应器入口气体的要求为(2)物料街算A.进塔空气量查得30℃,相对湿度80%时空气温含量为0.022kg水气/kg干空气.因此,进塔空气带入的水蒸气量为:B.进塔热水量气、液比为152.4,故进塔喷淋液量为:塔顶喷淋液105℃的密度为,因此进塔水的质量流量为:C.出塔湿空气量出塔气体中的的量与反应器人口气体相同,因而D.出塔液量(3)热衡算A.空气饱和塔出口气体温度空气饱和塔出口气体中,蒸汽的摩尔分数为:依照分压定律.蒸汽的实际分压为:因饱和度为0.81,.因此饱和蒸汽分压应为:查饱和蒸汽表得到对应的饱和温度为90℃,因此,须操纵出塔气体温度为90℃.才能保证工艺要求的蒸汽量。B.入塔热水温度入塔水来自精制工段乙腈解吸塔塔釜,l05℃。C.由热衡算求出塔热水温度t热衡算基准:0℃气态空气,0℃液态水。(a)170℃进塔空气带人热量,170℃蒸汽焓值为,干空气在0~l70℃的平均比热容(b)出塔湿空气带出热量90℃蒸汽焓,空气比热容取(c)105℃入塔喷淋液带入热量(d)求出塔热水温度出塔热水带出热量用表示,则热损失按5%,则热平衡方程代人数据,解得T=77.86℃因此,出塔热水温度为77.86℃2.4氨中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1)计算依据A.入塔气体流量和组成与反应器出口气体相同。B.在中和塔内全部氨被硫酸汲取,生成硫酸铵。C.新奇硫酸汲取剂的含量为93%(wt)。D.塔底出口液体(即循环液)的组成如下组分水ANACNHCN硫酸硫酸铵合计%(wt)68.530.030.020.0160.530.90100E.进塔气温度l80℃,出塔气温度76℃,新奇硫酸汲取剂温度30℃F.塔顶压力0.122MPa,塔底压力0.142MPa。(2)物料衡算A.排出的废液量及其组成进塔气中含有的氨,在塔内被硫酸汲取生成硫酸铵。氨和硫酸反应的方程式:的生成量,即需要连续排出的流量为:塔底排出液中,的含量为30.9%(wt),因此,排放的废液量为:排放的废液中.各组分的量:需补充的新奇汲取剂的量为:出塔气体中各组分的量(3)热衡算A.出塔气体温度塔顶气体中实际蒸汽分压为设饱和度为0.98,则与出塔气体温度平衡的饱和蒸汽分压为:入塔喷淋液的硫酸铵含量为,已知硫酸铵上方的饱和蒸汽压如表。依照入塔喷淋液的硫酸铵含量和的值,内插得到出塔气的温度为76℃B.入塔喷淋液温度入塔喷淋液温度比气体出口温度低6℃,故为70℃C.塔釜排出液温度含含量温度404550700.027960.027560.02716800.042520.04190.04129900.06290.061990.06109入塔气蒸汽分压,在釜液.含量下溶液上方的饱和蒸汽分压等于时的釜液温度即为釜液的饱和温度,用内插法从表中得到,饱和温度为83.5℃,设塔釜液温度比饱和温度低2.5℃即81℃。又查硫酸铵的溶解度数据得知,80℃时.每100g水能溶解95.3g硫酸铵,而釜液的硫酸铵含量为,因此釜液温度操纵81℃可不能有硫酸铵结晶析出。热衡算求循环冷却器的热负荷和冷却水用量作图l03的虚线方框列热平衡方程得入塔气体带入热入塔气体带入热量(b)出塔气体带出热各组分在0~76℃的平均比热容的值如下组分1.7151.9660.94141.0461.8831.3471.3931.4061.3430.921(c)蒸汽在塔内冷凝放热蒸汽的冷凝热为(d)有机物冷凝放热AN的冷凝量.其冷凝热为ACN的冷凝量.其冷凝热为HCN的冷凝量,其冷凝热为(e)氨中和放热;每生成1mol硫酸铵放热273.8kJ(f)硫酸稀释放热硫酸的稀释热为749kJ/kg(g)塔釜排放的废液带出热量塔釜排放的废液中,与的摩尔比为,查氮肥设计手册得此组成的硫酸铵水溶液比热容为。(h)新奇汲取剂带入热的比热容为。(i)求循环冷却器热负荷因操作温度不高,忽略热损失。把有关数据代入热平衡方程:解得(J)循环冷却器的冷却水用量W设循环冷却器循环水上水温度32℃,排水温度36℃,则冷却水量为求循环液量m循环液流量受入塔喷淋液温度的限制。70℃循环液的比热容为,循环液与新奇汲取液混合后的喷淋液比热容。设循环液流量为mkg/h,循环冷却器出口循环液温度t℃。对新奇暖收剂与循环液汇合处(附图中A点)列热平衡方程得:(1)对循环冷却器列热平衡得:(2)联解式(1)和(2)得2.5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1)计算依据进口气体76℃,组成和流量与氨中和塔出口气相同出口气体温度40℃,操作压力115.5kPa。(2)物料衡算出口气体温度40℃,40℃饱和蒸汽压力为设出口气体中含有Xkmol/h的蒸汽,依照分压定律有:解得蒸汽的冷凝量为因此得到换热器气体方(壳方)的物料平衡如下(3)热衡算A.换热器入口气体带入热(等于氨中和塔出口气体带出热)B.蒸汽冷凝放出热:40℃水汽化热为2401lkJ/kEC.冷凝液带出热D.出口气体带出热;出口气体各组分在0~40℃的平均摩尔热容为组分61.9272.3829.4629.2936.7563.3552.0962.7665.6138.66E.热衡算求换热器热负荷平衡方程:代入数据求得:2.6水汲取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1)计算依据A.入塔气流量和组成与换热器出口相同。B.入塔器温度40℃,压力112Kpa。出塔气温度10℃,压力101KpaC.入塔汲取液温度5℃D.出塔AN溶液中含AN1.8%(wt)(2)物料衡算A.进塔物料(包括气体和凝水)的组成和流量与换热器出口相同B.出塔干气含有、、、、10℃水的饱和蒸汽压,总压为101325Pa出塔器中干气总量=3.09+3.96+12.41+194.08+8.07=221.61kmol/h出塔气中含有蒸汽的量按分压定律求得,计算如下:出塔气总量为:C.塔顶加入的汲取水量(a)出塔AN溶液总量出塔AN溶液中,AN为1.8%(wt),AN的量为758.8kg/h,因此,出塔AN溶液总量为713.39/0.018=39632.78kg/h(b)塔顶加入的汲取水量作水汲取塔的总质量衡算得:D.塔底AN溶液的组成和量AN、ACN、HCN、ACL全部被水汲取,因为塔底AN溶液中的AN、CAN、HCN、ACL的量与进塔气、液混合物相同,AN溶液中的水量按全塔水平衡求出。E水汲取塔平衡如下:检验前面关于AN、ACN、ACL、HCN全部溶于水的假设的正确性因系统压力小于1Mpa,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AN、ACN、ACL、HCN的量相关于水专门小,故溶液为稀溶液.系统服从亨利定律和分压定律。压力和含量的关系为或塔底排出液的温度为15℃(见后面的热衡算)查得l5℃时ACN、HCN、ACl.和AN的亨利系数E值为(a)AN塔底从以上计算可看出,,可见溶液未达饱和。(b)丙烯醛ACL塔底。含量,溶液未达饱和。(c)乙腈塔底含量,溶液未达饱和。(d)氢氰酸塔底含量从计算结果可知,在汲取塔的下部,对HCN的汲取推动力为负值,但若汲取塔足够高,仍可使塔顶出口气体中HCN的含量达到要求。(3)热量衡算A.入塔气带入热。各组分在0~40℃的平均摩尔热容如下组分61.9272.3829.4629.2936.7563.3552.0962.7665.6138.66B.入塔凝水带人热:C.出塔气带出热。D.汲取水带入热E.出塔溶液带出热溶液中各组分的液体摩尔热容如下组分75.3121.1107.371.55123.8水冷凝放热水的冷凝热为2256kJ/kg故G.等气体的溶解放热溶解热=冷凝放热+液-液互溶放热=冷凝热的冷凝热数据如下组分610.9765.7493.7937.2H.热衡算求出塔液温度t热平衡方程:代人数据得:解得2.7空气水饱和塔釜液槽(1)计算依据进、出口物料关系和各股物料的流量和温度如图10.4所示。图中,空气饱和塔液体进、出口流量和出口液体的温度由空气饱和塔物料和热衡算确定;去水汲取塔的液体流量由水汲取塔物料衡算的确定,见本文相关部分计算;排污量按乙腈解吸塔来的塔釜液量的l5%考虑;乙腈解吸塔塔釜液量和去萃取解吸塔的液体量由精制系统的物料衡算确定。(2)物料衡算进料:A.乙腈解吸塔釜液入槽量=56650-21620.78=35029.02kg/hB.空气饱和塔塔底液入槽量=20564.91-8500=12064.91kg/hC.入槽软水量xkg/h出料;A.去水汲取塔液体量36371.64kg/hB.去萃取解吸塔液体量l5000kg/h作釜液槽的总质量平衡得解得(3)热量衡算A.入槽乙腈解吸塔釜液带入热。B.入槽软水带入热。C.空气饱和塔塔底液带入热,D.去汲取塔液体带出热E.去萃取解吸塔液体带出热F.热衡算求槽出口液体温度t热损失按5%考虑,热平衡方程为代人数据:解得t=91.39℃2.8丙烯蒸发器热量衡算(1)计算依据蒸发压力0.405MPa;加热剂用O℃的冷冻盐水,冷冻盐水出口温度-2℃;丙烯蒸发量l002.3kg/h。(2)有关数据A.0.405MPa下丙烯的沸点为-l3℃,汽化热410kJ/kzB.0405MPa下丙烷的沸点为-5℃,汽化热376.6kJ/kg(3)热衡算求丙烯蒸发器的热负荷和冷冻盐水用量A.丙烯蒸发汲取的热B.丙烷蒸发汲取的热。C.丙烯蒸发器的热血荷冷损失按l0%考虑D.冷冻盐水用量平均温度(-1℃)下,冷冻盐水比热容为3.47kJ/(kg·K)冷冻盐水用量为2.9丙烯过热器热量衡算(1)计算依据丙烯进口温度-13℃,出口温度65℃。用0.405MPa蒸汽为加热剂。(2)热衡算求丙烯过热器热负荷和加热蒸汽量丙烯气的比热容为l.464kJ/(kg·K),丙烷气比热容1.715kJ/(kg·K),冷损失按10%考虑,需要加热蒸汽提供的热量为加热蒸汽量为.上式中2138kJ/kg是0.405MPa蒸汽的冷凝热。2.10氨蒸发器热量衡算(1)计算依据A.蒸发压力0.405MPa。B.加热剂用0.405MPa饱和蒸汽。冷凝热为2138kJ/kg。(2)有关数据0.405MPa下氨的蒸发温度为-7C,汽化热为l276kJ/kg。(3)热衡算求氨蒸发器的热负荷和加热蒸汽用量冷损失按10%考虑,氨蒸发器的热负荷为加热蒸汽量为2.11气氨过热器(1)计算依据A.气氨进口温度-7℃,出口温度65℃。B.用0.405MPa蒸汽为加热剂。C.气氨流量366.36kg/h。(2)热衡算求气氨过热器的热负荷和加热蒸汽用量氨气的比热容为2.218kJ/(kg.K),冷损失按10%考虑,气氨过热器的热负荷为加热蒸汽用量为2.12混合器(1)计算依据气氨进口温度65℃.流量366.36kg/h。丙烯气进口温度65℃,流量942.06kg/h,丙烷气进口温度65℃,流量174.16kg/h。出口混合气温度110℃。湿空气来自空气加热器(2)热衡算求进口温空气的温度t以0℃为热衡算基准。、、,在0~65℃的平均比热容如下表组分1.5691.822.197A.气态丙烯、丙烷带入热.B.气态氨带入热C.温空气带入热、和蒸汽0~136℃的平均比热容分不为、和D.混合器出口气体带出热E.热衡算求进口湿空气的温度t热损失按l0%考虑。热衡算方程:代入数据:解得t=136.03℃2.13空气加热器的热量衡算(1)计算依据A.入口空气温度90℃,出口空气温度136℃。B.空气的流量和组成如下。组分氧氮水合计Kg/h1756.45781.51288.68826.5(2)热衡算求空气加热器的热负荷和加热蒸汽量、和蒸汽90~136℃的平均比热容分不为、和。热损失按l0%考虑,空气加热器的热负荷为用0.608MPa的蒸汽为加热剂,其饱和温度为l64.2C,冷凝热为2066kJ/kg,加热蒸汽用量为三要紧设备的工艺计算3.1空气饱和塔(1)计算依据A.进塔空气的组成和流量组分氧氮水合计Kmol/h51.59194.088.66254.33Kg/h1650.855434.15155.877240.87B.出塔温空气的组成和流量组分氧氮水合计Kmol/h51.59194.0867.33313.00Kg/h1650.855434.151211.948296.94C.塔顶喷淋液量21620.98kg/h,温度105℃。D.塔底排出液量20564.91kg/h,温度93.9℃。E.塔底压力O.263MPa,塔顶压力O.243MPa。F.人塔气温度l70℃,出塔气温度90℃。G.填料用陶瓷拉西环(乱堆)。(2)塔径的确定依照拉西环的泛点速度计算公式(A)A.塔顶处L=21620.98kg/hG=8296.94kg/h把数据代人(A)式解得泛点率取75%,则气体空塔速度为出塔操作条件下的气量:塔径应为:B.塔底处L=20564.91kg/hG=7240.87kg/h把数据代入(A)式解得气体空塔速度为人塔气在操作条件下的气量:塔径应为:取塔径为:1.2m(3)填料高度空气水饱和塔的填料高度确定须考虑两方面的要求A.使出塔气体中蒸汽含量达到要求。B.使塔顶喷淋液中的ACN等在塔内脱吸以使出塔釜液中ACN等的含量尽量低,以减少朽污水处理负荷并回收ACN等副产物。按工厂实践经验。取填料高度1lm3.2水汲取塔(1)计算依据A.进塔气体流量和组成组分合计kmol/h3.093.9612.41194.0815.11Kg/h129.78174.16396.965434.15271.99组分kmol/h13.462.350.164.378.07257.06Kg/h713.1996.439.20117.98355.297699.1B.出塔气体流量和组成组分合计kmol/h3.093.9612.41194.0815.118.07少量236.7Kg/h129.78174.16396.965434.15271.99355.29少量6762.3随入塔气进入的凝水1578.05kg/hC.塔顶喷淋液量36371.64kg/h,含0.005%(wt),温度5℃。D.塔底排出液量39632.78kg/h,温度15.9℃。E.塔底压力ll2kPa,塔顶压力101kPa。F.入塔气温度40℃,出塔气温度l0℃,G.出塔气体中含量不大于0.055%(wt)。h.填料用250Y型塑料孔板波浪填料。(2)塔径的确定塑料孔板渡纹填料的泛点气速计算公式为(A)按塔底情况计算L=36371.64kg/hG=7699.13kg/h把数据代人(A)式解得空塔气速为(泛点率取70%)气体在操作条件下的流量为塔径应为:取塔径为:1.2m(3)填料高度液体的喷淋密度塑料孔板液纹填料250Y的液相传质单元高度:当时,25℃下的为0.187m时,25℃下的为0.225m内插得到时,25℃下的为0.206m又塔内液体的平均沮度为(5+15.9)/2=10.45℃液相传质单元数计算式如下塔底塔顶出口气体中含有不小于0.055%(wt),因此代入数据求:填料高度为取填料高度为:7m3.3丙烯蒸发器(1)计算依据A.丙烯在管外蒸发,蒸发压力0.405MPa,蒸发温度-l3℃,管内用0℃的冷冻盐水(17.5%NaOH水溶液)与丙烯换热,冷冻盐水出口温度-2℃。B.丙烯蒸发量942.06kg/h,冷冻盐水用量71577.5kg/h。C.丙烯蒸发器热负荷(2)丙烯蒸发器换热面积A.总传热系数(a)管内给热系数。蒸发器内安装的U型钢管80根。冷冻盐水平均温度-l℃.此温度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冷冻盐水流速为,过渡流(b)管外液态丙烯沸腾给热系数取(c)总传热系数冷冻盐水方污垢热阻取,丙烯蒸发侧污垢热阻取,钢管导热系数。B.传热平均温差热端温差0(-13)=13℃,冷端温差-2--(一13)=11℃,传热平均温差为C.换热面积热负荷换热面积为取安全系数1.2,则换热面积为循环冷却器(1)计算依据A.管内循环液流量88204kg/h。进口沮度81℃,出口温度70.1℃。B.管外冷却剂为循环水,进口温度32℃,出口温度36℃,循环水流量为186400kg/hC.热负荷为kJ/h.(2)计算换热面积初选GH90-105型石墨换热器,换热面积为105m2,设备壳体内径D=880mm,内有外径32mm、内径22mm、长3m的石墨管417根。换热管为正三角形排列,相邻两管的中心距t=40mm总传热系数(a)管内循环液侧的给热系数平均流体温度,该温度循环液的物性数据如下管内流体的流速为壳程(循环水侧)的给热系数循环水平均温度(32+36)/2=34℃,34℃水的物性数据为正三角形排列时,当量直径的计算公式为管外流体的流速依照流体流过的最大截面积S来计算,S的计算公式为已知t=40mm,=32mm,h=374mm,D=888mm.代人数据得管外流体的流速为值在2000~1000000范围内可用下式计算给热系数代入数据得(c)总传热系数石墨的导热系数,石墨管壁厚5mm,循环冷却水侧污垢热阻,循环液侧污垢热阻。代人数据求K:B.对数平均温差C.换热面积热负荷换热面积为取安全系数l.2则换热面积为。因此,选GH90—105-1型石墨换热器,其换热面积已足够。氨蒸发器(1)计算依据A.氨蒸发压力0.405MPa,蒸发温度-7℃。B.加热剂为0.405MPa蒸汽,温度143℃。C.热负荷(2)计算换热面积A.总传热系数蒸汽冷凝时的给热系数取,液氨沸腾的给热系数取,不锈钢导热系数,管壁厚4mm,两侧污垢热阻取代人数据求K:B.平均温度差C.换热面积氨蒸发器热负荷为换热面积为取换热面积为:氨气过热器(1)计算依据A.进口气氯温度-7℃.出口气氨温度65℃。B.加热剂为0.405MPa蒸汽,温度143℃。C.热负荷(2)计算换热面积A.总传热系数管壳式换热器用作加热器时,一方为蒸汽冷凝、一方为气体情况下,K值的推举范围是).取B.平均温度差冷端温差为143-(-7)=150℃,热端温差为l43-65=78℃。C.换热面积热负荷为换热面积为取安全系数1.2,则换热面积为:,选浮头式热交换器型,换热面积,符合要求。丙烯过热器(1)计算依据A.进口气体温度一l3℃,出口气体温度65℃。B.加热剂为0.405MPa蒸汽,温度143℃。C.热负荷.(2)计算换热面积A.总传热系数管壳式换热器用作加热器时,一方为蒸汽冷凝、一方为气体情况下,K值的推举范围是).取B.平均温度差冷端温差为143-(-7)=150℃,热端温差为l43-65=78℃。C.换热面积热负荷为换热面积为取安全系数1.2,则换热面积为:,选浮头式热交换器型,换热面积25.6m2,符合要求。空气加热器(1)计算依据A.空气走管内,加热蒸汽走管间。B.进口气体温度90℃,出口气体温度l36℃,气体进口压力0.243MPa,气体的流量和组成如下:组分氧氮水合计Kg/h1650.855434.151211.948296.94Kmol/h51.59194.0867.33313.00C.加热蒸汽为0.608MPa(对应的饱和温度为l64.2℃),流量为288kg/h。D.热负荷为即(2)计算换热面积初选Ⅱ浮头式换热器一台,换热器有的管子268根。A.总传热系数(a)管内(空气一侧)的给热系数,管内气体的平均温度为(90+136)/2=113℃,113℃空气的物性数据为:,,空气的密度(b)管外蒸汽冷凝侧给热系数取(c)总传热系数钢的导热系数为,空气侧污垢热阻,蒸汽冷凝侧污垢热阻代入数据求总传热系数:B.对数平均温度差C.换热面积安全系数取1.2,则换热面积应为,所选换热面积,符合要求。循环液泵循环液质量流量88204kg/h,循环液密度为.因此循环液的体积流量为又选用80FVZ-30的耐腐蚀泵,三台。正常使用两台,备用一台。80FVZ-0泵的流量为,扬程30m。空气压缩机在产品样本上,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排气量指是后一级排出的空气,换算为第一级进气条件时气体的体积藏量。现第一级进气条件为常压,温度按30℃计,排出气体的摩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