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国学传统文化选修《朱熹“四个之本”阐释》讲义教案_第1页
高中生国学传统文化选修《朱熹“四个之本”阐释》讲义教案_第2页
高中生国学传统文化选修《朱熹“四个之本”阐释》讲义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朱熹“四个之本”阐释主讲教师 杨太源肖秋妹吴成松一、 尤溪县博物馆有朱熹手迹板联四块,内容为:“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 ”。儒家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国平天下,首先要学会修身齐家。二、 四个之本的解读(一)读书起家之本朱熹把读书看作是兴家立业之根本。在朱熹看来,追求至高至上的天理是个人的修养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内省,明志养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 面也要外求,认真学习,体认客观事物。朱熹认为“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学习的首要内容自然还是儒家经典,读圣贤之书并非一般的增知识、长见识,而 是要体认天理,朱熹概括为读书穷理,朱熹将读书与修身结合起来,读书的目的是兴家立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讲“读书”,可读的书要比“四书五经”广泛得多了,必须持之以恒地“活到老,学到老”°b5E2RGbCAP朱熹的读书观朱熹主张学习之法应当“循序渐进”。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 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plEanqFDPw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 夫不够。他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此中的旨趣。除外,还需切已体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DXDiTa9E3d朱熹强调读书要着紧用力。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RTCrpUDGiT朱熹认为只要是有价值的书籍,都是能给人以思想、睿智的。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则应倡导创造性的阅读。我以为,一个人的才情如要提升,得读些益智或拓宽思维、有助建立价值判断的书才行,这些书要新旧中外都读,而且得消化吸收才有用。我发现今天有九种人都不太喜欢读书:一、居高位揽大权。二、自觉有钱。三、声过于文(名气声势大过实质)。四、红袍学者专家。五、丰艳仕女。六、媒体宠儿。七、不细读报刊。八、不求甚解,知能漠然。九、没有读书的朋友。明代谢肇浙曾慨叹道:好利之人多于好色,好色之人多于好酒,好酒之人多于好弈,好弈之人多于好书。(《五杂俎》)5PCzVD7HxA十分努力的人一辈子也读不了很多的书,但一定要读得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反复读。就像西方虔诚的信徒用一生来读《圣经》那样,我们每个人也需要读几本常读常新的好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发现”,就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这既可从轻松阅读中“发现”愉悦、轻逸、趣味,令人捧腹,令人莞尔;也可从沉重阅读中“发现”生命内部的震撼,灵魂的激荡风暴。jLBHrnAILg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所谓“穷理”,就是作彻底的逻辑追问,就是追求理论的彻底性,就是努力求得思想的澄明,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朱熹用十分形象的比喻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居敬持志”、“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这都是如何读书的经验之谈。 “读书须得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字逐句,各有着落,……方 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文字精审”。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归纳起来,朱熹在教学上提倡“循序渐近,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的方法。朱熹对读书方法的论述,对于今天的学子无疑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XHAQX74J0X(二)循理保家之本“循理”即遵循天理。朱熹认为要使家业平稳地保持下去,一定要循理而行。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来明是非,别善恶,扬正气,挞奸臣。循理以保家,据理以治国,其道理是一样的。必须指出的是,朱熹主张“灭人欲”的“人欲”并不是泛指人的一切欲望,而是专指过分追求利欲、违背道德原则的欲念。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去除一切感性欲望,而是以道德意识克服违背道德原则过分追求利欲的意识,把个人的欲望尽可能减低以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当然,我们今天讲“循理”循的应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一切科学的真理。LDAYtRyKfE三)和顺齐家之本朱熹认为“和顺”是整治家的基础。“和顺”,即和谐顺从、和睦相处的意思。家庭是

社会的细胞,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有极重要的意义。 所以,古人极重“齐家”,视“和顺”为齐家之本。朱子家训承接了古人的训导,提出:“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 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从总体来看,朱熹将“和顺”视为齐家之本,有他的积极意义,但他在家庭关系中强调绝对的服从,则是以牺牲为子、为妻、为弟的个性及人性为代价的,有其消极不可取的一面。Zzz6ZB2Ltk(四)勤俭治家之本朱熹把“勤俭”看作管理家业的根本,至今仍有很强的积极意义。所谓勤俭,即勤劳与节俭。勤劳,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勤奋努力,不怕苦累,用自己 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节俭,则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俭约生活,节约财用。古人崇尚勤劳致富、节俭立业的美德,而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