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人教版高三一轮通史先秦时期的经济测试_第1页
2018届人教版高三一轮通史先秦时期的经济测试_第2页
2018届人教版高三一轮通史先秦时期的经济测试_第3页
2018届人教版高三一轮通史先秦时期的经济测试_第4页
2018届人教版高三一轮通史先秦时期的经济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人教版高三一轮通史先秦时期的经济测试2018届人教版高三一轮通史先秦时期的经济测试/6高三一轮通史(先秦史)先秦时期的经济测试一、选择题(32分,每题2分)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锌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答案】B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叙述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因此 A项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的表述错误;也不能由此判定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C项表述错误。河南辉县出土了一些铁农具,但不能因此判定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排除 D项。铁农具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2.铁农具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2.商周时期,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用骨、石等材料制成的耒、相等C.用铁制成的耒、相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铁农具逐渐代替过去的石制、故答案为 B项。B.用青铜制成的耒、相等D.用铁制成的犁、锄、耙等骨制农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商周时期青铜器比较贵重,产量小,所以还是以骨、石等材料制成耒、相。因此选Ao.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为礼器和兵器,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是A.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水平不高 B.商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不重视C北方统治者重礼制和军事 D.江淮地区富含铜、锡、铅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提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为礼器和兵器,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从材料可以分析出北方用青铜制作农具少,主要用于礼器和兵器。因此选Q.下列图片中工具反映了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是打制石器,属于原始社会,B是骨相,属于商周时期,C是青铜礼器,不属于农业, D是铁农具,属于春秋战国,因此选Bo.古代文化常以耒相来称犁……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古代中国农业由牛耕代替耒相大约开始于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 骨制农具。战国中期,牛耕开始出现。至此中国古代采用铁农具和牛耕的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方式形成。因此选 Bo.假如你是商周时期的一位农民,下列对你所处时期的农业的进步状况,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大量使用青铜工具 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C使用各种肥料 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假如你是商周时期的一位农民,你所处时期的农业的进步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仅使用少量的青铜工具,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因此选Ao.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属于井田制,不能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故 A项错误;商周时期井田制没有引发阶级关系变化,故 B项错误;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C项正确;前者属于集体劳作,后者属于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 “求年” “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考查学生的阅读分 析能力,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的社会生活, “受禾”“求年”“有足雨”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故选 Ao.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上述材料不能直接说明A.甲骨文是研究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B.《诗经》中有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C.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重要粮食作物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甲骨文中, “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 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都符合材料信息,D无法体现,因此选Do10.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技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技埴”的细致分工,有利于提高手工业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分工细致, 生产专业化。因此选C。11.据《周礼》等典籍记载,先秦时期王城中的市场为“三时之市” ,即一天之中有早、中、晚三次交易时间。货物出入市场,必须凭司市所发给的玺节(凭证)方可通行。市场的入口有胥吏手执刑具和标准量具守门,纠察伪诈。这一记载主要说明A.早期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掌控经济 B.先秦时期重视规范市场行为C.对城市市场的时间限制逐渐放宽 D.先秦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货物出入市场, 必须凭司市所发给的玺节(凭证)方可通行”、“胥吏手执刑具和标准量具守门,纠察伪诈”等信息体现对政府对市场行为的管理, B项正确。12.羊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 在距今约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就已经出现陶型羊的形象。商代用羊的肩胛骨占以问凶吉, 甲骨文中就有羊的象形文字。 有人统计古代典籍《诗经》中讲到羊的诗篇有 13篇之多。可以说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羊的国家B.先秦时期羊是古代先民尊崇的吉祥动物C羊的温顺、亲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D.“羊文化”与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是最早驯养羊的国家,故排除 A;我国古代先民对羊的记载和传承,并不能表明羊是古代先民尊崇的吉祥动物与羊的温顺、 亲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故排除BC;材料中所述羊文化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国情的一种反映,故选Do13.下列对商周时期商品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A.商朝以贝作为货币B.后世将商朝经商的人称为商人C.商周时期出现了邮驿传递D.商朝的商品出现了铁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A、B、C三项都属于商周时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注意B项是后世将商朝经商的人称为商人,不是当时就称为商人。D项的错误在于铁器的出现最早应在西周时期而不是商朝。因此选Do.“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此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A.这一现象出现在商周时期B.这一现象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而消失C这一现象的消失是历史的进步D.这一现象的出现给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井田制。从材料“井” 、“公田”可以判断是井田制,井田制被破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古代经济进步的体现,而非破坏,故 D项符合。选项ABC从井田制实施的时间和作用的角度正确表述。因此选 D。.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 (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 “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等,可知官营手工业禁止技术创新,扼杀了工匠的聪明才智。材料显示政府强化对官营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项属于间接影响,故选D项。.下图是2008年在安徽蚌埠出土的春秋时期圆口镂空龙耳蜃。 “蜃”是我国古代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礼记》中说“庙堂之上,蜃尊在昨(zu6,东阶),牺尊在西。”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对“蜃”作如下介绍,其中正确的是A.反映西周时期小农经济发达 B.折射了商周时期的礼仪文化C.体现了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 D.演变为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庙堂之上,蜃尊在昨(zu。,东阶),牺尊在西。”可知“蜃”既是青铜礼器,也是祭祀之器,折射出商周时期的礼仪文化,B符合题意,而ACD的表述均与题干无关,故选Bo二、非选择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八政:一日食(农业生产),二日货(商品流通),三日祀,四日司空,五日司徒,六日司寇,七日宾,八日师。——〈(尚书?洪范》材料二以九职任万民:一日三农,生九谷……五日百工,饬化八材;六日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天官》材料三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二,综合指出商周时期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态度。 (4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4分)(3)根据材料四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的观点。 (4分)【答案】(1)商周统治者重视农业,也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4分)(2)商鞅变法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 (2分)基本含义:强调发展农桑、重视耕织,并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2分)(3)黄宗羲:农工商皆本。(2分)评价: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代表着历史的进步。(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八政:一日食(农业生产),二日货(商品流通),以九职任万民:一日三农,生九谷……五日百工,饬化八材;六日商贾,阜通货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周时期统治者对待农业重视,也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2)本题材料提到,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鞅变法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 学生需结合知识,归纳作答其含义:强调发展农桑、重视耕织,并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3)本题材料提到,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主张农工商皆本。至于评价黄宗羲的观点,学生需结合知识作答: 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代表着历史的进步。.(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W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些改革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岳麓版必修二P7材料二: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土地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3材料三: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据估计,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的资金中约占三分之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商周时期实行的叫什么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有些什TOC\o"1-5"\h\z么特征?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的产生给当时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6分)(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要什么样的土地关系为前提?英国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这种土地关系的?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所产生的结果?( 4分)(4)综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分)【答案】(1)制度:井田制;特征: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影响:政治促使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 经济促使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产生 文化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或儒家仁政思想的出现奠定经济基础。 (6分)(2)土地关系:大土地所有制;方式:圈地运动( 2分);影响:圈地运动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本和市场( 4分)(3)结果:积极为苏联的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消极: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的落后; 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每点2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4)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变革农村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应按一定的比例均衡发展;农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更能适应现代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