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临床护士针刺伤研究现状与防护对策临床护士针刺伤研究现状与防护对策
Network,EPINet)报告护士被针刺伤的概率2002年占医护人员的45%,2003年占37.8%。关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美国报道为10%—34%;意大利报道外科护士为11%,内科护士为10.6%[1]。2007年中国学者对78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显示,年平均针刺伤的发生率是88.84%,其中内科针刺伤的发生率为95.16%[7]。毛秀英等[5]对1075名临床护士在过去一年里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866人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80.6%;被调查者人均针刺伤3.5次,其中74.5%被污染针头所刺伤。由此可见,针刺伤已经成为护士职业损伤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护士的健康安全仍受到严重威胁。
2.针刺伤易发生的环节
针刺伤可发生在操作前、中、后。操作中、后阶段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时机,主要是:穿刺中,拔除导管心时;转移血样到试管时;操作中传递刀片、注射器时;使用注射器后重新双手盖帽;拔针时与处理废物时;注射器用后毁弃时;操作后处理用物时;处理治疗盘中未拆卸的针头时;运输用过的针头时[7]。
3.针刺伤的防护对策
3.1加强防护意识
国内很多学者研究显示:临床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不强,特别是即将成为临床工的实习护生。段明娟等[6]对148名临床实习护生调查,其针刺伤的发生率是85.71%,8.33%护生未经任何处理,25.83%护生仅用清水冲洗,61.66%护生发生针刺伤后未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85%未上报,甚至不知上报,仅1位做过1次血液检测。姜文莉[8]对179名护生调查示,85.5%的护生在掰安瓿时从未采取保护措施。经证实,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定期的在职教育,可防止30%以上针刺伤的发生[9]。因此,医院应重视各种形式的教育,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各科室在
根据本科的实际情况在易发生针刺伤的地方做好警示图。对实习护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必须有3个学时的“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的培训。相信通过点、面结合的教育,能大大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3.2规范操作流程
有关管理部门制定安全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每位护士掌握该流程。给病人做穿刺、注射时戴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时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的可能减50%以上[5]。操作后正确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污染过的针头与注射器,必须分离时一定要小心,操作中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与他人交谈;使用过的锐器置入耐刺的容器中,容器外有醒目标志,锐器收集到容器容量的3/4时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给不配合病人使用锐器时,应有助手协助;传递锐器时,禁止将锐器利面朝向他人或自己,以免勿伤;使用后的物品应由操本人处理以降低针刺伤的危险性[3,10-11]。
3.3完善防护措施
如被刺伤后,要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首先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流出,同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用抗菌肥皂清洗受伤部位;彻底冲洗后,再用0.5%碘伏、75%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消毒创面;误伤者2天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如果接触的是乙肝患者,应在24小时内接种高效价免疫球蛋白0.06mg/kg,同时进行血乙肝标志物检测,阴性者注射全程乙肝疫苗;丙肝应注射干扰素300u/d,共3天,观察6—9个月;被HIV感染的血液,短期内口服大剂量叠氮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6周、12周、6个月等);完善锐器伤登记上报制度及暴露源、
暴露者追踪随访制度,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后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填写完整的针刺伤登记表,以得到及时的处理,相关部门定期分析发生因素,制定防范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12-17]。
3.4临床新方法与新技术
3.4.1安全留置针代替普通留置针
临床针刺伤造成的职业暴露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为了保障护理职业的安全性,有部分医院已经用安全留置针代替普通留置针。传统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其套管内的针芯或钢针被抽出后,由于无特殊保护装置,当护理人员因意识薄弱而不正确传递或随意丢弃时易发生针刺伤。而安全型留置针装置了具有自动启动的保护夹,该保护夹在钢针从留置套管中拔出时能自动锁闭针尖,避免护理人员由于操作不慎导致针刺伤危险[18]。国内有学者研究显示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针刺伤发生率为0,而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针刺伤的发生率为1.4%—4%不等[19-20]。
3.4.2临床预防针刺伤的新方法
用剪刀代替锐器收集盒的分离卡槽:为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国外要求将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不要分开,使用后立即置入坚固、耐刺、防渗漏的硬质容器中,密封焚烧处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目前很多医院在处理锐器时将注射针头和输液头皮针分离,只将针头部分投入到锐器收集盒。由于锐器盒的投放口大小有限,护理人员用卡槽分离针头和头皮针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带有胶布的头皮针,容易粘附操作人员手上或从卡槽中滑出。有学者研究显示用锐器盒卡槽分离一次性投放分离成功率只有71%[21],其严重加大针刺伤的发生可能性。金小慧等[22]将输液完毕后拔除输液针立即插回输毕的药物瓶盖,以固定针头,回污物间剪下
输液皮管将其放入医用垃圾袋,用剪刀拔除输液药物瓶盖中输液针、排气针、输液管插入针放入锐器盒,由医院统一回收焚烧处理。赵远莲等用临床实践和实验证明,把使用后的输液头皮针从锐器盒的投放口投入,从头皮针的延长部分紧靠针头位置用剪刀剪断分离,在减少污染、预防针刺伤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临床预防针刺伤的小技巧:在我国,锐器盒是降低针刺伤有效方法之一,但有的医院将锐器盒放在治疗室污物台上或污染区的一个角,护士在配药及治疗后需移动才能丢弃使用后的锐器物;有的放在治疗车的下层或靠近操的地面上,由于锐器收集盒放置位置较低及收集入口小导致丢弃时可视性差,往往发生不能一次准确地投入到收集盒内,再次处理时,增加了操受伤的危险。由于锐器伤在针头使用后到丢弃之间的发生率较高[23],所以宋平等[24]利用废弃小纸盒,将塑料泡沫放到纸盒的底部,将其作为锐器盒放在治疗盘内,治疗盘内另放小剪刀,当护士拔针时,携带治疗盘至床边,撤针后,立即将头皮针插入塑料泡沫内,用备好的小剪刀将连接处剪开,然后将盒盖关闭,带回再统一处理;李怀静[25]和何燕[26]在常规注射基础盘内备盛装泡沫或海绵的一个小托盘,在每次集中采血或注射后先把针头插进泡沫块中,再卸下注射器,再继续其他操作,等全部操作完毕后将针头集中回收锐器盒内封存、处理,托盘每日用消毒液浸泡。黄榕等[27]在每次注射治疗操作结束后拔出针头,嘱病人按紧注射部位,同时立即左手拿棉签柄部,轻轻将针头刺入棉签的棉花内,再将注射器带至处置室处理。这样就大大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总之,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针刺伤的防护管理,健全一个职业暴露防护系统,才能保障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分析及市场替代趋势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数字孪生技术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应用与未来发展前景报告
- 2025中国教育物联网行业市场潜力分析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教育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分析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教育投资风险分析与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2025中国教育慈善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小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 家长会效果评估与改进方法
- 医疗机构节能管理办法
- 体育运动训练计划及实施方案
- 工厂产品技术规划方案(3篇)
- 数据权限管理办法
- 茶园冬季管理课件
- 二手奢侈品店商业计划书
- 宇宙再电离时期的CMB-洞察及研究
- DB11T 2423-2025 城市道路挖掘与修复技术规范
- 公司投标规范管理办法
- 地铁项目工程管理办法
- 网络应急演练培训课件
- 科曼NV8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
- 基因拷贝数变异(CNV)咨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