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完整版课件_第1页
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完整版课件_第2页
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完整版课件_第3页
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完整版课件_第4页
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1问题:9月10日是什么日子?问题:9月10日是什么日子?2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2003年9月103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约100万人自杀死亡,自杀未遂者那么为此数字的10至20倍,这意味着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每3秒就有一人企图自杀。自杀已成为目前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约100万人自杀死亡4近40年来,危机干预在国外有了很大开展,成为自杀企图者以及遭受严重心理创伤者的一种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即强调干预的时间紧迫性和干预的效果,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采用有效应付策略,帮助人恢复已失去平衡的心理状态。一些危机高发国家,如以色列、日本等在该领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我国在危机心理干预方面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近40年来,危机干预在国外有了很大开展,成为自杀企图者以及遭5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开设了青少年自杀心理预防热线。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已向北京三家医院〔安贞、宣武和999急救中心〕提供24小时对自杀未遂者的会诊效劳。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开设了青少年自杀心理预防热线。如,北6本讲要点应激心理危机危机干预本讲要点应激7思考题1、应激2、心理危机3、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4、心理危机的开展过程5、心理危机的四种后果6、创伤性事件受害者大概有哪几类人7、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8、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9、危机后不要做什么10、危机后要做什么思考题1、应激8第一局部应激第一局部应激9一应激stress,也译为“压力〞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不平衡状态,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害健康------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环境或内部的需要超出个体、社会系统或机体组织系统的适应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拉泽鲁斯一应激stress,也译为“压力〞10二应激源按来源分:躯体性: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刺激噪音和心脏病、吸烟、肥胖之间的关系心理性:心理冲突、不且实际的期望、不详的预感、工作压力老鼠的实验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变化二应激源按来源分:11寻求社会支持〔创伤病人恢复的最有利条件〕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准备周年反响〔一年以后同一天又回到原来的状态〕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流行病学的研究: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PA)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平均为8%,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58%,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快乐有一局部是天生遗传的。3、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有研究说明,交通事故后,无论受伤与否,约25%的儿童会患PTSD,且缺乏父母关爱的青少年受伤更易罹患本病。在兴旺国家人民实际收入在过去50年内显著增长,但是生活满意度几乎保持不变。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给予认同和肯定〔告诉他做得非常好〕成长期〔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3)持续的回避。电击老鼠的实验不定时,小强度---胃溃疡灯光警告—没有胃溃疡可控制电路开关—没有胃溃疡把开关弄坏—没有胃溃疡把开关撤掉---有胃溃疡电击老鼠A,老鼠A攻击无辜的老鼠B—没有胃溃疡寻求社会支持〔创伤病人恢复的最有利条件〕电击老鼠的实验不定时12二应激源按大小分:应激巨砾:巨大灾难〔死亡、离婚、破产等〕应激细砾:鞋里的小沙子按性质分:正性:突然升职、中彩票、闪婚、意外收获负性:谁的危害大?二应激源按大小分:13三你的应激有多大?生活应激事件量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院精神病学家Holmes等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把人类社会生活中遭受到的生活危机〔lifecrisis〕归纳并分级43种生活变化事件生活变化单位〔lifechangeunits,LCU〕LCU与10年内的重大健康变化有关三你的应激有多大?生活应激事件量表14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完整版课件15一年中的LCU:不超过150,来年可能是平安150~300,来年患病可能性有50%超过300,来年患病的可能性达70%伴有心理丧失感〔feelingofloss〕的应激危害最大〔丧偶,失业,失落〕存在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一年中的LCU:不超过150,来年可能是平安16第二局部心理危机第二局部心理危机17一心理危机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首次提出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的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离婚或天灾人祸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一心理危机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首次提出18威胁生命的不能预期无能感一切都在控制中可预测的公正和公平的有意义的不脆弱的求生反响脆弱惊吓不停地说侵入性的画面、声音和气味恶梦失眠问题反复出现的念头注意力集中问题惊跳反响高度警觉不信任焦虑激惹愤怒自责脆弱头痛疲惫肌肉紧张情绪错乱感觉被疏远情感冷淡抑郁失记侵入性回避恢复心理危机时的失衡状态没有痛感没有感觉适应行为清晰的意识躯体强壮的灵活的平安感错觉威胁生命的求生反响脆弱侵入性回避恢复心理危机时的失衡状态平安19二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创伤本身的严重程度自然情境:战争、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事件生活应激事件个体的易感性当事人当时的年龄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程度二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创伤本身的严重程度20三心理危机的开展过程冲击期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防御期否认、物质滥用、攻击、退行等解决期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成长期〔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三心理危机的开展过程冲击期21四心理危机的四种后果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四心理危机的四种后果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22创伤后应激障碍〔一〕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简而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流行病学的研究: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PA)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平均为8%,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58%,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德国研究结果为人群总体患病危险性仅为1.3%,而阿尔及利亚研究结果显示高达37.4%,同时PTSD患者的自杀危险性亦高于普通人群,高达19%。创伤后应激障碍〔一〕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23一般说来,不同的人群或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PTSD的患病危险性亦不相同。有研究说明,交通事故后,无论受伤与否,约25%的儿童会患PTSD,且缺乏父母关爱的青少年受伤更易罹患本病。幼年遭受躯体或性虐待,10~55%的患者成年后患PTSD,50~75%儿童PTSD患者病症会一直延续到成年。青少年罪犯中,PTSD的患病率是普通青少年的4倍。另一项对海湾战争的3000住院士兵研究发现,有13%的士兵患有PTSD。Goenjian等调查了1988年美国斯巴达克地区地震后的582名受灾者,74%患PTSD,22%患抑郁障碍。Conlon等研究40名交通事故后有轻微外伤的住院患者,一周后约75%患者主诉有强烈的精神痛苦,3个月后19%诊断为PTSD,时点患病率为9%,著者同时指出,交通事故后患者地早期精神痛苦严重程度、老龄、外伤严重程度等是PTSD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说来,不同的人群或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PTSD24PTSD可以共病焦虑、抑郁、物质依赖等多种精神疾患,也可以共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躯体疾病。幼年有创伤经历的PTSD患者更易发生共病问题。Herman等经过研究指出,战争所致PTSD可持续50年,并且共病抑郁的患者自杀危险性亦增加〔15〕。简而言之,PTSD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生理和经济等方面的负担。PTSD可以共病焦虑、抑郁、物质依赖等多种精神疾患,25战争、恐怖事件和自然灾害战争、恐怖事件和自然灾害26创伤性事件受害者大概有四类人:事件幸存者事件目击者事件当事人的亲人救援人员。

创伤性事件受害者大概有四类人:27〔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

至少有以下1项:①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②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③反复发生错觉、幻觉;④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响,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三〕临床表现28(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以下1项: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②易激惹;③集中注意困难;④过分地担惊受怕。

(3)持续的回避。至少有以下2项:①竭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②防止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防止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③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④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⑤选择性遗忘;⑥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以下1项:①入睡困难或睡眠29五、对心理危机的正确认识不需要、也不必期待个人很快的从创伤中走出。悲伤常被标示成病态、不健康、打击士气,这是错误的观念。有些创伤也许终生都不会完全过去,当事人更需要帮助去与创伤事实相处。五、对心理危机的正确认识不需要、也不必期待个人很快的从创伤中30六、心理危机治愈的标准可以控制对创伤事件的反响感觉到该创伤事件是可以接受的可以控制自己的头脑自尊的恢复〔感觉自己有价值〕人际关系的修复发现了该事件对生活的意义能够完整地表达整个过程,并伴随适当的情绪六、心理危机治愈的标准可以控制对创伤事件的反响31第三局部

危机干预和预防第三局部

危机干预和预防32消极被动积极主动组织个人危机干预危机管理EAP积极心理学消极积极组织个人危机干预危机管理EAP积极心理学33〔一〕如何识别有心理危机的人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一〕如何识别有心理危机的人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34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5.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6.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35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7.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8.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9.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10.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7.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36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11.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忧、焦虑、困扰的学生。12.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危险程度更大,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11.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37后期可控性强可控性弱信息清晰度好信息清晰度差初期后期公共危机时群体心理的变化轨迹讨论:管理部门如何发布信息后期可控性强可控性弱信息清晰度好信息清晰度差初期后期公共危机38应对原那么:全面系统透明及时应对原那么:全面39〔二〕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防止自伤或伤及他人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二〕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40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即刻1或2天以后1或2周以后1或2月以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即刻41阶段一:即刻象一个关爱的母亲给予简单的心贴心的关心用简单的语言如果允许:触碰提供实际的帮助提供食物和饮料善意的、平安的“我在这儿帮你〞最好有明显的制服、牌子等阶段一:即刻象一个关爱的母亲42阶段一:即刻帮助应付警察、媒体、学校机构等手续讲述经历,但不要强迫〔如果他/她愿意说,你就听〕情感支持〔拥抱、发短信、说“我在这里陪伴你〞〕对即将出现的睡眠障碍和侵入有所准备阶段一:即刻帮助应付警察、媒体、学校机构等手续43阶段2:1-2天以后象一个老师组织小组会谈保持房间的安静,不被打搅,足够的时间一起进行叙事性的工作帮助把碎片式的记忆连成一体帮助加强小组内的团结与支持帮助解决内疚和疑心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发生事件的一局部:相互帮助阶段2:1-2天以后象一个老师44阶段2:1-2天以后在听完每个人的回忆后进行心理教育,告诉受害者对来自环境的反响有所准备〔埋怨受害者、愚蠢的玩笑〕解释病症反响的原因解释病症的功能和生存价值阶段2:1-2天以后在听完每个人的回忆后进行心理教育,告诉受45阶段3:1或2周之后象一个治疗师叙事检查创伤后的病症〔休息、饮食、日常生活情况〕特别的“痛点〞鼓励患者回到日常生活讨论来自周围环境的反响阶段3:1或2周之后象一个治疗师46阶段4:1-2个月以后象一个牧师叙事创伤后病症的检查检查个体的“痛点〞鼓励患者回到日常生活讨论对外界环境的反响找到该事件对生命的意义准备周年反响〔一年以后同一天又回到原来的状态〕阶段4:1-2个月以后象一个牧师47危机后不要做什么大事化小〔“这没什么在不了的〞〕埋怨受害者〔“你当时就不应该穿那样的裙子〞〕愚蠢的玩笑寻求刺激者〔特别好奇,想知道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不公正的猜疑忘记,不再关注危机后不要做什么大事化小〔“这没什么在不了的〞〕48危机后要做什么保护和提供吃住给予认同和肯定〔告诉他做得非常好〕激活支持系统〔所有能利用的资源:父母、朋友、同学等〕有关创伤和创伤反响的心理教育给予持续的关注〔头两天每天给他打,然后是隔几天后打,然后是1-2个月以后打〕危机后要做什么保护和提供吃住49危机后有用的应付策略开展叙事〔叙事本身就是一个脱敏的过程〕提供宣泄时机释放心理压力〔拍手操;保险箱〕与他人进行比较〔与更糟的情况相比较〕建立恐惧的边界〔找到不会产生恐惧的地方〕聚集于自己的控制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充分认识其自身的资源危机后有用的应付策略开展叙事〔叙事本身就是一个脱敏的过程〕50危机后有用的应付策略寻求社会支持〔创伤病人恢复的最有利条件〕发现该事件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分散注意力的技术〔找到一些喜欢做的事情〕躯体锻炼〔有氧运动〕体验大自然〔旅行〕有用的放松技术〔肌肉放松、深呼吸、想象放松〕危机后有用的应付策略寻求社会支持〔创伤病人恢复的最有利条件〕51〔三〕员工辅助方案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员工及其家属去第三方机构心理咨询公司买单80%的世界500强企业,25%的美国企业成功案例:大规模裁员的国企〔三〕员工辅助方案EAP,EmployeeAssistan52〔四〕积极心理学幸福是什么?幸福重要吗?你现在幸福吗?你可以更幸福吗?〔四〕积极心理学幸福是什么?53关于幸福的一些有趣事实

在3个月后,被解雇或者升职对于快乐水平的影响会消失。

中得彩票头奖常常让人们更加不快乐。

在兴旺国家人民实际收入在过去50年内显著增长,但是生活满意度几乎保持不变。

富裕国家的人民比贫穷国家的人们要快乐得多,但是在某些国家并非如,如巴西。

对财富的渴望让人更加不快乐。

上教堂的人们比较快乐,寿命也较长,是因为宗教社团的社会支持。

有孩子并不能使你更加快乐,拥有5岁以下和青春期的孩子确实会让你更不快乐。但是,养育孩子能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父母的寿命也可能得以延长。

看肥皂剧能增进快乐。

快乐有一局部是天生遗传的。关于幸福的一些有趣事实

54结语危机不只是危险和困境,也是重塑人格,认识顿悟的转机,改正和重来的机遇。一个人也许不能选择危机,但可以自主选择对待危机的态度与行为反响。结语危机不只是危险和困境,也是重塑人格,认识顿悟的转机,改正55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完整版课件56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57问题:9月10日是什么日子?问题:9月10日是什么日子?58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2003年9月1059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约100万人自杀死亡,自杀未遂者那么为此数字的10至20倍,这意味着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每3秒就有一人企图自杀。自杀已成为目前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约100万人自杀死亡60近40年来,危机干预在国外有了很大开展,成为自杀企图者以及遭受严重心理创伤者的一种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即强调干预的时间紧迫性和干预的效果,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采用有效应付策略,帮助人恢复已失去平衡的心理状态。一些危机高发国家,如以色列、日本等在该领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我国在危机心理干预方面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近40年来,危机干预在国外有了很大开展,成为自杀企图者以及遭61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开设了青少年自杀心理预防热线。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已向北京三家医院〔安贞、宣武和999急救中心〕提供24小时对自杀未遂者的会诊效劳。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开设了青少年自杀心理预防热线。如,北62本讲要点应激心理危机危机干预本讲要点应激63思考题1、应激2、心理危机3、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4、心理危机的开展过程5、心理危机的四种后果6、创伤性事件受害者大概有哪几类人7、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8、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9、危机后不要做什么10、危机后要做什么思考题1、应激64第一局部应激第一局部应激65一应激stress,也译为“压力〞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不平衡状态,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害健康------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环境或内部的需要超出个体、社会系统或机体组织系统的适应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拉泽鲁斯一应激stress,也译为“压力〞66二应激源按来源分:躯体性: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刺激噪音和心脏病、吸烟、肥胖之间的关系心理性:心理冲突、不且实际的期望、不详的预感、工作压力老鼠的实验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变化二应激源按来源分:67寻求社会支持〔创伤病人恢复的最有利条件〕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准备周年反响〔一年以后同一天又回到原来的状态〕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流行病学的研究: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PA)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平均为8%,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58%,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快乐有一局部是天生遗传的。3、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有研究说明,交通事故后,无论受伤与否,约25%的儿童会患PTSD,且缺乏父母关爱的青少年受伤更易罹患本病。在兴旺国家人民实际收入在过去50年内显著增长,但是生活满意度几乎保持不变。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给予认同和肯定〔告诉他做得非常好〕成长期〔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3)持续的回避。电击老鼠的实验不定时,小强度---胃溃疡灯光警告—没有胃溃疡可控制电路开关—没有胃溃疡把开关弄坏—没有胃溃疡把开关撤掉---有胃溃疡电击老鼠A,老鼠A攻击无辜的老鼠B—没有胃溃疡寻求社会支持〔创伤病人恢复的最有利条件〕电击老鼠的实验不定时68二应激源按大小分:应激巨砾:巨大灾难〔死亡、离婚、破产等〕应激细砾:鞋里的小沙子按性质分:正性:突然升职、中彩票、闪婚、意外收获负性:谁的危害大?二应激源按大小分:69三你的应激有多大?生活应激事件量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院精神病学家Holmes等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把人类社会生活中遭受到的生活危机〔lifecrisis〕归纳并分级43种生活变化事件生活变化单位〔lifechangeunits,LCU〕LCU与10年内的重大健康变化有关三你的应激有多大?生活应激事件量表70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完整版课件71一年中的LCU:不超过150,来年可能是平安150~300,来年患病可能性有50%超过300,来年患病的可能性达70%伴有心理丧失感〔feelingofloss〕的应激危害最大〔丧偶,失业,失落〕存在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一年中的LCU:不超过150,来年可能是平安72第二局部心理危机第二局部心理危机73一心理危机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首次提出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的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离婚或天灾人祸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一心理危机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首次提出74威胁生命的不能预期无能感一切都在控制中可预测的公正和公平的有意义的不脆弱的求生反响脆弱惊吓不停地说侵入性的画面、声音和气味恶梦失眠问题反复出现的念头注意力集中问题惊跳反响高度警觉不信任焦虑激惹愤怒自责脆弱头痛疲惫肌肉紧张情绪错乱感觉被疏远情感冷淡抑郁失记侵入性回避恢复心理危机时的失衡状态没有痛感没有感觉适应行为清晰的意识躯体强壮的灵活的平安感错觉威胁生命的求生反响脆弱侵入性回避恢复心理危机时的失衡状态平安75二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创伤本身的严重程度自然情境:战争、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事件生活应激事件个体的易感性当事人当时的年龄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程度二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创伤本身的严重程度76三心理危机的开展过程冲击期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防御期否认、物质滥用、攻击、退行等解决期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成长期〔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三心理危机的开展过程冲击期77四心理危机的四种后果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四心理危机的四种后果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78创伤后应激障碍〔一〕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简而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流行病学的研究: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PA)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平均为8%,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58%,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德国研究结果为人群总体患病危险性仅为1.3%,而阿尔及利亚研究结果显示高达37.4%,同时PTSD患者的自杀危险性亦高于普通人群,高达19%。创伤后应激障碍〔一〕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79一般说来,不同的人群或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PTSD的患病危险性亦不相同。有研究说明,交通事故后,无论受伤与否,约25%的儿童会患PTSD,且缺乏父母关爱的青少年受伤更易罹患本病。幼年遭受躯体或性虐待,10~55%的患者成年后患PTSD,50~75%儿童PTSD患者病症会一直延续到成年。青少年罪犯中,PTSD的患病率是普通青少年的4倍。另一项对海湾战争的3000住院士兵研究发现,有13%的士兵患有PTSD。Goenjian等调查了1988年美国斯巴达克地区地震后的582名受灾者,74%患PTSD,22%患抑郁障碍。Conlon等研究40名交通事故后有轻微外伤的住院患者,一周后约75%患者主诉有强烈的精神痛苦,3个月后19%诊断为PTSD,时点患病率为9%,著者同时指出,交通事故后患者地早期精神痛苦严重程度、老龄、外伤严重程度等是PTSD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说来,不同的人群或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PTSD80PTSD可以共病焦虑、抑郁、物质依赖等多种精神疾患,也可以共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躯体疾病。幼年有创伤经历的PTSD患者更易发生共病问题。Herman等经过研究指出,战争所致PTSD可持续50年,并且共病抑郁的患者自杀危险性亦增加〔15〕。简而言之,PTSD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生理和经济等方面的负担。PTSD可以共病焦虑、抑郁、物质依赖等多种精神疾患,81战争、恐怖事件和自然灾害战争、恐怖事件和自然灾害82创伤性事件受害者大概有四类人:事件幸存者事件目击者事件当事人的亲人救援人员。

创伤性事件受害者大概有四类人:83〔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

至少有以下1项:①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②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③反复发生错觉、幻觉;④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响,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三〕临床表现84(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以下1项: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②易激惹;③集中注意困难;④过分地担惊受怕。

(3)持续的回避。至少有以下2项:①竭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②防止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防止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③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④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⑤选择性遗忘;⑥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以下1项:①入睡困难或睡眠85五、对心理危机的正确认识不需要、也不必期待个人很快的从创伤中走出。悲伤常被标示成病态、不健康、打击士气,这是错误的观念。有些创伤也许终生都不会完全过去,当事人更需要帮助去与创伤事实相处。五、对心理危机的正确认识不需要、也不必期待个人很快的从创伤中86六、心理危机治愈的标准可以控制对创伤事件的反响感觉到该创伤事件是可以接受的可以控制自己的头脑自尊的恢复〔感觉自己有价值〕人际关系的修复发现了该事件对生活的意义能够完整地表达整个过程,并伴随适当的情绪六、心理危机治愈的标准可以控制对创伤事件的反响87第三局部

危机干预和预防第三局部

危机干预和预防88消极被动积极主动组织个人危机干预危机管理EAP积极心理学消极积极组织个人危机干预危机管理EAP积极心理学89〔一〕如何识别有心理危机的人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一〕如何识别有心理危机的人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90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5.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6.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91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7.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8.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9.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10.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7.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92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11.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忧、焦虑、困扰的学生。12.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危险程度更大,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的对象11.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93后期可控性强可控性弱信息清晰度好信息清晰度差初期后期公共危机时群体心理的变化轨迹讨论:管理部门如何发布信息后期可控性强可控性弱信息清晰度好信息清晰度差初期后期公共危机94应对原那么:全面系统透明及时应对原那么:全面95〔二〕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防止自伤或伤及他人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二〕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96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即刻1或2天以后1或2周以后1或2月以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即刻97阶段一:即刻象一个关爱的母亲给予简单的心贴心的关心用简单的语言如果允许:触碰提供实际的帮助提供食物和饮料善意的、平安的“我在这儿帮你〞最好有明显的制服、牌子等阶段一:即刻象一个关爱的母亲98阶段一:即刻帮助应付警察、媒体、学校机构等手续讲述经历,但不要强迫〔如果他/她愿意说,你就听〕情感支持〔拥抱、发短信、说“我在这里陪伴你〞〕对即将出现的睡眠障碍和侵入有所准备阶段一:即刻帮助应付警察、媒体、学校机构等手续99阶段2:1-2天以后象一个老师组织小组会谈保持房间的安静,不被打搅,足够的时间一起进行叙事性的工作帮助把碎片式的记忆连成一体帮助加强小组内的团结与支持帮助解决内疚和疑心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发生事件的一局部:相互帮助阶段2:1-2天以后象一个老师100阶段2:1-2天以后在听完每个人的回忆后进行心理教育,告诉受害者对来自环境的反响有所准备〔埋怨受害者、愚蠢的玩笑〕解释病症反响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