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感:时间心理学新视野_第1页
时间流逝感:时间心理学新视野_第2页
时间流逝感:时间心理学新视野_第3页
时间流逝感:时间心理学新视野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流逝感:时间心理学新视野FeelingofthePassageofTime:ANewPerspectiveofTimePsychology作者:余习德/邓丽仪/熊希灵/鲁成/高定国作者简介:余习德,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精神健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邓丽仪,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精神健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科学技术协会(广州510403);熊希灵,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精神健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鲁成,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州510970);高定国(通讯作者)(E-mail:edsgao@),男,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精神健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510006)原文出处:《心理研究》(开封)2018年第20186期第483-493页内容提要:近年来,时间流逝感的研究聚集于当前时间流逝感与生活时间流逝感,或简称为短/长时距时间流逝感。研究表明:慢时间流逝感、当前时间流逝感是知觉与体验的结果;快时间流逝感、生活时间流逝感则是基于记忆、推理的产物。质性与量化研究从“状态(注意与唤醒)”与“特质(认知风格与个性特征)”的角度概括了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相关结论为时间流逝感经验密度统合模型的提出夯定了基础。中国自古便有通过强调时间流逝而珍惜当下的教育与文化传统,时间流逝感作为时间的概念性表征,今后的研究应更多关注其概念启动效应。Inrecentyears,researchonfeelingofpassageoftimehasfocusedonpassageofcurrenttimeandpassageoflivedtime,alsoknownaspassageofshortandlongtime.Previousresearchshowedthatfeelingofslowtimepassageorfeelingofthecurrenttimepassagewastheresultofsubjectiveperceptionandexperience,whilefeelingoffasttimepassageoroflivedtimepassagewasbasedonmemoryandreasoningprocess.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researchsummarizedthefactorsinfluencingthefeelingoftimepassingfromtheperspectivesofcognitivestate(attentionandarousal)andtrait(cognitivestyleandpersonality).Therelevantconclusionsformedthebasisfortheexperiencedensityintegrationmodel,whichholdedthatthehigherlifeexperiencedensitywas,theslowertimepassagefeeling,andviceverse.ItisnotedthattherehavebeeneducationalandculturaltraditionsinChinathatweoftenpersuadeourselvesorsomebodyelsetocherishthepresenttimebyemphasizingthefeelingofthepassageoftime.Thesubjectivefeelingofpassageoftimeispartofhuman,sconceptualrepresentationoftime.Futureresearchshouldpayattentionontheconceptualprimingeffect.期刊名称:《心理学》复印期号:20印年04期关键词:时间流逝感/时间心理学/十年效应/社会互动/生命经验密thefeelingofpassageoftime/timepsychology/decadeeffect/socialinleraclion/lifeexperiencedensity标题注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1239)。"当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时,对时间流逝的意识就会增强.“"Whennothingsignificanthappenstoabsorbourattention,Awarenessofthepassageoftimeincreases."-Heidegger1引言早在战国时期,先贤庄子便写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格物警句。随着历史的推演,有关时间流逝的言辞诗语更是层出不穷。可以说,人类对时间流逝有着极为深刻、复杂的情感与态度。时间流逝感(feelingofpassage0ftime)是时间意识的典型特征,它是指个体以时钟或日历为参照,对时间流逝的相对快、慢或与客观同步的感受,其也隶属于主观时间速率性与时间动力学的内容(Droit-Volet&Wearden,2016,2015;Friedman&Janssen,2010;Hagura,Kanai,Orgs,&Haggard,2012;Lamotte,Chakroun,Droit-Volet,&Izaute,2014;Riggs,2017;Marc,Tina,Damisela,&Isabell,2015;Wittmann&Lehnhoff,2005).学者认为,主观时间流逝感给客观时间赋予了一层现象学的色彩(Wearden,2015),即明知时间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但个体对时间的表征却富含情绪、动机等"热"的认知成分。这即是西方哲学家所说的自我时间(timeofself)与世界时间(theworldtime)的区分,自我时间对应于我们自身的存在(timeofourbeing),而世界时间对应的是外在客观世界(anexternaltime)扃秉江,2001).所谓的快慢时间流逝感,本质上就是这两个时间系统之间的对比结果。从客观时距"长短"的角度,时间流逝感可绝对地划分为长时距与短时距时间流逝感。从情景与生活的角度,时间流逝感则可分为当前时间流逝感(momentarypassageoftime/passageofcurrenttime)(Droit-Volet&Wearden,2015)与生活时间流逝感(passageofthelivedtime)(Flaherty,1991;Marcetal.,2015;Wittmann,Rudolph,Gutierrez,&Winkler,2015).近期,我国学者通过因素分析法得出:生活时间流逝感是包含情绪启动、易感性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在内的统合心理表征(余习德,鲁成,高定国,2018),而这一内部结构在中学生、大学生与中年人群体中都较为稳定地存在(余习德,邓丽仪,鲁成,高定国,2017),时间流逝感研究虽隶属于时间心理学的新方向,但其在概念内涵与研究思路上仍与传统时间知觉研究衣带相连。时间流逝感的概念内涵包含哪些内容?它与传统时间知觉之间又有哪些具体异同?人类时间流逝感的发生发展遵循何种规律?影响因素又为何?我们又该如何研究时间流逝感等等?这些都是文章探讨的重点。2时间流逝感的概念内涵长短不等于快慢传统时间知觉研究多关注短时距时间估计,而并未细致考虑时间流逝感与时距估计间的关联与区分.尽管时间流逝感判断与时间估计之间的关系至今尚不明晰,但学者认为两者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概念(Wearden,2015).临床报告表明:抑郁症病患表现出“长一短"与"快一慢”的双分离,尽管他们普遍觉得时间流逝得更慢,但其生成“长一短"时距的精确性却并未缺失(Thones&Oberfeld,2015).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抑郁是一种心境(mood),而非单纯意义上的情绪(emotion),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影响短时距时间估计,但心境与短时距时间估计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当前仍不甚明朗。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对于健康被试,当明确地被问及"快慢与长短”之间的关联时,大多数被试认为两者本质不同。Droit-Volet和Wearden(2016)的研究选取了被试"对时间流逝程度判断的分数"与"口头估计350ms到1650ms间的三个时距”之间的相关,同时,也选取了被试"时间流逝感判断"与"时量生成(时距为500ms,1000ms和1500ms)"之间的相关,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口头估计任务中还是在生成任务中,时间流逝感判断与时间估计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这表明被试并不会因为体验了快慢时间流逝感而高估或低估时距,或者因为高估/低估短时U巨后感受到时间流逝得更快或更慢。遗憾的是,以上结论却并未在分钟级的时间流逝感与时间估计的研究中得以复现.一方面,Wearden(2008)要求被试看来自同一影片中的三个片段(短、中、长),有两个加工条件:一种条件下,被试只需要观看影片;另一种条件下,一旦影片的一个角色说完话,被试就需要计时另一角色的说话时间。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条件下,随着影片时量的变长,时间流逝感判断变得更慢;而在计时条件下,被试并没有判断时间流逝得更慢。这似乎说明:较长时距的时距估计与时间流逝感判断之间的关联可能受到评估过程中活动性质的影响,即,与单纯观看相比,计时条件下注意会指向任务而非时间,这样就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另一方面,Droit-Volet等人(2017)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尽管时间流逝感判断与时间估计在短时距范围内并无关联,但两者在较长时距条件下(2—8分钟)却关联密切,即体验时间流逝快,时距估计短。这似乎又意味着时间"快慢与长短”间的关系是分段式或层级式表征的。从预期到回溯需要说明三点:第一,传统时间知觉实验(毫秒与秒级)大多是预期式时间估计任务(prospectivetiming),即,在计时正式开始前,告知被试即将要生成、复制或对比未来某一段时间。第二,在分钟级内,当前研究同时从预期和回溯的角度来关注时间感知,所谓回溯式时间估计(retrospectivetiming),即任务结束后才要求被试对任务的持续时间予以判断。研究表明:在高信息容量条件下,回溯性时间估计较预期式时间估计要更长。而在低信息容量条件下,预期式时间估计要较回溯性估计长;然而,时间流逝感判断所呈现出的加工模式却更为单一,即,在实验中不论是预期式还是回溯式时间流逝感判断,高信息容量条件比低信息容量条件更快(Wearden,O'Donoghue,Ogden,&Montgomery,2014).i文讲—步:时间流逝感判断似乎受到注意指向与认知卷入程度的影响,注意指向并高度卷入至非时间信息(高信息容量的实验任务)而忽略时间信息(任务本身的时长),这会导致被试判断短时距时间流逝感为更快。第三,对长时距、特别是生活时间流逝感的判断完全从预期式时间估计过渡到回溯式时间判断,这一过程涉及长时记忆、情绪与动机等内在自我属性(Wittmann,2015;Wittmann,Peter,Gutina,Otten,Kohls,&Meissner,2014),一方面,长时距回溯性时间流逝感富含更多的"热性”认知成分(如情绪情感、情节记忆等),这使得时间感知在研究内容上得以丰富;另一方面,从时间观的角度,过去是现在与未来的基础(Wittmannetal.,2015),虽然时间流逝感的研究当前聚焦于过去,但在问卷法研究中,学者发现时间流逝感存在"反应倾向"这一维度——因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而调整当下以及未来决策的思维倾向(余习德,邓丽仪,鲁成,高定国,2017),这一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常识相符,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回溯过去一展望未来",回溯性生活时间流逝感知能否不断更新个体时间观念,优化时间管理倾向以及调节与时间心理距离相关的时间解释水平(construalleveltheory)?这些问题有待日后实证不断深入。从这个角度来看,回溯性生活时间流逝感的研究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出时间感知范畴本身,其赋予时间心理学的现象学色彩更为斑斓。毫无疑问,生活时间流逝感判断与过往经验密度息息相关(Flaherty,2016).即,越多深刻、新奇事件、情景变化储存至记忆中,人们在回溯时会感觉时间流逝得并不是那么快;反之,重复性的日常事件(惯例)过多会导致人们感觉时间流逝得很快(Avnibabad&Ritov,2003;Flaherty&Meer,1994)。这与彳域充时间知觉研究提出的"内部生物时钟模型""注意闸门模型"相类似,内部生物时钟模型假设:收集器收集的脉冲越多。时间就会被感知越长。这里的脉冲可以类比于生活时间流逝感中的过往事件。但问题是,并非每一事件都能进入收集器,只有那些新奇的、深刻的事件才能进入收集器。正如"注意闸门理论"所假设的:闸门是生理唤醒的起搏器进入累计器的必经之路,起搏器产生的频率只有通过注意闸门之后才可被累计器记录,注意越多,闸门开得越广,起搏器产生的信号被记录的越多,个体知觉到的时间越长(Buhusi&Meek,2009),迁移至生活时间流逝感,这也能很好地解释"当个体变老时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因为在年老时,由于更为经验老到,诸事习以为常(惯例),且事件记忆的情绪强度也较小,进入收集器的脉冲(事件)由感知到概念主导时间流逝感个体差异的是个体所持有的不同时间信念(Droit-Volet,2016),由传统研究强调诸如情绪、注意、工作记忆等在内的基础认知到时间流逝感强调信念,这表明时间感知开始由分析型加工过渡到概念性表征,或者是由局部到整体。这也体现着时间感知通路从"自下至上"到"自上至下"的转变。与短时距时间感知中被试无法确认主观估计与客观时距之间是否等同不同,被试能清楚地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及其快慢速度(无论是当前时间还是生活时间流逝感),且知道时间流逝感会在很大程度上随情景、事件的变化而变化(Lamotte,Lzaute,&Droit-Volet,2012;Sackett,Meyvis,Nelson,Converse,&Sackett,2010).因此,研究者通过问卷编制的方式探求个体时间流逝感的元认知水平.结果表明:人们普遍认为情绪和注意影响时间流逝感。即,当我们高兴、快乐时,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当我们痛苦、无聊时,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就注意而言,当我们将注意指向时间信息时,我们觉得时间流逝得慢,当注意指向非时间信息(即生活中的情景、事件与人际)时,我们觉得时间流逝得快(Lamotteetal.,2014),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至少在分钟级的时距范围内,个体有关时间扭曲的非常规信念可能是时间流逝感判断的预测变量,比如:当人们认定时间流逝得很快时,他们评估实验任务更吸引人,噪音也没那么厌烦,歌曲也更加愉快等,进而再次评估时间流逝得更快(Sackettetal.,2010),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时间流逝感并非固定不变,它带有一定的状态属性,我们可以根据现实需要而对其进行灵活操控,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时间流逝感的概念启动提供了可能。3时间流逝感的典型特征年龄特征信念错觉常识认为年龄越大,时间流逝感会更快。跨国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年龄层的被试都接受"当我们变老时,时间会流逝得更快”这类表述,或判断"现在的时间比过去的时间流逝得更快"(Friedman&Janssen,2010;日本:Janssenetal.,2013;Wittmann&Lehnoff,2005;Droit-Volet&Wearden,2015).实际上,调查表明:不论年龄阶层相差有多大(甚至相差50岁),人们普遍感觉生活时间流逝得快,而且在"现在""后一小时""过去一周""过去一月"与"过去一年"这五个时段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Friedman&Janssen,2010).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给出的原因是:第一,普遍的错误信念(normalfalsebelief)与认知偏差(cognitivebias),这种信念的形成是因为人们有低估过去时间压力的记忆偏差(memorybias),由于个体(特别是年轻人)评估过去时间压力低、当下时间压力高,因而感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时间流逝得更快,时间压力与生活时间流逝感呈正相关(Janssenetal.,2013).第二,知觉与概念间的区别,比如,我们不会否认疼痛(知觉)但却会夸大疼痛的程度(概念),也即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首先是真实的知觉体验,有关时间流逝的回想与推理则是概念性表征过程,知觉与概念之间显然存在差异。然而遗憾的是,当前我们并没有找到相关工具能十分精准地测查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时间流逝感程度(Wearden,2015).与其考察时间是否会随年龄增长而流逝得更快是不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心理事实(psychologicalreality),倒不如探究何种因素导致了人们普遍拥有这种信念。反转^Z与年轻人一样,老年人也普遍感觉生活时间流逝得很快.有趣的是,在75岁以上老年人身上将出现快流逝感的反转效应,也就是说,他们感觉时间流逝得没有先前感觉的那么快了。需要补充的是,这一反转效应受到居住环境(livingsetting)的调节,即,居住在养老院的超过75岁老人,会感觉当前时间流逝得比过去要慢。这一反转效应在控制时间洞察力(timeperspective),认知能力(如智力、反应灵敏性)等变量后仍然稳定存在(Droit-Volet,2016),可能的原因是:养老院降低了老年人的责任感和控制感,从而产生抑郁、哀伤等负面情绪,最终导致慢时间流逝感.令人惊叹的是,这一反转效应并不会持续太久,随着生命极限的到来,在喜悦情绪的伴随下,这些老人将再次感觉时间流逝得很快(Droit-Volet,2016).过去十年效应当面对"过去十年流逝得有多快"这一问题时,相对于青少年,超过50岁的被试报告过去十年的时间过得更快(Droit-Volet&Wearden,2015).研究相继证实这一年龄差异的普遍存在(Friedman&Janssen,2010;Wittmannetal.,2015;Wittmann8iLehnhoff,2005),过去十年的回顾隶属于长时距回溯,研究者认为长时距时间流逝感与当前时间流逝感存在不同的加工机制。前者基于语义知识(涉及推理、判断等加工过程),而后者则源于清节知识(涉及情景体验)(Droit-Volet,2016).有关"过去十年效应"可能的成因,学者们(Friedman&Janssen,2010)提出三点猜想:(1)年长成人更倾向于接受"当变老时,时间流逝得更快"这个一般信念,因此在回答该问题时,下意识地将评分提高了;(2)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在过去十年间更频繁地制定与调适人生目标,并处于等待目标实现的状态(等待会让人觉得时间流逝得很慢);(3)年轻人在回忆过去十年时能提取更多新鲜的、有意义的事件,而老年人过去十年的生活大都呈惯例化(如前文所述).需要明确的是:"过去十年"与"十年之前”的时间流逝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二者是否存在类似的十年效应,有待进一步考察。性别差异虽然在"现在""后一小时""过去一周""过去一月"与"过去一年"这五个时段时间流逝感判断上没有表现出年龄差异,但是性别差异却显著,即女生普遍比男生感觉时间流逝得快。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十年"这一问题上,性别差异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女性普遍在繁忙(beingbusy)、匆忙(beingrushed)这类问题上的得分要高于男性,即,女性普遍比男性表现出更多的时间压力(Friedman&Janssen,2010;Janssenetal.,2013),女性一生中扮演着较多的人生角色,更为重要的是,角色之间常常存在频繁地切换与竞争,最终导致时间压力大,时间流逝得更快.这一推论是否成立需要未来实证支撑。指向性差异同是时间流逝感,但性质和内在机理却有可能不同。如,由于全身心投入而忘记时间,回过头来感觉时间飞逝,即所谓的福流什low)现象(Cs汰zentmihalyi&LeFevre,1989),与此同时,时间压力大,感觉时间不够用,也伴随着快时间流逝感(Friedman&Janssen,2010;Wittmannetal.,2015).除了前文所述注意指向"时间vs非时间信息”的原因外,还需要明确的是,从动机层面,时间流逝感涵盖有结果与过程导向之分.过程导向:如果专注、享受活动本身,则时间流逝得快。结果导向:由于专注于结果,期待结果的出现,则让个体感到时间流逝得很慢(Tanaka&Yotsumoto,2017)。当然,这一动机导向还受到认知活动的情绪调节.比如,在结果导向中,由于强烈期待正性结果而致使时间流逝得更慢.与此同时,由于强烈回避某种负性结果,焦虑、紧张的情绪又让个体感觉时间流逝得很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动机性导向具体影响路径还需要实证研究予以明确。4时间流逝感的研究方法传统时间感知研究主要聚集于微观短时距(精确至毫秒级),相关实验多在实验室进行。按操控的严密程度由低到高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较为典型的实验范式:(1)时间二分法(timebisectiontask),该范式要求被试对给定的时距分类。大致操作为:首先给被试呈现一个短的(S)和一个长的(L)标准时距,然后给他们呈现对比时距(D)(一类时距大小与S或L相等,另一类时距大小在S和L之间),被试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判断对比时距(D)与长(L)、短(S)标准时距中的哪一个更相似(Buritic2,Vilchez,&Santos,2016),⑵言语时间估计(verbaItimeestimation),即用时间单元词(如秒与毫秒)口头对短时距进行估计与表述(Luisa,Marc,Gilles,&Anne,2016).(3)时间例(production)或时间再领(reproduction^读,即主试提示被试主动生成给定的时间量,或被试在主试的操作下体验一段时距后,借助实验材料复现这一段时距(Mioni,Stablum,Prunetti,&Grondin,2016).与传统实验室研究注重微观、精准不同,时间流逝感研究更注重植根于生活、实践与社会的理论建构、实际效用,比如,生活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时间言语便是诸如"时间过得真快/慢啊”之类的表述。因此,这就使得时间流逝感在研究方法上显得更多样、更宏观。整体来看,围绕着生态效度不断提升这一技术路线,时间流逝感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开始从早期的以质性为主过渡到近期质性与量化并驾齐驱。为深入了解时间流逝感的内涵,一方面,质性研究者从大量经验资料中寻求有关时间流逝感的故事性描述,用之进行现象对比与概念挖掘。这些资料包括文学作品,比如莎士比亚台本、人种志观察、人物传记与新闻报道等等(Flaherty,1993,1991).另一方面,开展大规模的半结构、开放式的生命史式的访谈(life-historyinterviews),然后对访谈资料进行描述性归纳,访谈对象涉及各行各业(Flaherty,2013,2010),根据扎根理论(groundtheory)抽样的需要,访谈法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3年左右),且加强了对突发事件、特定时期(如2002年阿根廷债务危机)的时间流逝感访谈,以此丰富其理论框架(Flaherty&Sautu,2005;Flaherty,2016).4.2定量法虽然当前有不少学者尝试将传统时间知觉的研究范式嫁接至短时距时间流逝感的研究之中(Droit-Voletetal.,2017;Weardenetal.,2014),但由于生活时间流逝感的时间距离更长,对其考察仍只能以问卷法和调查法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学者周榕和黄希庭早在2000年就通过广泛收集与时间有关的中、英文语料,使用内容分析和因素分析法探析了中英时间隐喻表征的概念结构。有趣的是,时间是易逝物这一隐喻维度在两种文化背景的被试中都被成功提取,这表明时间流逝感是跨文化存在的。除问卷编制,多数研究以网络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年龄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被试(Friedman&Janssen,2010;Janssen,Naka,&Friedman,2013;Wittmannetal.,2015;Wittmann&Lehnhoff,2005)使用横断调查,结果表明:时间流逝感的存在表现出跨年龄、跨文化的一致性。一种更具生态效应的定量研究方法一经验采样方法(experiencesamplingmethodology,ESM) 近年来被引入当前时间流逝感的研究(Droit-Volet&Wearden,2016).方法要领是:主试在不同的时间段,通过不同手段随机询问被试,并要求被试根据当时的直观感受即兴作答。Conti(2001)首次将此法应用于时间流逝感与工作动机之间关系的研究之中,结果表明:内在动机导致个体对时间流逝较少的注意(较少看钟表),且因此导致快时间流逝感的产生(类似于前文所述的被试因关注非时间信息而忘记时间,从而感觉时间流逝得很快;抑或沉浸于工作的喜悦与激情之中,从而出现前文所述的福流心理)。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ESM法也有了更高效的形式。比如,研究者在每天不同时刻(上午8点到下午8点)发送重复的预警(alerts)至被试的智能手机,以此通过专业的软件询问被试当前时间流逝感的问题(预警次数高达每天8次,且持续5天之久)(Droit-Volet&Wearden,2016,2015;Droit-Volet,2016).5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时间流逝感一方面受到个体特质因素的影响,比如,女性的高神经质得分与快时间流逝感间呈高相关;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个体当前的评估状态,如调查表明,当前时间压力与时间流逝感呈正相关(Friedman&Janssen,2010;Wittmann&Lehnhoff,2005),整体而言,诸多影响当前时间流逝感的因素(如繁忙、时间紧缩、时间压力等)可归结为认知需求(cognitivedemands);而对生活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则需视记忆深刻的事件(memorableevents)与人格特质而定。状态变量当前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集中指向状态变量。时间动态占用(dynamicoccupationintime,DOT)理论对此进行了阐述(Flaherty,1993;Larson,2004).DOT主要强调个体与活动、环境的交互是如何影响心理占用(occupation)从而导致不同当前时间流逝感的。在Wearden等人(2014)的两个实验中,非时间信息加工载荷(non-temporalinformationprocessingload)在预期性和回溯性计时任务中变换,无论哪种任务,当载荷更高时,时间流逝感判断更快。因为载荷更高时,被试的认知卷入程度更高(指向任务),而忽略了时间。但是随着对实验熟悉性的增加、新奇性的降低,重复性地观看同一影片,一方面降低被试对影片内容的参与度,将更多地注意时间,另一方面,也降低被试的兴奋性与唤醒水平,从而导致慢时间流逝感。这在实验层面表明:当前时间流逝感同时受到注意与唤醒水平的影响。实际上,DOT理论围绕注意与唤醒两个基本因素衍生出诸如刺激复杂度、认知能力与挑战的匹配度、惯例性、时间压力等诸多影响变量。但遗憾的是,这些变量并未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中得以检测。值得欣慰的是,Larson和VonEye(2006)对35名学生进行了生态效度较高的ESM研究,他们询问了被试一系列来自于DOT模型中的问题,比如,要求他们评定活动过程中的智力和情绪卷入度、技术程度、努力程度,以及时间流逝的快慢等等。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任务新奇性(novel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所使用技巧的程度(thedegreeofsk川used)可聚合为一个因素一新奇/复杂性。特质变量生活时间流逝感的影响因素集中指向于相关特质变量。这些变量是:(1)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memory),个体对过往生活事件回忆得越少,越觉得时间流逝得快,反之亦然(Flaherty&Meer,1994),需要说明的是,这与Zauberman等人(2010)提出的事件标示器模型(eventmarkers)异曲同工。事件标示器理论认为,在一段固定时间内,如果所能回忆起来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越多,越觉得这段时间距现在很近。(2)归因方式(attributionstyle),生活时间流逝感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推理与判断,因此,对过往生活的归因方式与推理水平将影响快慢时间流逝的感知(Weardenetal.,2014;Wearden,2015),如宿命论或偏好于外归因的个体倾向于认为过往生活时间流逝得更快。(3)自控能力(self-control),情绪超能个体(emotionallycompetentindividuals)有着拓展主观生命时间的倾向(Wittmannetal.,2015),即情绪管理越多,个体就会感知过去十年时间流逝得更慢。(4)时间人格(time-personality),时间洞察力(timeperspective)各维度之间越平衡,过去十年的时间会被感知为时间流逝得越慢;越不平衡,体验到的生活惯例就越多,从而越发感觉时间流逝得快。当然,研究表明:时间洞察力各维度之间越不平衡,个体会感觉时间压力越大(Wittmannetal.,2015).因此,时间洞察力与过去十年时间流逝感之间是否以时间压力为中介或调节变量,亟待求证.有意思的是,我国学者余习德、鲁成和高定国(2018)的研究表明:时间洞察力中的消极过去(negativepast)、宿命现在(fatefulpresent)与未来(future)三个维度可依次正向预测时间流逝感的得分。(5)人格(personality),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neuroticism)和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可依次正向预测时间流逝感得分(余习德,鲁成,高定国,2018),一方面,神经质表现明显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诸如内疚、焦虑、抑郁、后悔等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正是时间流逝感情绪情感维度的相关内容(余习德,邓丽仪,鲁成,高定国,2017);另一方面,谨慎性是指我们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谨慎性表现明显的个体更可能是完美主义者或者是工作狂,极端谨慎的个体则让人感觉其单调、乏味、缺少生气,而这一人格特征的行为表现与有关生活惯例诱发快时间流逝感的以往研究结论一致(Droit-Volet,2013;余习德,鲁成,高定国,2018).6时间流逝感的经验密度统合模型前文从特征、研究方法与影响因素对当前与生活时间流逝感进行了对比,不难发现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当前时间流逝感更多的是知觉与体验的结果,而生活时间流逝感则是推理与判断的产物(Flaherty,2010).两者的联系都是个体与情景、活动、事件等交互作用的时间表现,只不过前者指向相对微观,后者指向更为宏观。比如当前时间流逝感强调刺激与情景的熟悉与新奇性(不同的情绪、注意、唤醒与时间压力水平),而生活时间流逝感强调事件的复杂性与生动性(不同的记忆深度与惯例水平)。总而言之,时间流逝感并非只是时间感知中的一种单纯性认知评判,而是涉及自我、情景、人际等各种社会变量交互作用的统合心理表征(Flaherty&Sautu,2005;余习德,邓丽仪,鲁成,高定国,2017;余习德,鲁成,高定国,2018).需要说明的是,学者早前针对当前时间流逝感提出过两个模型,第一个为U模型(见图1)。该模型主要回答:为何有时过于繁忙或过于轻松都会感觉时间流逝得慢而为何有的繁忙却又使主客观时间流逝感同步。研究者在模型中引入刺激复杂性,刺激过于复杂(繁忙)会增强认知卷入(带有一定的负性情绪),而刺激过于简单(轻松)则将注意指向时间信息,从而导致时间流逝得慢(Flaherty,2016;Wearden,2015);而针对主客观时间体验同步的繁忙,U理论则认为这一繁忙(解读为充实更为精彩)内的认知活动虽然有一定的挑战性(将个体的注意力吸引至非时间信息),但却是个体所熟知的,并不需要耗费过多的认知资源,故时间流逝感相对没有过度复杂或过于简单条件下慢。针对U理论的缺陷——忽视快时间流逝感(或者说主观地将快时间流逝感同与客观时间流逝感同步混为一谈),学者提出第二个模型一s模型(见图2),除了将时间流逝感类型进行拓展外,S模型也将刺激复杂性上升至经验密度,也称之为意识参与度,即单位客观时间内经验密度越小(发生的客观刺激越少)则感觉时间流逝得越快,反之亦然。尽管质性研究对时间流逝感的理论解释做了较大贡献,但仍存在一个不足:并没有明确指向较长时距的生活时间流逝感。与此同时,当前并不存在一个较为统合的模型为诸多复杂现象提供可信的解释。图1流逝感U模型注:图来自Flaherty(1991,2016),时距拖延在其文中也被称为慢流逝感。我们认为,数学公式"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V=S/T)"能为时间流逝感的理论整合提供借鉴。在时间流逝感中,V指代主观时间流逝速度,S是心理路程,而T则是客观时间。时间流逝感计量公式的重点在于如何界定代表心理路程的S,需要明确的是:与数学公式中s代表客观路程不同,作为分母的口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虽然当前尚不清楚主观时距的个体差异边界到底有多大,但至少可以明确的是:在实验操控下,作为分母的主观时间距离可长可短(Friedman&Janssen,2010;Wearden,2015)(比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又如此去经年,恍若隔世等等),这为I—公式推导过程提供了前提条件。但问题是:我们又该如何对—进行估量呢?显然,前文提及的经验密度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经验密度与心理路程间似乎呈负相关,即经验密度越大则感觉主观生活时距越短,反之亦然.Zauberman等人(2010)的研究表明:对于总统被刺这一事件,人们能回忆起来的关联事件较少,而对于孩子百日这一事件,人们能回忆起来的关联事件则较多,比如:长牙、周岁、行走、上幼儿园等等.假若这两件事情都是发生在十年之前,按Zauberman等人提出的事件标示器理论,则个体会感觉孩子百日的心理时间距离要较总统被刺短,即匚小。由此看来,我们可以尝试将p(经验密度)』Z1间的关系表述为□.时间流逝感的公式可以由"口’变为"匚"。为进一步与单纯的数学公式有所区分,我们将T替换为二(standardtimeunit,标准时间单元),即^—。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过于简单的公式类比存在两个问题:⑴经验密度的概念过于宽泛,如何界定?(2)Zauberman等人(2010)研究中的经验多少是与锚定事件直接关联事件的多少,而非某段时间内的总体事件,两者有着明显不同。由这个差异所产生的问题是:有可能出现"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很多,但仍是感觉主观时间距离很长,经验密度较小,时间流逝得很快”的现象。针对上面的两个问题,我们基于质性研究结论以及生活常识与现象,作出以下理论构想:Q)经验密度的概念应该有更广的内涵,除了过往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外,实验室实验中的刺激与任务也可称为固定时段内的经验。比如Wearden(2008)的研究要求被试在观影的同时,计时某一角色的说话时间(次数或长短);或Wearden等人(2014)要求在计时任务中完成不同信息容量的任务等等,这些也皆可称为"经验"。(2)宏观层面的经验除了固定时间段内的客观事件数量,更应该包含相应时段内的心理事件(情绪的变化、思维的改变等)。(3)经验密度的大小不能仅仅以客观和主观事件的多少作为惟一依据,而应根据个体感知到的质性变化(意义获得与成长转变等)作为中介,如此便能很好地解释"能回忆起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很多,但还是感觉主观时间距离长,经验密度很小,时间流逝快”的现象,因为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皆是一些惯例,这些惯例并没有让个体感知到自身实质性的变化,因此自我评估经验密度小。当然,经验密度与感知到的质性变化间的这层假定关系是否存在,还需要日后实证。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在此提及感知到的质性变化,除了感知到的质性变化与经验密度间存在现象学的关联外,还因为近期研究表明:人类对自身变化的感知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实际变化与主观变化感知不等同,且个体对自身质性变化的感知水平不及他人感知),而且存在变化感知的方向偏差,即更偏好于关注积极变化,而忽视消极变化(O'Brien&Kardas,2016).图2流逝感S模型注:图来自Flaherty(2016),其中时间压缩也被称为快流逝感。总而言之,我们假定的时间流逝感统合模型的核心即是文章开篇提及的参照思想(高秉江,2001),个体将主观时间距离参照于客观时间,进而做出时间流逝快与慢的判断与感受,而主观时间距离的长短则又是基于经验密度(两者呈负相关,固定时段内,若经验密度大,则主观时距短,若经验密度小,则主观时距长)。基于上文对经验密度的几点补充,我们将质性研究中的经验密度模型拓展至整个时间流逝感(当前时间vs生活时间)的模型之中,具体见图3。在模型中,我们将前文所提及的几大时间流逝感影响因素(注意、唤醒、惯例、记忆等)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层级式表征,并对各影响因素的潜在路径作了自上到下的递推。图3时间流逝感"经验密度统合模型"7展望时间流逝感的研究当前处于起步阶段,充满前景但有较多问题亟待厘清。首先,就概念使用范围而言,暂未见学者对长短时距时间流逝感进行明确区分,常常看见诸如"时间估计短,时间流逝快”之类的混淆表述(Janssenetal.,2013;Weardenetal.,2014),显然,这类表述是针对实验室时距估计的,对于长时距(以小时、天、周与年为单位)的表述,则不太可能出现这种表述。前文较大篇幅介绍了长短时距时间流逝感间的不同加工机理,因此,有无必要将时间流逝感的概念使用范围予以明确界定,这是时间心理学学者应当重视的,比如能否根据长短客观时距而绝对地界定为短时距与长时距时间流逝感?但问题是多"长"才算为"长",多"短"才算为"短”呢?抑或是我们可否仅根据时间感知研究的不同空间情景而将时间流逝感简单地划分为实验室时间流逝感(laboratory)与生活时间流逝感(real-life)?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深究.就概念本身而言,时间流逝感仅仅只是关于时间的认知性判断?还是有更为丰富的内容?这显然也是需要深究的,我国学者近期所发现的生活时间流逝感其实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便是例证(余习德,邓丽仪,鲁成,高定国,2017).其次,就时间流逝感的指向性而言,生活时间流逝感包含过去、当下与未来指向。如果说过去生活时间流逝感是以记忆或当下时间流逝感为基础的推理,那么未来生活时间流逝感则又以何为基础?是否会以当下或过去时间流逝感为直接迁移?当前尚未见相关报道。但是这一路径似乎是可能的,因为研究表明:一方面,当假定未来年龄是当前年龄的两倍时,人们普遍认为未来时间将会比当前时间流逝感更快(Joubert,1990);另一方面,过去时间压力除了与过去十年的时间流逝感息息相关外,也与未来一小时的时间流逝感呈显著相关(Janssenetal.,2013).再次,虽然当前时间流逝感的研究借鉴了传统时间估计的范式,但时间流逝感的量化研究仍是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即便当前使用生态效度较高的ESM法得出了一些有效的结论,但学者认为ESM法本质上仍属于相关研究的范畴。一方面,ESM法中所使用的Likert等级评分方式过于粗糙,不足以对时间流逝感进行系统、精准测量;另一方面,ESM法中所调查的诸多变量在与时间流逝感因果关系的推导上显得苍白无力。鉴于此,学者们近年来大力呼吁进行时间流逝感实验室研究(Wearden,2015;Janssenetal.,2013),如果能在实验操控中确定时间流逝可以同时成为先导变量与结果变量,这无疑是对时间流逝感内涵的极大丰富。事实上,我们在前文中提出的经验密度统合模型便为时间流逝感的实验操纵给出了可能的方向,比如操控固定时段时的事件回忆量、实验任务量、任务新奇性与惯例水平等等.在实验操纵的同时,时间流逝感研究可以借鉴生理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工具与方法,如借鉴皮电反应范式(skinconductanceresponse,SCR)在短时距估计中应用(Melia,Conty,&Pouthas,2011),进一步拓展至脑电技术在时间流逝感语义启动中的应用等等,来厘清时间流逝感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到底有无差异,或差异几何等问题。最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国自古便有通过强调快时间流逝感而珍惜当下的教育与文化传统。一方面,大面积、大范围内考察中国人时间流逝感的研究暂未见报告;另一方面,同属东方文化,与印度人未来指向不同,中国人的时间意识更聚集于当下,那么这一当下指向的倾向是否源自于我国文化对时间流逝感的长期推崇呢?当前亦未有实证研究结果予以有力支持。从极富中国特色的成语与诗句之中不难发现,有关快时间流逝感的描述相较慢时间流逝感的描述更为普遍,可见时间流逝感之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这里引申出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惜时如今的当代社会,当个体的时间流逝感得以启动后,到底哪些心理变量会受到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决策?经济计划?职业与人生规划?如果这些影响的确存在,那么它们是跨文化存在的还是隶属于文化特异性的?这些问题亟待给出明确答案。原文参考文献:[1]高秉江.(2001).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与西方哲学的时间观.求是学刊,28(6),29-35.[2]余习德,邓丽仪,鲁成,高定国.(2017).时间流逝感:概念探索、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研究.心理技术与应用,5(9),542552.[3]余习德,鲁成,高定国.(2018).时间流逝感与时间观、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心理技术与应用,6(8),493-502.[4]周榕,黄希庭.(2000).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心理科学,23(2),141-145.[5]Avnibabad,D.,&Ritov,I.(2003).Routineandtheperceptionoftime.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132(4),543-550.[6]Buhusi,C.V.,&Meek,W.H.(2009).Relativitytheoryandtimeperception:Singleormultipleclocks.PLoS0NE,4(7),e6268.[7]Buritica,J.,Vilchez,Z.,&Santos,C.V.D.(2016).Temporaldiscriminationanddelayedreinforcement.BehaviouralProcesses,130,71-74.[8]Conti,R.(2001).Timeflies:Investigatingtheconnectionbetweenintrinsicmotivationandtheexperienceoftime.JournalofPersonality,69(1),1~26.[9]Csikzentmihalyi,M.,&LeFevre,J.(1989).Optimalexperienceinworkandleisur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6,815-822.[10]Droit-Volet,S.(2016).Timedoesnotflybutslowdowninoldage.Time&Society,0(0),1~23.[ll]Droit-Volet,S.,&Wearden,J.H.(2015).Experiencesamplingmethodologyrevealssimilaritiesintheexperienceofpassageoftimeinyoungandelderlyadults.ActaPsychologica,156,77~82.[12]Droit-Volet,S.,&Wearden,J.H.(2016).Passageoftimejudgmentsarenotdurationjudgments:Evidencefromastudyusingexperiencesamplingmethodology.FrontiersinPsychology,7,176.[13]Droit-Volet,S.,Trahanias,P.,&Maniadakis,M.(2017).Passageoftimejudgmentsineverydaylifearenotrelatedtodurationjudgmentsexceptforlongdurationsofseveralminutes.ActaPsychologica,173,116-121.[14]Flaherty,M.G.(2016).AnS-shapedpatternintheperceivedpassageoftime:Howsocialinteractiongovernstemporalexperience.Language&Cognition,(1),125.[15]Flaherty,M.G.(2010).Howtimeflies:Age,memory,andtemporalcompression.SociologicalQuarterly,35(4),705721.[16]Flaherty,M.G.(2013).Ageandagency:Timeworkacrossthelifecourse.Time&Society,22(2),237-253.[17]Flaherty,M.G.(1991).Theperceptionoftimeandsituatedengrossment.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54(1),76-85.[18]Flaherty,M.G.(1993).Conceptualizingvariationintheexperienceoftime.SociologicalEnquiry,63,394-405.[19]Flaherty,M.G.&Meer,M.(1994).Howtimeflies:Age,memoryandtemporalcompression.TheSociologicalQuarterly,35,705-721.[20]Flaherty,M.G.,&Sautu,R.(2005).Variationintheperceivedpassageoftime:Across-nationalstudy.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68(4),400-410.[21]Friedman,W.J.,&Janssen,S.M,J.(2010).Agingandthespeedoftime.ActaPsychologica,134(2),130-141.[22]Hagura,N.,Kanai,R.,Orgs,G.,&Haggard,P.(2012).Readysteadyslow:Actionpreparationslowsthesubjectivepassageoftime.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B:BiologicalSciences,(279),4399-4406.[23]Janssen,S.M.J.,Naka,M.,&Friedman,W.J.(2013).Whydoeslifeappeartospeedupaspeoplegetolder?Time&Society,22(2),274-290.[24]Joubert,C.E.(1990).Subjectiveexpectationsoftheaccelerationoftimewithaging.Perceptual&MotorSkills,70(1),334-334.[25]Mella,N.,Conty,L.,&Pouthas,V.(2011).Theroleofphysiologicalarousalintimeperception:Psychophysiologicalevidencefromanemotionregulationparadigm.Brain&Cognition,75(2),182-187.[26]Mioni,G.,Stablum,F.,Prunetti,E.,&Grondin,S.(2016).Timeperceptioninanxiousanddepressedpatients:Acomparisonbetweentimereproductionandtimeproductiontasks.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196,154-163.[27]Lamotte,M.,Izaute,M.,&Droit-Volet,S.(2012).Awarenessoftimedistortionsanditsrelationwithtimejudgment:Ameta-cognitiveapproach.Consciousness&Cognition,21(2),835-842.[28]Lamotte,M.,Chakroun,N.,Droit-Volet,S.,&Izaute,M.(2014).Meta-cognitivequestionnaireontime:Feelingofpassageoftim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tacognition,2,339-359.[29]Larson,E.(2004).Thetimeofourlives:Theexperienceoftemporalityinoccupation.CanadianJournalofOccupationalTherapy,1,22-32.[30]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