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8.3琵琶行并序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2、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3、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难点: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政事,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州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二)作者简介: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也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三、总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层:浔阳江边闻琵琶;第二层: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层:江中诉说身世苦;第四层:自叹谪居感慨多;第五层:重闻琵琶青衫湿。四、学习课文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明确: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明确:①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京倡
商妇
怨②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京官
谪官
恨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明确:音乐(琵琶声)。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明确: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明确:①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②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7、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明确: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8、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明确: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9、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明确: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旋律变化,心潮起伏。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10、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明确: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自我检测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的一组是()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女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出来,千呼万唤出来之后还用琵琶半遮面,写出了她的羞涩神情,反映出她此时的复杂心理:一方面自惭身世,抑郁不平;另一方面对于别人的盛情邀请既有所顾忌又不好拒绝。B.诗人用一连串的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多种声音来比喻不同的乐声,不仅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而且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C.作者用反衬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女:用昔日的年轻美貌反衬年老色衰,用门庭若市反衬门庭冷落、独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乐反衬满腹辛酸,用夜梦往事来反衬孤寂、伤感的情怀。D.诗人被贬,异常苦闷,这刚好与琵琶女的人生境遇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共同的命运引发了白居易和琵琶女“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晚起白居易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华簪①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闲上篮舆②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明朝更濯③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注]①华簪:华贵的冠簪。簪,古代用来固定发髻或联结冠发的针形首饰。②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③濯:洗。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晩起”是本诗中心,作品自始至终,都是围绕“晚起”这一中心来写的。B.首联紧扣诗题,写自己听到“冬冬衙鼓声”后方才起床,由于起迟睡足而心情很好。C.颔联写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致力于政事,将堆放在案头的文卷一丝不苟地审核清楚。D.尾联描写了诗人的一段心迹:听说松江的水最清澈,改日到那里去洗一下冠缨。4.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加以分析。答案与解析1.答案:B解析:②正面写琵琶技艺。④写琵琶女的身世。2.答案:B解析:B项,对音乐的描写没有“嗅觉”方面。3.答案:A解析:本诗并非自始至终都围绕“晚起”来写。4.答案:①官吏身份。宿在衙内,早晨能听到“衙鼓声”。②人至迟暮。头发已白,早上迟起。③明辨曲直。面对成堆的案卷,一一审查明辨。④及时行乐。闲时坐着“篮舆”乘兴而出,酒酣时乘着装饰华美的游船顺风而行。⑤品性高洁。向往去清澈的松江洗涤尘缨。解析: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包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班常识教学题目及答案
- 线段的判断题目及答案
- 显著性检验题目及答案
- 沧州十四中一模考试题及答案
- 物业保安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中药药剂学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考试试题题库
- 2025年超细铜粉项目建议书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专家共识解读
- 2025年吴忠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代建工作管理办法
- 《剪映短视频剪辑+即梦AI从入门到精通》AI短视频生成与剪辑全套教学课件
- 民建支部管理办法
- 2025年院感知识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伦理审查管理办法
-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汇报
- 胸部损伤外科诊疗体系
- 土石方工程计量计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