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娃娃教案_第1页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_第2页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_第3页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_第4页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班主题娃娃教案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会听前奏演唱歌曲。

2、体验集体演唱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妹妹抱着洋娃娃》歌曲磁带,洋娃娃玩具假设干。

2、活动室中用盆花或假花设置出花园场景。

3、幼儿用书。

活动建议:

1、老师依据歌词内容创设请进,请幼儿观赏歌曲。

〔1〕老师站在“花园”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歌词讲给幼儿听、激发幼儿对唱曲的爱好。

〔2〕老师抱着洋娃娃表演歌曲,请幼儿观赏。

2、学习听前奏演唱歌曲。

〔1〕老师弹琴,指导幼儿留意听前奏演唱,感受大家一起唱歌的欢乐。

〔2〕幼儿练习演唱歌曲,提示幼儿留意听准前奏。

3、表演歌曲

幼儿分组抱着洋娃娃,进行歌曲表演。

〔可分男、女两组,男孩表演时可将歌词改为“弟弟抱着洋娃娃〕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2

一、主题活动《可爱的水果娃娃》

美工活动:我和水果娃娃做游戏

估计幼儿进展目标:

能选择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表现各种水果,体验参加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毛笔、油画笔、排笔、牙刷、沙网、印章、水果切片、水彩颜料、剪刀、大图画纸

指导重点:

1.出示材料,介绍活动内容:今日下午,,我们来和水果娃娃做游戏。你们看,老师给小伙伴们预备了很多材料,这边有什么材料呢?〔毛笔、排笔、油画棒和水果娃娃〕我们可以玩什么游戏?〔给水果娃娃画像〕这里有牙刷、有模板和颜料,可以用它们玩什么?〔刷画〕这边又有些什么呢?〔印章〕这个是新的水果印章,它是用什么水果做的?小伙伴们可以用这些印章给水果娃娃设计美丽的新衣服。顽皮的水果娃娃想跟小伙伴们在外面玩迷藏的游戏,我们到外面来瞧瞧!他们否藏在那呢?小伙伴用刷子蘸颜料在白纸上刷一刷,看看谁能把水果娃娃找出来。〔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2.提出要求:

〔1〕游戏结束后,小伙伴们要记得把材料送回家。

〔2〕刷子蘸了颜料后,要在颜料罐旁刮一刮才画。

3.幼儿分组进行活动

〔1〕给水果娃娃画相〔写生〕:鼓舞幼儿大胆地画出水果的形象,引导形象画得小的孩子,再画个大点的;提示幼儿依据各种水果的颜色进行涂色。

〔2〕漏印画:引导幼儿将漏印好的水果形象剪下来,粘贴在盘子里

〔3〕捉迷藏:引导幼儿说说:在哪里找到了什么水果娃娃?

〔4〕给水果娃娃设计新衣〔印章画〕引导幼儿有意识地选择两种印画工具交替进行印画,提示技能强的幼儿运用水果印章印画后,添画五官组成生动形象的水果娃娃。

4.引导幼儿相互观赏作品,请个别幼儿帮助老师整理、整理材料。

二、科技非常钟:小试验“有趣的蛋宝宝”

材料预备:杯子、鹌鹑蛋三个、盐、醋假设干

活动过程

1.老师以“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爱好:今日,老师要用蛋宝宝来变个魔术。你们看看,桌上有什么呢?

2.老师将蛋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测:蛋宝宝放入水里后怎样啦?

3.引导幼儿猜想:把盐水到入杯子后,蛋宝宝会怎样呢?

4.老师将红色的盐水沿杯壁倒入杯子里。

5.提问:将蛋放到醋里会怎样呢?〔提问后老师将蛋放到醋里,引导幼儿观测蛋的改变〕

三、户外活动:

1.组织一部分幼儿玩蹦蹦床,提示幼儿要留意安全,不要相互推挤。

2.为幼儿提供会唱歌的公鸡、皮球、篮球架,让幼儿自由选择。

四、离园活动:

活动预备:

毛笔、油画笔、排笔、牙刷、沙网、印章、水果切片、水彩颜料、剪刀、大图画纸

指导重点:

1.出示材料,介绍活动内容:今日下午,,我们来和水果娃娃做游戏。你们看,老师给小伙伴们预备了很多材料,这边有什么材料呢?〔毛笔、排笔、油画棒和水果娃娃〕我们可以玩什么游戏?〔给水果娃娃画像〕这里有牙刷、有模板和颜料,可以用它们玩什么?〔刷画〕这边又有些什么呢?〔印章〕这个是新的水果印章,它是用什么水果做的?小伙伴们可以用这些印章给水果娃娃设计美丽的新衣服。顽皮的水果娃娃想跟小伙伴们在外面玩捉迷藏的游戏,〔教案网〕我们到外面来瞧瞧!他们否藏在那呢?小伙伴用刷子蘸颜料在白纸上刷一刷,看看谁能把水果娃娃找出来。

〔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2.提出要求:

〔1〕游戏结束后,小伙伴们要记得把材料送回家。

〔2〕刷子蘸了颜料后,要在颜料罐旁刮一刮才画。

3.幼儿分组进行活动

〔1〕给水果娃娃画相〔写生〕:鼓舞幼儿大胆地画出水果的形象,引导形象画得小的孩子,再画个大点的;提示幼儿依据各种水果的颜色进行涂色。

〔2〕漏印画:引导幼儿将漏印好的水果形象剪下来,粘贴在盘子里

〔3〕捉迷藏:引导幼儿说说:在哪里找到了什么水果娃娃?

〔4〕给水果娃娃设计新衣〔印章画〕引导幼儿有意识地选择两种印画工具交替进行印画,提示技能强的幼儿运用水果印章印画后,添画五官组成生动形象的水果娃娃。

4.引导幼儿相互观赏作品,请个别幼儿帮助老师整理、整理材料。

教学反思

今日,幼儿在不断尝试和援助下,掌控了用各种绘画方法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水果娃娃变得可爱、美丽。还用表现四肢和五官的方法让水果娃娃充斥了活力。在重难点掌控水果娃娃的画法的处理上我通过多媒体示范让幼儿学的直观易于掌控。今日孩子们画画时放的音乐声音有点大,多少影响了幼儿做画,今后在这样的环节方面我会多加留意。幼儿在评价作品和给作品编小故事的环节上,由于刚入学的幼儿的语言表达技能的有限没能把自己想说的说完整,今后的美术教学我要加强对幼儿绘画的基本功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技能还有制造技能。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头躯干四肢。

2、知道随时都要留意爱护自己。

3、援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肯定的援助。

4、积极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

1、录音机磁带活动娃娃

2、人体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放录音机健康歌,幼儿跟着老师随音乐跳健康歌。问:健康歌里唱了什么呀?〔脖颈扭扭抖抖手抖抖脚〕

2、出示一个活动娃娃,让幼儿知道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头.躯干.四肢.

老师演出活动娃娃。小伙伴跟着动起来。边做动作边说:点点头.弯弯腰踢踢腿.招招手.扭扭腰

3、老师小结。让幼儿知道要随时随地爱护我们的身体不要让他们受损害。

师:我们的身体有头.躯干.四肢它们能使我们欢乐地生活.我们离不开它们.因此.我们要爱护它们.不要让它们受损害

4、歌表演头发身体膝盖脚.边唱边表演.依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反思:

由于认识、探究的对象来自于认识主体的自身,这对小班幼儿来讲无疑是件神奇又充斥情趣的乐事,因此全体幼儿始终情趣盎然地投入活动。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4

活动目标:

能用泥工制作各种小点心,喂娃娃吃饭。

能仔细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培育幼儿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及快速应答技能。

活动预备:

橡皮泥、泥工板、玩具小碗、玩具小碟、娃娃家情境。

活动过程:

1.制作小点心。

几个幼儿一组,扮演娃娃家不同的角色: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引导幼儿依据主题中已掌控感受的食物制作小点心,讲解泥工的留意点,制作好后放在玩具小碗、玩具小碟中。

2.角色游戏:娃娃家。

用制作好的小点心喂娃娃吃饭。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5

导读:老师来到她们中间一起游戏,突然发觉来这里的跟昨天一样,都是女孩子,于是说了句:“怎么都是妈妈在家?爸爸哪儿去了?”

[游戏背景]

娃娃家、餐具、桌椅、奶瓶等。

老师来到她们中间一起游戏,突然发觉来这里的跟昨天一样,都是女孩子,于是说了句:“怎么都是妈妈在家?爸爸哪儿去了?”

老师感到很古怪,每天都有几个爸爸来娃娃家争着做饭,这两天为什么没有了?老师四下搜寻了一下平日常在娃娃家涌现的身影。

老师见状,于是说道:“咱们娃娃家的爸爸都上工地上班来了!”

老师:“晚上下班回家吃饭,娃娃妈妈做了好多的好吃的,等着你们呢!”

老师请助理上厨房要了一些蔬菜和面,投放到娃娃家,与娃娃一起做饭包饺子。

[幼儿游戏表现]

早餐后,几个女孩子来到了娃娃家,她们有的开始抱着娃娃喂奶;有的在做饭。

“今日没人当爸爸,都是妈妈。”孩子们听到老师的问话,一边玩一边说明着说。

美工区、图书区都没有他们的身影,老师走进里屋一看,真齐,都在建筑区内!各自带着用红、绿、黄、蓝颜色方便面盒做的工程帽,正在搭建筑哩。

孩子们说:“我们是建筑工人,盖大楼哩!”

建筑区里的幼儿说:“那好吧。”

不一会儿,有几位幼儿从建筑区下班回到小家里,一边援助妈妈包饺子,一边又充当爸爸的角色,问家里还有什么事。饺子煮熟了,晓勇还像模像样地争着喂娃娃呢!

[游戏目标与幼儿进展分析]

小班幼儿喜爱娃娃家。娃娃涌现孩子们共抢一个玩具的现象,一个班一个娃娃家、一个娃娃往往不能满意孩子们的需要。

男孩子不愿到娃娃家来玩了,是由于可操作的玩具太少了。简约的游戏材料,每天重复单一的动作,幼儿觉得很枯燥。当有一种能引起兴奋的物品涌现后,他们立即被吸引。

由此看来。为幼儿投放的玩具材料操作性应很强,适当、适时地为区域进行投放,否那么既不能满意幼儿的进展需要。又使幼儿失去了游戏爱好。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6

设计意图

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本活动实施时,并不急于告知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在探究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满意幼儿求知的愿望。

活动目标

1.知道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

2.能用简约的“水可以……”的句式大胆表述观测的结果。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养。

4.乐于探究、沟通与共享。

活动预备

1.自制录像片:我们的一天。

2.饮料假设干、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

过程建议

1.谈话导人:

提问:刚才你们出去跑步、拍球,口渴了吗?怎么办?

2.一边喝水,一边听故事《小猪变洁净了》。

思索:水除了可以喝、可以洗澡,还能干什么?

3.观测发觉:

放录像片:我们的一天。(可自摄于园内)鼓舞幼儿将自己的发觉大胆表达。

4.谈话争论

(1)语言游戏:用“水可以……”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2)拓展内容:说说自己喜爱水的哪些活动、游戏?你们是怎么玩的?

5.查找需要水娃娃援助的物品。如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

延伸提示

幼儿争论: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活动反思

在日常活动中老师要让幼儿擅长观测,擅长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从孩子感爱好的事物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同时要考虑到幼儿制造思维的进展,这样孩子就能得到创新精神,得到实践技能。我班幼儿对水特别感爱好,以前他们对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过老师教育他们知道了水是珍贵的,我们要节省用水。不能糜费水资源。通过浇水护花行动,小伙伴更加懂得珍惜,爱惜花草树木了。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7

活动目标和预备

让幼儿主动获得关于苹果、橘子、香蕉的阅历;鼓舞幼儿用一般话讲出自己观测的感受,并知道吃水果要讲卫生;让幼儿了解果皮的用途,通过果皮或水果制作的物体和衣饰,培育幼儿的制造力和想象力。

预备用果皮或水果制成的灯笼、头盔、船、衣饰等,篓子6只,每位幼儿1个水果,装饰口袋1只。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小伙伴们,你们看,这里有许多玩具,是一些什么东西呢?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让幼儿自由地观测教室里已布置好的水果或果皮做的灯笼、船、头盔等,可相互争论〕

2.引导幼儿说出:它们全是水果或果皮做出来的。水果的用处可大啦,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水果吧!

3.来做“摸水果”的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个美丽的口袋,口袋里有许多水果。我现在请小伙伴轮番摸一个水果出来,请你说出摸出的水果名字和它的样子。”〔老师请幼儿摸水果〕

4.帮手上的水果回“家”。“小伙伴你们看,这是水果的家,分别是苹果、橘子、香蕉的家。”〔提示幼儿观测篓子上的标记〕“请小伙伴援助你手上的水果回到家。”〔桌上有6个篓子,每个篓子上有水果的标记〕

5.尝水果。“小伙伴们都喜爱吃水果,现在让我们一起尝一尝,告知大家苹果、香蕉橘子是什么味。”〔每人1盘水果,上面有牙签,让幼儿相互争论水果的味道〕

6.观赏水果皮做的东西。“小伙伴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出示用苹果皮做的项链、手链,用橘子皮做的头冠,用苹果皮做的裙子等,或让幼儿手拿水果做的小灯笼、小包等,请小伙伴都穿穿、戴戴。〔放音乐,幼儿自由表演〕

与家长沟通计划

重阳节请爷爷奶奶一起庆祝节日,做水果羹。幼儿剥橘子、香蕉,用玩具小刀切香蕉,老师、家长削苹果,切苹果,搓圆子,分工合作,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加深幼儿与爷爷奶奶之间的亲子情。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8

活动名称:

喂娃娃

活动目标:

1、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运用一些工具,用不同的方法使各种食物的变小。

2、情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觉。

3、体验喂娃娃的欢乐。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龄的孩子有着剧烈地仿照成人的行为的欲望,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参加各式各样的手工活动。如:切菜、洗手帕、扫地等。为此,我依据孩子的学习特征,选择了孩子最熟识的一些食物,孩子运用目测区分物体的大小,并尝试运用常见的工具转变物体的大小,进展孩子手部动作,满意孩子动手操作的愿望,同时鼓舞孩子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进展口语表达技能。

活动预备:

1、瓶娃娃每人一个。

2、各种食物:蛋糕、饼干、蛋、饼、火腿肠、豆腐干、黄瓜、萝卜、藕、苹果、桔子、香蕉、波力海苔、鱼干片等

3、各种工具:汤匙、小刀、剪刀、尺

活动流程:

观测→猜测→尝试→沟通

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娃娃,引起幼儿爱好:

师:宝宝,你们看,这是谁呀?〔瓶娃娃〕

师:瓶娃娃想和我们宝宝一起游戏。可是,现在他们的.肚子有点饿,我们有什么好方法,使瓶娃娃的肚子不饿呢?〔幼儿回答〕

二、猜测“大变小”的可能性:

1、这里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哪个宝宝情愿来试一试,来喂给瓶娃娃吃。

〔发觉问题:好吃的东西吃不进娃娃的肚子里〕

2、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为什么瓶娃娃吃不进去呢?

〔好吃的东西都大,瓶娃娃的嘴巴小〕

3、我们怎么让瓶娃娃吃下这些好吃的食物呢?

〔幼儿猜测〕

三、进行“大变小”的试验:

1、孩子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方法使食物变小,并把食物喂给瓶娃娃吃。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9

一、主题来源:

在班级的角色游戏里,我们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娃娃家。娃娃家里有桌子,椅子、还有小娃娃,烧饭的锅子、水槽、饭碗等等。孩子们看到了可兴奋啦,都要到娃娃家里去玩。但是这么多的人到了娃娃家,就抢着玩烧饭的游戏,而且每个人自己拿着炊具,都在烧自己的饭,不知道谁是妈妈谁是爸爸。走到娃娃家一看,烧饭的东西掉的满地都是。人多,又吵,有时还会为了争抢娃娃而不兴奋。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喜爱到娃娃家去,摸摸,看看。

我想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漂亮的地方,不管孩子的心情有多么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说到家,孩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憧憬。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识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暖和。他们喜爱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们最喜爱扮演仿照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进展上援助他们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进入角色。我们决断开展主题活动《娃娃家》来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其他成员。知道一个家庭里有很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

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娃娃家》主题活动实施的介绍

主题选自

《娃娃家》主题是在3——4岁学习参考用书〔P7—P20页〕、有四个次级主题:爸爸妈妈好、喂娃娃吃饭、摇篮曲、我的家。

爸爸妈妈好里的十个提示点:〔P8、9〕

带一张爸爸妈妈的合影

做相框

和妈妈一起整理物品

花儿送给爸爸妈妈

儿歌“飞呀飞”

说说爸爸妈妈的名字

装扮爸爸妈妈

画画“小宝宝在长大”

歌曲“爸爸妈妈好”

故事“鸡蛋变娃娃”

娃娃吃饭有7个提示点:〔P11、12〕

做小围兜

下面条

自制饼干

炒小菜

逗蚂蚁

好吃的香饼

炸薯条

摇篮曲里面有6个提示点〔P12—14〕

布娃娃

娃娃不见了

花被子

漂亮的纽扣

音乐观赏“别吵,小宝宝睡了”

游戏“小熊醒来”

我的家里面有7个提示点〔P15—16〕

宝宝来开门

帮妈妈绕毛线

爸爸的胡须

我家的房子

上楼梯

分筷子

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是一样长的

教材运用状况:

是集体必选的活动内容。

是投放区域的活动内容

是备选的活动备选的活动容

四、整合内容:

生活:

1、学用便纸p52、我当小主人p313、学做小客人p32

运动:

1、亲亲珍宝p242、找家家p383、老猫找小猫p394、抱娃娃p405、送小动物回家p456、造新居p437、船儿摇到外婆家p26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10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老师有着三方面的考虑:

1、孩子们对饲养角里的小乌龟特别感爱好,每天自由活动时,总能看见一群孩子围着小乌龟说得说,笑得笑,有的孩子还猜想想象着小乌龟的动作,小乌龟的想法。可当老师问起小乌龟的常识时,孩子们知之甚少。

2、《鸡蛋变娃娃》是我班开展的《娃娃家》主题中的一个线索点,在观赏故事时,孩子们对小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感到新奇。因此,老师将“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出来的”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们的家长,让他们援助解答,满意幼儿的求知欲与新奇心。

3、老师在活动中预备采纳学看步骤图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学着看,学着做,这是考虑到了从小培育孩子的自学技能及解决问题的技能。

正是有了以上三点的考虑,因此老师设计了本次活动《鸡宝宝》

活动目标:

1、学看制作步骤图,按步骤来制作小鸡。

2、在看看、撕撕、贴贴、画画中体验自制玩具的带来的挑战与欢乐。

3、考验小伙伴们的反应技能,熬炼他们的个人技能。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测技能。

5、初步培育幼儿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解决问题的技能。

材料与环境创设:

幼儿用材料:

1、每位幼儿一只操作盒

〔内放:幼儿自带的熟鸡蛋一只、自制小鸡材料一套、记号笔一支〕

2、每位幼儿一张自制小鸡玩具操作步骤图老师用材料:kt板蛋壳内藏小动物、自制的鸡蛋小鸡一只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起爱好

1、〔出示kt板做得蛋壳〕这象什么?

2、里面会藏着哪个动物宝宝,听我唱首歌,答案就在歌里。

3、你从哪句歌词里听出来的?

二、猜一猜

1、除了小鸡,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2、〔出示有裂缝的蛋〕依据幼儿的回答,揭晓奥秘。

三、变一变

1、请一位幼儿协作老师变魔术。

2、这只小鸡是用什么材料变出来的?

四、看一看

1、怎么变呢?学看操作步骤图。

2、引导幼儿观测认识圆点、数字、箭头三种标记。

五、做一做

1、引导幼儿先看步骤图,看好再做。

2、辅导技能较弱的孩子,援助其观测、制作。

六、延伸

1、〔出示小鸡的家〕,天冷了,小鸡的家没有门,小鸡会冻得生病的,我们明天在区角活动里援助他们做门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第一次让我们班级的幼儿尝试看步骤图来制作小玩具,老师盼望孩子们能从学校着看步骤图是出于对孩子终生进展的一个考虑,由于老师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有许多地方需要看示意图或是步骤图,如行―――地铁内的自动购票机;自动饮料机;吃―――方便面的泡面方法;住―――平板家具的安装等等,假如能从小培育幼儿看步骤图,不但对提高幼儿的动手技能有援助,更能培育幼儿的独立性及观测技能。在材料的提供上,老师采纳了实物鸡蛋,从孩子们的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来看,幼儿对于一手拿捏鸡蛋,一手制作有肯定难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进展还不成熟,老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进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理解音乐《娃娃家》,在歌曲的体验中,提高孩子的表现技能。

2、满意幼儿扮演角色的需要,激发幼儿爱爸爸、爱妈妈、爱家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在扮演爸爸妈妈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预备:

多媒体制作:关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做娃娃家的情景

幼儿每人一个布娃娃

活动流程:

调动心情——体验感受——游戏再现

一、歌曲复习,调动心情:

1、复习歌曲“鱼儿伙伴”

师:有一条小鱼,它正皱着眉头在发愁,为什么呀?

小鱼为什么不快乐呢?〔原来小鱼没伙伴,一个人孤孤独单的,我们来做小鱼的伙伴好吗?〕

2、复习歌曲“小乌龟”

师:小鱼小鱼别发愁,我小乌龟也来跟你做伙伴。

小乌龟,你们这么小,爬高山怕不怕呀?累不累呀?老师做你的好伙伴在山上等你们,好吗?

二、体验感受歌曲《娃娃家》:

1、播放多媒体〔一个在哭的小娃娃〕

师:咦?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呀?〔幼儿争论〕

我们来问问娃娃好吗?〔和孩子齐声问:娃娃,娃娃你为什么哭呀?〕

2、咦?现在娃娃怎么不哭了呀?〔涌现小伙伴抱着娃娃的照片〕

问其中的小伙伴你在干什么呢?

哦,原来你做了娃娃的爸爸妈妈,娃娃说感谢你让我也有了爸爸妈妈。

3、感受体验歌曲

1〕这里有很多娃娃,都没有爸爸妈妈,你们说怎么办呢?〔激发孩子去扮演爸爸妈妈的情感〕

2〕孩子抱着娃娃观赏音乐。

4、提问:

〔1〕你是怎样做爸爸妈妈的?

〔2〕娃娃饿了怎么办的呢?

师:爸爸妈妈真爱娃娃呀,又烧饭、又炒菜,娃娃吃了香喷喷的菜就不哭了。

5、孩子与老师再次感受:

师:让贾老师也来做一次妈妈,好吗?〔抱着娃娃倾听歌曲〕

你们喜爱贾老师这个妈妈吗?为什么?〔练习“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喽|〕

6、情感恩发:

师:做爸爸妈妈除了给娃娃烧饭、喂饭,还可以做什么事呀?

你们的爸爸妈妈做了这么多事真辛苦,我们小伙伴要怎么关怀他们呀?

我们再做一次好爸爸好妈妈来爱娃娃、关怀娃娃,情愿吗?

三、游戏再现:

游戏“找伙伴”

师:娃娃有了爸爸妈妈心里真快乐,现在它想和我们做“找伙伴”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好吗?

是妈妈,我在给娃娃喂饭、我是爸爸,我在烧饭等等。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袜子的特征,感知匹配。

2.初步学习穿袜子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理技能。

3.积极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胜利的欢乐

活动预备:

每人一双袜子。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引导,感知特征:

1.我们的脚宝宝有个好伙伴,它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看看它藏在哪里了?

2.你的袜子娃娃是怎么样的?

二、尝试活动,感知匹配:

1.脚宝宝有两个,可袜子娃娃只有一个,原来另一个到别的地方去了,请你们帮袜子娃娃找到它的好伙伴,让它们变成一双袜子,好吗?

2.幼儿自由查找,配对。

三、沟通争论,共享阅历:

1.争论:你找到的是不是一对袜子?

2.为什么?

3.颜色、图案一样后,还要比比大小。

四、活动延伸,学穿袜子。

1.袜子娃娃和我们的小脚做伙伴〔老师示范穿袜子〕。

2.小伙伴练习自己穿袜子,老师指导。

袜子是我们小伙伴最亲近的“好伙伴”,幼儿对它特别熟识。每天他们穿着袜子来幼儿园,睡觉时,小伙伴穿着它睡觉,有些幼儿甚至用鼻子去闻袜子的味道,和其他幼儿比比谁的袜子好看等。

在这节课中,第一环节是启发引导,感知特征,以观测自己手上的袜子感知袜子的特征。

第二环节是尝试活动,感知匹配。让幼儿援助袜子娃娃找伙伴,在查找的过程中幼儿感知怎样的袜子是一对的。

第三环节是沟通争论,共享阅历。幼儿通过自己的查找知道图案、大小等的不同,把自己在查找中得到的阅历告知同伴,使大家一起得到进展。

最末一个环节是

活动延伸,学穿袜子。在幼儿胜利的寻对袜子后,让幼儿把自己找到的袜子穿到自己的脚上,体验欢乐的幼儿是特别的兴奋的,在儿歌引导下,幼儿势必学的快乐,阅历获得的印象更深。

活动反思:

袜子找伙伴是一节让幼儿通过观测袜子的大小、颜色、花纹来对袜子进行配对分类的数学活动。活动的开始是以神奇盒的形式呈现的,这样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是先通过两只颜色大小一样但是花纹不一样的袜子引导孩子们观测发觉:一双袜子是要颜色大小花纹都一样的。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13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的认知和游戏特点是拟人化、直观化、过程要情境化。《我的瓶子娃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活动,设计一个小伙伴和瓶子娃娃玩游戏的情境,并将瓶子设想为幼儿的同伴涌现,这更利于幼儿从心理上接受老师设计的活动。活动中将通过喂瓶子娃娃吃豆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关系;通过给瓶子娃娃找帽子和穿合适的衣服,让幼儿感知匹配关系;通过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让幼儿表现音乐的强弱……这些有趣的游戏中还渗透了情感教育,幼儿会感受到援助别人、和同伴游戏的欢乐。

活动目标

1、能依据数字提示往瓶子里装相应量的豆,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能仔细观测,尝试为瓶子娃娃找到合适的帽子、衣服,初步感知匹配意义,感受援助别人的欢乐心情。

3、喜爱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做游戏,体验其中的欢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5、使小伙伴们感到欢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预备

1、请幼儿和家长收集一些带盖的瓶子。

2、彩色的纸很多、花生和豆、瓶子上贴数字。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找个瓶子娃娃做伙伴。

1、老师谈话引入:“小伙伴,今日我们班来了很多瓶子娃娃,这些瓶子娃娃想找你们做伙伴,你们兴奋吗?”

2、请每一个小伙伴找一个自己喜爱的瓶子娃娃做好伙伴,说说自己的瓶子娃娃是什么样的?

二、喂瓶子娃娃吃豆。

1、老师以瓶子娃娃饿了的口吻引入活动,启发幼儿想方法援助瓶子娃娃。

2、请幼儿根据瓶子上粘贴的数字,喂瓶子娃娃吃豆。

3、老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三、给瓶子娃娃找帽子。

1、老师以瓶子娃娃丢了帽子的口吻吸引幼儿,激发幼儿援助瓶子娃娃的愿望。

2、请幼儿援助瓶子娃娃找到自己的小帽子。〔能“戴上”不掉的瓶盖〕

3、老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四、为瓶子娃娃选衣服。

1、请幼儿援助瓶子娃娃选择大小合适的衣服,为瓶子娃娃“穿”上。

2、表扬鼓舞做的好的幼儿。

五、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

1、老师引导幼儿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启发幼儿想方法让瓶子娃娃发出声音。

2、演唱《大猫和小猫》,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并不强弱不同的能量摇瓶子。

3、引导幼儿说说和瓶子娃娃唱歌心情怎样?

六、老师总结,请幼儿把瓶子娃娃带回家。

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一些关于匹配的材料,鼓舞幼儿练习,渐渐感受匹配的实际意义,并可以让幼儿自制简约的声音乐器游戏。

活动反思

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为主,适度地运用一些帮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敏捷性、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活跃,一些技能弱的孩子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操作内容。

小班主题娃娃教案14

活动目标:

1.掌控袜子的特征,给袜子配对。

2.学习穿袜子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技能。

3.培育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预备:

1.每人一双袜子

2.录音机,磁带

3.筷子一双、手套一双

活动过程:

〔一〕观测袜子的特征。

1.儿歌游戏,引出活动。

2.老师出示袜子请幼儿观测〔颜色、图案〕。

3.小伙伴拿出袜子,说说自己手里的袜子的特征。〔与同伴沟通〕

4.区分袜口、袜跟、袜头。

〔二〕尝试活动。自己找袜子配对,积累阅历。

我们的脚宝宝有两个,可袜子娃娃只有一个,原来另一个藏起来了,请你帮你的袜子娃娃找到它的好伙伴。〔自由查找、配对〕

〔三〕沟通争论,了解一双的概念。

1.争论:你找到的两只袜子一样吗?

2.假如颜色、图案都一样,还要比比大小、。介绍比大小的方法:两个娃娃口对口、跟对跟、头碰头,放在一起比一比。

〔四〕自我订正,巩固知识和阅历。

1.两只袜子的颜色、图案、大小都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