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资料_第1页
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资料_第2页
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资料_第3页
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资料_第4页
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资料目录:1、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资料2、项目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XXXXXX公司目录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职业危害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公司文件文号:公司关于成立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的通知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公司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健康工作,促进我公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经年月日公司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公司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部门。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一)、组长:XXX(二)、副组长:XXX(三)、兼(专)职负责人:XXX(四)、成员:XXX(五)、图表:(六)、工作职责:1、制定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7、其他:公司(单位盖章)年月日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包括:最高决策者的承诺,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层层分解,确保职业防治经费的投入)总则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健康”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公司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一、法定代表人的职责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健康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4、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7、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二、企业分管职业健康的领导、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2、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3、制订企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3、直接领导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档案。4、组织对全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危害法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5、经常检查全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6、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全技术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健康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7、对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三、企业技术部门的职责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4、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四、专(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责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教育。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五、车间主任职责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工作,具体职责:把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组织对本车间职工的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5、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公司(盖章)年月日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章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一、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及卫生监督部门要求;2、针对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原因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3、技改、技引要求;4、职工的合理要求。二、

事项、实施日期、实施部门和经费预算事项实施日期实施部门经费预算实际费用1、工作环境改造、生产工艺改进2、

职业病防护设备配置与维护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与更换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5、接危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6、

职业健康宣传7、

职业健康培训8、

危害作业岗位警示标识设置9、职业病人诊疗10、其他三、验收与考核负责人(签名):公司(盖章)年月日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结合本厂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法规、职业危害基本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一、

培训内容1、

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2、

职业危害基本知识;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

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5、

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二、

培训的对象与方式1、

新进职工的培训: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教育2、

车间之间的职工调动教育:3、

车间内部的职工调动教育:4、

临时工的教育5、

定期教育三、组织实施部门、经费保障实施部门:经费预算:公司(盖章)年月日职业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部门(科)负责本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根据这一制度制定每年健康监护工作计划的责任及程序。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按照本公司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一、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员工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复查或者医学观察期间视同正常出勤。1、职工上岗前健康检查为了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分清责任,防止劳动者带病进入本公司,在招工前对应招者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招用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2、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为了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和健康影响,对劳动者进行动态健康观察,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体检周期及项目组织劳动者进行定期岗间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的疾病或职业禁忌症,要填写“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交公司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安排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该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安排治疗。3、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为了了解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分清健康损害责任,在劳动者离岗时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于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4、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即使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二、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治1、发现疑似职业病例,要做进一步检查,由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2、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群体反应,可能与接触有害因素有关,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和评价。3、对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治疗或疗养,并定期组织复查,所需费用由公司承担。4、对不宜从事原有害作业的,应当在确诊之日起日内调离原有害作业工作岗位,并填写“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交公司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5、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工伤保险待遇由造成该职业病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管理规定处理。公司(盖章)年月日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1、公司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2、公司部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昌盛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4、公司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各有关部门即使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5、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的以及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公司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公司部门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6、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7、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公司(盖章)年月日职业危害申报制度为了规范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2、职业危害申报应当准备的资料:(1)本单位的基本情况;(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3、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通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加盖公章交单位负责人签字后,连同第二项中的有关资料一并上交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本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要进行变更申报。5、单位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6、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7、公司部门负责企业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本单位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管理,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以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所称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危害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本制度所称的职业防护用品(以下称“防护用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免受职业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机体暴露在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采用相应的防护用品进行保护。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责任制。2、企业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应当对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环境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溶度(强度)符合国家的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3、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购置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产品应当符合下列内容:(1)产品名称、型号;(2)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3)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检测单位应当具有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资质,检测的内容、应当有检测依据及对某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结论。用人单位不得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检测报告的防护设施产品。4、用人单位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项目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5、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置防护设施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设施管理员;6、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和机构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2)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4)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5)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7、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8、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9、从业人员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监管部门确认,并在职业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10、对企业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应当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分类:根据防护用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功能和作用,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以下五类:(1)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类;(2)眼、面防护用品类;(3)听觉器官防护用品类;(4)皮肤保护用品类;(5)其他用品类。11、购置防护用品要求负责购买个人防护用品的部门在购置防护用品时,为保证防护用品的质量和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购置防护用品的产品应当符合下列内容:(1)产品名称、型号;(2)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3)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检测单位应当具有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资质,检测内容:应当有检测依据及防护效果的结论。12、建立防护用品责任制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防护用品管理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1)设置防护设施用品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用品管理员;(2)制定并实施防护用品管理规章制度;(3)定期对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劳动者正确使用好防护用品。13、企业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选用的防护用品应当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2)向劳动者配发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品;(3)当与劳动者签订防护用品使用责任书。14、培训和指导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应当对劳动者进行防护用品使用方法、性能和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举例)一、配漆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生产命令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容器和油漆,按配比要求完成配漆工作;(2)完成每批的配漆工作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3)配漆开始时,必须打开排风扇以降低有机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4)配漆结束后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搞卫生清洁工作。2、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工程机械防护:无设备;(2)个人防护:在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对个人防护用品,应该爱护使用并定期更换;(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的职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如: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二、喷漆作业岗位操作规程:1、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生产命令单上的要求将各种油漆用喷枪喷于产品上;(2)完成每批喷漆工作后必须将原材料空桶和废抹布清理干净;(3)喷漆开始时,必须先打开送排风装置,以降低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送排风装置,油漆及甲苯容器必须上盖;(4)喷漆结束后,在搞卫生清洁工作时,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2、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工程机械防护:送排风装置必须完好,能正常使用;(2)个人防护:在加料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爱护使用并蒂奇更换;(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的职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规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制定本预案。一、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构1、本公司设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其组成如下:组长:为主要负责人副组长:为分管职业健康的负责人成员: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下设办公室,设于部门。2、本公司各车间设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其组成如下:组长:成员:(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构的职责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二、事故报告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公司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三、事故处理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公司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一)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四)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五)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七)落实卫生等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八)工会组织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公司应当立即作出处理。四、事故的应急救援保障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五、事故的预防(一)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组织定期训练;(二)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时、按点进行检查;(三)化学品工段禁止烟火,并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四)定期进行安全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检查整改记录;(五)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的知识,组织演练,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参与救援;(六)定期委托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治理。公司(盖章)年月日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安监局:我公司委托机构(已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名称),于年月日对我公司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现将结果上报(见检测评价报告)。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岗位,我们已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治理后的效果我公司将委托机构重新检测评价后上报。附1:《检测评价报告》附2:检测不合格项目的治理措施表检测项目检测岗位检测结果治理措施治理时限公司(盖章)年月日关于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的报告卫生局:我公司于年月日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人到机构(已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名称)进行了(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现将体检结果向你单位汇报。(附上体检结果)对检查结果有异常的员工,我公司已按照处理意见妥善处理。姓名工种接触因素工龄检查结果处理情况公司(盖章)年月日关于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卫生局:我公司于年月日组织从事接触危害作业的工人在机构(已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名称)进行了职业病诊断,诊断结果是:疑似职业病人人,确诊职业病人人,现向你单位上报(见名单)。对发现的疑似职业病人和职业病人,我公司已按照处理意见妥善处理。附:1、疑似职业病人名单及处理情况姓名诊断病名处理情况职业病人名单及处理情况姓名诊断病名处理情况公司(盖章)年月日精品文档精心整理PAGE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目录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1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6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8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9从业人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0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15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 29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3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6职业健康奖惩制度 48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50职业病防治规划 53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60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62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69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我项目部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制定本制度。1总则:1.1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职业安全”的原则,使我项目部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1.2本制度规定从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1.3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2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2.1法定代表人或项目经理的职责法定代表人或最高管理者批准颁发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具体职责为:2.1.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2.1.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设置与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主管,负责具体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1.3对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通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时,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2.1.4亲自参加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以严肃处理。2.1.5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领导责任。2.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责: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必须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本项目部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由安全管理科兼管,其职责如下:2.2.1组织制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2.2.2根据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2.2.3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2.2.4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2.2.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2.2.6经常检查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2.2.7经常听取各部门、安全技术人员、劳动者、工会代表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2.2.8对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2.2.9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2.3技术管理部的职责:2.3.1编制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充分利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作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坚决限制、逐步淘汰的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和产品。2.3.2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尽可能减少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和接触时间。2.3.3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2.4(兼)职职业卫生主管职责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2.4.1协助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推动我项目部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法规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2.4.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2.4.3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及管理档案。2.4.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2.4.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4.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研究处理。2.4.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2.4.8负责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2.5工作场所负责人、负责人职责: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2.5.1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2.5.2组织对本工作场所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2.5.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2.5.4定期检查本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运行状况,对作业场所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项目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采取措施。2.5.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2.5.6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维修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2.5.7对本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控制、预防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人力资源科与已进、新进项目部的员工签订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的防治措施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合同中写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场所,组织宣传科在醒目的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措施。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教育培训科每年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通风区、信息监测中心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安全管理科和工会备案,由工会将检测结果及时公布。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1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2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安全管理科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本办法所称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职业病危害项目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3.1使用单位的基本情况;3.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3.3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3.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应急救援设施。4安全管理科填报经项目部领导审阅后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安全管理科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5项目部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改变,安全管理科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8安全管理科严格执行卫生部统一格式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为了控制、预防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1发挥我项目部新闻媒体宣传作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等媒体,发挥项目部区宣传栏和文艺团体的作用,广泛、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全项目部员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参与和支持,为加强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营造浓厚的氛围。每年5月份周密策划《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职业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抓好对各机组负责人的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由教育培训科举办职业卫生培训班,要求项目部负责人、负责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和职工参加。通过学习培训,使各机组明确职业病防治的法定义务,提高各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各单位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依法组织开展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3督促各机组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安全管理科监督检查各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将《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到基层、连队、班组和每一个职工。各机组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让职工知情、知法,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监督管理,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卫生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2职业病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3安全管理科负责全项目部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单位4职业防护设施要符合国家的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故购置下列防护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4.1产品名称、型号;4.2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4.3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6各机组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

从业人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购买、保管、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1总则1.1为加强和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松林油库改扩建工程项目部。1.3本制度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指我项目部为从业人员配备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1.4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并公布;未列入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1.5安全管理科对全项目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发放、使用的情况实施综合监督管理。1.6供应科对项目部的劳保用品安全性负责。2劳动防护用品2.1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类型:2.1.1防护帽、防护衣裤、防护口罩、面罩;2.1.2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围裙;2.1.3耳塞、耳罩等;2.2供应科应当按其产品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自检,并对产品的安全防护性能负责。2.3三无产品不得纳入采购。2.4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必须要有记录。2.5劳保用品必须发放到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代领。3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3.1人力资源科应当按照《煤项目部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501)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3.2经营管理科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经费。各单位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3.3供应科不得采购和使用无煤安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3.4供应科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3.5供应科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3.6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4监督管理4.1安全管理科对各单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其按照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4.2安全管理科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进行查处:4.2.1不配发劳动防护用品的;4.2.2不按有关规定或者标准配发劳动防护用品的;4.2.3配发无煤安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4.2.4配发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的;4.2.5配发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的;4.2.6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混乱,由此对从业人员造成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4.2.7其他违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行为。4.3安全管理科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审查。4.4从业人员有权依法向项目部提出配备所需劳动防护用品的要求;有权对本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违法行为提出批评、检举、控告。安全管理科对职工提出的批评、检举、控告,经查实后上报项目部委会处理。4.5各单位应当接受职工的监督。安全管理科对生产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违法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并对纠正情况进行监督。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为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我项目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1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周期。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2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认真规范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3体检工作结束30日内,将体检结果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做出处理意见。4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客观、真实,体检科室和体检医师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5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和职业病人按规定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6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将汇总材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1总

则1.1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1.2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1.2.1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1.2.2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1.2.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1.3安全管理科协助对本项目部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1.4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1.4.1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1.4.2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1.4.3组织事故调查;1.4.4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处;1.4.5结案存档。1.5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迅速、有效、科学、公正。2事故报告2.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各单位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科和项目部有关部门报告。2.2安全管理科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应当实施紧急报告:2.2.1特大和重大事故,应当立即上级部门报告;2.2.2一般事故,应当于6小时内向安全监察局报告。2.2.3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2.2.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3事故处理3.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各单位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3.1.1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3.1.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3.1.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3.1.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3.1.5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3.1.6配合进行调查,按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3.1.7落实项目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3.2安全管理科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根据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2.1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3.2.2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3.2.3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3.2.4组织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3.3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应当协助公安、安全生产部门、工会等有关部门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3.4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3.4.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3.4.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3.4.3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的职责:3.5进行现场勘验和调查取证,查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3.6分析事故责任;3.7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3.8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3.9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4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时,有权向用人单位、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5安全管理科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决定和实施对发生事故的用人单位的行政处罚,并责令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落实有关改进措施建议。6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工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布处理结果。7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项目部属单位不采取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而导致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安全管理科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型企业本质安全型10分考核;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管理科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并处五型企业本质安全型5分考核。8.1未按规定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的;8.2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的;8.3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8.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未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或医学观察的。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为履行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我项目部安全管理科根据项目部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有计划地到法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2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员工(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新进项目部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3对长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我项目部各单位要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登记,每年7~8月向项目部安全管理科报告,安全管理科核实后,结合各单位实际制订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4各单位要及时向安全管理科通报即将离岗的员工,人力资源科应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离岗前的体检;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90日内,可视为离岗体检。在未对其进行体检时,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选择放弃进行离岗前体检,并签订相关协议。5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与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及时告知员工本人,按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6对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人力资源科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7在生产、检修中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严重超标,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所在单位应立即报告,人力资源科应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8若发现有疑似职业病员工的人力资源科应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要求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9人力资源科应将体检结果及时告知相关机组及个人。除职业禁忌证外,其他体检结果不得公开,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维护员工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体检结果存入个人健康袋内保存。10对各机组管理岗位、辅助岗位的员工每3~5年由人力资源科组织进行一次健康性体检。人力资源科要汇同相关部门开展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风险评估,改善作业条件、改变员工不健康作业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11各机组不得安排未经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和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12各机组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个人、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13安全管理科、人力资源科应将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的资料整理归档,安照规定期限妥善保管,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定期监督检查与考核。14职业健康体检、检查、医学观察和职业病诊断、鉴定、治疗等费用由我项目部人力资源科、财务部门按法规规定执行。15各机组对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情况建立台账,安全管理科对各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查出的不符合项将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将根据我项目部《项目部职业健康奖惩制度》进行考核。16本规定解释权归安全管理科。每年按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17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我项目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汇编》执行。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对劳动者身体及生命财产严重危害的事件。为确保项目部各单位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能够安全、迅速、有效的排除险情,及时组织救援和调查处理,保证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达到防止次生灾害,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伤亡和损失的目的,根据上级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项目部实际,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所属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各种职业病危害危险因素引发或可能引发各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1.4工作原则1.4.1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1.4.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1.4.3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1.4.4坚持自救互救的原则。1.4.5坚持科学应对的原则。1.5危险源与风险分析项目部主要从事以煤炭开采及洗选生产与经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粉尘、噪声、有毒化学物质等重大危险源。以上重大危险源一旦引发职业病危害事故,往往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程度极大。所属机组应根据各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1.6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严重程度、灾难的可控性和影响范围,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造成死亡5人以下的,或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造成5人以上死亡,或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造成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2组织领导及机构2.1组织机构及职责2.1.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为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保证受灾现场各个系统高效、快速运转,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具体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组成如下:总指挥:项目经理副总指挥:分管职业卫生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成员:各副总工程师、各机组负责人以及总院中心区医院、救护中队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2.1.1.1统一领导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1.1.2协调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机构以及各救援部门、施救单位之间的关系。2.1.1.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决策、组织、指挥等工作。2.1.1.4其他工作。2.1.2应急救援办公室及职责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部调度室,负责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兼任,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行使以下职责:2.1.2.1执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决定,负责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综合管理及协调工作。2.1.2.2组织实施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规划、预案等综合管理工作。2.1.2.3接收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实施统一指挥,分级处理。2.1.2.4督促、检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科研、宣传、教育等工作。2.1.2.5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2.1.2.6建立维护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分析预测重大事故风险,提出发布预警信息的建议。2.1.2.7其他工作。2.1.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工会主席担任总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现场应急抢险救灾指挥工作。主要职责:2.1.3.1负责制定抢险救援方案。2.1.3.2组织指挥有关单位参与现场救援。2.1.3.3组织治安、交通保障,做好人员疏散和安置工作。2.1.3.4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做好事故调查及善后工作,防止事故次生、衍生灾害的扩大,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2.1.3.5及时掌握和报告重要情况。2.1.3.6写出紧急处置情况书面报告,项目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2.1.3.7其他工作。2.1.4应急救援工作组及职责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9个应急救援工作组,各专业组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2.1.4.1技术专家组: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任组长,成员由项目部内、外有关技术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职业病危害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2.1.4.2抢险救灾组:由项目部救护中队队长任组长,成员由专业救护队、辅助救护队及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所属其它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2.1.4.3医疗救护组: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任组长,成员由总院中心区医院、区内外医疗专家和相关医护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急救和护理。2.1.4.4物资供应组:由供应科科长任组长,成员由供应科和事故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保证抢险救灾所需的各类物资、设备的紧急调集和及时供应。2.1.4.5治安保卫组:由治安保卫队科长任组长,成员由治安保卫队及灵武市中心区的派出所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人员的疏散、戒严、维持治安秩序保障交通畅通。2.1.4.6后勤保障组:由物业公司经理任组长、成员由物业公司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抢险救灾人员的食宿接待、车辆调度、通讯保障等后勤服务工作。2.1.4.7善后处理组:由项目部工会主席任组长,成员由项目部工会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走访慰问等善后事务处理工作。2.1.4.8事故调查前期取证组:由项目部驻安监处处长任组长,成员由驻项目部安监处、安全管理科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配合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宁夏煤项目部安全监察局、自治区卫生厅等政府部门,负责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事故损失等情况进行前期的调查取证。2.1.4.9新闻信息组:由项目部组宣科科长担任组长,成员由组宣科、办公室人员组成,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授权对外发布消息,保持与外界的沟通渠道,正确引导公众舆论。3预警和预防3.1危险源监控依据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和危险源监控系统,采取人工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两种方式对危险源进行监控。结合生产条件和工艺流程,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建立健全危险源台帐,强化事故隐患及危险源的管控。对重大危险源可能酿成事故的预兆,按照预警机制,采取预警行动,及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3.2预警行动根据所属单位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报和预测结果,应急救援办公室对安全生产事故采取以下措施:3.2.1下达预警指令。3.2.2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提出相关整改要求。3.2.3连续跟踪事态发展,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3.2.4应急机构进入应急准备,采取相应防范控制措施。3.3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接收日常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实施统一指挥、分级处理。3.3.1员工有义务通过110、119、120、122等报警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迅速报告和反映事故信息。一旦发现事故征兆或发生事故,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将有关信息报告调度室。3.3.2调度室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的态势和严重程度,确定是否启动Ⅱ级响应,如确需启动Ⅱ级响应,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同时下令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专业救护队火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应急救援通讯电话详见附表:应急救援通讯录。3.3.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迅速向项目部、宁夏煤项目部安全监察局等相关上级政府部门报告。3.3.4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必须写出书面报告,并按规定的事故报告程序和方式逐级上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企业规模。(3)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6)需要项目部和上级部门协助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项。(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4应急响应4.1响应分级II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按照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必要时启动Ⅱ级响应。4.2应急响应程序4.2.1先期处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接到预警后,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1)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5)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6)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7)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4.2.2应急救援根据事故类型、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发展态势,启动相应级别预案,按照专项应急预案救援程序组织救援。4.3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遇险人员获救,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报项目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意后,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5信息发布由应急救援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灾难的信息综合、发布工作。负责对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下列问题予以及时通告和解答。5.1事故应急反应过程中的抢险、救灾动态。5.2经调查已确认的事故原因、责任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5.3对事故教训的分析总结及采取的防范措施。5.4对事故善后处理和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5.5抢险、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6后期处置6.1后期处置及恢复生产应妥善安置遇难人员的家属,项目部人力资源科和工会组织负责做好遇难人员的详细统计资料,并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及时报告项目部和劳动保障部门,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做好遇难人员亲属的接待、安抚和补偿工作。尽快恢复生产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对项目部井事故,在此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如顶板垮落、瓦斯突出等,因此在恢复通风、清理现场时必须制定和采取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加强支护等安全措施。应急救援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度要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人数,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设施等,并重新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在救援中损耗的应急物资必须重新更换配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整理好抢险救灾记录、图纸等,及时总结分析,写出救灾报告。6.2事故调查按照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的规定,救灾完成后,应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以充分吸取事故教训,从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安全措施。并确定事故的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改进措施。6.3总结与评估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技术专家组对事故的破坏损失程度、抢险过程、应急求援能力等进行评估。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组织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完成总结报告。7应急保障7.1应急队伍保障7.1.1本着应急资源统筹计划、合理布点的原则,分专业分层次建立和完善项目部应急救援系统。7.1.2整合企业现有应急资源,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7.1.3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签订互助协议,确保应急期间的医疗救治、治安保卫、交通维护和运输等应急救援力量到位;7.1.4加强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员工应急能力;7.1.5加强国内、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项目部应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7.2物资和装备保障7.2.1依据职业病危害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以区域应急系统为主体的项目部应急物资储备和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制度。在应急状态下,由项目部应急救援办公室统一调配使用。7.2.2宁东救护中队装备的主要救援装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7.2.3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库,储备局扇、水泵、风筒、水管、灭火器材、施工材料(如料石、红砖、水泥、黄沙)等必要的救灾装备、物资等。7.2.4消防救护和医疗救护装备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提请灵武市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间。7.3技术保障7.3.1聘请专家,组织分类分级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库。7.3.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技术信息平台。7.3.3充分发挥技术机构和应急系统的作用,不断开发应急救援的新技术、新方法。7.4通信保障建立健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大力发展视频远程传输技术,保障救援现场抢险指挥部和应急救援指挥部之间的通信畅通。7.5医疗救护根据应急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医疗救援机构,组织实施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同时通过社会应急医疗救护资源,支援现场应急救治工作。7.6资金保障7.6.1应保证应急管理的日常费用,用于应急物质、人员训练和演练、装备储备、设备维护等。根据需要,设立专项应急资金,提高应对的处置能力。7.6.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核销。7.7基本生活保障配合灵武市政府做好受灾员工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7.8人员防护和安置应急救援人员配备符合救援要求的人员安全职业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生产区域内建立紧急疏散地或应急避难场所。配合政府部门使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公众得到安置。

职业健康奖惩制度1职业卫生安全涉及全体员工的身心健康,全体员工必须认真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相关职业卫生操作规程。2职业卫生安全工作应纳入各单位总结、评比。应对下列生产经营过程中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2.1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普及,三级教育率100%,组织机构、制度健全,能及时消除职业卫生安全隐患,安全装置完整好用,无各类职业卫生事故、工作成绩突出的。2.2发生职业卫生事故后,及时组织抢救和处理事故,避免重大损失,有显著贡献的。2.3在安全生产宣传月中有显著成绩的。2.4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一年来未发生任何生产事故,成绩显著的。2.5由于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转危为安,避免重大事故、装置停产、主要设备损坏以及制止违章和误操作事故,有显著成绩者。2.6为确保职业卫生安全生产,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经有关部门审查,确有较大价值,列为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实施后,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