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_第1页
大连市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_第2页
大连市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_第3页
大连市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_第4页
大连市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卜列说法正确的是()t「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时把t「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时把30g丙放入50g水中能得到80g丙的饱和溶液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町以采用降温方法t」C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剤的质量为甲A.B.C.D.〈乙〈丙【答案】D【解析】A、t『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員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错误:B、t「C时把30g丙放入50g水中能得到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20g+50g=70g,80g丙的饱和溶液错误.错误:C、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不是降温的方法,错误;D、t3°C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为甲v乙v丙正确,因为在该温度R它们的溶解度关系是甲>乙>丙,正确•故选D。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t「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C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

140gD.t/C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务【答案】CIll【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匕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不说明温度时,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二溶解度于(溶解度+100g)X100% ,t「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Ill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最分数一定相等:C.t/C时,甲,乙两物质哦溶解度为40g,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溶质的质量都只能是40g,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D.t/C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等质星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少。选C己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点燃反应前•—氧原子点燃反应前•—氧原子A.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A.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C.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0原子构成的02分子;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0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0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0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0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在02中燃烧生成C02和H2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_点感CO2+2H2O。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B、A是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介物,属于有机物,C、A是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爆炸,点燃前要先检验纯度,防11.爆炸,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D是水,不是有机物,错误;D、由方程式及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A,B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错误。故选D。某同学将mgMg.Al、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2.4WmW6.52.4<m<6.5

l・8WmW6.51.8<m<6.5【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将mgMg、Al、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是由金属离子(Mg"Al"假设分别为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则7.lg!奈|=7.3g,30.JMg+2HC1=MgCl2+H2T24 73X、7.3g24_假设分别为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则7.lg!奈|=7.3g,30.JMg+2HC1=MgCl2+H2T24 73X、7.3g24_x{73~73g2Al+6HC1=2A1C15+3H2T54 219土7.3g54匸219"73g叫=2.4gZn+2HC1=ZnCL+H.T叫=2.4gZn+2HC1=ZnCL+H.T■ OB65 73呂7.3gFe+2HC1=FeCl.+H.T56 73・! 7.3g七=l.8g737.3g737.3g56 737.3gx」=5.6g由计算可知,若为U!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时,m最大值为6.5g,最小值为1.8g,而该物质为混合物,故m的最大偵应小于6.5g,最小值应大于l.8g,故选D。A.向盐酸中加水A.向盐酸中加水?0 水的体积B.浓H2SO4B.浓H2SO4加入水中温度曰室温匕0硫酿质量固体t质量s(g)c.瑕烧CaC03 '0时间落解.度D.02在水中的溶解性(L〉 温,度【答案】c【解析】A.向盐酸中加水,溶液的酸性变弱,pH变大但始终成酸性,pH始终小于7B.浓H;S0i加入水中,溶解放出大量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然后慢慢冷却至室温,所以最终溶液的温度能恢复到原温:C.锻烧CaCOs,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固体,因此固体减少,反应结束时固体的质量为生石灰的质量,大于零;D.0二在水中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选C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砂,叮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b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镁离子用氢氣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彻离子沉淀,加入过鼠的氯化刨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策化刨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範化飢,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剰余的氢氣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加过量的BaCb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⑤加过量的Ba%溶液,④加

过量的Na2CO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或②⑤④①③故选D.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CO(C0=)一一通过足註的灼热氧化铜MnQ粉末(KC1)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CO(C0=)一一通过足註的灼热氧化铜MnQ粉末(KC1)—溶解、过滤、洗涤、干燥FeSO」溶液(CuSO。一一加入足量锌粉、过滤溶液(NaCl)一一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7.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O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灼热氧化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KC1易溶于水,MnO:粉末难溶于水,可釆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 FeSO,溶液和CuSO,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NaCl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卜列推理正确的是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银也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敵溶液的pH>7,因此测得某溶液的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卜列推理正确的是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银也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敵溶液的pH>7,因此测得某溶液的pH=12,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8.A.B.C.D.t答案】DISB

苣I【解析】A.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在铜前,所以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银在铜后,因此银不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就能到这灭火的目的;C.碱溶液的pH>7,如测得某溶液的pH二12,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D.溶液的化学性质是由溶质溶于水产生的离子决定的,同样的微粒决定同样的性质。由0H溶液中0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0HISB

苣I点睛:1、溶液的性质决定于溶液中的溶质产生的微粒。2、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三个意义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卜・得到150g不饱和溶液。卜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員分数最接近的是5.3%5.6%12.7%13.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氧化镁和稀盐授反应生成気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範化镁、水和二氧化碳:MgO+2HCl=MgCL+H:O溶液增加质量40 95 40MgCO3+2HCl=MgCL+H:O+CO2T溶液增加质量84 44 84-44=40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景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氣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则MgCk-溶液増加质量95 40x150g-142g=8g95_40X8g解得x=19g:该溶液的溶质质員分数为:碧xl00%52.7%°150g故选:Co【点睛】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答案】B【解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索组成,但由同种兀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単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C、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活波金属,也凹能是碳酸盐等,错误。故选凯烧杯中盛冇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和氧化铁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稀盐酸100卽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该温度卜的不饱和溶液120g。再向其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示数为27.2g°则卜冽相关计算中,不正确的是C.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C.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NaCI58.5g()°A.原固体中金属元素质最为13.6gB.所用盐酸的溶质质最分数为29.2%D.实验中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为32g【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MgO、FtO3和酸反应及与戚反应的关系,找出増量,以MgO为例:MgO〜O~2HC1~2OH〜2NaOH~2NaCl〜Mg(OH):〜增量40 58 18设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氢氧根的质星为y,实验中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为z,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NaCl的质量为m,则:2HC1〜2OH-〜2NaOH~2NaCl〜增量73 34 80 117 18100gx y z m (27.2・20)gx=29.2%y=13.6gz=32gm=46.8g原固体中金属元素质房为27.2g.13.6g=13.6g,故选Co12.卜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CaO和CaC03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B鉴别NaOH和Ca(OH):溶液加适量腿CO,溶液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D检验NaCl中含有Na=CO3加水溶解A.A【答案】B【解析】A.A【答案】B【解析】A、加水溶解,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无法得到氧化钙,错误;B、氢氧化钠不与碳酸钠反应,无现象,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碱石灰反应,无法得到二氧化碳,错误:D、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错误。故选BoB.BC.CD.D13.将金属镁和另一种金属X的混合物共。g,加入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A.B.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B.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C.D.若滤渣的质量为ag,则金属活动性顺序白”能是Mg>X>Fe>CuD.【答案】C【解析】A、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Mg>Fe>Cu,金属镁先置换出铜,再置换出铁。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正确;8、若金属镁的量不足,没有将Fe(NOa)中的铁置换完,则滤液中溶质仃硝酸镁和硝酸亚铁,滤渣冇铜和铁,由于金属X的活动性不确定,可能位于铁之后,故滤渣中町能有三种金属,正确;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此金属为铜,若镁没有将硝为铜中的铜置换完,则滤液中甫三种溶质,错误;D、镁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置换出铜、铁.滤渣质量増加。由于加入混合物的质量为明,且滤渣的质量为那么X必须置换出铜或铜、铁,旦相对原子质最比铜、铁要大(如锌),正确。故选C。14.除去卜冽杂质,所选用的试剤和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朵质试剂操作方法Akno3NaCl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BKCIK2CO3盐酸加入过量的盐酸,蒸发CCuFe2O3碳粉与过量的碳粉混合,加热到高温ilJ将混介'(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B.BC.D.DAB.BC.D.D【答案】C【解析】miA、KNOj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範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正确;B、K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紅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除去盐酸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碳粉过量,会引入新的杂质,错误D、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错误.故选C。mi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剤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剤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某不純的氯化钙样品中含有紅化铁、紈化镁、級化钠、碳酸钠中的某些物质。取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得无色澄清的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硏酸银溶液,得到28.7克沉淀,则关于该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推断正确的是既无级化铁、也无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镁 B.只有策化镁、没有範化钠C.只有氣化钠、没有気化镁 D.一定有気化镁和氣化钠【答案】D【解析】取该样品11.1克溶亍造鼠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有黄色的氯化铁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和郭化钙会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假设ll.lg是纯的範化钙,产生氯化银的质量为xCaCh~2AgCI111 287ll.lgxx=28.7g设纯净的氯化镁反应产生敏化银沉淀的质量为VMgCl2z2AgCl95287ll.lgyy=33.5g设纯净的範化钠反应产生氛化银沉淀的质晟为zNaCHAgCl58.5143.5ll.lgzz=27.2g因为範化钙反应产生的沉淀正好是28.7g,因此若含有敏化镁,则一定含有範化钠,要么这两种物质都没有,只含有不能反应的硝酸钾,因此:A、氣化铁显黄色,碳酸钠和紅化钙

不能共存,则一定没有,一定含有氯化镁,错误;B、若含有氯化镁,则一定含有範化钠,否则产生的沉淀会大于28.7g,错误;C、若含有氯化镁,则一定含有氯化钠,而不是氯化镁和硝酸钾的组合,错误:D、若含有氯化镁,则一定含有氯化钠,因此可能是氯化钙、筑化镁、氯化钠的组合,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取该样品1L1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有黄色的気化铁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和鋭化钙会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结合纯範化钙和穂酸银反应产生觎化银沉淀的质量及氯化镁、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氣化银沉淀的质量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卜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対应,其中正确的是(A.化碳的质£□>里g0盐酸的质量g表示向一定量大理*中滴加稀盐酸,A.化碳的质£□>里g0盐酸的质量g表示向一定量大理*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表小加热一定量碳铉(NH4HCO3),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C.0 反应时间21成体质C.0 反应时间21成体质•€生气的量H2表示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及氧气的质后关系°反应时间质量g表示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产质量g表示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产反应时间生氢气的质量关系【答案】B【解析】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屋随盐酸的増多而增多,当碳酸钙反应完,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増加:碳酸氢铉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水,生成物中没有固体,所以反应结束,固体质量为零: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氧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

镁比铁活动性强,反应快.由于镁粉和铁粉足最,酸反应完反应结束,生成氢*的质鼠一样多。选B点睛:结合反应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变化和图像表达的变化比较,重点是起点、变化趋势、终点,同时要看清坐标对应的量.和反应物的量卜列除考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除去"I啲少量0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除去30中的少g:CaCO3:加入足鼠稀盐酸,充分反应除去KCI溶液中的少暈MgCb: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Cu(N0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答案】D【解析】A.除去間中的少最0*通过灼热的Cu粉末,收集气体。故A错误。B.除去CaO中的少景CaCO5;瑕烧充分反应,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故B错误。C.除去KC1溶液中的少量MgCL;加入透量KOH溶液,过滤,加入适量NaOH溶液.产生新的杂质範化钠。故C错误。D.除去Cu(NO3):溶液中的少MAgNOs.D.除去Cu(NO3):溶液中的少MAgNOs.:加入足量铜粉,与硝酸银充分反应,生成银.硝酸铜,后过滤。故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除朵相关的知识。18.卜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18.卜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表示KMnO.加热制O:生成的MnO:的质易与时间的关系图表示C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同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表示向饱和的C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D.A.①®B.D.【答案】D【解析】①KMnO,在加热条件卜•生成制。:、MnO:、括酸钾,所以开始时二氧化犠的质量为零;反应中质量增加,反应结束质量不再改变;②C还原CuO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大于生成的铜的质量,所以反应中固体的质量减少,反应结束固体质量不再改变;③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向饱和的C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会析出,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的的溶解度减小,溶质会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会减少,反应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部分析出的氢氧化钙又溶解,溶质的质量:增名,但是由于水比反应前少了,所以最终溶质的质后小于开始时,溶质的质量。④

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景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的反应快,先反应完;锌比同质量的铁反应生成氢气少;最终铁的平线比锌的高:选D-I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I正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卜.列各组试剤,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Cu、Ag、FeSOi溶液B.Cu、FeCl:溶液,AgNOs溶液C.Fe.Ag、CuSO,溶液D.Fe、Cu、稀硫酸,AgNO,溶液【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思考,Fe、Cu.Ag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Cu>Ag.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Cu,Ag都不能和FeSOi溶液反应,得不出Cu.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诃行.B、Cu,FeCL溶液,AgS溶液这三种物质中,铜与FeCl: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与AgNO,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C、铁可以置换CuSOi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因此,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D、Fe,Cu,稀硫酸,AgNOs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硫酸II反应,也能与AgM)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能与IIAgXh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故选B.某同学进行了兢烧石灰石的实验,过程如卜.(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酒精喷灯中的燃料是酒精C:HsOH)°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将焼杯jI将焼杯jI1•倒入足岐迅速正放-[JH庄水步骤I可证明锻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步骤II、1【【可证明頫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氧化钙白色固体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D.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燃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答案】B【解析】A、由于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该实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燃烧石灰石的产物

中有二氧化碳;B、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化佥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猷试液变红色;C、由于石灰石中含有杂质,白色固体M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杂质,可能含有碳酸钙:D、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小于燃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景.故选B.点睛:分析反应后的成分是,除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冇剩余。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屋不变。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利用卜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实验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在A、B中各放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C),A中加入约S试管的80°C水,A、B中白磷均不燃烧;从a处通入Ch使A中热水恰好完全进入B中,A中白磷燃烧,B中白磷不燃烧; ,B中白磷燃烧。(实验2)探究MnOz ,B中白磷燃烧。A中加入约1/3试管的也。2溶液,B中放入一而粘有MnO2的玻璃片,A、B中均无明显现象;从c处抽使A中液体进入B中,观察到玻璃片上粘有MnCh的一面产生大量1泡,另一面无明显变化。回答卜.列问题:(1) 实验L步骤③中的操作是 o能说明“町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2) 实验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实验能否得出“MnO2是H2O2分【答案】从a(或c)通入【答案】从a(或c)通入02步骤①B中白磷不燃烧,步骤③B中白磷燃烧frM11O.2HQ^=^2HQ+O]t不能,因为没有证明Mn(h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解析】【分析】【详解】(1)实验1:步骤③中的操作是从a(或c)通入6,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B中的白磷没有氧气,故要使B中的白磷燃烧,故要通入氧气:步骤①B中白磷不燃烧,步骤③B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犠催化作用卜•生成的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11O.2出。2^=2也0+02个;催化剂貝有“一变二不变”的特点,即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但自身的质景和化学性质不变,由于还没有判断二氧化猛的质最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故不能说明二氧化犠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剤。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剤。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査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鼠的Cabh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监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猜想二:氢氧化钠、碳酸钠猜想三: 猜想四:氢氧化钠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定量分析)探究小组的同学称取氢化钙样品的质最为log,加入足晟碳酸钠溶液中(假设氢化钙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且溶于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滤渣质最为20g,试计算氢化钙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CaH2+2H2O=Ca(OH)2+2H2个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一Ca(OH)2+Na2CO3=CaCO3^+2NaOH84%【解析】【分析】【详解】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个。[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猜想二:氢氧化钠、碳酸钠猜想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猜想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猜想一不合理,Ca(OH)2与NazCO,不能

共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Q+2NaOH°[定量分析]设氢化钙样品中氢化钙的质員为x由CaH2+2H2O=Ca(OH)2+2H2个:Ca(OH)2+Na2CO3=CaCO3xk+2NaOH得:CaH2〜Ca(OH).〜Cag42 100x 20g42 100x20gx=8.4g故氢化钙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为誹。%=故氢化钙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为誹。%=84%酸、碱、盐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它们貝有广泛的用途。(1)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中,生成物中一定有 生成。A水B盐C沉淀D气体(2)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溶液质最与加入锌的质最关系如图1所示。写出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工 o经测定a点和c点时溶液的质量相等,请分析原因 (3)某化学小组选用稀盐酸和石灰石用如图2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的CO2,并检验其性质。f'溶流质量gf'溶流质量g①请把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 请写出用c装置收集CO2的原因 ”根据D中的现象写出一个CO2的用途 某同学想用A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若50g稀盐酸与含5.0g碳酸钙的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则该稀盐暦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BZn(NO3)2、Cu(NO3)2、Mg(NO3)2根据金属置换规律可知,锌能和硝酸银溶液、硝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O2+2Ag、Zn+Cu

(N03)2=Zn(N03)2+Cu,由化学方程式订知,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来216份质量的银,使溶液的质量减少;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来64份质量的铜,使溶液质量增加,当到c点时,锌置换银使溶液减少的质最正好等于锌置换铜使溶液增加的质量MnO,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2也。2^^2出0+。2个73%硫酸【解析】【详解】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所以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中,生成物中一定有盐生成,故选B:①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根据金属置换规律可知,锌先稍酸银反应,然后再和硝酸铜反应,锌不和硝酸镁反应,b点表示锌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溶液中的溶质仃:硝酸锌、硝酸銅和硝酸镁:②根据金属置换规律可知.锌能和硝酸银溶液、硝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2AgN0a=Zn(NOD2+2Ag、Zn+Cu(NOD2=Zn(NOj)2+Cu,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来216份质最的银,使溶液的质量减少;每65份质虽的锌置换出来64份质量的铜,使溶液质量增加,当到c点时,锌置换银使溶液减少的质量正好等于锌置换铜使溶液增加的质量:浓;硫酸①二氧化碳不和浓硫酸反应,要想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就要让二氧化碳和浓硫酸接浓;硫酸触,所以把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管后的图如右图所示: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D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町用于灭火;A装置不能加热,适合于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MnO.2H2O2 .2H2O+O2个:设5.0g碳酸钙完全反应需要HCI的质量为xCaCO3+2HC1=CaCL+H2O+CO2?100 735.0g x100_5.0g~73x-x=3.65g该稀盐酸的溶质质后分数为:

100%=7.3% 50g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景分数为73%。【点睛】(2)中首先写出所有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据方程式判断溶质成分、溶液质量变化就比较简单了°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査阅资料)(提出问题)(査阅资料)(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乙同学认为:丙同学认为::①Ca(NO3)2溶液呈中性.②Ca(NO3)24-Na2CO3=CaCO3^+2NaNO3只含刊NaOH:只含有NaOH、Ca(OH)2;含有NaOH.Ca(OH)2、Na2CO3;你认为可能含有 O(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 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景的①—溶液并过滤出现白色沉淀猜想正确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酚猷试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景的①—溶液并过滤出现白色沉淀猜想正确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酚猷试液••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卜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答案】NaOH、NmCCh丙如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硝酸钙红不正确如果含有NaOH和Ca(OH)2时或含有NaOH和NaKO^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反应物是否有剩余【解析】【分析】本题主要从考虑反应物过最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方面分析。

【详解】(1)当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应为NaOH和NazCCh(过量的),故答案为:NaOH、Na2CO3:(2) 丙同学的猜想中,如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可能同时存在,故答案为:丙;(3)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诃能同时存在,原因是氮氧化钙和碳酸铀同时存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答案为:如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I?(4) 足屋的硝酸钙检测碳酸钠存在,足鬣的硝酸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中性的硝酸钠,硝酸钠和硝酸钙都为中性,且排除了碳酸钠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再滴入凡滴酚猷试液检测氢氧化钠存在,若出现白色沉淀,酚酿试液变红色,则猜想正确,故答案为:硝酸钙;I?(5) 根据(4)的分析可知,若出现白色沉淀,酚猷试液变红色,则猜想正确,故答案为:红;(6) 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因为如果含有NaOH和Ca(OH)2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含有NaOH和NazCO,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不会百.二氧化碳生成,也是无明显现象,滴加过量盐酸时才会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不正确:(7) 根据(6)的分析可知甲不正确的理由是:如果含有NaOH和Ca(OH)2时或含冇NaOH和Na2CO3时,滴加少最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故答案为:如果含有NaOH和Ca(OH)2时或含有NaOH和NazCO^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8)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冇剩余,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猷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猷溶液变红。碱溶液町以使酚酿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了OHL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酰溶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卜图3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N・C1N・C1溶液(1)实验[可以证明 (2)实验(2)实验II加入蒸循水的目的是 O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II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m滴入〈co,溶液,振荡,酚酰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量的Ca6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 现象。由实验I、□、m得出结论:co/可以使酚猷溶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猷溶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o〃你认为Na2CO3溶液存在OH的原因是 。【答案】(1)钠离子不能使酚猷试液变红色(2) 水不能使酚猷试液变红色酚敵试液含白•水(3) 有白色沉淀生成(4) 碳酸根离子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离子从而使酚猷试液变红色【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I是滴入NaCI溶液,含有钠离子,故通过现象:无色酚猷溶液不变红,可以证明钠离子不能使酚歓试液变红色(2) 实验II加入蒸個水,通过现象无色酚酰溶液不变红,目的是证明:水不能使酚猷试液变红色: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II没必要做,理由是:酚酰试液含有水,但酚歌溶液是无色的(3) 实验ni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酿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最的Ca6溶液,发生反应:CaCIMCO疔CaC02+2KCl,故现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IS(4) Na2CO3溶液存在OH•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