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二、文献综述三、开题报告四、通过对1988-2011省草海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分析可知20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因素中的水文和土壤对保护区在1988-2011的景观格局有较大影响草海湿地不仅是该片区唯一因此当地和人民势必会重视对草海湿地的保护此外草海所在的威而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展和政策是导致草海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显著变化的重要原因。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持续增长与湿地和绿1988-2011建设用地的大幅增加和耕地的减少相对应。从政策来看,当地出台的《威宁彝族苗族自治县草海保护条例、成立的“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景观;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指数;驱动力 草海保护CaohaiplateauwetlandinGuiisnotonlyanationalnaturereserve,butalsoacompleteandtypicalplateauwetlandecosystem.Theregion,withabundantbiologicalresources,hightourismdevelopment,utilizationvalueandscientificresearchvalue,istheworldbird-watchingHolyLand;atthesametime,astheprotectedareaislocatedintheoldtownofWeiningCountywhichisChina'skeypovertyalleviationcounty,thelocalpeople'sproductionandlife,thecity'sstrategicplanningand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recloselyhighlyrelatedtoCaohaiplateauwetland.Duringthesecondhalfofthe20thcentury,trappedinthebackwardeconomicdevelopment,thelocalpeopleandtheernment’s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heCaohaiwetlandresultedinthereducedwetlandarea.Also,theecologicalsystemsufferedseriousdamage,whileeconomicdevelopmenthasbeenfurtherhindered.Thisawfulexperiencemadethelocalpeopleandernmentrealizetheimportantrelationshipbetweenwetlandprotec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AfterdecadesofprotectionofCaohaiwetland,notonlyhastheareaofwetlandincreasedsignificantly,butalsotheregionaleconomyhasgainedunprecedenteddevelopment.BasedonthedataofCaohairemotesensingimagesincethe1980s,thisprsummarizesthemaincharacteristicsofthedynamicchangeofregionallandusestructure,yzesthecharacteristicsanddrivingforcesofthedynamicevolutionofwetlandlandscpatternwiththecombinationofinformationleftbythenaturalfactorsandman-madefactorsontheland,andprovidestheoreticalbasisfortheprotectionofwetlandandforregionalThemaincontentsofthisstudyThearticleusedtheLandsat5TMimageinstudyareain1988and2011asdatasource,appliedtheERDASIMAGINE9.2softwaretotransformationprocessoftheremotesensingimageofthestudyarea,andestablishedlandscclassificationsystem.AndthenutilizedtheArcviewGIStogeneraandusetransfermatrixandstudiedthelandusecoveringandchangeoftheCaohaiprotectedAreafrom1988.Basedonthetheoryoflandsc ecology,thecharacteristicsofthe patternandthedynamicchangesofthelandsc structurewereyzedonthebasisofpatchtypelevelandlandsc levelbycalculatingthelandscpatternindexofthestudyExplainthedrivingforceofwetlandlandscchangeformorethan20yearsinthestudyareafromtherespectiveofthenaturalfactorssuchashydrology,soilandofsocialfactorssuchaspopulation,economicdevelopment,policiesandregulations.ThemainconclusionsofthisstudylistasThroughtheysisofthelandusetransfermatrixfrom1988to2011ofCaohaiNatureReserveinGuizhouProvince,itisfoundthatthelandusestructureofthestudyareahaschangeddramaticallyoverthepast20years,andthatthetrendoflandusechangeinthestudyareachangeisconsistentwiththeresultspursuedbythelocalurbanconstructionplanningandpolicyorientation,reflect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developmentandlandusetosomeextent.Theresultsoflandusetransferysisshowthattheareaofwaterareain1988-2011increasedmarkedlyandthatthemainsourceiscultivatedland.Thecultivatedlandareadroppedsharply,mainlytransformedintowetlandsandconstructionsites.Theareaofwoodlandisslightlyhigher,buttheconversionrateishigherandlessstable.Thesituationofgrasslandisverysimilartothatofwoodland,buttheconversionratioofgrasslandishigherandgrasslanditselfismoreunstable.Thisismainlyrelatedtothemeasuresofreturningfarmlandtoforestry,improvinggreeningrateandcontrollingpollution,whichhavebeenimplementedformanyyears.ThroughtheysisofthedynamicchangesofthelandscpatternofCaohaiNatureReserveinGuizhouprovincefrom1988to2011,thedevelopmentofthelandscstructureoftheresearchareahasundergoneremarkablechangesinthepast20years.ThefollowingfeaturesaremainlyIntermsofthepatcharea,densityandedgeoftheplaque,underthepremiseoffixedareainthelandsc,thestudyareaofthelandscshowsthatthenumberofpatcheswasgreater,thatpatchareareduced,andthatpatchedgebecamemorecomplex,whicharethecharacterizationofIntermsofpatchsh ,landsc patchestendto ecomplicated.Intermsofthelandsc spreadanddispersion,thepatchisscatteredandthepatchconnectionisworse.Intermsofthediversityofthelandsc ,theproportionofeachpatchappearstochange,andthedistributionismoreuniform;also,thenumberofdistributionismorebalanced,thelandsctendstoearnmorediversification.TheresultoftheresearchofdrivingforceofthedynamicchangeoftheCaohaiwetlandlandscpatternshowsthatthehydrologicalandsoilfactorsinthenaturalfactorshaveagreatinfluenceonthelandscpatternoftheprotectedareafrom1988to2011.TheCaohaiwetlandisnotonlytheonlylargewaterbodyinthearea,butalsodirectlyparticipatesinthewatercycleandatmosphericcirculationinthearea.Thechangeofwatertywilldeeplyaffectthechangesoflocal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Atthesametime,astheCaohaiwetlandistheplateaufreshwaterlake,showingitshighvalueforpeople’slifeandproduction,thelocalernmentandpeoplewillcertainlyattauchmoreimportancetotheprotectionofthewetland.Inaddition,thecultivatedlandiswidelydistributedinWeiningCounty,thesoilpropertiesaresuitableforcultivation,andthesubstitutabilityofsoilresourcesisrelativelyhigh.Incontrast,thewetlandhaslimitedareaandlowsubstitutability,somaintainingtheareaofCaohaiwaterstomaintainthelocalecosystembalance,theharmonybetweenhumanandnaturalcoexistenceisverymeaningful.Inthesocio-economicfactors,economicdevelopmentandpolicyregulationaretheimportantreasonsfortheremarkablechangeoflandusestructureandlandscpatternintheCaohaiarea.Thesustainedgrowthofthethirdindustryintheregion'sGDPcorrespondstotheincreaseofwetlandandvegetationarea,indicatingthattheusageandutilizationoftourismresourcescanundoubtedlyleadtothelocaleconomicdevelopmentanderadicatepoverty.ThedevelopmentofthetourismindustryandtheconstructionlandneededtorehabilitatetheecologyofCaohaiarealsorelativetothedramaticincreaseinconstructionlandandthereductionofarablelandfrom1988to2011.Fromtheofpolicyandregulation,thelocalpromulgated"ProtectionOrdinanceofWeiningWetland",theestablishmentofthe"GuizhouCaohaiNationalNatureReservesadministration"andvigorouslyimplementof"theecologicalprotectionandcomprehensivemanagementprojectofCaohai"havestrengthenedthelocalpeople'sconsciousnessofprotectingwetlandsandecology,leadingtothepick-upintheareaofwetlandandthedeclineofcultivatedland.Keywords:wetlandlandsc ;landusechanges;landsc patternindex;drivingforces;Caohaiwetland一、 (一)研究背景与意 (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研究进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 二、研究区概 (一)自然地理概 (二)社会经济概 三、数据与方 (一)数据来 (二)研究方 四、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 (一)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分 (二)景观格局变化的定量分 五、草海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 (一)自然因 (二)社会经济因 六、结论与展 (一)研究结 (二)发展建 参考文 一、引(一)研究背景与意1、研究背据环境署的测算结果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湿地还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我国于2003年和2013年分别完成的首次和第二次湿地资源的结果显(1)积减少。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337.7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此外,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化趋势明显,河流(2)279468,(3)湿地受压力进一步增大。湿地生态状况主要因子已从十年前的污染、围垦和狩猎三大因子,转变为现在的污染、过度捕捞和、围垦、外来物种入侵和基建占用五大因子因子出现频次增加了38.72%。主要因素增加,影响频次和面积都呈增加态势。由此可见,我国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发展依然着湿地生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中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不仅对生命之源——水资,分融入体现了其自身的复杂性功能多样性以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广泛。2、研究意(LUCC应的研究开展缓慢。因此,对草海的研究有助于对喀斯特地貌的深入研究,从而LUCC,而在研究这一基本过程时通常将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立相互联系,对动态过程给予高度重视,从动中寻找驱动因子(KrummelJ.R.etal,1987及发展前景针对草海区域在现实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状况,动的种种结果,因此充分了解和探究草海湿地中蕴含的信息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人类活动是如何干预自然,也有利于遵循一定的规律对草海未来的治理道路给随着现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旅游业)作为国家重要开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对经济,社会繁荣具有不能(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研究进1、景观格局研究方,2007(傅等,2001。但目前大多研究者通过比较景观格局指数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反映景观格局演变趋势。常用景观格局的指标根据景观的空间形态可分为破碎化指数、边缘特征指数、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四大类(陈文波等,20021.1 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香浓指数、边缘特征指数斑块周长、边缘对比度、总边缘长度 多样性指数香浓指数、,2005地统计学模型可以为生态学家在态学各种复杂问题时提供相关的方法,1999;,2005,。转移概率常见的有夫模型、元胞自模型等(SchoderB.etal,2006;TraniMK.etal,1999)夫模型是最常用动态模拟模型。运用夫模型能够定量地描述景观斑块动态。夫转移矩阵只是对景观斑块动态的定量化(PanD.etal,1999。使景观斑块动态定量化研究更有价值;元胞自模型则在特定的约束体系作用下,2、景观格局指化的生态学原则即建立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瓦联系对于景观生态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局的表示更加客观、直观要做到这点。可通过3条途径(RMHulshoff,1995:1)通等探讨了在人为控制不同因子变量的条件下各景观格局指标对由中性随得的指标有:总斑块数目平均斑块大小总边界密度分维数蔓延度和(陈文波等,2004彭建等人选取24种常见景观格局指数,以市宝安区为试验区,探讨景观格,2006游丽基于景观指数进行不同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局分析时需考虑尺度效应(游丽,2008。等筛选了一组代表性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区域土地利用特征描述和土地利用分区通过景观格局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得出香浓景,2009V.Tomaselli等人在同一专题分辨率下用不同的类型分类方案对意大利南部的沿28al,2016)3、景观动态变化驱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制分析的关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定有些哪些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在自然系统中,气候、土壤、水文和自然等被认为是主(uBJetal,20005术政经体制政策及文化驱动因子的确定就是要找出驱动湿地景观发生演变的各个因素。由于驱动因子的状态与功能随研究的时空尺度的不同而异,因此种因素对湿地景观的作用方式不同,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等,2004。根据自然驱动因素对湿地景观的作用方式可将其分为两类:泥石流飓风等自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引起湿地景观产生直接影响(PanDetal,1999。它们相对活跃,是目前和未来短时空尺度内塑2001年来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表明,河口泥沙沉积使自然湿地向海淤涨,带动整个湿地景观向海推演以及海退导致湿地环境因子变化,这种海陆作用在较大的时空尺度(肖笃宁等,20012005江中游湿地系统演变过程中包含的蓄泄关系和湖垸关系等几个关键驱动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建造防洪堤、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和围垦湖泊等人类活动是导致该区湖泊面积减少,湿地调蓄功能下降及湿地整体价值受损的直接驱动因素(王学雷等,2005(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1、研究内维持景观格局的稳定性。而对景观格局造成直接影响的是人为因素,大量研究证明,程度、农业结构调整等也在不断影响着湿地景观变化的规模和速度。2、技术路文的技术路线。选区1988年和2011年的Landsat5TM影像,基于Erdas平台对研究20,24,循环收敛阈值为0.95,最后得到初始分类结果为20地类。对初始分进行重编码,进行土地利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以下5类:耕地、论和景观格局原理来论和景观格局原理来Erdas平台的非Fragstats3.3对分类后二、研究区概(一)自然地理概104°12′E26°53′N960046.51080%(较高,适于农、林业的种植和生产、沼泽土(含大量有机质养分,经疏干排水后可用于农、牧、林业、石灰土和石质土四个大类,其中适用于耕地的细化土壤类型高15950mm是水补给因此草海湿地的水域面积会受到季节性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而草250然环境。(二)社会经济概研究区位于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民族自治县——威宁彝族苗族自治县,该民族自治县同时也是省直管县试点,是国家新阶段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2016年民族自治县全县常住人口为128.37万人,陆域面积近4.54万平,分别占毕节市的19.33%和23.45%,为毕节市八大县中的人口第一大县;2016年威宁215.1513.23%,其中,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在全市所有县中拥有最高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88亿元,占比13.25%,是该市的旅游大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草海保护区曾经一度受到人为破坏。1860年代,草海面积达45平,是云贵高原上具有代表性的高原湿地;然而,1958到31平;1972年,草海再次遭遇大规模人工排水,水面仅存5平和部恢复草海水域。两年之后,草海水面恢复到25平。1985年,草海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毕节市发改等城人口急剧增多,使紧邻城市的草海水质,生态破坏,湿地面积缩小等严重2.1三、数据与方(一)数据来1、影像来本文选取的研究区是面积约为120km2的草海湿地景观。研究区的遥感影像来源于年月日和年26Lansat5TMDEMDEM数据。无云层覆盖,质量良好。原71-5730段6的空间分辨率为120米。该遥感影像波段较多,光谱信息丰富,利于湿地景观的(3.1)3.1Landsat5TM1,Landsat5TM2、数据处ERDASIMAGINE9.27RGB通道上分别赋值432波段,并分别得到了1988年和2011年研究区的TM432标准假彩面,432的组合波段是最常用的。之后,利用1988年和2011年的遥感影像,基于Erdas平台对研究区遥感影像采20地类。对初始分进行重编码,进行土地利用分类,提取GB/T21010-20075类: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3.2所示3.2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 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分后对两张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得到1988、20113.1、3.2、3.3所示。3.11988图 图 (二)研究方本文将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区在1988年至2011的土地四、草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一)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分1、土地利用数量变1988年、2011年两期的草海湿地土地利用分类的结果,统计得到利用类型4.11988-2011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统计图(4.1面积面积面积面积11土地利用类 1988 20114.11988年土地利用情况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草海保护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10%。2011198820个百分点至不到该区域面积的一半,为48.76%;水域面积有一定的增加,至2011年时已扩大面积至该区域的29.18%,近三分之设用地面积增加明显从1988年的5.03%至2011年的15.79%,增长了10个百分点。林地和草地的面积虽有增加但并变化不明显,两5%左右。19882011研究区内的水域面积有较明显的增加1988年的1717.83公顷增至2011年的2138.22公顷,面积比分别为23.44%和29.18%,所占比例增加有50.25个百分点。19882011204968.363573.45公顷,均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19882011年,林地的面积稳中有微弱上升。从1988162.81公顷增2011222.032.22%3.03%。1988年到2011年,林地的面积稳中有微弱上升。从1988年的110.79公顷增2011238.051.51%3.25%。198820111988年面368.915.03%;20111156.95公顷,占比也提高到了15.79%10%0.5%。2、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4.21988201119882011水耕林草2011水耕林草建设用2011年面积水耕林草建设用1988年面积0.65%转化为耕地,0.04%转化为建设用地。407.79二十几陆陆续续转化为水域,这部分面积占到了1988年耕地总面积的8.21%,24.2119886.56%部分林地转化为了水域。从耕地的转出上看1988年到2011分别有17.53%8.21%3.45%2.35%地面积在二十多锐减近四分之一的两个主要原因。(1.25hm²(43.29hm²不到2011年耕地总面积的5%,因此即使各方填补耕地,但因为原有耕地的转用和占1567.17hm²,因此无法避免耕地面积的大规模减少。1988201(1988年)201年林36.89%(188年50.30%26.59%2.18%部分转化为了建设用地(2.76%)和水域(0.27%从林地的转入状况来看,有116.82公顷的耕地及22.86公顷的草地转化为林地,二者均为林地转移的主要去路之一,二者合计对林地面积的贡献比率为62.91%。剩1988201(1988年)201年草13.91%(188年29.89%的草地得以20.63%9.83%变为了建设用地。从草地的转入情形看,正如上文所述,转入的草地为2011年草地总面积的86.09%,主要来源是耕地,约占2011年总草地面积的72.02%,另外林地及建设用地转入的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13.80%和2.64%171.4543.921988201173.14%。剩下主要是转化为(20.00%(6.56%(0.12%(871.11公顷,75.29%留了1988年大部分的建设用地,同时现有的建设用地中大部分是转用自耕地的。另2%的土地面积转化为了建设用地。(二)景观格局变化的定量分1、景观格局指数选择及其生态学景观格局指数是为定量分析景观格局而设计的反映景观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承继成、郭华东等,2004。景观格局指数可按层次分个层次对所选研究区进行分析。rags可得到的斑块类型指数有121个景观水平指数130个在利用景观指数是否恰当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由于很多指标间的相关性很水平上的斑块数量()、最大斑块指数()、形状指数(LSI)、面积分维数(RC)和分离度指数(DIVISI)5(NP)最大斑块指数(LPI)、形状指数(LSI)、面积分维数()、分离度指数(DIVISI)(CO)hannons(SHI)hannons均匀度指数(SHEI)8斑块数量(NP):该指数被景观中斑块的总数量,是对景观异质性形状指数(LSI):从斑块类型水平看,它是对类型度的简单描述(通过11,表示景观面积分维数(PAFRAC):或称周长面积分维数该指数通过空间尺(即斑块大小)反映形状复杂性和自相似性,其值介于1和2之间。值越接近2,表示况下单独计算。而且它需要较大的样本容量(n>20较好,否则这一基于回归分分离度指数():该指数是在景观或某一斑块类型中随机抽取两个像元不在同一斑块中的概率可表征景观或某一斑块类型中不同斑块空间分布的离散或程度其值介于0和1之间其值为零时表示景观或斑块类型只是单11表示每个像元都是一个独立的斑块。蔓延度指数(CONTAG):该指数反映景观中不同斑块类型在空间上的程度,其值介于0100之间。一般而言,高蔓延度(即该指数值接近100,说明景比趋于一致时,Shannon’s多样性指数增大。Shannon’s均匀度指数(SHEI):该指数反映景观中不同斑块类型面积的均匀度与其最大值的比值,其值介于0和1之间。值越大,说明各斑块类型在空间上4.34.42、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结果与基于Fragstats3.3计算出来的研究区斑块类型水平上的5个景观格局指数数表 4据上表的数据显示,19885NP2011年时度加重,说明草海保护区的这片土地在后期受到了极大的人为因素干扰。LPI来看,除了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的最大土地利用类型的面LPI值50%,说明耕地斑块遭到了严重的人类活动干扰,破碎化程度严重,但仍是LPI值也减小了一半多,说明研究区的水域在这23年里受到了人类的重点开发和利用,虽然水域的最大斑块面积大幅减19880.7229201123I19882.9655201的3.1322表明该区域对单个建设用地的开发建建设规模有一定的控制也进行项目开发建设时也有考虑到环境因素。从形状指数LSI来看,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LSI值都增加了,除水域的增加幅度从面积分维数PAFRAC来看,除了水域1988年的值因斑块数量太少无法计2011年时,该指数N198823年的进一步I说明了这三个类型的斑块在人为的干预和规划下呈现出规模扩大且集中的特点。此外还可以看到1988年时耕地的分离指数仅为0.5605而到201年时则大幅增0.88735状况。从LPI、PAFRAC和DIVIDION三个指标来看,数值最的均是水域和耕地3、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结果与基于Fragstats3.3计算出来的研究区景观水平上的5个景观格局指数数值见4.61988-2011研究区的变化特征呈现以下总体趋势(1)景观斑块数(NP)呈(2)形状区域复杂化(5)分离度指数(DIVISION)1,每个斑块包含的像2318倍,表明景观的3019888.22872011年的59.0943,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和不规则化。面积分维数1.53以下,表明研究区的景观整体较规则,且受人类活20140势景观类型主要为耕地蔓延度指数的下降证明了耕地到了严重破碎化研究原先大片连通的耕地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下被转换成了其他各种类型的土0.8以上,表明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均19882011五、草海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通常会受到地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动态变化。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等;人文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政策等。气候地质地貌等因素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因此土壤和水文是影响草(一)自然因1、水文因水,其次来自水的下渗,但水的水量也主要依靠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因此可以认为大气降水是草海湿地的主要水量补给源。水体总体含盐量为0.267%,属于同时,草海还对维持草海地区水的水量平衡有主导作用。从草海湿地水域渗入到的水是草海地区水源的主要来源,为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水量;而一旦草海湿地的水量大幅减少,深入到草海地区的水生产活动;草海的水源若被污染,地区的水源也会被污染。因此草海水域本2、土壤因15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大家也开始审视并重视对湿地的保护因而也有了后期的。(二)社会经济因困县,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八七”攻坚县。2009年被明确为喀斯特地区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至今仍有13万余人尚未脱贫。2010年以来,省连续两届书记直接联系挂帮威宁县。在新一轮发展中,威宁被明确为省直剧减少,周边的森林也遭到严重破坏。到上世纪70年代初,草海又为放干扩为大批迁入草海周边地区,形成了一批村庄。19561982年,草海集水区内的森林覆盖率由36%降至10%。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湿地和水鸟几乎全部。1982年省决定建坝蓄水还湖并付诸行动1985年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经济发进行开发时便有很多人就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进行开发。作为时,由于土地自身估然后就其性质和适宜的用途进行投资可以创造土地。而草海保护区范围是依草海的集雨区划定,约96平,不仅威宁老城区与草海部分,而且周边的20多个村庄也依草海而生。在2016年4月份之前,9多人口生活、生产产生的污水几乎全部直接排入草海,老城区日排生活污水在000吨左右同时草海保护区有6万亩耕地农民在耕种时大量使用的化肥经雨水淋刷后约70%直接流入草海此外因植被草海保护区内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1.44平,每年因水土流失而进入草海的土壤达5.29万吨至1.09万562研究区的土地信息上。首先是水域面积在这几十的显著增加;以及为了防止和修一个地区的当地自有资源通过资源带动小区域的致富从而带动大片区的民族旅游区等旅游资源,所以为实现脱贫的试点目标,威宁自治县提出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提出要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建设、这些举措和目标都表明草海保护区的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因此大面积大幅下降。其中一部分耕地是恢复成了原有的水域,因而可见图中湿地的扩位于草海水域。2、政策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方式。在国家层面上,我在地方层面上,威宁县早在2000年时就通过了《威宁彝族苗族自治县草海保护条例,并成立了“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草海管委会为“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的有序进行草海管委会为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的有序进行草海紧紧围“三(治山、治水、治环境”工程进行建设,提出要打好截污治污、流域绿化、退耕还湿、调水补水、搬迁、控违打非“六大攻坚战,全面完成综合治理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水清、山绿、、人和、鸟欢”的目标。其中“三治”工程这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有直接、显著的影响。“治山上长期以来草海周边水土流失严重一直是草海不断的重题。4万亩,201728000400021000亩。这一系列治山的举措详细解释了林地面积的增加来源,与前文得到的结论NP值、LPI198854和0.7229201115883.0696206万亩退耕还湿土地征收,将主要在六桥街道、海边街道面积分维数PAFRAC来看虽然这一期间的建设用地受人为规划影响大但因为改造、搬迁、环境改善等方面下狠力,投资了20余亿元实施草海周边生态敏感区改造和搬迁7112户。这一举措也解释了建设用地的大幅增加以及部分六、结论与展(一)研究结本文的研究区——威宁草海,出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区域开发的用地需求,推进了大范围的退耕还湿和土地利用改变。通过土地利用分析可知,1988年-2011年期间,草海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耕地数量的大规模下降;建设用地的重划。(二)发展建群落,同时又养育着我国多民族同胞,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了彝、回、苗等18个少数民族,民族浓郁。因此,草海作为威宁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县城发展的基础实现草海湿地的景观格局优化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对区域生态平衡、城市职能有直接影响。基于威宁草海保护区景观格局的现状分析,本文认为“湖物种安全以及生态系统等问题,必须从以下几点完善:恢复草海水域面积。历史上人为的“围湖造田”和当前草海淤积导致3.3万亩(2200公海周边村庄污水及化肥和等污染,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关闭、淘汰工艺、污染较重和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预防和控制对草海的潜在污染。重点是加强生活和污水的处理。加强城区和环草海村庄的收集设施和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的建设。避免污水直接排入草海。当务之急是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要减少、化肥的施用,还应建立面源污染隔离带,带应由林带、沟和路面三部分共同组成。调整完善威宁发展规划。当前威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远景城80-100万人,因此要突出以保护草海为中心完善现有的威宁城市总体态鼓励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高原牧业和新能源产业等绿色生态产业。参考文KrummelJ.R.,GardnerR.H.,SugiharaG.etal.Landsc patternsinadisturbedenvironment[J].Oikos,1987,48:321-324.汪荣.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4):150-傅等.景观生态学袁力及其应用[M].:科学陈文波,肖笃宁,.景观指数分类、应用及构建研究[J].应用生态学陈建军等.景观格局定量分析中的不确定性[J].干旱区研究,2005,22(1):64-.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科学郭,张云香.景观格局分析空间取样方法及其应用[J].地理SchroderB,SeppeltR,ysisofpattern-processinteractionsbasedonlandscmodels-overview,generalconcepts,andmethodologicalissues[J].EcologicalModeling,2006,199(4):505-516.TraniMKGilesJRH.Anysisofdeforestation:Metricsusedtodescribechange[J].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1999,114(23):459-usechangesinHaut-Saint-Laurent(Quebec.Canada)andtheirrelationtolandscphysicalattributes[J].Landsc Ecology,1999,14:35-52.RMHulshoff.Landsc indicesdescribingaDutchlandsc [J].Landsc 1995,10(2):101-111.等.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J].2004,24(1):123-[J].2006,61(2):157-游丽.景观指数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以厦门岛土地利用格局为例[J].地等.区域代表性景观格局指数筛选与土地利用分区[J].中地科学,2009,23(1):33-[16]V.Tomasellietal.Howdoestheselectionof classificationschemesaffectspatialpatternofnaturallandscs?AnassessmentonacoastalwetlandsiteinsouthernItaly[J].EnvironmentalMonitoring&Assessment,2016,188(6):356.[17]FuBJ,ChenLD,MaKM,etal.TherelationshipsbetweenlanduseandsoilconditionsinthehillyareaoftheloessplateauinnorthernShaanxi,China[J].Catena.2000,39:69~78.[18],何岩,等.姚儿河中下游流域湿地景观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水保持学报,2004,18(2):118-PanD,DomonG,BloisSD.Temporal(1958-1993)andSpatialPatternsofLandUseChangesinHaut-Saint-Lament(Quebec,Canada)andTheirRelationtoLandscPhysicalAttributes[J].Landsc Ecology.1999,14(1):25~52.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王学雷吴宜进.夫模型在四湖地区湿地景观变化研究中的应用[J].华中农承继成等.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M].:科学,2004:167-本科生(设计)任务一、题目二、指导教师对(设计)的进度安排及任务要求2016.12.1~2016.12.31选题、确定指导教2017.1.1~2017.2.252017.2.25~2017.3.13开题报告答辩,根据意见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案2017.3.14~2017.3.20数据整理、案例分析,对重点内容开展研2017.3.20~2017.3.25的难点部分开展研 撰写并完成初稿,提交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如何完善,中期检2017.4.10~2017.4.20格式、查重检查(查重率较高的,不予送审、完送审稿(导师把关签字同意送审2017.4.20~2017.5.22第一次送2017.5.23~2017.5.30修改,指导教师最后审核,修改定稿;第一次 答辩,答辩后修改装要求每两周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汇报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起讫日期2016121日至2017610指导教师(签名 三、系或教研所审核意见(签名 (设计)考核一、指导教师对(设计)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名 二、答辩小组对(设计)的答辩评语及总评成绩比占开题报占外文翻占质答辩小组(签名 本科生(设计)题 草海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研年级与所在学一、题目二、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具体内容要求文献综1、文献综述内容必须围绕选题,综合评述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与发展历以及未来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明确本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正确把握研究方向,熟悉该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明确研究重点和难25000330105篇,并在正文中标注正确位置,参考文献标注要规范(参考文献规范请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参考文献格式4、选择其中、最重要的2篇外文参考文献进行整篇翻译,建议外文文献作10pdfwordword开题报2、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阐明本的研究目标,逐条列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非提纲,而是围绕研究目的而展开的重要研究问题。5、研究计划:明确本的进度安排,需体现出选题、文献查阅、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数据搜集与整理、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进展、6、预期研究结果及成果:围绕研究目标提出本文研究预期结果及相7、的基本框架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规范请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9、开题报告字数要求5000指导教师(签名 一、概殊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湿地是重要的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1989。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位居世界第四(,199920701992态学的兴起为湿地研究注入了新的为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湿地的综合研究起到了启发和指导作用。局和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以及缀块动态的景观学观点为解决实际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合理、更有效的概念构架(邬建国,2000。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所在同样从景观尺度上来研究湿地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成为当前湿地科学的研究热点。二、景观格局研(一)尺度研间跨度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尺度问题是所有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主要涉及3个方粒度时就会产生尺度效应。如、李梅等以青城山世界遗产保护地为例进行了空间分辨率粒度变化对景观多样性模拟的影响的分析(等,2008;邓向瑞采用15*15、30*30、45*45和60*60四种不同大小粒度对山区森林景观格局及尺度效,20072004关资料为主要信息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格局开展景观空间格局多尺度变化的分(2008通过对0.5m分辨率2.5m分辨率和15m分辨率的计算,来定量分析不同尺度下土地覆盖类型的空间格局变化(,2009。高燕30m60m90m120150m180m210m240270m300m10个粒度等级的栅格数据对云蒙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在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进行空间尺度效应分析(高燕,2014典型的区域如墨西哥湾北部,我国的三角洲湿地、珠角洲湿地等;c.城市湿要指城市市区范围内的湿地景观。如Saich等利用遥感对越南CatTien国家公园的湿地景观组成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SaichP.etal,2001;周昕薇等基于市5大水系,研究了市市域范围内的湿地分布格局(等,2006;宁龙梅等在中尺度水平上应用RS与GIS技术,定量分析了市的湿地景观格局(宁龙梅等,2005。以市怀柔区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遥研究也表明景观指数能够指示尺度分析中粒度的变化效应(,2005(二)景观格局研究方,20071、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但目前大多研究者通过比较景观格局指数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反映景观格局演变趋1 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香浓指数边缘特征指数斑块周长、边缘对比度、总边缘长度 多样性指数香浓指数2、景观格局分析模型分,2005地统计学模型可以为生态学家在态学各种复杂问题时提供相关的方法,1999;,2005,3、景观模拟模型分析。2006(TraniMK.etal,1999)夫模型是最常用动态模拟模型。运用夫模型能够定量地描述景观斑块动态。夫转移矩阵只是对景观斑块动态的定量化(PanD.etal,1999。(三)景观格局指化的生态学原则即建立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瓦联系对于景观生态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之一。1995:1)等探讨了在人为控制不同因子变量的条件下各景观格局指标对由中性随得的指标有总斑块数目平均斑块大小总边界密度分维数蔓延度和(等2004彭建等人选取24种常见景观格局指数,以市宝安区为试验区,探讨景观格彭建等,2006游丽基于景观指数进行不同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局分析时需考虑尺度效应(游丽,2008。等筛选了一组代表性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区域土地利用特征描述和土地利用分区通过景观格局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得出香浓景观观格局指数可以很好地表征德州市土地利用特征(等,2009V.Tomaselli等人在同一专题分辨率下用不同的类型分类方案对意大利南部的沿28个景观指数后发现,特定特定分类方案的选(V.etal,(四)生态效应研运动和生存的分析,也是格局与过程的重要研究内容(臧淑英等,205。目前所取的、沟渠网络与水分、养分运动关系研究对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和我国南方农村地区多水塘系统在截留农田中氮磷以及方面的重要作用(Baoqing.etal,2005:等做了不同景观格局对湿地养分去除功能的影响研究(等,2001;还有关于微景观结构对水分、养分的影响研究(傅等,201,景观格局与过程对鸟类繁殖、迁移、觅食等活动影响的三、湿地景观研(一)湿地景观面积变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受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Lemly.etal,2000据估计,自1900年以来,地球上已了将近约一半面积的湿地(傅等200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湿地景观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国际上开始热衷于地已经了近50%,热带、带的红树林湿地受破坏面积也已达50%左右(刘红玉等,2003。80年代以来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湿地的丧失速率约为100km2·yr-(Gagliano.etal,1981。墨西格湾北部已经丧失了大面积的滨海湿地,丧失的面积约占湿地总损失面积的80%,1955-1978年期间墨西格湾的湿地丧失率达127km²·yr-1(Baumann.etal,1990。Kingsford等运用影像研究了澳大利亚Murrumbidgee河的洪泛湿地在1975-1998年期间的面积变化发现该区洪泛湿地在近23年期间丧失了大面积的湿地在划分的四个水文单元中有三个单元的湿地丧失率在50%以上(Kingsford.etal,2002我国在70年代,利用遥感技术结合野外,完成了国内湿地景观的,对8070-9012000km234.16%(肖19992003)湿地面积由1965年的864hm2缩减到1999年的548.7hm2,减少了约36.5%20006.49%在近50年中减少了约70%左右(等,2001。2003年我国第一次利用“3S',技术对湿地景观的基本类型、面积、分布等进行了全面,目前试点工作已在(二)湿地景观转Kuzila型图研究了在1927-19811147hm2的湿地景观转化为非湿地景观,477hm2景观转化为湿地景观,湿地景观净损失670hm2(Kuzila.etal,1991。红等采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过程分类方法划分为渐变过程和转换过程研究了霍型的转换关(红等2004(红等2003其中渐变过程是指一种土地LUCC观分别作为一级分类来进行研究。(三)湿地景观动态变化模化率模型、湿地景观指数动态变化模型和斑块分布质心变化模型。动态模拟模型主Markov重;王学雷等利用1990和1996年2个时期的影像对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进行,2002件下能够下渗能力较弱的湿地结构和增长程度,但对于湿地的实际位置结果较差,且该指数目前还受DTM精度的限制(MerotPh..etal,2003。(四)湿地景观动态变化驱致的。自然因素可以在较大尺度下影响景观发展方向,同时在较小的时空尺度下可程度、农业结构调整等也在不断影响着湿地景观变化的规模和速度。3S技术和能够更加准确的表征演变过程的景观模型的应用。由于现有的应用较多的景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制分析的关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定有些哪些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是指导致湿地景观类型格局及功能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在自然系统中,气候、土壤、水文和自然等被认为是主要的驱动因子类型在社会经济系统中,通常将驱动因子分为5类,即人术政经体制政策及文化驱动因子的确定就是要找出驱动湿地景观发生演变的各个因素由于驱动因子的状态与功能随研究的时空尺度的不同而异,因此必须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下对驱动因子进行辨识。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与驱动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并随时空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尽管在不同区域、不同的时段内,各种因素对湿地景观的作用方式不同,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自然驱动因素对湿地景观的作用方式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种为稳定型因子如气候地貌土壤等,通常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下构成区域地质历史背景,作为区域环境演变的内在驱动力,控制着整个湿地景观的形成及演变另一种是突变型因子,如火灾泥石流飓风等自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引起湿地景观的大面积变化。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影响人们在土地利用上的决策对湿地景观的变化产生直接影响。它们相对活跃,是目前和未来短时空尺度内塑造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外生驱动因素2001年肖笃宁等通过对辽东湾滨海湿地近年来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表明,河口泥沙沉积使自然湿地向海淤涨,带动整个湿地景观向海推演以及海退导致湿地环境因子变化,这种 海陆作用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下控制着整个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及演变过程(肖笃宁等,20012005系等几个关键驱动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建造防洪堤、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和围垦湖泊等人类活动是导致该区湖泊面积减少,湿地调蓄功能下降及湿地整体价值受损的直接驱动因素(王学雷等,2005四、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研(一)信息数据的获LUCC研究需要一定广度、深度与精度的数据源,数据直接影响着LUCC研究的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诸多优势成为国内外获取LUCC信息最有效与最可靠工具。随着RS技术发展,遥感图像在空间分辨率、比例尺等方面更加完善和精及其他与解译、绘图技巧、工作经验、地学知识掌握程度等有关的误差,使得意性;另外,RS无法正确反映因权属变更所引起的用地属性的改变(因为该地块(2003332时段遥感影像的变化信息,以互相检核和减少信息的漏提、误提现象(王德保等,2004。基于遥感影像和线划图的变化信息将RS影像和矢量线划图套合,进行对比3S(RS、GIS、GPS)集成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首先遵循“同物同谱”原理,解译不同时期的影像,张显峰等,1999区域后,运用后处理差分GPS用GIS进行空间组织、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因该集成体系面向多元数据、多结构,2003(二)LUCC驱动力及驱制分、权属以及对土地资源保护的态度等直接因素使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发生改、Gunther提出用模型的方法来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机制(Guntheretal,2001Yukio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差异比较了和中地利用/覆被变化方式的不同,进而探讨了造成这种差异的根(Yukioetal,2001摆万奇等应用Logistic15,1997,2003李从宏观角度出发,选取11项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标,分省份计了驱动力指数,通过对我地利用变化的整体态势、基本以及驱动力的空间分市场经济和的发展,则以比较经济福利驱动和食物安全驱动为主(李,2001李景刚等利用1983~1999年长时间序列的NOAA/AVHRRNDVI数据和2001年逐旬SPOT/VGT数据,获取了我国北方13省4个时期的地表土地覆被特征,阐述了业用地结构的调整是我国北方13省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李景刚等,2004唐常春通过比较广州市花都区和佛山市区的LUCC时空特征与动力机制揭这2个区域LUCC差异的主要人文因素,工业化与对花都区LUCC空间分异唐常春,2009张希彪通过对20世纪最后15年陇东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分析认为该区域人类张希彪,2006,2003叶宝莹,2002(三)LUCC的环境效20002认为土地利用通过对下垫面性质如地表反射率、粗糙度及植被指数等的变化,导致al,1991欧维新等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温室气体入海物质通量生物多样性影响以及2002陈松林,2000杨风亭等,2004态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生态条件下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厘定是当前LUCC研究的前(四)LUCC模型研LUCC模型是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复杂性的重要对LUCC。型又叫概念机理模型;是根据LUCC规律及对自然条件所作的假设,推断未来土大致可分成用于描述、解释和三大类。如等在总结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向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郊县,效果明显(等,2002。刘盛和等提出了测刘盛和等,2002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效应模型(CLUE-S)。近年来,用于解释的模型越来越多,多数是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LUCC趋势至关重要,它对土地规划及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关于模型国内外也比较多,常见的有灰色系统、。联用或连用的方式来提高的可靠性己成为首当其冲难题。国内陈龙泉等建立的Markov-CA模型以及国际应用系统分析IIASA模型都是对这一难题的陈龙泉等,2004(五)喀斯特地貌的LUCC研LUCC研究主要在黄土地区、绿洲地区、干旱地LUCC研究的热点地区。罕有,喀斯特地区全面、综合的LUCC过程、动因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开展缓慢。建国以来,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石漠化问题越演越烈,直接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的产生和扩展实际上是人熊康宁等人 A三个研究区的景观偏离度呈有规律的熊康宁等,20051995,2012白利妮,2004总而言之,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态变化研究较少,是LUCC研务功能和人类福利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此如何响应的研究将是喀斯特地LUCC研五、总入,已有较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而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制的定量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是目前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也是该领域应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今后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制的定量研化驱动力方面等的研究成果,提高现有驱制模型对各驱动因子的定量表征,对湿地演变趋势的与模拟能力,这是定量分析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研究方法的发地大量出现,人工湿地具有更复杂的人类扰制和特征,是研究湿地景观格局演变人文驱制理想的试验场,对其进行定量研究是未来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制领参考文[1][J].地理科学,1989,9(2):97-[2].中国沼泽志[M].:科学[4]等.空间分辨率粒度变化对景观多样性模拟的影响——以青城山世界遗[5]邓向瑞.山区森林景观格局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林业大学[6].东宝区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7].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区域景观格局尺度效应[J].遥感信息,2009(455-高燕.云蒙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尺度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PSaich,SRThompson,LMRebelo.MonitoringwetlandextentanddynamicsintheCatTienNationalPark,Vietnam,usingspace-basedradarremotesensing[J].IEEEInternationalGeoscience&RemoteSensingSymposium,2001(7):3099-3011.等.地区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6):654-宁龙梅,王学雷,吴后建.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转换的尺度效应研究[D].中国汪荣.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陈建军等.景观格局定量分析中的不确定性[J]64-.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科学郭,张云香.景观格局分析空间取样方法及其应用[J].地理SchroderB,SeppeltR,ysisofpattern-processinteractionsbasedonlandscmodels-overview,generalconcepts,andmethodologicalissues[J].EcologicalModeling,2006,199(4):505—516.TraniMKGilesJR ysisofdeforestation:Metricsusedtopatternchange[J].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1999,114(23):459-landusechangesinHaut-Saint-Laurent(Quebec.Canada)andtheirrelationtolandscphysicalattributes[J]. Ecology,1999,14:35-RMHulshoff.Landsc indicesdescribingaDutchlandsc [J].LandscEcology,1995,10(2):101-111.等.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J].生态学报,2004,24(1):123-[J].2006,61(2):157-游丽.景观指数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以厦门岛土地利用格局为例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8,10(1):74-等.区域代表性景观格局指数筛选与土地利用分区[J].中地科学2009,23(1):33-V.Tomaselli等.Howdoestheselectionoflandscclassificationschemesaffectthespatialpatternofnaturallandscs?Anassessmentonacoastalwetlandsitein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进出口合作协议
-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成绩分析及整改措施
- 2025购车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样本:水果配送合同
- 造球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加氢裂化(处理)装置操作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管涂衬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总结范文
- 2025年度金融机构融资产品定制咨询服务协议
- 不分手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 职业技术学院《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 浙江易锋机械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只空调压缩机活塞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审计相关基础知识(中级)》考前几页纸
- 陶板幕墙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听写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六套)
-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研究》13000字【论文】
- 《国内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4200字
- 农场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项目方案书
-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