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2019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在考试中展现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大家更应该加把劲,努力学习,认真总结知识点,大量做题,从中找出自己的缺乏。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以下图,完成1~2题。1.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B.该山地地下一定有石油蕴藏C.通常向斜中心局部岩层较新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2.假设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B.保护植被,防止引发山洪或泥石流C.为降低本钱,一定要修穿山隧道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读图,答复3~4题。3.图中字母与其所对应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正确的选项是A.S向斜山谷M背斜山地V断层山谷B.S背斜山谷M向斜山地V断层山谷C.S向斜山谷M断层山谷V背斜山地D.S断层山谷M向斜山地V背斜山地4.图中所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山地B.高原C.丘陵D.平原读图,完成5-6题。5.此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规律6.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A.abcB.defC.aceD.bdf7.以下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选项是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a图是世界自然带的一局部,b图是将来自然带的可能分布状况,据有关知识答复8-9题。8.据a图信息可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南美大陆9.a图反映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答复10-12题10.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11.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12.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Ⅰ阶段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Ⅱ阶段C.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Ⅲ阶段D.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Ⅱ阶段向Ⅲ阶段的过渡阶段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13-14题。13.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人口合理容量B.土质疏松C.夏季暴雨集中D.本区人口合理容量较大14.本区北部人口合理容量小的原因是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高,消费水平低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缺乏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答复15-16题。15.以上材料说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开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16.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