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精品课件_第1页
【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精品课件_第2页
【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精品课件_第3页
【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精品课件_第4页
【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诗五首第1课时第一单元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我们听过许多诗歌,你想给我们推荐哪些现代诗歌呢?诗歌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今天我们来学习几首新诗,看看你对这些诗歌有着怎样的独特见解?1.朗读诗歌,感受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2.结合《月夜》的写作背景,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学习目标本节重点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基本信息文化身份代表作品经历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了解作者《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沈尹默(1883—1971)基本信息文化身份代表作品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今杭州)人。了解作者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现代诗人,翻译家。戴望舒(1905—1950)基本信息文化身份文学成就江苏海门人,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了解作者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诗歌《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及现代派的代表诗人。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1910—2000)基本信息文化身份主要作品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了解作者诗集《桑野》《驰驱集》《远讯》《旗下高歌》等。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著名诗人。芦荻(1912—1994)基本信息文学成就生平经历智利诗人。了解作者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聂鲁达(1904—1973)新诗发端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中国正面临自鸦片战争后最大的一次思想文化变革,各种社会思潮泛起,人们在迷茫和困顿之中纷纷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新文化运动就是当时部分先进之士的有益探索之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诗的产生源于中国20世纪初社会思潮发展的需要,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在诗歌领域中的反映,是大历史背景中个人主体意识不断觉醒、革旧立新意识的反映。时代背景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新诗现代风体诗歌现代格律诗歌表现手法主要特点举例比拟自由开放自由诵读五首短诗,注意生字读音。初读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漫漫(

)装饰(

)舵手(

)mànzhuāngduò字词检测文字无言的美可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你能尝试着读出《月夜》的美吗?1.自由朗读诗歌,从语言反常处与新奇点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并有针对性地做批注。2.展示相应的批注成果,全班交流完善。自主探究探究方法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探究任务成果展示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着着着着以虚词“着”结尾第三、四句句式的长短变化形成统一的结构韵律,构成反复。带动诗歌的节奏,读来错落有致。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教师点拨再读《月夜》,说说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我”呢?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我自强自立你读出了这首诗歌的什么思想感情?如何读出的呢?请结合诗句内容来谈谈。合作探究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探究任务写作背景: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是中国新诗的最早倡导者之一,成功联结了新诗与旧诗传统。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白话诗九首,其中三首由沈尹默所作,是中国新诗的滥觞,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月夜》这首诗,中国首次面世的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1.自由朗读诗歌,圈画具体的意象,将自己的感受写在旁批空白处。2.结合写作背景,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结合意象,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3.形成小组结论后,派小组代表润色语言,举手回答。过程安排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合作探究成果展示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营造了孤独、冷清、寂寥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是强大的“依靠”“庇护所”。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风霜月古典意象呼呼明明有了生机有了亮色顶高的树志趣高远独立自主坚强刚毅读出了五四运动前夕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独立、自由的渴望。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教师点拨结合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运用学习到的朗读技巧,试着读一读《月夜》。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读出在这清冷、幽远的环境中“我”的寂寞孤独。凸显出大树的高大无比、“我”的渺小。读出对比,表现出“我”的独立。着着着着要读得舒缓自然。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活动小结月夜突出“五四运动”时代背景下青年人独立自主的形象;展现了“五四运动”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追求自由的意识。“我”与大树并立的行为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把握诗歌意象,感知诗歌营造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如何品读现代诗歌?借助诗歌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资料,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知识拓展现形式是自由的内涵是开放的意象经营重于修辞代诗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背景新诗之“新”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特点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导入拓展延伸知识拓展古典诗现代诗“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跟着情境课文一起诵读《月夜》,在朗朗书声中再次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课堂演练下面请跟着视频一起来读一读吧!问题探究课堂小结夯实基础布置作业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