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口耳目3口耳目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口耳目手足站坐kǒuěrmùshǒuzúzhànzuò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口耳目手kǒuěrm我来指,你来说口耳目手足站坐我来指,你来说口耳目手足站坐口耳目我会写手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指身体的某一部分。口耳目我会写手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指身体的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结构:部首:书写指导:独体字左右两个竖向笔画应稍稍往里斜,呈上宽下略窄。kǒu口口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结构:部首:书写指导:独体字左右两个竖向笔画结构:部首:书写指导:独体字手第一笔是平撇,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弯。shǒu手结构:部首:书写指导:独体字手第一笔是平撇,中间一横短,第二口kǒu大家一起来指一指,口、耳、目、手、足分别在身体的哪个位置。口kǒu大家一起来指一指,口、耳、目、手、足分别在身耳ěr耳ěr目mù目mù手shǒu手心手指手掌手腕手背手shǒu手心手指手掌手腕手背拍手握手挥手招手拍手握手挥手招手足zú足zú身体的五个器官口耳目手足身体的五个器官口耳目手足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口能说耳能听目能看手能做足能行口能说耳能听目能看手能做足能行口(说话)耳(听声音)口(说话)耳(听声音)目(看书)手(画画)目(看书)手(画画)足(跑步)足(跑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的身体器官的词语呢?liǎn

脸bízi鼻子shétou舌头tuǐ腿ɡēbo胳膊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的身体器官的词语呢?liǎnbízhànrúsōnɡzuòrúzhōnɡxínɡrúfēnɡwòrúɡōnɡ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我会读////zhànrúsōnɡzuòrúzhōnɡ站如站如松站如松坐如钟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行如风卧如弓这组谚语告诉我们站、坐、行、卧的正确姿势。zhèzǔyànyǔɡàosuwǒmenzhànzuòxínɡwòdezhènɡquèzīshì这组谚语告诉我们站、坐、行、卧的正确姿势。随堂练习1.填空。①“目”字共()画,第二画是()。②“耳”字共()画,第三画是()。③“手”字共()画,第三画是()。五┐六丨四一随堂练习1.填空。①“目”字共()画,第二画是(2.连一连。口耳目手足2.连一连。口耳目手足3.课外拓展。什么大天大,地大,比不上我的手大。我用手掌捂眼睛,哈哈——天和地不见啦!3.课外拓展。什么大1.熟读课文。2.在田字格里认真、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3.牢记正确的站坐姿势,保持良好的习惯。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课后作业

识字3

口耳鼻

30

在汉字王国里,有些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出来的,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象形字。我们快来认识几个象形字吧。在汉字王国里,有些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出来的31学习目标1.认识“足、站”等7个生字,会写“口、目”

等4个生字。练习口头组词。2.体会象形字的形象特征,感受汉字演变的过程,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目标1.认识“足、站”等7个生字,会写“口、目”32我会写我会写33门口门口34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35目光目光36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37耳朵耳朵38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39

手心手心40我会认足球满足我会认足球满足41站立站队站立站队42坐下坐船坐下坐船43易错提示字音:读“足”和“坐”时舌尖不要翘起;

读“站”和“手”时舌尖要翘起。字形:“口”由三笔写成,第二笔横折要一笔写成。

“目”写完里面的两横后再封口。易错提示字音:读“足”和“坐”时舌尖不要翘起;44词句品读

口耳目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词句品读45站着要像松树那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一样端正。走路时要像风一样迅速,躺倒时要像弓一样弯曲。站着要像松树那样挺拔,46心灵寄语

我们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它对身体的成长有好处哟!心灵寄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它对身体的成长有47

身体歌眼睛眼睛看一看鼻子鼻子闻一闻嘴巴嘴巴尝一尝耳朵耳朵听一听两手两手拍一拍两脚两脚跳一跳一二三四真好玩

48做一做

怎样的站、坐、行、卧的姿势是正确的?请你做一做,让爸爸妈妈检查一下,看看做得对不对。做一做怎样的站、坐、行、卧的姿势是49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503

口耳目3口耳目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口耳目手足站坐kǒuěrmùshǒuzúzhànzuò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口耳目手kǒuěrm我来指,你来说口耳目手足站坐我来指,你来说口耳目手足站坐口耳目我会写手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指身体的某一部分。口耳目我会写手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指身体的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结构:部首:书写指导:独体字左右两个竖向笔画应稍稍往里斜,呈上宽下略窄。kǒu口口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结构:部首:书写指导:独体字左右两个竖向笔画结构:部首:书写指导:独体字手第一笔是平撇,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弯。shǒu手结构:部首:书写指导:独体字手第一笔是平撇,中间一横短,第二口kǒu大家一起来指一指,口、耳、目、手、足分别在身体的哪个位置。口kǒu大家一起来指一指,口、耳、目、手、足分别在身耳ěr耳ěr目mù目mù手shǒu手心手指手掌手腕手背手shǒu手心手指手掌手腕手背拍手握手挥手招手拍手握手挥手招手足zú足zú身体的五个器官口耳目手足身体的五个器官口耳目手足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口能说耳能听目能看手能做足能行口能说耳能听目能看手能做足能行口(说话)耳(听声音)口(说话)耳(听声音)目(看书)手(画画)目(看书)手(画画)足(跑步)足(跑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的身体器官的词语呢?liǎn

脸bízi鼻子shétou舌头tuǐ腿ɡēbo胳膊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的身体器官的词语呢?liǎnbízhànrúsōnɡzuòrúzhōnɡxínɡrúfēnɡwòrúɡōnɡ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我会读////zhànrúsōnɡzuòrúzhōnɡ站如站如松站如松坐如钟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行如风卧如弓这组谚语告诉我们站、坐、行、卧的正确姿势。zhèzǔyànyǔɡàosuwǒmenzhànzuòxínɡwòdezhènɡquèzīshì这组谚语告诉我们站、坐、行、卧的正确姿势。随堂练习1.填空。①“目”字共()画,第二画是()。②“耳”字共()画,第三画是()。③“手”字共()画,第三画是()。五┐六丨四一随堂练习1.填空。①“目”字共()画,第二画是(2.连一连。口耳目手足2.连一连。口耳目手足3.课外拓展。什么大天大,地大,比不上我的手大。我用手掌捂眼睛,哈哈——天和地不见啦!3.课外拓展。什么大1.熟读课文。2.在田字格里认真、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3.牢记正确的站坐姿势,保持良好的习惯。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课后作业

识字3

口耳鼻

80

在汉字王国里,有些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出来的,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象形字。我们快来认识几个象形字吧。在汉字王国里,有些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出来的81学习目标1.认识“足、站”等7个生字,会写“口、目”

等4个生字。练习口头组词。2.体会象形字的形象特征,感受汉字演变的过程,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目标1.认识“足、站”等7个生字,会写“口、目”82我会写我会写83门口门口84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85目光目光86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87耳朵耳朵88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课件89

手心手心90我会认足球满足我会认足球满足91站立站队站立站队92坐下坐船坐下坐船93易错提示字音:读“足”和“坐”时舌尖不要翘起;

读“站”和“手”时舌尖要翘起。字形:“口”由三笔写成,第二笔横折要一笔写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