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许定稿课件_第1页
赤壁怀古许定稿课件_第2页
赤壁怀古许定稿课件_第3页
赤壁怀古许定稿课件_第4页
赤壁怀古许定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导入余秋雨先生在他的《苏东坡突围》中写道:“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同样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作者生平苏轼作品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________时期文学家,_________之一。与父_____﹑弟______合称为“三苏”。诗歌方面和______并称______”,词方面和______并称“______”。书法方面和________________并称“宋四家”。子瞻东坡居士

北宋

唐宋八大家苏洵

苏辙

黄庭坚苏黄

辛弃疾苏辛黄庭坚米芾蔡襄fú总结记忆苏轼成就二三四:词苏辛,诗苏黄,苏黄米蔡书法家,三苏父子散文强。

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

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ān)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余秋雨的《苏东坡与黄州》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诵读诵读乐曲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牌名。是词要咏怀的内容。解释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千古风流人物。2、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3、卷起千堆雪。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5、故国神游。6、一尊还酹江月。1、优秀、杰出2、人们说,那里是

3、浪花4、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5、在想象游历6、祭奠时把酒浇在地上或水上。基础积累1、通假字:一尊还酹(lèi)江月2、古今异义:大江东去3、词类活用:大江东去:古义:长江今义:流量较大的河流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拿着羽扇,戴着纶巾人。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那样,像烟那样。4、文言句式:多情应笑我: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

应笑我多情。

词人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作此诗。词上阙绘(),咏();下阙怀(),伤()。全词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壮阔,气魄宏大,格调雄浑,最能代表苏轼豪放词风格,是宋词中精品。鉴赏点拨长江赤壁周瑜己身全词赏析全文赏析提问: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分析。豪迈奔放字词乱穿惊拍卷雪特点险怪高峭汹涌水石相击狂澜奔腾水色纯白角度形色声形修辞夸张

比拟

比喻

基调赤壁壮美如画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这三句写景、咏史和抒情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三句点明了什么?地点,时间,人物,事件。写赤壁借他人之口,绕过疑点,勾起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的回顾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为了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并为下面写周瑜埋下伏笔。赏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激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几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穿”,形容山崖高耸入云,“雪”写出白色浪花的壮美,这几句绘形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串大意析手法明情感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本词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突出英雄咏赤壁实景境界开阔气象恢宏地势险要景色奇伟上阕:咏赤壁,写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

乱:山崖陡峭不平穿:山岩高耸入云惊:浪涛奔腾澎湃卷:江水汹涌翻滚

思考: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壮阔、气势磅礴。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下阕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描写周瑜的形象。第二层(从“古国神游”到“一樽还酹江月”)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课文讲析舞台布置完毕,序幕拉开,背景就是如画的江山。追光灯亮起来了,照在了哪里啊?

这个周瑜怎么样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关周瑜的片段。“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有亲切感2、婚姻:小乔初嫁了

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小乔刚刚出嫁”,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如果按实际情况选择了“出嫁”这个词语的话,小乔已为老乔,那么便不够美了,而周瑜同样的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文学艺术,为了表达需要,有时可以虚构。3、长相、装束——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羽扇纶巾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4、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樯橹”点出了水战,“灰飞烟灭”点出了火攻的特点,精确地概括整个战争的胜利场面。

周瑜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的儒将形象。赤壁之战时,他迎娶小乔已有十年。风流倜傥,气度儒雅,春风得意,镇定自若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以美人衬托英雄。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年龄:34婚姻:美女相伴外表:英俊儒雅职位:东吴都督际遇:功成名就年龄:47婚姻:屡遭不幸外表:早生华发职位:团练副使际遇:功业未就周瑜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并娶了江东美女小乔,34岁为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而苏轼呢?

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但是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苏东坡来黄州之前,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受非议与妒忌,他是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也难怪苏轼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怀古伤今周郎三十四岁春风得意刚柔相济文武双全功成名就少年得志苏轼四十七岁待罪黄州刚正有余文弱书生壮志难酬年老无为作者怀古思今,抒发了什么感情?年岁渐老,功业未就;有志报国,壮志难酬。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对周瑜的追述是一种理想,

自己的落魄失意是一种现实

对比——惭愧——奋发所忆: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所慨:多情善感、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作者怎样抒写人生如梦的感慨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色调灰黯,格调低沉,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问题探讨: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傅雷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是短暂而虚幻的,又何必太在意那些不快之事?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感慨和动作之中体现出作者的()。超脱与旷达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的不朽。

赤壁因苏轼而光茫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人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多情的丈夫《水龙吟》《蝶恋花》

《念奴娇》《江城子》《定风波》《浣溪纱》

《临江仙》《浣溪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总结: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你心目中的苏轼“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学者克罗齐1917年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苏轼颁奖词

他,一人一笔,走遍天涯海角;他,壮志难酬,唯有寄情于文字。屡次遭贬,打不倒他的信念;艰难世事,造就了他的豪放诗作。他的杰作,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怀古伤今,只为报效国家;论史谈玄,方显男儿本色。苏轼的颁奖词

在封建皇权的庙堂之上,你是不幸的弃儿。在你的从政经历中,写满了皇帝的朱批二字:谪迁。殊不知你官场失意却文坛得志,接连的谪贬没有冷却你心中的火山。在密州有你千骑卷平冈的雄姿;在赤壁有你呐喊“大江东去”的风采。你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练就你洒脱超然的心境。你是文坛的宠儿,你用你伟岸的身躯,激扬的文字,旷达的胸襟,成就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邰丽华的颁奖词

从不幸的人生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李白的颁奖词

汪洋恣肆,他是酒中王侯;俊逸洒脱,他是诗坛霸主。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他的诗作如行云流水,飘逸如仙;讴歌山河,抨击权贵,追求光明。他豪情万丈,惊风泣鬼。他绣口一吐,便璀璨了整个盛唐。大哉,青莲居士!鲁迅的颁奖词似雷,挟来了电闪雷鸣,震醒了一个麻木的民族;像戟,亮出了锋利的光芒,刺向了敌人的心脏;如箭,驰出流星般的速度,划破长空,带来一个光明的世纪。是你吗?那个曾经彷徨伤逝,而后为民族危亡而呐喊的战士——鲁迅。从风雨飘摇的乱世中昂扬走来。并大步流星地踏岁月的道路而去。当中国的亿万百姓在困顿中止步不前时,是你,像北斗星一样,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永不迷失;当哀鸿遍野,满目疮痍时,是你,以笔为枪,激起了国人的斗志;当整个文坛充斥着一股推孔复古思想时,是你,以狂人之口呼唤救救孩子吧!可是你后悔吗?不,你甘为人民孺子牛,在20世纪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你堪称文坛不朽第一人!《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赤壁怀古雨霖铃意象人事情感壮美豪迈悲愤豪放旷达、积极向上。壮志难酬之恨指挥若定谈笑却敌凄美缠绵凄凉清秋离别之恨执手相看无语凝噎寒蝉烟波杨柳残月大江乱石惊涛峭壁苏轼柳永豪放阳刚之美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崇敬景仰之情得阳刚之美者如霆如电如重山峻崖如长风出谷如决大河如奔骐骥婉约阴柔之美秀雅恬静安适柔媚,给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之情如升初日如云如霞如烟如清风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辉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比较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小结豪放词的特点:1、要有壮阔景(描绘壮丽之景)2、要写英雄事(刻画豪迈之人)3、要表功业志(抒发壮志豪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将这句词改写成一段写景的话。要求字数不少于50字,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2、请以“我心目中的苏轼”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可参考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他文章)福建考生: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dǎn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