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望海潮_第1页
雨霖铃望海潮_第2页
雨霖铃望海潮_第3页
雨霖铃望海潮_第4页
雨霖铃望海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的有关知识: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1词的分类按长短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豪放派婉约派2风格比较豪放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3柳永词两首4《望海潮》5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背景6柳永

(约980--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仕途不顺飘零沦落自由张狂

7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听朗读,感知课文8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4、从市井面貌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赞美艳羡9问题探究1、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10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11

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12重湖叠巘清嘉13三秋桂子14十里荷花15十里荷花16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忆江南》17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1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9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市井面貌上看4、从自然景观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赞美艳羡201.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21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22雨霖铃柳永23解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24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写作背景25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柳、风、月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262、作者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写景)27

请划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并细细体味。28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9“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伤感、无可奈何。30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矛盾3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B、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分析。――用了“虚景实写”的艺术手法。这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白。“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32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触景生情却道天凉好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自古逢秋悲寂寥共同感受普遍情感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别赋》“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34酒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哀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醒

愁醒3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去矣,雨雪霏霏。——《诗经》

柳——留名句赏析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36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此去经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7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寒蝉长亭骤雨—环境悲凉执手相看无语凝噎—难分难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融情入景)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