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_第1页
高三文科: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_第2页
高三文科: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_第3页
高三文科: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_第4页
高三文科: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安图一中李桂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历史必修2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①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农业到刀耕火种再到铁犁牛耕②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始农业出现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农业的起源农业包括:作物栽培:采集--培植牲畜养殖:狩猎--驯化“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黍稷豆麦稻五谷丰登六畜:猪马牛羊鸡狗

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时期工具名称特点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隋唐曲辕犁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二牛三人、一牛二人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

精耕细作的体现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2)西汉时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汉代代田法3.耕作制度的发展(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2)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这是一幅航拍照片,“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筒车高转筒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组分讨论1.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2.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有条件和发展不利因素有哪些?3.小农经济的地位?小农经济的概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单位生产领域生产目的1.

特点: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3.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但是正由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小农经济发展的地位课堂小结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耕作技术和制度进步发展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提高地位发展有利不利条件概念和特点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使用B.铁农具的出现C.水利工程的兴修D.青铜器的制造巩固练习B2.《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反映()A.春秋时期牛耕出现B.战国时期牛耕推广C.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巩固练习A

3.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西汉B4.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农业生产工具①耒耜仍是重要的生产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使用③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普遍推广④铁农具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

C.②④D.①③④

D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A、春秋时期的芍陂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汉代治理黄河C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④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

B7.(2012年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8.(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D9.(2011·福建文综·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根据所学知识,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①正确;根据材料“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得之坎儿井正是利用新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而兴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③正确;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到坎儿井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④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坎儿井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另外根据所学知识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等。故选C项。10.(2011·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B【解析】B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故选B。11.(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图1图2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