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3课《托物寄情》课件_第1页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3课《托物寄情》课件_第2页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3课《托物寄情》课件_第3页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3课《托物寄情》课件_第4页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3课《托物寄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托物寄情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托物寄情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1小学班级活动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目的意义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具体活动安排(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校长副组长:刘主任组员:各位老师。(二)活动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三)活动内容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问题:谁知道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梅兰小学班级活动方案问题:梅兰2问题:谁知道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竹菊问题:竹菊3问题:为什么称它们为“君子”?梅兰竹菊傲雪,不畏寒冬。幽谷自香(比喻人品“清高”)虚心、劲节(比喻“气节”)傲霜可见它们都是有象征含义的。问题:梅兰竹菊傲雪,不畏寒冬。幽谷自香(比喻人品“清高”)虚4总结:艺术家通过对物像的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更深层次的自我。梅兰竹菊在宋代就已经成为“情感的符号”。一、植物的人格化二、动物的人格化三、静物的人格化总结:一、植物的人格化5《墨梅图》中国画

王冕(元末明初)蒙古人在十三世纪缔造一个空前庞大帝国:元。蒙古人根本上轻视汉人,在蒙古人眼中,汉人除了供给他们固定的田赋外,没有别的用处。蒙古官员的贪污腐败,在历史上也属空前。历史背景一、植物的人格化《墨梅图》中国画王冕(元末明初)蒙古人在十三世纪缔造6《墨梅图》中国画

王冕(元)画面上除了梅花还有文字,这些文字能否提供些信息?《墨梅图》中国画王冕(元)画面上除了梅花还有文字,这7《墨梅图》中国画

王冕(元)题画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不要人夸好颜色”,看中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是不是每个画家都可以这样画?《墨梅图》中国画王冕(元)题画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不要8《墨兰图》中国画

郑思肖(宋末元初)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一、植物的人格化《墨兰图》中国画郑思肖(宋末元初)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9《墨兰图》中国画

郑思肖(元)题画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郑思肖:号所南,坐必向南。《墨兰图》中国画郑思肖(元)题画诗向来俯首问羲皇郑思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题画诗(清)郑板桥一、植物的人格化咬定青山不放松,题画诗(清)郑板桥一、植物的人格化11题画诗雨后东篱野色寒,骚人常把菊英餐。朱门酒肉熏天臭,醉赏黄花尚牡丹。《雨后赏菊》中国画吴昌硕(晚清民国)题画诗雨后东篱野色寒,骚人常把菊英餐。朱门酒肉熏天臭,醉赏黄12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墨葡萄图》中国画

徐渭(明)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墨葡萄图》中国画徐渭(明)13《墨葡萄图》中国画

徐渭(明)用简单的词汇形容画家的心境狂放洒脱愤世嫉俗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墨葡萄图》中国画徐渭(明)用简单的词汇形容画家的心14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题画诗《安晚帖》中国画

朱耷(明末清初)二、动物的人格化左右此何水题画诗《安晚帖》中国画朱耷(明末清初)二、15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3课《托物寄情》课件[]16三、静物的人格化《艺术家的卧室》油画梵高(荷兰)三、静物的人格化《艺术家的卧室》油画梵高(荷兰)17《到前线去》木刻版画胡一川(现代)利用人物形象展现自己的情感《到前线去》木刻版画胡一川(现代)利用人物形象展现自己18《到前线去》木刻版画1932胡一川(现代)问:它和前面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区别?表达直接,不单纯抒发美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要产生社会效果,打动别人。《到前线去》木刻版画1932胡一川(现代)问:它和前面19问: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到前线去》木刻版画1932胡一川(现代)问: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到前线去》木刻版画19320总结:

美术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自我”),但是有的隐晦,有的直接;有的通过画面本身,有的采用其他的暗示;有的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形象,有的借助传统的图式。总结:21活动建议:本课中三幅有关马的中国画作品分别作于不同的时期,说一说都寄予了画家什么样的心志。《二马图》中国画

任仁发(元)《骏骨图》中国画

龚开(宋末元初)《奔马》中国画

徐悲鸿(现代)活动建议:《二马图》中国画任仁发(元)《骏骨图》中22托物寄情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托物寄情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23小学班级活动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目的意义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具体活动安排(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校长副组长:刘主任组员:各位老师。(二)活动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三)活动内容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问题:谁知道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梅兰小学班级活动方案问题:梅兰24问题:谁知道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竹菊问题:竹菊25问题:为什么称它们为“君子”?梅兰竹菊傲雪,不畏寒冬。幽谷自香(比喻人品“清高”)虚心、劲节(比喻“气节”)傲霜可见它们都是有象征含义的。问题:梅兰竹菊傲雪,不畏寒冬。幽谷自香(比喻人品“清高”)虚26总结:艺术家通过对物像的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更深层次的自我。梅兰竹菊在宋代就已经成为“情感的符号”。一、植物的人格化二、动物的人格化三、静物的人格化总结:一、植物的人格化27《墨梅图》中国画

王冕(元末明初)蒙古人在十三世纪缔造一个空前庞大帝国:元。蒙古人根本上轻视汉人,在蒙古人眼中,汉人除了供给他们固定的田赋外,没有别的用处。蒙古官员的贪污腐败,在历史上也属空前。历史背景一、植物的人格化《墨梅图》中国画王冕(元末明初)蒙古人在十三世纪缔造28《墨梅图》中国画

王冕(元)画面上除了梅花还有文字,这些文字能否提供些信息?《墨梅图》中国画王冕(元)画面上除了梅花还有文字,这29《墨梅图》中国画

王冕(元)题画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不要人夸好颜色”,看中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是不是每个画家都可以这样画?《墨梅图》中国画王冕(元)题画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不要30《墨兰图》中国画

郑思肖(宋末元初)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一、植物的人格化《墨兰图》中国画郑思肖(宋末元初)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31《墨兰图》中国画

郑思肖(元)题画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郑思肖:号所南,坐必向南。《墨兰图》中国画郑思肖(元)题画诗向来俯首问羲皇郑思3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题画诗(清)郑板桥一、植物的人格化咬定青山不放松,题画诗(清)郑板桥一、植物的人格化33题画诗雨后东篱野色寒,骚人常把菊英餐。朱门酒肉熏天臭,醉赏黄花尚牡丹。《雨后赏菊》中国画吴昌硕(晚清民国)题画诗雨后东篱野色寒,骚人常把菊英餐。朱门酒肉熏天臭,醉赏黄34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墨葡萄图》中国画

徐渭(明)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墨葡萄图》中国画徐渭(明)35《墨葡萄图》中国画

徐渭(明)用简单的词汇形容画家的心境狂放洒脱愤世嫉俗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墨葡萄图》中国画徐渭(明)用简单的词汇形容画家的心36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题画诗《安晚帖》中国画

朱耷(明末清初)二、动物的人格化左右此何水题画诗《安晚帖》中国画朱耷(明末清初)二、37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3课《托物寄情》课件[]38三、静物的人格化《艺术家的卧室》油画梵高(荷兰)三、静物的人格化《艺术家的卧室》油画梵高(荷兰)39《到前线去》木刻版画胡一川(现代)利用人物形象展现自己的情感《到前线去》木刻版画胡一川(现代)利用人物形象展现自己40《到前线去》木刻版画1932胡一川(现代)问:它和前面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区别?表达直接,不单纯抒发美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要产生社会效果,打动别人。《到前线去》木刻版画1932胡一川(现代)问:它和前面41问: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到前线去》木刻版画1932胡一川(现代)问: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到前线去》木刻版画19342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