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示范课件_第1页
【教学课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示范课件_第2页
【教学课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示范课件_第3页
【教学课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示范课件_第4页
【教学课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示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程导入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学生探究分析活动是什么力量驱使月球围绕地球转?为什么会有潮汐现象?一、真理是客观的学生探究分析活动

如果由实验和天文学观测,普遍显示出地球周围的一切天体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并且其重力与它们各自含有的物质之量成比例,则月球同样按照物质之量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另一方面,它显示出,我们的海洋被月球重力所吸引;并且一切行星相互被重力所吸引,彗星同样被太阳的重力所吸引。由于这个规则,我们必须普遍承认,一切物体,不论是什么,都被赋与了相互的引力的原理。因为根据这个表象所得出的一切物体的万有引力的论证……万有引力一、真理是客观的(一)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反映。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一、真理是客观的(二)真理的客观性辨析: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孰先孰后?万有引力——牛顿发现并命名——实践检验内容客观:万有引力检验标准客观:实践思想方式主观:定律真理是客观的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辨析: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人们发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低速、宏观、弱引力,而不适用于高速、微观、强引力,是否说明万有引力定律不是真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广泛和深入,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二)真理都是具体的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国利兹,在气体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是氧的发现。1774年,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普利斯特里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和历史条件的,不切合实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及时改正错误。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冥王星被排除九大行星之列”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古代中国,月亮掌管人间姻缘古代埃及,月亮是医疗之神古代印度,月亮是丰收的神灵玛雅人将月亮视为生育和纺织女神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诗意的月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科学视野中的月亮伽利略和望远镜阿波罗登月月球上的水冰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的棉花种子发了芽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学生探究分析活动古往今来对月亮的认知与中国探月工程上图是视频资源“【思政广角】中国‘嫦娥’系列探月工程历史回顾”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上图是视频资源“【思政广角】中国探月再获新进展”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一)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过程来看,既受制于人类自身的方法和能力,也受制于月球本身的复杂性。因此才会对月球的认识从白玉盘到灰色星球发展到月幔富含橄榄石,从月亮上没有水的论断到发现水冰,从荒凉星球到棉花种子发芽,对月球的种种探测和发现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识,也充分说明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二)认识具有无限性对月球的认识过程也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月球上的各种资源还有待开发,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人类不断去探索,月球成因、月球年龄、人类能否在月球上生存等等都还没有定论,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二)认识具有无限性1620年英国人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了西半球曾经与欧洲和非洲连接的可能性。1668年法国R.P.F.普拉赛认为在大洪水以前,美洲与地球的其他部分不是分开的。到19世纪末,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EduardSuess,1831~1914)注意到南半球各大陆上的岩层非常一致,因而将它们拟合成一个单一大陆,称之为冈瓦纳古陆。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由于当时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问题,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陆漂移学被认为是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和量子论并列的百年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进展之一。知识拓展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永不停步,探索永无止境。必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途径,认识和发现、检验和发展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真理,使人类不断实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我完善。知识运用1.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A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知识运用2.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A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真理具有客观性④真理是永恒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

)A.认识的动力来自实践B.认识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不断发展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知识运用4.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理论,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也没有推翻经典力学。这个事实主要说明(D

)A.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必经阶段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知识运用5.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水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贵在“全面”、重在“从严”,新时代,坚特全面从严治党依然要“全面”、要“从严”。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答题要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发展推动从严治党不断深化;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全面从严治党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等方面说明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即可。知识运用6.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一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虐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合。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