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构成的。2.人们通常以___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3.扩散:(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___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可以在____、____、____之间进行。分子原子10-10接触固体液体气体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构成的(2)扩散的快慢与物质的____有关,____态扩散的最快,____态扩散的最慢,扩散的快慢还与____有关,因为____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____,所以____越高,扩散越____。(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的运动。这种________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种类气固温度温度剧烈温度快无规则无规则(2)扩散的快慢与物质的____有关,____态扩散的最快,4.分子之间既有____,又有____,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5.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____地做____运动;分子之间存在____力和____力。引力斥力分子、原子不停热引斥4.分子之间既有____,又有____,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天,我们看到的空气中许多极小的小水珠就是一个个水分子C.将一块铁磨成极细的铁粉,铁粉就是铁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进行观察2.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直径很小,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来观察。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10m),由此可判断飞沫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D电子显微镜不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电子显微镜不是3.(2017·济南)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B.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C.放在空气中的铁块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在一杯开水中加盐,水变咸了CD3.(2017·济南)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5.如图所示,当放入蚊香片的电热驱蚊器工作时,我们会闻到蚊香的气味,这是____现象;这种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____时,现象越剧烈。扩散高5.如图所示,当放入蚊香片的电热驱蚊器工作时,我们会闻到蚊香6.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所示,这表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6.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7.(2018·嘉定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D7.(2018·嘉定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8.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中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的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斥力8.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中先吸入适量的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9.(2018·蓬溪县期末)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铁制工具生锈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D.空气中的PM2.5超标形成雾霾C9.(2018·蓬溪县期末)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10.(2017·常州)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B10.(2017·常州)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无空隙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烧菜时在远处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折断的粉笔很难合成一个整体,说明分子间有斥力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C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13.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1,呈液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2,呈气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3,则这三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为()A.F1=F2=F3

B.F1>F2>F3C.F1<F2<F3

D.无法确定B13.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1,呈14.(2018·南岗区期末)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如图所示)。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该实验说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变大引力14.(2018·南岗区期末)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15.(2018·抚宁县期末)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____较大;但气体也不能无限制地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的缘故。有些房间是用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表明甲醛已扩散,这说明甲醛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的。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间隔斥力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5.(2018·抚宁县期末)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16.如图A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原来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如图B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热水瓶中的墨水变成红色的速度较快,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6.如图A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7.(2018·海珠区期末)在气体扩散现象的演示实验中,一瓶装有空气,另一瓶装有密度大于空气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按正确的方式放置(如图所示),抽出玻璃板并合上两瓶,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且颜色都变得同样均匀,本实验中()A.甲瓶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B.人眼能直接观察到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两瓶气体颜色都一样时,分子不再运动D.若温度越高,瓶内气体颜色变化会越快D17.(2018·海珠区期末)在气体扩散现象的演示实验中,一18.(拓展创新)小迪的爸爸是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小迪发现爸爸用乳胶粘的木制家具,要等到干后才结实。请你帮他分析原因,把以下各空补全。原因:用乳胶粘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和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间只有微弱的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作用,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了____态,分子间的距离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下同),分子间作用力____,流动性才能完全消失,木头才粘得结实。引力固变小变大18.(拓展创新)小迪的爸爸是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小迪发现爸爸人教版第2节内能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第2节内能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物体的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与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____,用符号表示为____。(2)影响因素: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和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有关。(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____;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此外,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有关。(4)特点: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能。动能分子势能焦耳J热运动相互作用情况大减少内1.物体的内能:动能分子势能焦耳J热运动相互作用情况大减少内2.热传递(1)产生条件:物体间存在__________。(2)实质:内能的____。(3)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____,低温物体内能____,由此可知,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____,用符号表示为____。温度差转移减少增加热传递能量焦耳J2.热传递温度差转移减少增加热传递能量焦耳J4.做功(1)规律: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2)实质:内能的____。5.改变内能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增加减少转化热传递做功4.做功增加减少转化热传递做功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物体的内能是指()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2.相同质量的0℃的冰、0℃的水、0℃的水蒸气中,它们的内能()A.一样大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CD1.物体的内能是指()CD3.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4.温度为0℃的物体____(选填“有”或“没有”)内能,停止在地面上的飞机____(选填“有”或“没有”)内能,5kg、0℃水的内能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kg、0℃冰的内能。D有有大于3.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有有大5.下列所述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温暖B.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6.(2017·北京)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AA5.下列所述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7.(2017·舟山)下列各项都能使如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其中属于做功的是()A.不断晃动瓶子B.用酒精灯加热C.用手捂瓶子D.在烈日下照射8.把烧热的工件放在冷水中,冷水会变热,在这个过程中,工件的内能____,冷水的内能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A减小增大7.(2017·舟山)下列各项都能使如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A9.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____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___增加。10.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这是通过____的方式,使铁丝的内能____。11.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内能____,当鸡蛋和水的____相同时,二者不再发生热传递。温度内能做功增加减小温度9.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2.(2018·阜宁县期中)天气渐凉,又到了板栗飘香的季节。当店老板把栗子放入锅中翻炒时,栗子的内能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要方式是()

A.减小、热传递B.减小、做功C.增大、热传递D.增大、做功C12.(2018·阜宁县期中)天气渐凉,又到了板栗飘香的季节13.(2018·武陵区期中)下列事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C13.(2018·武陵区期中)下列事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4.(教材P9拓展)如图所示,在平底烧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C.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内有雾出现,是液化现象D.塞子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B14.(教材P9拓展)如图所示,在平底烧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15.(2018·睢宁县期中)如图,用酒精灯加热弯曲的钢棒,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____,这一实验表明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____的方式实现的。增加热传递做功15.(2018·睢宁县期中)如图,用酒精灯加热弯曲的钢棒,1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中“炙手可热”是通过________来增加手的内能;“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来增加木头的内能。热传递做功1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热传递做功17.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a杯中的水量较少,b、c、d杯中的水量相同,试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1)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质量最大且温度最高a、ba的质量小,温度高;b的质量大,但温度低17.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8.如图所示,图甲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水温约20℃,热奶的温度约90℃,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一下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图乙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热奶和水的温度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的。(2)____(选填“Ⅰ”或“Ⅱ”)是热奶的温度变化图象,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Ⅰ温度越高,降温越快18.如图所示,图甲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水(3)若不计热损失,当达到热平衡时,热奶放出的热量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4)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等于②(3)若不计热损失,当达到热平衡时,热奶放出的热量____(人教版第3节比热容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课时认识比热容人教版第3节比热容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课时认识比热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实验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的。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是____的。2.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____与它的____和升高的__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不同不同热量质量温度1.实验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3.符号:比热容用符号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4.意义: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____。同种物质____不同时,比热容一般不同。c焦每千克摄氏度J/(kg·℃)不同状态3.符号:比热容用符号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烧杯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加热时间的长短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发现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说明____吸热本领强。吸收热量的多少水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2.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烧杯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2.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1)烧杯中加入的水和沙子应保证____(选填“体积”或“质量”)相等。(2)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来反映的。质量使物体受热均匀加热的时间(1)烧杯中加入的水和沙子应保证____(选填“体积”或“质(4)分析数据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_________。沙子水比热容(4)分析数据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沙子水比热容3.(2018·大同期末)一桶煤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煤油()A.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不变C.比热容是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4.(2018·建平县期末)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20℃的水变成4℃的水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C.水结成冰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BC3.(2018·大同期末)一桶煤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煤油(5.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B.水的比热容较大C.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沙子的比热容较大B5.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查表可知,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桶水倒掉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水结成冰后,比热容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不变变小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1kg7.我国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新疆沙漠地带要____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的温度升高得少。小比热容海水7.我国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新疆沙漠地带要____得多,这主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8.(教材P11拓展)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杯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A.水的末温高B.煤油的末温高C.水吸收的热量多D.煤油的温度变化量大D8.(教材P11拓展)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杯中装有相同质9.下列选项中与物质的比热容没有关系的是()A.用水作为“暖气”的工作物质B.夏季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凉爽C.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夏天在室内洒水调节气温D9.下列选项中与物质的比热容没有关系的是()D10.小明同学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联想到热水袋,设计了一种水暖背心,冬天将袋内灌满热水,穿在身上可暖胸背,他设计的原理是()A.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B.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放热多C.水资源比较丰富D.水的流动性强,穿起来柔软舒适B10.小明同学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联想到热水袋,设计了一种水11.(2018·娄星区期末)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11.(2018·娄星区期末)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12.在探究物质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①0.1kg的铜块;②0.1kg的铝块;③0.2kg的铜块;④0.3kg的铝块。应选用的材料是()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13.培育秧苗时,夜间多灌一些水,是利用水的_________的特性,使秧苗的温度不致降得太快,起到了保护秧苗的作用。汽车散热器内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相同的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____,冷却效果好。A比热容大热量12.在探究物质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14.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____(选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____(选填“>”“<”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____(选填“冰”或“水”)升温更快。乙<冰14.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15.(2018·聊城期中)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表中列出的是2017年8月4日沿海城市上海和内地城市西安的气温情况,请根据两座城市气温变化情况判断城市名称,甲是____。上海15.(2018·聊城期中)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16.(2018·古塔区期中)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加热或散热,例如: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如果用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沙来取暖,沙会冷得____(选填“快些”或“慢些”)。相同改变快些16.(2018·古塔区期中)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1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选取的器材有:两个相同规格的酒精灯、两个相同规格的烧杯、两支相同规格的温度计、两个铁架台、火柴,请问:(1)还需要用的器材:____、____。(2)对水和食用油的选取,需满足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天平秒表质量、初温都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1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选取的器材有: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8.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甲所示,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乙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C18.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甲所示,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人教版第3节比热容第十三章内能第二课时热量的计算人教版第3节比热容第十三章内能第二课时热量的计算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根据比热容的物理含义可以推导出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___________。比热容(种类)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cm(t-t0)cm(t0-t)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D

D2.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J/(kg·℃),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导出:1kg的水温度升高2℃吸收的热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kg的水温度升高2℃吸收的热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可归纳出水吸收热量的公式Q吸=____。4.2×103质量1kg的水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4.2×103J/(kg·℃)×1_kg×2℃4.2×103J/(kg·℃)×2_kg×2℃cmΔt2.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J/(kg·℃),3.(2018·朝阳区期中)将质量是2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升高到25℃,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J/(kg·℃)]()A.2.1×103J

B.2.1×105JC.4.2×103JD.4.2×104J4.(2018·绥滨县期末)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用电水壶烧水时,如果将壶内20℃的水的温度升高60℃,水吸收的热量是5.04×105J,那么壶内水的质量是____kg。D23.(2018·朝阳区期中)将质量是2kg的水加热,使它的5.当10kg、90℃的热水放出1.68×106J的热量,温度降低到____℃。6.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g、温度是24℃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则该小球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J/(kg·℃)。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__。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沙石0.92×103水银0.14×103铝0.88×103铜0.39×103钢、铁0.46×103铅0.13×103500.46×103钢、铁5.当10kg、90℃的热水放出1.68×106J的热7.三亚市崖州区南滨中学为学生提供开水,用电热器将50kg的水从28℃升高到98℃,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1)电热器内的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2)电热器内的水在这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解:(1)由水温从28℃升高到98℃可知,电热器内的水温度升高,吸收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50kg×(98℃-28℃)=1.47×107J7.三亚市崖州区南滨中学为学生提供开水,用电热器将50kg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8.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A.3∶4B.4∶3C.1∶3D.3∶19.已知c水>c煤油>c干泥土,如果让质量、初温相同的水、煤油、干泥土吸收相同的热量,那么末温最高的是()A.水B.煤油C.干泥土D.末温相同AC8.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10.(2018·榆树市期末)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与乙的比热容之比()A.1∶2B.4∶1C.1∶1D.1∶411.将一杯温度为25℃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这杯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4.62×104J,则该杯水的体积是[水的比热容c水=4.2×l03J/(kg·℃)]()A.500mLB.400mLC.450mLD.550mLBD10.(2018·榆树市期末)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12.(2018·颍泉区期中)1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4.2×105J的热量后,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它的末温为()A.80℃B.100℃C.120℃D.130℃13.(2017·重庆)在“母亲节”这天,小唐同学为妈妈炖了一碗排骨汤,然后用盆子装了5kg的水,将装汤的碗放在水中进行冷却。小唐同学用水进行冷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大。过了一会儿,水温由20℃升高到25℃,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c水=4.2×103J/(kg·℃)]。B比热容1.05×10512.(2018·颍泉区期中)1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14.(2018·红花岗区期末)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小明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待稳定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则水吸收的热量____J。铅的比热容____J/(kg·℃)。201612614.(2018·红花岗区期末)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2016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5.(2018·博兴县期中)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内,分别用两个试管给10g水和10g油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A.水的温度每分钟升高2.5℃B.油的温度升高25℃需要6minC.水每分钟吸热105JD.油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三分之一A15.(2018·博兴县期中)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内,分别用两16.为了比较沙子和水的吸热本领,郝长青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上质量均为200g的沙子和水,用两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环境下分别进行加热,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问:(1)甲图和乙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2)加热10min时,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沙子的比热容约是多少?解:(1)甲图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2)Q水吸=cmΔt=4.2×103J/(kg·℃)×0.2kg×(70℃-20℃)=4.2×104J16.为了比较沙子和水的吸热本领,郝长青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一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专题一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与区别定义量的性质描述用语相互关系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内能大小的宏观表现之一状态量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吸收了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可能放出了热量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与区别定义量的描述相互关系温度物体的冷热量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过程量吸收、放出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可能升高;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可能降低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状态量具有、改变、增大、变大、减小、变小一个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可能升高,可能吸收了热量;内能减小,温度可能降低,可能放出了热量热量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过吸收、放出一个物体吸收热1.(2018·永定县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0℃的冰和0℃的水内能相等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D.热传递传递的是温度2.(2018·泸县一模)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对外做了功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CD1.(2018·永定县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要吸收热量C.冰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D.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的冰块也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D.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B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B5.(2018·番禺区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C.质量为1kg温度为0℃的水和质量为1kg温度为0℃的冰内能相同D.在相同状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减小6.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A.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C.一定是对外做了功D.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DD5.(2018·番禺区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7.(2018·南海区期末)如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在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跳起时,有白雾产生,这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____。降低7.(2018·南海区期末)如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在上8.生活中所说的“热”可以有温度、热量和内能多种含义,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热”字的含义。(1)搓手即能发热:____;(2)合肥这几年的夏天很热:____。内能温度8.生活中所说的“热”可以有温度、热量和内能多种含义,内能温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专题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原理是Q吸=cm(t-t0)。2.用到的实验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表现为:控制Q吸和m一定,比较Δt的大小,或控制m和Δt一定,比较Q吸的大小;转换法表现为:将不容易测量的Q吸转换成容易测量的加热时间t。3.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1)在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的情景下比较升高的温度。若升高的温度小,则吸热能力强。(2)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景下比较吸收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多,则吸热能力强。1.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原理是Q吸=cm(t-t0)。1.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煤油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A.取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B.盛放煤油和水的容器相同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D1.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煤油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2.(2018·西城区期末)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关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所需加热时间相同B.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C.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少,说明水吸热能力较强D.加热相同时间,水和食用油所吸收的热量不同C2.(2018·西城区期末)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3.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选填“甲”或“乙”)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2)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应对____(选填“甲瓶”或“乙瓶”)加热的时间长些。(3)此实验表明____比____的比热容小些。甲乙瓶煤油水3.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甲乙瓶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小明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小明使用相(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不同。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___温度升高的多。(4)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____。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C.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煤油A(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___温度升(5)小丽用规格相同的酒精灯代替电热器也能完成该实验,则用_________给水和煤油加热效果好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热器电加热器能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吸热相等,实验误差更小操作方便,热损失少(5)小丽用规格相同的酒精灯代替电热器也能完成该实验,电热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一周一练(13.1~专题二)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一周一练(13.1~专题二)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一、选择题1.(2018·绥滨县期末)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些公共场合贴了如图所示的标识,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相互的作用力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一、选择题D2.热传递的实质是()A.质量大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B.内能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C.高温物体把内能传递给低温物体D.热量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C2.热传递的实质是()C3.(2017·泰州)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D3.(2017·泰州)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4.(2017·天津)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4.(2017·天津)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5.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附近能闻到肉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D5.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6.(2017·金华)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铁块在锻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7.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5,比热容之比是3∶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A.5∶3B.3∶5C.15∶4D.4∶15CB6.(2017·金华)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8.(2018·番禺区期末)下列实例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是()A.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B.洒水车洒水清洁马路C.在河流上建水电站,蓄水发电D.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D8.(2018·番禺区期末)下列实例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

D10.(2017·成都)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D10.(2017·成都)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二、填空题11.(2017·聊城)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棕叶飘香”是____现象;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____。12.如图所示,若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曝晒,将通过_________的方法使它的内能____(选填“减少”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曝晒。扩散斥力热传递增加二、填空题扩散斥力热传递增加13.(2018·灯塔市期末)如图所示,“东坡肉”清香可口,赢得了一致好评。“东坡肉”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的。刚刚出锅的东坡肉芬芳扑鼻,凉了之后的“东坡肉”不是很香了,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____有关。热传递温度13.(2018·灯塔市期末)如图所示,“东坡肉”清香可口,14.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会获得大量的____能,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员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装了偏流板(如图),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制作偏流板材料的熔点应较____(选填“高”或“低”)。内比热容大高14.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会获得大量的____能,15.用两只同样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同时加热,每隔5min记录一次水和该液体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设该种液体的比热容为c液,水的比热容为c水,则c液∶c水=____。加热时间/min0510152025某液体温度/℃152229364350水的温度/℃1519232731354∶715.用两只同样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三、简答题16.暑假里,小梅跟着妈妈去青岛避暑。一天,烈日当空,小梅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请用比热容的知识说明这一现象。解: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比沙子低三、简答题四、实验探究题17.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时间/min01234甲的温度/℃3034384246乙的温度/℃1018263442四、实验探究题加热时间/min01234甲的温度/℃303(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____Q乙。(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相等升高的温度小于甲(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五、计算题18.(2018·揭西县期末)一个质量为1.5kg的钢刀,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把这些热量给30℃、1.0kg的水加热,水温升高到多少度?[已知钢的比热容为0.46×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五、计算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人教版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构成的。2.人们通常以___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3.扩散:(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___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可以在____、____、____之间进行。分子原子10-10接触固体液体气体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构成的(2)扩散的快慢与物质的____有关,____态扩散的最快,____态扩散的最慢,扩散的快慢还与____有关,因为____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____,所以____越高,扩散越____。(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的运动。这种________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种类气固温度温度剧烈温度快无规则无规则(2)扩散的快慢与物质的____有关,____态扩散的最快,4.分子之间既有____,又有____,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5.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____地做____运动;分子之间存在____力和____力。引力斥力分子、原子不停热引斥4.分子之间既有____,又有____,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天,我们看到的空气中许多极小的小水珠就是一个个水分子C.将一块铁磨成极细的铁粉,铁粉就是铁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进行观察2.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直径很小,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来观察。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10m),由此可判断飞沫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D电子显微镜不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电子显微镜不是3.(2017·济南)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B.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C.放在空气中的铁块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在一杯开水中加盐,水变咸了CD3.(2017·济南)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5.如图所示,当放入蚊香片的电热驱蚊器工作时,我们会闻到蚊香的气味,这是____现象;这种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____时,现象越剧烈。扩散高5.如图所示,当放入蚊香片的电热驱蚊器工作时,我们会闻到蚊香6.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所示,这表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6.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7.(2018·嘉定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D7.(2018·嘉定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8.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中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的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斥力8.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中先吸入适量的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9.(2018·蓬溪县期末)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铁制工具生锈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D.空气中的PM2.5超标形成雾霾C9.(2018·蓬溪县期末)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10.(2017·常州)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B10.(2017·常州)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无空隙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烧菜时在远处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折断的粉笔很难合成一个整体,说明分子间有斥力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C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13.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1,呈液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2,呈气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3,则这三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为()A.F1=F2=F3

B.F1>F2>F3C.F1<F2<F3

D.无法确定B13.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1,呈14.(2018·南岗区期末)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如图所示)。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该实验说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变大引力14.(2018·南岗区期末)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15.(2018·抚宁县期末)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____较大;但气体也不能无限制地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的缘故。有些房间是用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表明甲醛已扩散,这说明甲醛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的。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间隔斥力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5.(2018·抚宁县期末)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16.如图A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原来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如图B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热水瓶中的墨水变成红色的速度较快,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6.如图A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7.(2018·海珠区期末)在气体扩散现象的演示实验中,一瓶装有空气,另一瓶装有密度大于空气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按正确的方式放置(如图所示),抽出玻璃板并合上两瓶,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且颜色都变得同样均匀,本实验中()A.甲瓶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B.人眼能直接观察到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两瓶气体颜色都一样时,分子不再运动D.若温度越高,瓶内气体颜色变化会越快D17.(2018·海珠区期末)在气体扩散现象的演示实验中,一18.(拓展创新)小迪的爸爸是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小迪发现爸爸用乳胶粘的木制家具,要等到干后才结实。请你帮他分析原因,把以下各空补全。原因:用乳胶粘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和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间只有微弱的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作用,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了____态,分子间的距离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下同),分子间作用力____,流动性才能完全消失,木头才粘得结实。引力固变小变大18.(拓展创新)小迪的爸爸是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小迪发现爸爸人教版第2节内能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第2节内能第十三章内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1.物体的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与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____,用符号表示为____。(2)影响因素: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和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有关。(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____;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此外,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有关。(4)特点: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能。动能分子势能焦耳J热运动相互作用情况大减少内1.物体的内能:动能分子势能焦耳J热运动相互作用情况大减少内2.热传递(1)产生条件:物体间存在__________。(2)实质:内能的____。(3)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____,低温物体内能____,由此可知,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____,用符号表示为____。温度差转移减少增加热传递能量焦耳J2.热传递温度差转移减少增加热传递能量焦耳J4.做功(1)规律: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2)实质:内能的____。5.改变内能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