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和方法完满版及练习题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他们分别属于()A.液化、凝华、汽化、升华、消融、凝固B.气化、凝华、汽化、升华、消融、消融C.液化、凝华、汽化、升华、消融、消融D.液化、凝华、升华、消融、汽化、消融【答案】A【解析】【解答】解: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②隆冬的深夜,教室窗户玻璃上有一层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是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④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干,即冰变成水蒸气,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⑤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消融现象;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答案为:A。【解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要点要解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尔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2.以下数据最吻合实质的是(
)A.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110℃C.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可达
180W
B.家用空调器的电流约为D.人类的反响时间约为
0.1A2s【答案】
A【解析】【解答】由于沸点与气压相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到110℃,A
吻合题意;
0.1A
的电流太小,家用空调器的电流大体是
5A,B
不吻合题意;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大体在3W左右,C不吻合题意;人类的反响时间小于题意,故答案为:A。【解析】水的沸点平和压相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
0.5s,D不吻合3.以下数据中最凑近实质的是()A.中学生的体积大体是0.05m3B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C.沐浴水的温度大体为60℃D.空调电流约1A【答案】A【解析】【解答】解:A、水的密度是1.0×3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33左右.中学10kg/m1.0×10kg/m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
V=
6m
==0.06m3左右.故A吻合实质;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体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
左右.故B不吻合实质;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沐浴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能能达到60℃.故C不吻合实质;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5A左右.故D不吻合实质.应选A.【解析】第一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关于选项中的单位,可依照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变换,消除与生活实质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吻合生活实质的答案.4.以下估测最凑近实质的是()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人感觉酣畅的气温约为45℃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50g,故
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
37℃左右,感觉酣畅的温度在
23℃左右,故
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
25﹣28cm,故
D正确.应选:D.【解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有的物理量要有必然的估测能力,依照生活知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5.以下估测吻合事实的是()A.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C.人感觉比较酣畅的温度是37℃D.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答案】D【解析】【解答】A、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30W,10W不吻合实质;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5km/h不吻合实质;C、人感觉比较酣畅的温度是25℃,37℃不吻合实质;D、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吻合实质;应选D.【解析】依照生活经验及对生活知识的认识,逐一解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计:需要依靠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计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6.飞船绕地球翱翔时,若是在舱内进行以下实验,其中不能够完成的是A.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用温度计测温度
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答案】
A【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若是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够完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由于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相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相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应选A.7.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数值最凑近实质情况的是()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B.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1m/s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
1000W【答案】
A【解析】【解答】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2.5cm,A吻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1m/s,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5m/s,B不吻合题意;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稍高即可,一般在
40℃左右,C不吻合题意;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
100W~200W,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A.【解析】估测题目,注意掌握常有的物理量,比方长度、速度、温度、电功率、质量等等,并要善于观察和积累.8.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湖面结冰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D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答案】
B【解析】【解答】冬天湖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
A不吻合题意;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固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吻合题意;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C不吻合题意;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B.【解析】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方式有遇冷或压缩体积.9.以下列图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汽车玻璃上出现了霜B.上午露珠逐渐消失C.清早山林中出现了雾D.树枝上形成雾淞【答案】B【解析】【解答】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不合题意;B、露珠的消失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取热量,吻合题意;C、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不合题意;D、雾淞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解析】AD、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B、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C、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10.关于图中所示四幅图的解析,正确的选项是()A.表示ρ甲>ρ乙B.表示晶体消融的图象C.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答案】A【解析】【解答】解:A、由图看出,同样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由ρ=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A吻合题意;B、由图看出,液体凝固时温度不变,表示晶体液体的凝固图象,
B不合题意;C、如图表示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行程随时间平均变化.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但不用然是匀速直线运动,C不合题意;D、由p=ρg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该是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如图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恰好相反,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解析】A、依照密度公式,比较两种物质同体积时的质量或同质量时的体积,能够判断两种物质密度的大小;B、温度有下降的趋势的图像是凝固图像,温度有上升趋势的图像是消融图像;C、从图中能够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即物体做匀速运动,不能够确定它运动的路线是否是直线;D、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1.刻度尺、温度计、弹簧秤、电压表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下面四幅图表示的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错误的选项是()观察被测物体的长度B测.量水的温度直接用此弹簧秤测力的大小测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答案】C【解析】【解答】解:A、刻度尺测量长度方法和读数方法正确,不吻合题意;B、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方法和读数方法正确,不吻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使用从前,指针没有在
0刻线处,直接使用是错误的,吻合题意;D、电压表使用方法和量程选择、电流方向正确,不吻合题意.应选C.【解析】①读取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被测物体尾端所对的测量工具的刻线相垂直;②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弹簧测力计测量电流、电压和力时,要注意测量从前指针可否在0刻线处;③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流或电压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并且使电流进“﹣”出.
“+”12.以下数值最凑近实质情况的(A.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C.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
4s
)
B人.体感觉酣畅的环境温度约为35℃D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答案】
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的质量m=100g=0.1kg,重约为G=mg=0.1kg×10N/kg=1N,A吻合题意;B、人体感觉酣畅的环境温度约为27℃,B不吻合题意;C、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7s,C不吻合题意;D、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A.【解析】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依照学生对平常生活中常有的参数的认识解答.13.以下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对外放热的是()①雾的形成②冰化成水③水结成冰④消融的蜡烛凝固⑤樟脑丸变小⑥霜的形成⑦地面的水在蒸发⑧冬天屋内玻璃上水层的形成⑨水沸腾的过程。A.①②③④⑥B①③④⑥⑧.
C①②⑤⑦⑨.
D.①④⑥⑧⑨【答案】B【解析】【解答】解:(1)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2)冰化成水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是消融现象,消融要吸热;(3)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要放热;(4)消融的蜡烛凝固,是蜡烛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要放热;(5)樟脑丸变小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要吸热;(6)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7)地面的水在蒸发,是由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8)冬天屋内玻璃上水层的形成是由水中产生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凉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9)水沸腾的过程是激烈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答案为:B。【解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消融,消融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14.以下估测与实质情况吻合的是(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
B.物理课本从课桌落到地面大体D人.感觉酣畅的环境温度约为
4s37℃【答案】
C【解析】【解答】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50000g,A不吻合题意;物理课本从课桌落到地面大体0.4s,B不吻合题意;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为80cm,C吻合题意;人感觉酣畅的环境温度约为
25℃,D不吻合题意
.故答案为:C.【解析】依照学生对平常生活中常有的物体的质量、时间、长度和温度的认识解答.15.以下列图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甲从一开始就消融,没有固定的消融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消融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必然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B、解析图象可知,乙有必然的熔点,熔点为210℃,甲没有熔点,故B错误;C、由于晶体有必然的熔点,在消融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D、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消融过程,此时吸取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应选C.【解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异就是晶体有必然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反响在消融图象上:晶体的消融图象有一水平线段,该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没有水平线段.晶体在消融的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物质吸取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16.以下列图的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将湿衣物放在烈日下晒将谷物推开来晒用保鲜膜遮住水果【答案】D【解析】【解答】A.电吹风吹头发加快了空气流动,A不吻合题意;B.湿衣服在太阳下,温度高升,能够加快蒸发,B不吻合题意;C.推开的谷物表面积大,能够加快蒸发,C不吻合题意;D.保鲜膜遮住物体时,减慢了水分的蒸发,D吻合题意。故答案为:D.【解析】加快蒸发的方法有:高升温度、增大面积、增大空气流动。17.以下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液化的是()A.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C.钢水铸成钢锭D.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答案】B【解析】【解答】A.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是物质从液态变气液态的过程是汽化,A不符合题意;B.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中的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B吻合题意;C.钢水铸成钢锭,是物质从液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C不吻合题意;D.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是钨丝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B.【解析】利用六种物态变化解答.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成液体的过程.18.中国是世界上少许能够制造运输液化天然气专用船舶﹣﹣LNG船的国家。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为甲烷,甲烷的熔点﹣182.5℃、沸点﹣161.5℃.L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储罐内最合适的温度是(
)A.﹣185℃
B.﹣163℃
C.﹣160℃
D.0℃【答案】
B【解析】【解答】解:L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应使其处于液态,储罐内最合适的温度应小于沸点,但高于凝固点(熔点),故其范围应为﹣182.5℃<t<﹣161.5℃。比较选项可知,只有﹣163℃吻合要求。故答案为:B【解析】依照甲烷的熔点和沸点判断出其不同样温度下的状态,再结合题意解答即可.19.以下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放热的是()A.春天,河流解冻B.夏天,冰雹直下C.秋天,雾气漫天D.冬天,雨雪纷飞【答案】A【解析】【解答】A.河水解冻是消融现象,是吸热过程,A吻合题意;B.冰雹是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B不吻合题意;C.雾的形成是液化过程,放热,C不吻合题意;D.雪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A.【解析】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20.以下列图,加热﹣40℃的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冰的消融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消融不需要吸热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同样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A点时,开始对物质加热,此时的温度是﹣40℃;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固体的熔点是0℃,此过程中物质正在消融,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不吻合题意;B、图象中BC段是冰的消融过程,诚然温度不变,但消融过程必需吸热,B不吻合题意;C、由图象可知,DE段为水的沸腾过程,此过程温度不变,但要连续吸热,它的内能增大,C不吻合题意;D、冰完满消融为水时,质量不变;同一个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时间同样时冰和水吸取的热量同样;冰升温比水快(即冰上升的温度较高),由Q=cm△t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小;D吻合题意。故答案为:D。【解析】经过固体的消融图象能够获取:该物质是晶体仍是非晶体(经过该图象有没有一个吸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来确定)、熔点(水平段对应的温度)、消融过程所用的时间(水平段结束的时刻与开始时刻的差值)等信息.液体沸腾过程中,连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水的比热容比冰大,同样质量的冰和水在吸热同样热量的情况下,冰升温快,水升温慢.21.以下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解析,错误的选项是()A.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消融要吸热使用高压锅,食品简单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富强,液体沸点高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壶中喷出的温度高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的解析错误;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利用冰消融时吸热,起到降温的作用;B的解析正确;C、用高压锅,食品简单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富强,液体沸点高升;食品简单烂;C的解析正确;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D的解析正确;故答案为:A【解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要点要解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尔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消融,消融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22.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以下数据最凑近实质的是()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36VC.九年级学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8sD.在我们就读的学校,水沸腾时的温度约为98℃【答案】D【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体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A不吻合实质;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B不吻合实质;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九年级学生百米成绩不能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C不吻合实质;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我们周围的气压略大于标准大气压,水在98℃就能沸腾。D吻合实质。故答案为:D【解析】利用物理看法、规律、物理常数和知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迅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不同样物理量的估计,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23.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物态变化正确的选项是()北方冬天冰冻衣服变干﹣﹣汽化现象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C.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冬天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答案】D【解析】【解答】解:A、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固体变成气体,属于升华现象;A不吻合题意;B、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这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不吻合题意;C、冰棍冒出“白气”,“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不吻合题意;D、冬天地面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吻合题意。故答案为:D【解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消融,消融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24.如图是电子体温计,它是经过感温头中电流的大小来反响人的体温。感温头是用半导体资料制成的,这是应用了半导体的()单导游电特点优异的绝缘特点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电阻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答案】C【解析】【解答】依照电子体温计的感温头的特点可知,当温度改变,电阻改变,显示的温度不同样,C吻合题意。故答案为:C.【解析】半导体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在环境变化时电阻随之改变。25.以下数据中,最凑近生活实质的是(A.人体感觉酣畅的环境温度为40°CB.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D.手托两个鸡蛋匀速向上抬高lm约做功
)1J
2A【答案】
D【解析】【解答】
A.人体感觉酣畅的温度为
25℃左右,
A不吻合题意;B.教室人光灯的功率约40W,电流为,B不吻合题意;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0cm,C不吻合题意;D.两个鸡蛋重力为1N,抬高1m,做功为W=Gh=1N×1m=1J,D吻合题意。故答案为:D.【解析】依照常有的物体的高度、质量、生活中的温度、电流进行解答。26.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将沸点为12.3℃的氨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白腊和冰的消融同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雪消融成水和露珠的形成原理同样由于雪的形成过程中吸取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答案】A【解析】【解答】A.氯乙烷的沸点很低,在迅速汽化时吸热,对物体降温,A吻合题意;B.白腊是非晶体,冰是晶体,在消融过程中现象不同样,B不吻合题意;C.雪消融成水是消融现象,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不吻合题意;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A.【解析】沸点低的物体简单汽化,汽化吸热,晶体消融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消融时温度素来高升。27.以下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属于汽化的是()A.冬天,窗户玻璃结满“冰花”B秋.天,屋顶有霜形成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答案】C【解析】【解答】A、冬天,窗户玻璃结满“冰花”属于凝华,故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权益分配协议书
- 借款协议书三方协议书
- 加工厂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初一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新生儿科普宣教
- 2025版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症状及护理心得分享
- 2025版皮肤炎常见症状及护理措施
- 过敏体质宝宝营养
- 咽喉梗阻急救处理方法
- 2025版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症状及护理
- 恬谈人生:夏培肃传
- 棚户区改造梁侧预埋悬挑脚手架设计计算书
- 《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论文
-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3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策略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远程会诊登记本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 多旋翼无人机培训教材课件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