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律诗讲究四联八句,其中第三联的称呼是()

A.颔联B.颈联C.首联D.尾联

2.被老舍评价为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的是()

A.《李娃传》B.《聊斋志异》C.《莺莺传》D.《霍小玉传》

3.应用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规范性和()

A.庄重性B.准确性C.条理性D.丰富性

4.李斯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

A.墨家B.阴阳家C.法家D.纵横家

5.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是()

A.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B.莫泊桑、杰克·伦敦、欧·亨利

C.莫泊桑、马克·吐温、契诃夫

D.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拣麦穗》中写到柿子树顶上的小火柿子红得透亮,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B.比喻C.象征D.对比

7.《诗经》中的风按照地域分为十五国风,《蒹葭》所属的是()

A.卫风B.郑风C.王风D.秦风

8.按应用文文种分类,公示属于()

A.法定公文B.规章文书C.专用文书D.事务文书

9.《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杂剧()

A.《窦娥冤》B.《西厢记》C.《桃花扇》D.《牡丹亭》

10.鲁迅《风波》一文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

A.揭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11.下列属于奏疏的是()

A.《留侯论》B.《谏逐客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

12.计划属于中的常用文种()

A.法定公文B.事务文书C.专用文书D.规章文书

13.《红楼梦》所写的四大家族是()

A.贾、王、林、曹B.贾、史、王、薛C.贾、史、荣、宁D.贾、薛、甄、林

14.满招损,谦得益语出()

A.《论语》B.《周易》C.《老子》D.《尚书》

15.《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

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

16.五四时期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诗集是()

A.《星空》B.《女神》C.《前茅》D.《恢复》

17.中国诗歌风格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下列属于古体诗的是()

A.杜甫《登高》B.孟郊《游子吟》C.王维《山居秋暝》D.陆游《书愤》

18.《骑桶者》的作者是()

A.卡夫卡B.马尔克斯C.乔治·桑D.马拉美

19.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文体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屠格涅夫——《门槛》——散文诗

B.莫泊桑——《麦琪的礼物》——短篇小说

C.钱钟书——《论学问》——议论文

D.茅盾——《香市》——记人散文

20.《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人是()

A.朱泚B.白孝德C.焦令谌D.郭晞

21.被谢灵运称为才高八斗的作家是()

A.王粲B.曹操C.曹植D.左思

22.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B.白居易C.刘禹锡D.韩愈

23.《张中丞传后叙》的两种主要行文方式是()

A.叙述与抒情B.议论与抒情C.议论与叙述D.描写与抒情

24.以下各句中的之字,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B.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与之,不以为言。(《史记·管晏列传》)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D.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汉书·苏武传》)

25.膝语蛇行,不敢举头中蛇字的用法是()

A.使动用法B.名词作状语C.意动用法D.名词作动词

26.将上级发来的公文转发给自己的下级单位,行文应用()

A.通报B.批复C.意见D.通知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论语》

28.苏轼、辛弃疾二人同为()

A.田园诗人B.婉约派词人C.豪放派词人D.南宋诗人

29.《我与地坛》中的我指的是()

A.史铁生B.鲁迅C.蔡元培D.朱光潜

30.《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之道讽刺了封建官吏()

A.横征暴敛B.草菅人命C.好烦其令D.贪赃枉法

二、填空题(20题)3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____,脉脉此情谁诉?

32.王实甫《长亭送别》:蜗角虚名,____,拆鸳鸯在两下里

33.《____》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34.霓裳曳广带,____。《古风》(其十九)

35.蒹葭采采,____。《诗经·蒹葭》

36.《战国策》是由西汉的学者____整理编校并定名的

37.契诃夫是____国小说家,戏剧家

38.《游园》中商调引子中的商调是____

39.六军不发无奈何,____。《长恨歌》

40.合抱之木,____

41.俯视洛阳川,____。《古风》(其十九)

42.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___,无限江山

43.李商隐《锦瑟》: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44.先秦时,道家的代表性人物是____

45.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

46.____,小人所腓

47.唐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辞俊秀而名扬于上京,____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48.戴望舒曾因发表著名的诗作《雨巷》而被称为____诗人

4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

50.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__

三、判断题(10题)51.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A.否B.是

52.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之称()

A.否B.是

53.《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是一首乐府诗()

A.否B.是

54.《说笑》是钱锺书的一篇议论性散文()

A.否B.是

55.《氓》是一首四言叙事诗()

A.否B.是

5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这句采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A.否B.是

57.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句中常用也字()

A.否B.是

58.孟郊的诗多为七言绝句,大部分是倾诉穷愁忧戚之作()

A.否B.是

59.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培根()

A.否B.是

60.后世常用风骚来借指文采()

A.否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61.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62.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63.争名利,何年是彻?

64.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65.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五、古文阅读题(2题)6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7.这首词的主旨是()

A.抒发英雄失意,功业难成B.迟暮伤感孤独,登高望远C.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D.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六、作文题(1题)68.材料一

远行不重要,去哪里不重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千万不要放弃,千万不要放弃,千万不要怕被他人所嘲笑,因为无论你做什么,总会有一些人在后面笑你,你做得好,做得坏,都会有人在笑你,不要怕被人嘲笑,就算你喜欢研究蚯蚓,或者你喜欢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哪怕你立志于要做第一个华人的美国总统,不要紧,JustDoIt。

(节选自《韩寒:青春是一场旅行》)

材料二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

(节选自魏征谏唐太宗《十渐不克终疏》)

请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B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2.BB题干中的话是老舍评价《聊斋志异》的

3.CC应用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规范性和条理性

4.C李斯曾求学于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但其思想却属于法家,最后在崇尚法家的秦国得以施展抱负

5.AA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契诃夫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6.CC《拣麦穗》中这红得透亮的小火柿子,象征着卖灶糖老汉的美好心地和一老一少间真挚可贵的情谊

7.D《蒹葭》选自《国风·秦风·蒹葭》,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8.D公示是常用的事务文书

9.B《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10.D《风波》一文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根本变革,广大民众仍然缺乏民主主义觉悟。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11.BB《留侯论》是一篇传记性质的人物史论;《谏逐客书》是奏疏;《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文;《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12.BB事务文书可分为:计划类文书、报告类文书、规章类文书、简报类文书和会议类文书。故计划属于事务文书

13.B《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14.D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有《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此句中的《书》指的就是《尚书》

15.A《谏逐客书》一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16.B《女神》收录了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17.BA、C、D三选项都属于律诗,B选项属于古体诗

18.AA《骑桶者》的作者是卡夫卡,小说主要表现了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19.A《麦琪的礼物》作者是美国作家欧·亨利;《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培根;茅盾的《香市》是一篇记事散文

20.DD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是郭子仪的三儿子郭晞

21.CC谢灵运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22.B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二人并称为元白,但白居易的诗歌成就远高于元稹

23.C《张中丞传后叙》一文最大的特色是议论与叙事并重,前半部分侧重于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的事迹。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着重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事迹

24.A语言类试题,属于对文言文语词意义的考查。四个选项中,第一个选项是复指代词,指代前置的宾语何厌,与其余三种不同。其余三个选项,都是一般代词。所以选A。之在古代汉语中意义较多,第一,作动词,意思有:a出,生出,滋长。如:语焉而未之然。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礼记》)。b往,朝某方向走,到……去。如: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之虚所卖之。(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第二,作代词,意思有:a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如: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柳宗元《三戒》)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袁枚《祭妹文》)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b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如: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哭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韩愈《师说》)c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如: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第三,作助词,意思有:a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如: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b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c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如: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25.BB蛇,像蛇一样,名词作状语

26.DD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27.D识记类试题,属经典文学作品名句考察。这道题和填空题中的第二题重复,属于命题的疏漏。具体解说请参填空第二小题解析

28.C苏轼、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两人并称苏辛

29.AA《我与地坛》是一篇记事散文,文章落笔地坛,却重点抒写母爱。文中的我即指作者史铁生

30.CC《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之道讽刺了封建官吏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进行扰民、残民或害民,典型地表现了封建官吏的好烦其令

31.千金纵买相如赋

32.蝇头微利

33.木兰诗

34.飘拂升天行

35.白露未已

36.刘向

37.俄

38.宫调名

39.宛转蛾眉马前死

40.生于毫末

41.茫茫走胡兵

42.独自莫凭栏

43.此情可待成追忆

44.老子和庄子

45.心有灵犀一点通

46.君子所依

47.张若虚

48.雨巷

49.白帝城高急暮砧

50.北雁南飞

51.Y

52.Y

53.Y

54.Y

55.Y

56.N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57.N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兮字的运用

58.N孟郊诗作以五言古诗最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有诗囚之称

59.Y

60.Y

61.遁:逃走,逃避

62.遗:赠送

63.彻:毕,尽

64.见:表明,显现

65.危:高

66.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67.AA《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辛弃疾乾道四年至六年间建康通判任上。是时,作者正当壮年,虽有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沉沦下僚,年华虚掷。于是借登临周览之际,抒发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

68.青春是一场旅行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一句广告词:带上你看风景的心情,去旅行。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行,从未知的起点到达未知的终点,没有人知道下一站的风景。而青春就是这场旅行中最美的一段旅途。有人说,青春是一场旅行,回不去了。而当青春渐行渐远,有些风景根本来不及欣赏就已经错过,就像席慕蓉说的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也许当多年后再读这本书、再回忆这段旅程时,才会觉得这段旅途刻骨铭心。青春是一场未知的旅行,谁也不知道沿途会遇到什么风景,谁也不知道哪些人会陪着你走下去,谁也不知道前面的道路是布满荆棘还是一马平川。曾经看过一部名为《成长教育》的电影,主人公是一个16岁的女孩,她因为父母反复督促她考牛津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