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鬼怪文化的对比幻灯片_第1页
中日鬼怪文化的对比幻灯片_第2页
中日鬼怪文化的对比幻灯片_第3页
中日鬼怪文化的对比幻灯片_第4页
中日鬼怪文化的对比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鬼怪文化的对比什么是“鬼”《辞源》中是这样解释“鬼”的:鬼者,归也。传说人死之后化为鬼,鬼者,归也,其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油膏归于露,毛发归于草,呼吸之气化为亡灵而归于幽冥之间。:~魂。~魅(a.鬼怪;b.阴险害人的)。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道:世上本无鬼,是人出鬼意。阴险,不光明:~话。~胎。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烟~。~子。吝啬~。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精灵。在中国的南方,表示爱昵的称呼:小~。机灵~。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辞海》中关于“鬼”的解释如下:(1)迷信者以为人死后精灵不灭,称之为鬼;(2)指万物的精怪;

(3)喻称人心的阴险;(4)沉迷于不良嗜好的人,也用作对人表示轻视的称呼;(5)敏慧;(6)表示爱昵的称呼;(7)星宿名可见,中国把鬼定义为“人死后的灵魂”,它的样子可能与人生前的样子相同,或只出声不现形等。然而随着历史发展,“鬼”的地位越来越低,最后只好与“妖”、“魔”、“怪”为伍,即“妖魔鬼怪”。因此,人们逐渐对鬼产生了反感,认为它是不好的东西,也不再凡事依赖于向鬼神求救祷告,到了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鬼神文化也已经失去了精神崇拜的含义。日文中的“鬼”字日本的“鬼”字最早出现在《出云风土记》,被用来解释大原郡阿用乡这一地名的由来。《日本灵异记》中也出现了吃人的鬼的传说。日本最早的词典《楼名类聚钞》认为,鬼的读音来自于“隐”的读音,鬼不欲现形,看不见摸不着。平安时代,日本人将“隐”(おん)的发音转变成おに,并把它与“鬼”字相结合。一、鬼神志怪文学作品二、鬼怪形象对比三、中日鬼节四、中日驱鬼方式对比五、中日两国人民对鬼怪的态度一、鬼神志怪文学作品中国:《搜神传》、《山海经》、《聊斋志异》、《灵鬼志》、《幽冥灵》日本:《明治妖记》、《百鬼夜行》、《百物志》、《妖怪物语》、《妖怪百象记》聊斋志异日本的平安时代,是一个幽暗未明,人类和妖怪共处的时代,妖怪住的地方和人类所住的地方,其实空间上是重叠的,只是人类在白天活动,妖怪们则是在晚间出现。在京都夜晚来临,整条路空无一人,这时候会出现许多奇形怪状的妖怪,像是庙会的行列一般,带著狰狞的面孔,走在大路上,人称“百鬼夜行”。有的像是破掉的茶壶、锅碗瓢盆成群结队地在夜晚的街道游行,据说亲眼目睹的人会遭受诅咒无缘无故地丧命。传说在盂兰盆节的夜晚,点上一百根蜡烛,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轮流讲鬼故事,讲完一个吹灭一根蜡烛,等吹完第一百根蜡烛时,便会看到百鬼夜行。

二、鬼怪形象对比

——中国蜚(fei3):“蜚”居住在中原东部的太山,外形象牛,头部为白色,但是却长着蛇的尾巴、而且只有一只眼睛。当“蜚”进入水中时,水源会立即干涸;当它进入草丛时,草会立即枯死。跂踵(qi3zhong3):“跂踵”出没于首阳山附近,外形象枭,但是长着猪的尾巴、只有一条腿。顒(yong2):传说“顒”是居住在南方火山中的怪鸟,人面枭身,有四只眼睛。猾褢(hua2huai2):“猾褢”具有人的外形,但是长有野猪鬃。当猾褢出现时意味着此地将被下达沉重的劳役,并且引起激烈的反抗。

蜚鬼怪形象对比——日本木魅,又称树魅,指有灵魂居住的树。外表与普通的大树差不多,不过,据说如果打算把这棵树推倒或是弄伤的话,那个人乃至全村的人都会遭遇很大的灾难。

桥姬,于《明治妖记》,是一些痴情女子的怨气,由於痴爱他人又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从桥上跳到水中自杀,如果晚上有男子过桥,就会出现,并把其引到水中溺死,如果有女子过桥,就会强行拉其入水,据说在日本女子不能轻易自杀,只能投河自杀,所以这种妖怪被称为比较可怜的妖怪。

雪女,在深山中居住,和人差不多,有著美丽的外表,常常把进入雪山的男人吸引到没人的地方,和他接吻,接吻的同时将其完全冰冻起来,取走其灵魂食用,雪女的孩子叫雪童,在日本认为雪童就是带来冬天第一场雪的妖怪。猫又,又俗称为猫妖、猫股。据说猫有九条命,当猫养到9年后它就会长出一条尾巴,一般每9年长一条,有的甚至更快,一直会长9条,当有了9条的猫又过了9年就会化成人形,这时猫才是真正有了9条命。猫又位于鸟山石燕《百鬼夜行》之前篇阴之卷。是相当具有灵气的邪妖,也是在民间被认为最接近与现实的妖怪。《日本书纪》中有“鬼神”及“邪鬼”等名称,它们似乎是被当做不服皇威,故意作乱的人。《出云风土纪》中所记载的鬼是一只独目怪物。它抓食在田间劳动的男人,在雪中行走时只留下一只脚印。《大镜》中所描述的鬼则是一种披着长毛、生着长爪、锯齿獠牙像刀一样锋利的怪物。还有一种鬼被描述成像盗贼一般。它们拐诱妇女,抢劫行人。被平安朝武士渡边纲所制服的罗生门恶鬼以及大江山的酒颠童子均属这一来。日本近世纪依赖,鬼的形象逐渐固定下来,它们极像人的形体,只是头上长着犄角,嘴开裂到耳根。裸身,腰系虎皮。至于在节祭日的打鬼活动,以及民间艺术中之鬼舞里,鬼则被视为被驱赶的邪恶精灵的代表。三、中日鬼节中国三大鬼节:三月三,清明,七月半,一般以农历七月半为主,又称“七月节”、“鬼节”、“中元节”。日本鬼节为7月15日,又称“中元节”(道教说法)、“盂兰盆节”(佛教说法)。盂兰盆节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中国鬼节的习俗——祭祖中元节焚纸烧烛,祭奠先人

台湾基隆人在鬼节经常在海边焚烧大型的纸制祭奠品火烛越旺,代表后人越有心祭祀时祭品各有不同台湾人过鬼节,鸡猪鱼和龙眼,一样都少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在鬼节一般都喜欢用鸭子祭奠先人海南一带,人们喜欢在鬼节放孔明灯来寄托哀思(也叫天灯)放河灯

中国鬼节习俗——放灯日本鬼节习俗盂兰盆节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节日期见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现在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另一种欢送的形式是盂兰盆舞,夏夜,在太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现在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活动。盂兰盆节四、中日驱鬼方式对比

在日本,立春的前一天叫做"节分"。这一天,不论在寺庙还是在每个家庭都举行一种叫做"撒豆驱鬼"的活动。现在举行撒豆驱鬼活动时,在寺庙中,一般都是处于本命年的男人担当撒豆驱邪的任务。民间信仰认为,吃了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多的豆子就能在这一年平安无病,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捡这种豆子。而在每个家庭里,没有专门规定撒豆子的人,往往由父亲戴上鬼的面具担当鬼的角色,孩子们向"鬼"撒豆子,这时候人们异口同声地喊"鬼出去,福进来!"场面显得很热闹。虽然这个时节屋外还很冷,但从这种喊声中人们还是能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氛。

在中国:春节时放鞭炮驱鬼清明时植柳驱鬼,驱鬼要用桃木或者柳木,这都是辟邪的斩鸡头:若家宅不干净,杀鸡时,一刀斩下鸡头扔过屋顶,也能驱鬼。佩玉:玉乃是吉祥之饰物,佩玉则百邪不侵。挂八卦镜:在家宅的门楣上方挂上八卦镜,包准鬼魅不敢入屋。

五、中日两国人民对鬼怪的态度

——中国古代鬼在中国明朝之前并非认为是害人,因此中国对先人是极度尊崇、膜拜的。在中国古代对待正邪是看他的行为,并不是以为是妖就坏、是仙就好。就像有妖道、邪僧一样。而并不像西方天使就是正义,吸血鬼就是邪恶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商朝、周朝时期的中国人尚未产生长生不死的神仙观念,也未有佛教宣导的轮回转世的思想,但当时的人也已经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并且生前的身份会在阴间延续。因此他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依然继续关心影响人世之事,这导致占卜的流行,且有陪葬的观念。发展至现在据调查,93%的中国人不喜欢鬼,认为鬼是可怕的。“鬼”在现代中国人概念中仍然是邪恶的,否定的,消极的。这一态度常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与“鬼”相关的表达上,如酒鬼,色鬼,懒鬼,吝啬鬼,鬼天气,鬼鬼祟祟,鬼迷心窍等等,经常用来传递厌恶,咒骂或轻蔑的感情色彩。五、中日两国人民对鬼怪的态度

——日本随着战后日本动漫的迅速发展,日本鬼的形象变得可爱而人性化了,水木茂创作的鬼太郎系列可谓风靡一时,和鬼太郎有关的玩具、游戏、装饰物四处开花。不仅如此,一寸法师、桃太郎降服鬼的日本民间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现代人对鬼的两面性中的积极一面更为关注,认为鬼能够为人类驱除恶魔,日本不少地区也存在了鬼赐福于人的节日,例如:爱媛县面河村的“鬼金刚”与奈良的“鬼跑节”之中的鬼就起到了驱除恶灵、平息灾难的作用。实际上,日本的不少神社还对能驱除恶魔的鬼进行祭拜活动。日语中与“鬼”有关的谚语鬼に金棒如虎添翼

鬼の首を取ったよう如获至宝兴高采烈餓鬼も人数众人拾柴火焰高众怒难犯鬼の空念仏猫哭耗子假慈悲鬼が出るか仏が出るか吉凶叵测鬼が笑う想入非非白日做梦

由此可见,日语中关于“鬼”的表达非常丰富,有褒义也有贬义,而不同于中国的贬义居多。参考文献【1】陈波“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