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2课件_第1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2课件_第2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2课件_第3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2课件_第4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程标准】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商业贸易的概念本质是交换,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2.条件:①社会分工的形成;②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③私有制的产生(二)古代贸易的发展1.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1)商朝:①出现了独立商人②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③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2)西周:实行“工商食官”(3)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出现,突破“工商食官”的格局,出现许多大商人和大都会。(4)秦汉: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5)隋唐到两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6)元明清时期:①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②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③白银货币化④劳动力成为商品,雇佣劳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⑤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⑥商业市镇兴起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现象:反映了商业的繁荣景象。原因:①经济: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农业、手工业发展②政治:诸侯争霸,“工商食官”政策破坏③思想:百家争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唐宋城市对比】唐朝及以前的城市概况(1)城市功能: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小(2)商业活动:①有时间限制:定时启闭;②有区域限制:严格的坊市制(县治以上的城市方能设市)③受官府直接监控宋朝及以后的城市概况(1)城市功能:经济功能大大增强(2)商业活动①打破时间限制:夜市、晓市繁荣②打破区域限制: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于街巷形成街市(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草市繁荣)③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时期表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帝国阿拉伯2.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2.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国家(地区)表现古埃及①商业历史悠久②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古希腊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古罗马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阿拉伯商人在亚、欧、非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3.中国与世界的商贸通道(1)通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2)产品:中国出口商品: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运往中国的商品:欧洲、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3)演变:①汉朝,以陆路为主,海陆发端;②唐朝:海陆并举;③宋朝:陆路中断,海陆为主:(4)方式:朝贡贸易朝贡贸易①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②发展:朝贡起源于先秦,到隋唐已初具规模,宋元时更加完善,明代是朝贡贸易发展的顶峰。③特点:宣扬国威,以政治目的为主;厚往薄来,倍偿其价④目的:政治上宣扬国威;经济上满足统治者对于异国珍宝的需求⑤影响: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造成了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逐渐形成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1)通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2)产品:(3)演变:(4)方式:朝贡贸易(5)管理机构:①唐宋时期设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②清朝时期 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1757年在广州设“广州十三行”行商代理(6)影响3.中国与世界的商贸通道以丝绸之路为例,分析商业贸易对发展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拜占庭:6世纪中国丝织技术传入。博物馆首场大量中国元明瓷器。敦煌莫高窟:始建于4世纪的佛教宝库。长安:唐代建有基督教寺院;印度天文历法知识传到唐朝。罗马:1世纪前后,穿中国丝绸成为时尚。13世纪,阿拉伯人用罗盘针导航,并传到欧洲。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编钟、波斯银盒、非洲象牙。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群神宴》上的青花瓷。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南宋古船)影响:①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交流。②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商贸通道:【拓展补充】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物质基础。(3)政策:统治者相对宽松政策措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4)交通: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水陆交通的便利。(5)金融:古代货币的使用和发展。【拓展补充】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起源早,不断发展,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曲折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3)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在明朝前期之前,对外贸易发达,但明清走向封闭。(4)纸币出现较早,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出现商帮。(5)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未能占据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1.起源早,曲折发展。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市、草市、夜市、晓市。3.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市镇。4.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明清对外贸易走向封闭。5.货币种类丰富:纸币、铜钱、白银6.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的商帮——徽商、晋商等。7.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未占主导地位。8.商业信贷发展:春秋时期出现货币信贷,宋代出现商业信用凭证汇兑—交子,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9.商业契约发展:商周时期产生,汉代以后广泛应用。【拓展补充】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1)产生与发展①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②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③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2)作用①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②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③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信用”2.信贷(1)古代世界的信贷①两河流域: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②古埃及:公元前16-前11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③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2)古代中国的信贷①《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②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③唐朝: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④宋朝: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⑤明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⑥清朝: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3.契约(1)古代世界的契约两河流域:公元前2600年左右,人们已经使用契约,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广泛使用(2)古代中国的契约①商周时期:出现了契约。②汉朝以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③唐宋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契约对商业贸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1)形成约束机制,保障商业贸易的发展。(2)为市场交易安全提供保障,维持社会秩序和谐。(3)形成契约观念,在社会中树立信用意识、规则意识、责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唐咸亨四年(673年)西州前庭府杜某买驼契》“咸亨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州前庭队正杜……,交用练拾肆匹,于康国兴生胡康乌破延边买取黄敦驼壹头,年十岁。其驼及练,及交想(相)付了。若驼有人寒盗仞佲者,一仰本主及保人酬当,杜悉不知。叁日不食水草,得还本主。待保未集,且立私契;保人集,别(立)市券。两和立契,获指……验。”保人、同乡人:康莫遮保人:都护人敦知见人:张轨端有专家认为,汉代商业发展的情况,其实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商业史的一个缩影。因为汉代较明显地反映出(

)A.古代商业发展迅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下古代商业的艰难发展C.古代商业经济重心南移与商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D.古代商业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题目立意本题以中国汉代的商业发展为切入点,从商业发展特点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B下图反映了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地位的变化趋势。其中影响北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变化趋势的因素是(

)A.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阻碍 B.商品经济非常繁荣C.航海技术取得突破 D.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变化

答案A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丝绸之路的区别项目古代丝绸之路现代丝绸之路时代背景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工业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范围亚欧大陆和非洲全球经济交流方式商品输出商品和资本输出贸易方式中转贸易直接贸易交通通信方式人力、畜力、帆船现代交通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的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文明开化的程度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 D.经济形态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和西亚文明的经济形态是农耕文明,而古代希腊的经济形态主要是商业文明,因而造成了不同的扩展方式,故D项正确。2.古希腊人在黑海地区活动频繁,黑海沿岸有大量的古希腊殖民地,从黑海地区输出的有谷物、咸鱼、皮革和奴隶。在南方,古希腊人和古埃及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据此推知,当时的古希腊(

)A.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B.海外贸易发达C.政府垄断商业贸易 D.农业经济繁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古希腊与黑海、地中海周围地区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奴隶”可知,A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知C项结论;黑海地区输出的谷物出自古希腊殖民地而不是古希腊本土,故排除D项。3.明太祖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当时,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

)A.朝贡贸易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