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话端午-端午节主题班会_第1页
吃粽子-话端午-端午节主题班会_第2页
吃粽子-话端午-端午节主题班会_第3页
吃粽子-话端午-端午节主题班会_第4页
吃粽子-话端午-端午节主题班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阳县第一中学

《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孙志刚给罗甸县第四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回信精神》

主题团日活动

高一(18)班2018年6月15日第1页,共26页。开阳县第一中学

《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孙志刚给罗甸县第四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回信精神》

主题团日活动

高二(24)班2018年6月15日第2页,共26页。孙志刚书记回信

孙志刚回信勉励罗甸县第四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坚定志向,追逐梦想,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6月1日给黔南州罗甸县第四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省各族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福。2016年4月7日,全省项目建设观摩会期间,孙志刚书记率队到黔南州罗甸县第四小学考察教育扶贫工作,走访看望学校师生,勉励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近日,罗甸县第四小学全体少先队员给孙志刚书记写信,讲述了学校和家乡两年来的巨大变化。他们在信中表示,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

孙志刚

2018年6月1日

第3页,共26页。

根据回信精神要求学生

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第4页,共26页。“品味鲜香粽子·感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开阳一中第5页,共26页。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你可知道第6页,共26页。端午节的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龙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第7页,共26页。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

第8页,共26页。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但最被人们接受的是端午节是用来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由此而来。第9页,共26页。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龙舟竞赛。第10页,共26页。龙舟赛第11页,共26页。

端午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从那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在端午节早上买或采来菖蒲、艾叶扎成束摆放在门前或窗前用来辟邪以求平安。第12页,共26页。艾草第13页,共26页。家家户户挂艾草以求平安第14页,共26页。端午节习俗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第15页,共26页。第16页,共26页。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第17页,共26页。

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第18页,共26页。粽子的制作步骤:第19页,共26页。粽子成品第20页,共26页。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第21页,共26页。第22页,共26页。今天的端午节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23页,共26页。

今天的饮食

今天的粽子已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第24页,共26页。谢谢!第25页,共26页。内容梗概开阳县第一中学

《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孙志刚给罗甸县第四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回信精神》

主题团日活动

高一(18)班。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但最被人们接受的是端午节是用来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家家户户挂艾草以求平安。“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