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_第1页
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_第2页
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出院病历2403份,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41%,病原菌检测率5.28%,头孢唑肟使用频率最高为45.43%,联合用药均为两联,联合用药率为46.57%。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基本遵循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联用方案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在抗菌药物的配伍和病原菌检测上还需提高。【关键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013-02临床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已是医院十分突出的问题。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增加细菌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此,对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资料1与方法临1床.1资料收集我院儿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出院病历2403份,其中男1487例女916例,年龄ld-13岁。原发病:肺炎685例、支气管炎361例、上呼吸道感染749例、化脓性扁桃体炎38例、疱疹性咽峡炎88例、手足口病39例、小儿腹泻203例、轮状病毒性肠炎94例、其它146例。调1查.2方法分别记录住院病历号、患者年龄、疾病诊断、住院天数及使用的抗菌药物名称、单次用药剂量、规格、给药途径、用药天数、病原菌检测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疗效等。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调査病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一2般.1情况在抽查的病历中有1836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6.41%,其中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00%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疱瘆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小儿腹泻等有指征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有97例做细菌培养,送检率5.28%,13例检出病原菌并做药敏试验,病原菌检出率13.4%。抗2菌.2药物的选择患儿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全部为静脉滴注,静脉用药为头孢唑肟、头孢曲松、红霉素等。各种静脉、口服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见表1。表12011年1-2012年12月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2菌.3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用药全部为两联,共855例,联合用药率为46.57%。其中,685例肺炎患儿采用大环内酯+头孢菌素类,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83例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48例使用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类,39例使用大环内酯+头孢菌素讨论3用3药.1指征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00%使用抗菌药物。儿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抗菌药物在儿科应用较普遍。我院儿科用于抗菌药物治疗其指征较明确。但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00%使用抗菌药物,有悖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0%使用抗菌药物,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大多数患者曾在外院就诊治疗,来我院时多数病情较重,即便是非细菌感染,由于病情严重,为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临床医生采取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②患儿家属要求使用抗菌药物治疗;③不排除有的医生在对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中仍然依赖抗菌药物的现象。病原检测在调查中儿科病原菌检测率很低(5.28%),抗菌药物的选择仍以经验用药为主,分析原因有:①部分患儿在入院前已使用过抗菌药物,错过了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②患者疾病治疗时间短,一般住院3-7d,而细菌学检查一般需要4-7d;③患儿不配合,标本难以留取;④临床医生习惯性经验用药。抗菌药物的选择B-内酰胺酶有较高的稳定性,对肾脏毒性小,它对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有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大部分在院外经过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因此选用抗菌谱广、作用强的抗菌药物治疗。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代表药物,是对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药物,此外对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抗菌活性强。近年来研究发现大环内酯类除了抗菌活性外,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在儿科收治的患儿中肺炎比例较大,因而红霉素使用频率较高。给药途径患儿住院期间抗菌药给药途径100%静脉滴注。这与患儿年龄小的特点有关,因为其它给药途径依从性差及不适合病情较重患儿,因此临床倾向于起效较快的静脉用药。但我们还是要提醒临床医师,静脉输液应注意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它可引起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过敏反应、血栓、组织坏死、肿瘤样反应等。联合用药我院儿科联合用药指征明确,一般控制在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方式是:①大环内酯类+B-内酰胺类:此联合方式基本集中在肺炎疾病的治疗,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②青霉素+头抱菌素类:青霉素与头抱菌素类化学结构均属B-内酰胺类,其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相同,均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一般认为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物不宜联用,因为这种联合应用的疗效不一定比单用好,反而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因共同竞争作用祀位而出现拮抗现象。目前青霉素与头抱菌素类联用的治疗方案尚无确切的循证医学依据,但在临床经验用药中,采用此方案治疗的确实较为普遍。对此临床医师与药师尚未完全达成共识,我们希望医学、药学专家共同探讨此联合用药方案的优点与缺点和采用此方案的必要性,以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综上所述,我院儿科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进一步达到安全、经济、有效,建议临床医生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上还需谨慎。积极进行病原菌检查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合理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参考文献[1]袁进;谢碧陶;石磊;儿科抗菌药使用现状与合理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09).[2]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