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训练课件_第1页
逻辑思维训练课件_第2页
逻辑思维训练课件_第3页
逻辑思维训练课件_第4页
逻辑思维训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主讲人:尤飞2014年2月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主讲人:尤飞2014年2月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一、什么是逻辑思维逻辑思考的优点:明确的思考方向。但是,往往一个问题有多种“可能”的答案,很难用对错来评估。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最典型实例——计算机程序、数理化学科等。因果关系非常清楚,逻辑性很强,是一种线型关系,不会有什么偏差。逻辑的功能:由个别的道理推出一般的道理,由已知的道理推导出未知的结果。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从认识个别事物开始的,从个别中概括、推理出一般。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一、什么是逻辑思维逻辑思考的优点:明确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一、什么是逻辑思维有三个大学生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间房10元,于是他们共付给老板30元。第二天,老板发现他们是学生,可以优惠一点,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服务生退回5元给三位客人。谁知服务生贪心,只退回每人1元,自己偷偷拿了2元。这样一来,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9元,于是三人一共花了27元,再加上服务生独吞的2元,总共是29元。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元,那么还有1元到哪里去了呢?其实,既然5元钱已经退回,就不再存在30元的概念了。三人实际付出27元,老板得25元,服务生得2元。因为服务生的2元是从三人房费中截留的,不能再加到27元之外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一、什么是逻辑思维有三个大学生去住旅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二、逻辑思维训练要点在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要尽力领会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自觉运用统摄思维,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和发展全过程,可以大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统摄思维能力——通过综合和概括,借助概念反复把握事物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的思考方式的表现。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统摄思维能力的人才。科学发展形式:把大量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形成科学概念,再把更多的概念、事实和观察概括为内涵更集中的概念,并用清晰而简洁的符号加以标识。例如,“条件反射”、“动物”、“生产力”等概念都包含一系列事实的概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二、逻辑思维训练要点在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二、逻辑思维训练要点逻辑思维更是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MBA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公司的招聘面试等。①要学习掌握和运用科学概念、理论和概念体系。②要掌握好和用好语言系统。自我训练要点④与思维的基本方法密切配合运用。③要重视科学符号的学习和运用。⑤与抽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及其派生的方法联合训练,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较佳效果。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二、逻辑思维训练要点逻辑思维更是创造思维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每个人对概念都会有一些由主观经验所形成的特殊意象,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概念的意象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圣经》中描述的“龙”是恶魔的化身,会诱惑人犯罪;而中国人认为“龙”是吉祥的象征,皇帝自称“龙”。概念——表达思维的符号,是指平常使用的名词。比如,太阳、月亮、花、草、树木等。思维链——人的思维往往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概念除了作为传递信息的符号外,还能缩短人的思维链。比如,“光合作用”这个概念使人从具体的阳光、树叶、氧气、二氧化碳等思维过程中跨越过来,得到“森林里的空气很新鲜”这一结论。1、概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每个人对概念都会有一些由主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抽象和概括能够使人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比如,汽车和大米从买卖角度看都是商品,这是它们共同的特征,而从功能方面比较,其特征不同。在抽象时,同与不同,决定于从什么角度抽象,取决于分析问题的目的。学习逻辑时,必须区分概念的意义和意象,把意象放一边,仅仅就概念的意义与别人进行思想交流。因为意象会带来人的种种情绪与反应,以至于很难达成交流的效果。抽象——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例如,苹果、香蕉、梨等的共同特性是水果。1、概念2、抽象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抽象和概括能够使人认识一类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判断——又称命题,断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3、判断——(A命题)所有上理工学生都是好学生。——(I命题)有些上理工学生是好学生。判断类型全称肯定特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否定——(E命题)所有上理工学生都不是好学生。——(O命题)有些上理工学生不是好学生。4、推论推论——从既有的判断推衍出新的判断。逻辑上称为推论,思维方法上称为推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判断——又称命题,断定一个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4、推论逻辑思维是一种推理行为,以“概念”为素材,以“语言”为工具,按照逻辑循序渐进的思维。——逻辑思维的手段。——逻辑思维的目的。逻辑思维表现形式推理判断逻辑思维受人自由支配和自由运用,但必须按着“概念”序和逻辑一步一步来,呆板而不灵活。推理作为逻辑思维的手段,表现形式主要是归纳和演绎,循序渐进地进行判断。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4、推论逻辑思维是一种推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按照一定的目标,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取得新的结果的过程。例1:ABC三人都喜欢说谎话,有时候也说真话。某天,A指责B说谎话,B指责C说谎话,C说AB两人都在说谎话。如果知道其中至少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请问谁在说谎话?推理:A真话→B谎话→C真话→A和B谎话(矛盾)A谎话→B真话→C谎话→A和B真话(矛盾)A谎话→B真话→C谎话→A真话、B谎话(矛盾)A谎话→B真话→C谎话→A谎话、B真话(正确)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按照一定的目标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例2:三个外形相同的盒子,每个盒子里放两个球,分别是两个白球、两个黑球、一黑一白。每个盒子外面贴有一张标签,分别写着“白白”、“黑黑”、“黑白”,可是每个盒子上的标签都是错的。请你只从一个盒子里摸出一个球,判断每个盒子里分别放的是什么球?推理:抽象三个贴错的标签的特征,可知“黑白”标签与另外两个不同,故从“黑白”标签盒中摸球。黑球(黑白签)→黑黑球(黑白签)→黑白球(白白签)→白白球(黑黑签)白球(黑白签)→白白球(黑白签)→黑白球(黑黑签)→黑黑球(白白签)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例2:三个外形相同的盒子,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某日,一位少女在河里洗澡时,她的托加袍被偷走了。有四位少女分别是受害者、目击者、救援者和旁观者(未按顺序),她们分别发表了看法。在她们的谈话中,如果与受害者相关的内容是谎话,那么与其他人相关的内容则是真话。玛丽贝拉:“古萝利亚不是旁观者。”古萝利亚:“克雷仙蒂亚不是目击者。”欧蕾利亚:“玛丽贝拉不是救援者。”克雷仙蒂亚:“古萝利亚不是目击者。”你能够判断这四位少女的身份吗?[逻辑思维训练1]

看谁在说谎(古罗马时代的故事)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某日,一位少女在河里洗澡时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假设古萝莉亚是受害者的话,玛丽贝拉和克雷仙蒂亚所说的内容与受害者有关,但同时也都是真话,所以古萝莉亚不是受害者。假设克蕾仙蒂亚是受害者的话,古萝莉亚所说的内容与受害者有关,但同时也是真话,所以克蕾仙蒂亚也不是受害者。假设玛丽贝拉是受害者的话,则欧蕾利亚所说的内容与受害者有关,但同时也是真话,所以玛丽贝拉也不是受害者。据上推论得知,欧蕾利亚是受害者,换句话说,四位少女所说的话都是真话。玛丽贝拉:“古萝利亚不是旁观者。”古萝利亚:“克雷仙蒂亚不是目击者。”欧蕾利亚:“玛丽贝拉不是救援者。”克雷仙蒂亚:“古萝利亚不是目击者。”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假设古萝莉亚是受害者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玛丽贝拉:“古萝利亚不是旁观者。”古萝利亚:“克雷仙蒂亚不是目击者。”欧蕾利亚:“玛丽贝拉不是救援者。”克雷仙蒂亚:“古萝利亚不是目击者。”欧蕾利亚是受害者,四位少女所说的话都是真话。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玛丽贝拉:“古萝利亚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有三顶红帽子和两顶白帽子,将其中的三顶帽子分别戴在A、B、C三人头上。每人只能看见其他两人头上的帽子,但看不见自己头上的帽子,并且也不知道剩余的两顶帽子的颜色。问A:“你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回答:“不知道。”接着,又以同样的问题问B。B想了想之后,也回答说:“不知道。”最后问C。C回答说:“我知道我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了。”当然,C是在听了A和B的回答之后做出回答的。试问:C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逻辑思维训练2]猜帽问题

(狄拉克的逻辑杰作)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有三顶红帽子和两顶白帽子,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首先可以肯定,AB两人不可能同时戴着白帽子,否则C就会知道自己戴的是红帽子。其次,如果C戴的是白帽子;对A来说,他肯定看到B戴的是红帽子,才会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最后,对B来说,以A的逻辑推理,如果他看到C戴的是白帽子,而A又不知道自己帽子的颜色,则B就能肯定自己戴的是红帽子。而这与题目中B不知道自己帽子的颜色相驳。据上推论得知,C戴红颜色的帽子。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首先可以肯定,AB两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在美国芝加哥,有一家大百货商店被人盗窃了一批财物。芝加哥警察局经过侦察,拘捕了三个重大的嫌疑犯:山姆、汤姆与吉宁士。后来,经过审问,查明了以下的事实:(1)罪犯带着赃物是坐车逃掉的;(2)不伙同山姆,吉宁士决不会作案;(3)汤姆不会开汽车;(4)罪犯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一伙。在这个案子里,山姆有罪吗?[逻辑思维训练3]山姆有罪吗

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在美国芝加哥,有一家大百货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如果汤姆无罪,那么罪犯是山姆或吉宁士。假如山姆就是罪犯,那他当然有罪。而假如吉宁士是罪犯,那他一定是和山姆共同作案的(条件2)。所以,在汤姆无罪的情况下,山姆是有罪的。如果汤姆有罪,那么他必定要伙同一个人去作案(条件1、3)。如果伙同山姆作案,那么山姆当然有罪。如果伙同吉宁士作案,那么山姆还是有罪(条件2)。汤姆或者无罪,或者有罪,总之,山姆是有罪的。不伙同山姆,吉宁士决不会作案。罪犯带着赃物是坐车逃掉的;汤姆不会开汽车。不伙同山姆,吉宁士决不会作案。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如果汤姆无罪,那么罪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条件是:每次拿球者至少要拿1个,但最多不能超过5个。如果你是最先拿球的人,你该拿几个?以后怎么拿,就能保证你能得到第100个乒乓球?[逻辑思维训练4]第100个乒乓球推理:抽象特征信息→至少1个,至多5个,那么1轮可以拿完6个球。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由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先拿出4个球,然后按照6的倍数和另一人分别拿球。即:另一人拿1个,自己拿5个;另一人拿2个,自己拿4个;另一人拿3个,自己拿3个;另一人拿4个,自己拿2个;另一人拿5个,自己拿1个。最终第100个乒乓球肯定在自己手上。100/6取余数为4;1+5=6;2+4=6;3+3=6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先拿出4个球,然后按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归纳推理法——从一般性较小的知识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知识的推理。例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以椭圆轨道公转,太阳系只有这八大行星。推理:太阳系所有的大行星都以椭圆轨道公转。例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瑞雪兆丰年”——属于对人生经验的归纳推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归纳推理法——从一般性较小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1]鹿死谁手古代有一个皇帝,命令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员大将陪同他外出打猎。经过一番追逐,有一员大将射中了一只鹿,是哪一员大将射中的,谁也不清楚。这时候,皇帝要大家先猜猜究竟是谁射中的,八员大将众说纷纭。赵:“或者是王将军射中的,或者是吴将军射中的。”钱:“如果箭正好射中鹿头,那么鹿是我射中的。”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李:“即使箭正好射中鹿头,也不可能是钱将军射中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1]鹿死谁手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1]鹿死谁手猜完之后,皇帝命令赵将军把鹿身上的箭拔出来验看,证实八员大将中有三人猜对了。鹿是谁射死的?又问:假如有五个人猜对,那么鹿又是谁射死的?周:“赵将军猜错了。”吴:“不会是我射中的,也不是王将军射中的。”郑:“不是孙将军射中的。”王:“赵将军没有猜错。”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1]鹿死谁手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赵:“或者是王将军射中的,或者是吴将军射中的。”钱:“如果箭正好射中鹿头,那么鹿是我射中的。”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李:“即使箭正好射中鹿头,也不可能是钱将军射中的。”周:“赵将军猜错了。”吴:“不会是我射中的,也不是王将军射中的。”郑:“不是孙将军射中的。”王:“赵将军没有猜错。”推理:归纳特征信息→八位将军所说的话有些是互相矛盾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赵:“或者是王将军射中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因而,以上六位将军有三人猜对,三人猜错。如果八位将军只有三位将军猜对,那么孙将军与郑将军猜错了。可以推出鹿是孙将军射中的。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郑:“不是孙将军射中的。”如果八位将军有五位将军猜对,那么孙将军与郑将军猜对了。可以推出鹿是郑将军射中的。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郑:“不是孙将军射中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2]两个机灵的朋友菲德尔工长有两个聪明机灵的朋友:S先生和P先生。一天,菲德尔想考考他们,于是,他从货架上取出11种规格的螺丝各一只,并按下面的次序摆在桌子上:M8X10M8X20M10X25M10X30M10X35M12X30M14X40M16X30M16X40M16X45M18X4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M后的数字表示直径,X后的数字表示长度。摆好后,他把S先生、P先生叫到跟前,告诉他们说:“我将所需要的螺丝的直径与长度分别告诉你们,看你们谁能说出这只螺丝的规格。”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2]两个机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2]两个机灵的朋友然后,他们都在手上写出了完全一样的螺丝规格。菲德尔工长看后,高兴地笑了,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一只。问:这只螺丝是什么规格?接着,他悄悄把螺丝的直径告诉S先生,把长度告诉P先生。S先生和P先生在桌子前沉默了一阵。S先生说:“我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P先生说:“我也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随即S先生说:“现在我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了。”P先生也说:“我也知道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2]两个机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归纳特征信息→螺丝规格涉及两个参数——直径和长度,两人分别知道各自参数,所以对两个参数分别归纳信息。S先生知道螺丝的直径。M8X10M8X20M10X25M10X30M10X35M12X30M14X40M16X30M16X40M16X45M18X40S先生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说“我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显然,这只螺丝不可能是M12X30、M14X40、M18X40。P先生知道螺丝的长度。M8X10M8X20M10X25M10X30M10X35M12X30M14X40M16X30M16X40M16X45M18X40P先生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说“我也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显然,这只螺丝不可能是M8X10、M8X20、M10X25、M10X35、M16X45。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归纳特征信息→螺丝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如果这只螺丝是M16X30或M16X40,那么仅仅知道螺丝直径的S先生是不能断定这只螺丝的规格的。然而,S先生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了。所以,这只螺丝一定是M10X30。从11只螺丝中排除了8只,留下三种可能性:M10X30

、M16X30

、Ml6X40。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如果这只螺丝是M16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3]最佳选手斯科特先生、他的妹妹、他的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都是网球选手。关于这四人,有以下的情况:(1)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与最差选手性别不同。(2)最佳选手与最差选手年龄相同。这四人中谁是最佳选手?推理:归纳特征信息→最佳选手与其孪生同胞年龄相同。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3]最佳选手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和最差选手不是同一个人。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与最差选手性别不同。四个人中有三个人的年龄相同。由于斯科特先生的年龄肯定大于他的儿子和女儿,从而年龄相同的三个人必定是斯科特先生的儿子、女儿和妹妹。这样,斯科特先生的儿子和女儿必定是(1)中所指的孪生同胞。最佳选手与最差选手年龄相同。斯科特先生的儿子或女儿是最佳选手,而斯科特先生的妹妹是最差选手。最佳选手无疑是斯科特先生的女儿。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与最差选手性别不同。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和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4]君子、小人和凡夫三条大汉站在逻辑博士的面前,有一个是永远讲真话的君子,有一个是永远撒谎的小人,有一个是时而撒谎、时而讲真话的凡夫。这三个人分别说了如下的三句话。A:我是凡夫;B:A说的是实话;C:我不是凡夫。听了这三句话之后,逻辑博士立即断定A、B、C各为何种人。为什么?推理:君子是不会自称凡夫的,所以A不可能是君子。这样A或者是小人,或者是凡夫。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4]君子、小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如果A是凡夫,B就不可能是凡夫了,凡夫只有一个。这样,B就是君子。A:我是凡夫。B:A说的是实话。

这样一来,A、B、C三人分别是凡夫、君子、小人。小人是说假话的,那么C就是凡夫了。这样,凡夫就有两个了,与设定的条件矛盾。

C:我不是凡夫。

A是小人。这样,B的话成了假话,他必定是凡夫。由此可知,A是小人,B是凡夫,C是君子。

A:我是凡夫。B:A说的是实话。

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如果A是凡夫,B就不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5]图的顺序

按照下面三个图的顺序,第四应是哪个图?

推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5]图的顺序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6]迷惑的队列

A、B、C、D、E、F六人正在某超市排队。F没有排在最后,而且在他和最后一个人之间还有两个人;这最后一个人也不是E;在A前面至少有四个人,但他也没有排在最后;D没有排在第一位,但他前后至少都有两个人;C没有排在最前,也没有排在最后。现在,请从第一位开始,列出这六个人排队的顺序。

推理:123456ECFDAB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6]迷惑的队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三段论

——指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例1:“凡人皆会死”(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在运用逻辑思考的时候,概念必须准确,而不能够有歧义,否则必会落入陷阱。

例2:从“黄牛吃草”(大前提),“张三是黄牛”(小前提),推论出“张三吃草”(结论)。这里“黄牛”概念是歧义的:大前提中的“黄牛”是指一头真正的黄牛,小前提中的“黄牛”是指倒卖票券的“黄牛”。虽然大小前提看似没有问题,但整个推论却是有问题的。

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三段论——指大前提、小前提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逻辑思维训练1]六张纸币

有3个美国孩子,他们把兜中的钱全部掏出来,共320美元。其中,100美元的两张,50美元的两张,10美元的两张。据了解每个孩子所带的纸币,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而且,没带100美元纸币的孩子也没带10美元的纸币,没带50美元纸币的孩子也没带100美元的纸币。那么,3个孩子原来各自带了多少钱和什么样的纸币?

推理:抽象特征信息→没带100美元与没带10美元、没带50美元互为前提,可以由此假设结论。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逻辑思维训练1]六张纸币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推理:如果没带100美元也没带10美元的孩子,和没带50美元也没带100美元的孩子,是两个孩子,那么这两个孩子分别带50美元、10美元,则另一个孩子带两张100美元,这与题设矛盾。

共是320美元。没带100美元也没带10美元的孩子,和没带50美元也没带100美元的孩子,是同一个孩子,即这个孩子根本没带钱。

所带的纸币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有两个孩子带的是100美元、50美元和10美元的,共3张,另一个孩子根本没带钱。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推理:如果没带100美元也没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逻辑思维训练2]运用逻辑判断男孩对男子,正如女孩对()。A.青年B.孩子C.夫人D.姑娘E.妇女马之于马厩,正如人之于()。A.牛棚B.马车C.房屋D.农场E.楼房南之于西北,正如西之于()。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978675(),请写出()处的数字。6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逻辑思维训练2]运用逻辑判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逻辑思维训练2]运用逻辑判断找出不同类的一项:A.蛇B.大树C.老虎A.写字台B.沙发C.电视D.桌布A.地板B.壁橱C.窗户D.窗帘A.斑马B.军马C.赛马D.骏马E.驸马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逻辑思维训练2]运用逻辑判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逻辑思维训练3]下一行是什么

31221113112221推理:该数字塔并非规则塔,故单纯运用分解推理比较难寻找规律。采用二元分解进行推理。

简单的读数规律,即下一行的两个数字对上一行连续的相同的数字进行记录。再下一行是什么?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六、三段论法[逻辑思维训练3]下一行是什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七、两难问题

两难法——指竭尽所有可能(通常是两种可能),令对手无论承认哪一种可能都必然失败的方法。

例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美猴王曾面临着两难处境:——如果打死妖精,自己就得被师傅赶走;——如果不打死妖精,师傅就会被妖精吃掉;——或打死妖精,或不打死妖精;——所以,或自己被赶走,或师傅被妖精吃掉。

“两害相全取其轻”——最后,孙悟空还是下定了决心,宁可被师傅赶走,也要打死妖精的。

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七、两难问题两难法——指竭尽所有可能(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七、两难问题

这个农民巧用两难,皇帝说是谎话或不是谎话都感到为难,终于使得皇帝进退两难。例2:从前,有个皇帝说:“如果有人能说出一件十分荒唐的事,使我说出这是谎话,那我就把一半江山分给他。”人们闻讯,纷纷来到王宫,说了各种弥天大谎,结果都被皇帝一一驳回。这天,一个农民挟着一个斗来到皇帝眼前,说:“万岁欠我一斗金子,我是来拿金子的。”皇帝很恼怒地说:“一斗金子?我什么时候欠的?撒谎!”农民不慌不忙地说:“既然是谎话,那就给我一半江山吧!”皇帝急忙改口说:“不!不!这不是谎话。”农民笑着说:“那就给我一斗金子吧!”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七、两难问题这个农民巧用两难,皇帝说是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1]聪明的囚徒

古希腊有个国王,想把一批囚徒处死。当时流行的处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是处绞刑。怎样处死由囚徒自己去挑选一种。挑选的方法是这样的:囚徒可以任意说出一句话来,这句话必须是马上可以检验其真假的。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就绞刑;如果说的是假话就砍头。结果,许多囚徒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有一位极其聪明的囚徒,当轮到他选择时,说了一句巧妙的话,结果使得国王既不能将他绞死,又不能将他砍头,只得把他放了。这个聪明的囚徒说的是句什么话?

七、两难问题

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1]聪明的囚徒古希腊有个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推理:归纳特征信息→说真话或假话都死;囚徒不想死。囚徒要想不死,就必须说出不真不假的话。聪明的囚徒说:“你要对我砍头。”

这句话使国王左右为难。如果真的把他砍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应该被绞死的。如果把他处以绞刑,那么他说“你要对我砍头”便成了假话,而说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或者绞死,或者砍头,都没有办法执行国王原来的决定,结果只得把他放了。

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就绞刑;如果说的是假话就砍头。七、两难问题

如果囚徒说:“你要对我绞刑”

,结果怎样?构造一个两难的推理,让对方无论承认哪一种可能都必然失败。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推理:归纳特征信息→说真话或假话都死;囚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2]毒酒和美酒

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法度严明。秦孝公有一幕僚,号称天下第一智者,犯下过失,按律当斩。秦孝公惜才,想救他一命,但又不能破秦律。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行刑方式,希望智者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拯救自己的生命。刑场上站着两个武士,手中各拿着一瓶酒。第一,这两瓶酒从外观上看不出区别,一瓶是美酒,一瓶是毒酒;第二,两个武士有问必答,但一个只回答真话,另一个只回答假话,并且无法断定谁说真话,谁说假话;第三,两个武士彼此间互知底细,即互相都知道谁说真话或假话,谁拿毒酒或美酒。七、两难问题

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2]毒酒和美酒战国时期,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2]毒酒和美酒

现在只允许智者向两个武士中的任意一个提一个问题,然后根据回答判定哪瓶是美酒,并把它一饮而尽。智者略一思考,提出了一个巧妙的问题,并喝下了美酒。结果,他被免于一死。如果你是智者,你将如何设计问题,并找出美酒呢?七、两难问题

推理:归纳特征信息→真话或假话与美酒或毒酒没有对应关系;两个武士彼此间互知底细,利用真话与美酒或假话与毒酒之间互斥关系构造两难问题。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2]毒酒和美酒现在只允许一个只回答真话,另一个只回答假话。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推理:如果甲说:乙回答他手里拿的是毒酒,则事实上肯定是美酒。因为如果甲说真话,则事实上乙确实回答他手里拿的是毒酒,又因为此情况下乙说假话,所以事实上乙拿的是美酒。七、两难问题

如果甲说假话,则事实上乙回答的是他手里拿的是美酒,又因为此情况下乙说真话,所以事实上乙拿的是美酒。

“请告诉我,侍者乙将如何回答他手里拿的是美酒还是毒酒这个问题?”

如果甲说:乙回答他手里拿的美酒,则事实上肯定是毒酒。一个只回答真话,另一个只回答假话。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推理:待续待续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这世上,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抢地,有人在默默努力。

2、当热诚变成习惯,恐惧和忧虑即无处容身。缺乏热诚的人也没有明确的目标。热诚使想象的轮子转动。一个人缺乏热诚就象汽车没有汽油。善于安排玩乐和工作,两者保持热诚,就是最快乐的人。热诚使平凡的话题变得生动。

3、起点低怕什么,大不了加倍努力。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拼的不是起点,而是坚持的耐力和成长的速度。只要努力不止,进步也会不止。

4、如果你不相信努力和时光,那么时光第一个就会辜负你。不要去否定你的过去,也不要用你的过去牵扯你的未来。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

5、人生每天都要笑,生活的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放下心里的纠结,放下脑中的烦恼,放下生活的不愉快,活在当下。人生喜怒哀乐,百般形态,不如在心里全部淡然处之,轻轻一笑,让心更自在,生命更恒久。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6、人性本善,纯如清溪流水凝露莹烁。欲望与情绪如风沙袭扰,把原本如天空旷蔚蓝的心蒙蔽。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不管乌云密布还是阴淤苍茫,但依然有一道彩虹,亮丽于心中某处。

7、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

8、不要活在别人眼中,更不要活在别人嘴中。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不满而为你改变,你能做到的只有改变你自己!

9、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哪有什么好命天赐,不都是一路披荆斩棘才换来的。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

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16、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

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

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

2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0、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50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主讲人:尤飞2014年2月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主讲人:尤飞2014年2月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一、什么是逻辑思维逻辑思考的优点:明确的思考方向。但是,往往一个问题有多种“可能”的答案,很难用对错来评估。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最典型实例——计算机程序、数理化学科等。因果关系非常清楚,逻辑性很强,是一种线型关系,不会有什么偏差。逻辑的功能:由个别的道理推出一般的道理,由已知的道理推导出未知的结果。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从认识个别事物开始的,从个别中概括、推理出一般。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一、什么是逻辑思维逻辑思考的优点:明确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一、什么是逻辑思维有三个大学生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间房10元,于是他们共付给老板30元。第二天,老板发现他们是学生,可以优惠一点,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服务生退回5元给三位客人。谁知服务生贪心,只退回每人1元,自己偷偷拿了2元。这样一来,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9元,于是三人一共花了27元,再加上服务生独吞的2元,总共是29元。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元,那么还有1元到哪里去了呢?其实,既然5元钱已经退回,就不再存在30元的概念了。三人实际付出27元,老板得25元,服务生得2元。因为服务生的2元是从三人房费中截留的,不能再加到27元之外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一、什么是逻辑思维有三个大学生去住旅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二、逻辑思维训练要点在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要尽力领会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自觉运用统摄思维,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和发展全过程,可以大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统摄思维能力——通过综合和概括,借助概念反复把握事物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的思考方式的表现。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统摄思维能力的人才。科学发展形式:把大量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形成科学概念,再把更多的概念、事实和观察概括为内涵更集中的概念,并用清晰而简洁的符号加以标识。例如,“条件反射”、“动物”、“生产力”等概念都包含一系列事实的概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二、逻辑思维训练要点在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二、逻辑思维训练要点逻辑思维更是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MBA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公司的招聘面试等。①要学习掌握和运用科学概念、理论和概念体系。②要掌握好和用好语言系统。自我训练要点④与思维的基本方法密切配合运用。③要重视科学符号的学习和运用。⑤与抽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及其派生的方法联合训练,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较佳效果。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二、逻辑思维训练要点逻辑思维更是创造思维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每个人对概念都会有一些由主观经验所形成的特殊意象,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概念的意象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圣经》中描述的“龙”是恶魔的化身,会诱惑人犯罪;而中国人认为“龙”是吉祥的象征,皇帝自称“龙”。概念——表达思维的符号,是指平常使用的名词。比如,太阳、月亮、花、草、树木等。思维链——人的思维往往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概念除了作为传递信息的符号外,还能缩短人的思维链。比如,“光合作用”这个概念使人从具体的阳光、树叶、氧气、二氧化碳等思维过程中跨越过来,得到“森林里的空气很新鲜”这一结论。1、概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每个人对概念都会有一些由主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抽象和概括能够使人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比如,汽车和大米从买卖角度看都是商品,这是它们共同的特征,而从功能方面比较,其特征不同。在抽象时,同与不同,决定于从什么角度抽象,取决于分析问题的目的。学习逻辑时,必须区分概念的意义和意象,把意象放一边,仅仅就概念的意义与别人进行思想交流。因为意象会带来人的种种情绪与反应,以至于很难达成交流的效果。抽象——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例如,苹果、香蕉、梨等的共同特性是水果。1、概念2、抽象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抽象和概括能够使人认识一类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判断——又称命题,断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3、判断——(A命题)所有上理工学生都是好学生。——(I命题)有些上理工学生是好学生。判断类型全称肯定特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否定——(E命题)所有上理工学生都不是好学生。——(O命题)有些上理工学生不是好学生。4、推论推论——从既有的判断推衍出新的判断。逻辑上称为推论,思维方法上称为推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判断——又称命题,断定一个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4、推论逻辑思维是一种推理行为,以“概念”为素材,以“语言”为工具,按照逻辑循序渐进的思维。——逻辑思维的手段。——逻辑思维的目的。逻辑思维表现形式推理判断逻辑思维受人自由支配和自由运用,但必须按着“概念”序和逻辑一步一步来,呆板而不灵活。推理作为逻辑思维的手段,表现形式主要是归纳和演绎,循序渐进地进行判断。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三、抽象和概括4、推论逻辑思维是一种推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按照一定的目标,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取得新的结果的过程。例1:ABC三人都喜欢说谎话,有时候也说真话。某天,A指责B说谎话,B指责C说谎话,C说AB两人都在说谎话。如果知道其中至少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请问谁在说谎话?推理:A真话→B谎话→C真话→A和B谎话(矛盾)A谎话→B真话→C谎话→A和B真话(矛盾)A谎话→B真话→C谎话→A真话、B谎话(矛盾)A谎话→B真话→C谎话→A谎话、B真话(正确)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按照一定的目标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例2:三个外形相同的盒子,每个盒子里放两个球,分别是两个白球、两个黑球、一黑一白。每个盒子外面贴有一张标签,分别写着“白白”、“黑黑”、“黑白”,可是每个盒子上的标签都是错的。请你只从一个盒子里摸出一个球,判断每个盒子里分别放的是什么球?推理:抽象三个贴错的标签的特征,可知“黑白”标签与另外两个不同,故从“黑白”标签盒中摸球。黑球(黑白签)→黑黑球(黑白签)→黑白球(白白签)→白白球(黑黑签)白球(黑白签)→白白球(黑白签)→黑白球(黑黑签)→黑黑球(白白签)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例2:三个外形相同的盒子,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某日,一位少女在河里洗澡时,她的托加袍被偷走了。有四位少女分别是受害者、目击者、救援者和旁观者(未按顺序),她们分别发表了看法。在她们的谈话中,如果与受害者相关的内容是谎话,那么与其他人相关的内容则是真话。玛丽贝拉:“古萝利亚不是旁观者。”古萝利亚:“克雷仙蒂亚不是目击者。”欧蕾利亚:“玛丽贝拉不是救援者。”克雷仙蒂亚:“古萝利亚不是目击者。”你能够判断这四位少女的身份吗?[逻辑思维训练1]

看谁在说谎(古罗马时代的故事)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某日,一位少女在河里洗澡时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假设古萝莉亚是受害者的话,玛丽贝拉和克雷仙蒂亚所说的内容与受害者有关,但同时也都是真话,所以古萝莉亚不是受害者。假设克蕾仙蒂亚是受害者的话,古萝莉亚所说的内容与受害者有关,但同时也是真话,所以克蕾仙蒂亚也不是受害者。假设玛丽贝拉是受害者的话,则欧蕾利亚所说的内容与受害者有关,但同时也是真话,所以玛丽贝拉也不是受害者。据上推论得知,欧蕾利亚是受害者,换句话说,四位少女所说的话都是真话。玛丽贝拉:“古萝利亚不是旁观者。”古萝利亚:“克雷仙蒂亚不是目击者。”欧蕾利亚:“玛丽贝拉不是救援者。”克雷仙蒂亚:“古萝利亚不是目击者。”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假设古萝莉亚是受害者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玛丽贝拉:“古萝利亚不是旁观者。”古萝利亚:“克雷仙蒂亚不是目击者。”欧蕾利亚:“玛丽贝拉不是救援者。”克雷仙蒂亚:“古萝利亚不是目击者。”欧蕾利亚是受害者,四位少女所说的话都是真话。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玛丽贝拉:“古萝利亚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有三顶红帽子和两顶白帽子,将其中的三顶帽子分别戴在A、B、C三人头上。每人只能看见其他两人头上的帽子,但看不见自己头上的帽子,并且也不知道剩余的两顶帽子的颜色。问A:“你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回答:“不知道。”接着,又以同样的问题问B。B想了想之后,也回答说:“不知道。”最后问C。C回答说:“我知道我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了。”当然,C是在听了A和B的回答之后做出回答的。试问:C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逻辑思维训练2]猜帽问题

(狄拉克的逻辑杰作)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有三顶红帽子和两顶白帽子,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首先可以肯定,AB两人不可能同时戴着白帽子,否则C就会知道自己戴的是红帽子。其次,如果C戴的是白帽子;对A来说,他肯定看到B戴的是红帽子,才会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最后,对B来说,以A的逻辑推理,如果他看到C戴的是白帽子,而A又不知道自己帽子的颜色,则B就能肯定自己戴的是红帽子。而这与题目中B不知道自己帽子的颜色相驳。据上推论得知,C戴红颜色的帽子。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首先可以肯定,AB两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在美国芝加哥,有一家大百货商店被人盗窃了一批财物。芝加哥警察局经过侦察,拘捕了三个重大的嫌疑犯:山姆、汤姆与吉宁士。后来,经过审问,查明了以下的事实:(1)罪犯带着赃物是坐车逃掉的;(2)不伙同山姆,吉宁士决不会作案;(3)汤姆不会开汽车;(4)罪犯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一伙。在这个案子里,山姆有罪吗?[逻辑思维训练3]山姆有罪吗

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在美国芝加哥,有一家大百货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如果汤姆无罪,那么罪犯是山姆或吉宁士。假如山姆就是罪犯,那他当然有罪。而假如吉宁士是罪犯,那他一定是和山姆共同作案的(条件2)。所以,在汤姆无罪的情况下,山姆是有罪的。如果汤姆有罪,那么他必定要伙同一个人去作案(条件1、3)。如果伙同山姆作案,那么山姆当然有罪。如果伙同吉宁士作案,那么山姆还是有罪(条件2)。汤姆或者无罪,或者有罪,总之,山姆是有罪的。不伙同山姆,吉宁士决不会作案。罪犯带着赃物是坐车逃掉的;汤姆不会开汽车。不伙同山姆,吉宁士决不会作案。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如果汤姆无罪,那么罪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条件是:每次拿球者至少要拿1个,但最多不能超过5个。如果你是最先拿球的人,你该拿几个?以后怎么拿,就能保证你能得到第100个乒乓球?[逻辑思维训练4]第100个乒乓球推理:抽象特征信息→至少1个,至多5个,那么1轮可以拿完6个球。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由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先拿出4个球,然后按照6的倍数和另一人分别拿球。即:另一人拿1个,自己拿5个;另一人拿2个,自己拿4个;另一人拿3个,自己拿3个;另一人拿4个,自己拿2个;另一人拿5个,自己拿1个。最终第100个乒乓球肯定在自己手上。100/6取余数为4;1+5=6;2+4=6;3+3=6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四、逻辑推理法推理:先拿出4个球,然后按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归纳推理法——从一般性较小的知识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知识的推理。例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以椭圆轨道公转,太阳系只有这八大行星。推理:太阳系所有的大行星都以椭圆轨道公转。例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瑞雪兆丰年”——属于对人生经验的归纳推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归纳推理法——从一般性较小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1]鹿死谁手古代有一个皇帝,命令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员大将陪同他外出打猎。经过一番追逐,有一员大将射中了一只鹿,是哪一员大将射中的,谁也不清楚。这时候,皇帝要大家先猜猜究竟是谁射中的,八员大将众说纷纭。赵:“或者是王将军射中的,或者是吴将军射中的。”钱:“如果箭正好射中鹿头,那么鹿是我射中的。”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李:“即使箭正好射中鹿头,也不可能是钱将军射中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1]鹿死谁手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1]鹿死谁手猜完之后,皇帝命令赵将军把鹿身上的箭拔出来验看,证实八员大将中有三人猜对了。鹿是谁射死的?又问:假如有五个人猜对,那么鹿又是谁射死的?周:“赵将军猜错了。”吴:“不会是我射中的,也不是王将军射中的。”郑:“不是孙将军射中的。”王:“赵将军没有猜错。”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1]鹿死谁手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赵:“或者是王将军射中的,或者是吴将军射中的。”钱:“如果箭正好射中鹿头,那么鹿是我射中的。”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李:“即使箭正好射中鹿头,也不可能是钱将军射中的。”周:“赵将军猜错了。”吴:“不会是我射中的,也不是王将军射中的。”郑:“不是孙将军射中的。”王:“赵将军没有猜错。”推理:归纳特征信息→八位将军所说的话有些是互相矛盾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赵:“或者是王将军射中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因而,以上六位将军有三人猜对,三人猜错。如果八位将军只有三位将军猜对,那么孙将军与郑将军猜错了。可以推出鹿是孙将军射中的。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郑:“不是孙将军射中的。”如果八位将军有五位将军猜对,那么孙将军与郑将军猜对了。可以推出鹿是郑将军射中的。孙:“我可以断定是郑将军射中的。”郑:“不是孙将军射中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2]两个机灵的朋友菲德尔工长有两个聪明机灵的朋友:S先生和P先生。一天,菲德尔想考考他们,于是,他从货架上取出11种规格的螺丝各一只,并按下面的次序摆在桌子上:M8X10M8X20M10X25M10X30M10X35M12X30M14X40M16X30M16X40M16X45M18X4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M后的数字表示直径,X后的数字表示长度。摆好后,他把S先生、P先生叫到跟前,告诉他们说:“我将所需要的螺丝的直径与长度分别告诉你们,看你们谁能说出这只螺丝的规格。”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2]两个机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2]两个机灵的朋友然后,他们都在手上写出了完全一样的螺丝规格。菲德尔工长看后,高兴地笑了,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一只。问:这只螺丝是什么规格?接着,他悄悄把螺丝的直径告诉S先生,把长度告诉P先生。S先生和P先生在桌子前沉默了一阵。S先生说:“我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P先生说:“我也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随即S先生说:“现在我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了。”P先生也说:“我也知道了。”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2]两个机灵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归纳特征信息→螺丝规格涉及两个参数——直径和长度,两人分别知道各自参数,所以对两个参数分别归纳信息。S先生知道螺丝的直径。M8X10M8X20M10X25M10X30M10X35M12X30M14X40M16X30M16X40M16X45M18X40S先生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说“我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显然,这只螺丝不可能是M12X30、M14X40、M18X40。P先生知道螺丝的长度。M8X10M8X20M10X25M10X30M10X35M12X30M14X40M16X30M16X40M16X45M18X40P先生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说“我也不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显然,这只螺丝不可能是M8X10、M8X20、M10X25、M10X35、M16X45。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归纳特征信息→螺丝规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如果这只螺丝是M16X30或M16X40,那么仅仅知道螺丝直径的S先生是不能断定这只螺丝的规格的。然而,S先生知道这只螺丝的规格了。所以,这只螺丝一定是M10X30。从11只螺丝中排除了8只,留下三种可能性:M10X30

、M16X30

、Ml6X40。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如果这只螺丝是M16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3]最佳选手斯科特先生、他的妹妹、他的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都是网球选手。关于这四人,有以下的情况:(1)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与最差选手性别不同。(2)最佳选手与最差选手年龄相同。这四人中谁是最佳选手?推理:归纳特征信息→最佳选手与其孪生同胞年龄相同。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逻辑思维训练3]最佳选手第2讲逻辑思维训练五、归纳推理法推理: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和最差选手不是同一个人。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与最差选手性别不同。四个人中有三个人的年龄相同。由于斯科特先生的年龄肯定大于他的儿子和女儿,从而年龄相同的三个人必定是斯科特先生的儿子、女儿和妹妹。这样,斯科特先生的儿子和女儿必定是(1)中所指的孪生同胞。最佳选手与最差选手年龄相同。斯科特先生的儿子或女儿是最佳选手,而斯科特先生的妹妹是最差选手。最佳选手无疑是斯科特先生的女儿。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与最差选手性别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