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概论_第1页
博物馆学概论_第2页
博物馆学概论_第3页
博物馆学概论_第4页
博物馆学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物馆学概论

黄尚明博物馆学概论第1页绪论1、教学内容了解博物馆学、博物馆和博物馆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学会博物馆藏品收藏、判定、编目、管理与保护基本方法;探讨博物馆藏品陈列艺术;初步熟悉博物馆管理相关内容;充分发挥当代科技在博物馆藏品编目、保护、管理、陈列等方面作用。

博物馆学概论第2页简化为:博物馆学→博物馆→藏品征集、判定、定名、定级、登记、建档→藏品保护→陈列艺术→观众研究→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博物馆学概论第3页2、参考书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6月。苏东海:《博物馆沉思》,文物出版社,年。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编:《博物馆陈列艺术》,文物出版社1994年。博物馆学概论第4页3、讲授方法主要采取讲授法,适当采取多媒体技术,进行一次课堂讨论。讨论会题目是:博物馆与友好社会第22届世界博协大会于11月7~1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友好”。查阅相关资料,就此论题写一篇作业。并围绕该问题开一次讨论会。博物馆学概论第5页第一章博物馆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一节、博物馆学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性质、特征、社会功效、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科学。二、博物馆学学科性质博物馆学概论第6页第二节、博物馆学研究内容一、博物馆学研究内容(一)理论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基础理论2、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二)博物馆方法学(三)博物馆管理学(四)历史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概论第7页(五)普通博物馆学(六)专门博物馆学二、博物馆学新趋向1、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人与物相结合2、生态博物馆3、信息化在博物馆中应用博物馆学概论第8页第三节、博物馆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博物馆学与其它学科关系1、博物馆学与历史学2、博物馆学与考古学3、博物馆学与教育学4、博物馆学与心理学5、博物馆学与管理学6、博物馆学与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关系博物馆学概论第9页二、博物馆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一)宏观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普通科学研究方法1、分析与综合2、历史法3、调查法4、比较法5、新科学方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博物馆学概论第10页第二章博物馆学历史概况

第一节欧美等地博物馆学一、欧美等地博物馆学发展情况(一)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1885年,英国人杰•格拉瑟正式使用“博物馆学”(Museology)这一术语。2、1837年,G•F•克莱姆发表第一部关于博物馆史论著《论德国科学和艺术藏品历史》。3、1888年,美国G•B•古德发表了《博物馆历史和历史博物馆》、《未来博物馆》、《博物馆管理标准》。博物馆学概论第11页4、19,英国D•默里出版三卷本《博物馆历史及其利用》(二)20世纪30年代1、1934年,国际博物馆事务局出版了两卷本《博物馆学》。2、T•R•亚当姆出版《博物馆公民价值》、《博物馆与大众文化》。3、G•F•拉姆齐出版《美国博物馆教育工作》博物馆学概论第12页(三)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苏联、东欧1955年,出版了《苏联博物馆学基础》1958年,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H•A•克诺尔出版了《地方文化与与博物馆登录工作与藏品》K•施莱纳:《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领域史》、《博物馆基础》2、西欧、北美、日本博物馆学概论第13页1、美国A•S•维特林:《博物馆:它历史及其教育任务》2、法国G巴赞:《博物馆时代》3、1969年,美国S•D•里普利:《神圣园林:博物馆论文集》4、1970年,前联邦德国出版论文集:《未来博物馆》;美国A•S•维特林:《寻求有用未来博物馆》;1972年,《危机中博物馆》5、英国K赫德森:《八十年代博物馆》博物馆学概论第14页美国珍妮特马斯汀著、钱春霞、陈颖隽、华建辉、苗杨译:《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江苏美术出版社,。本书为论文集,收录十二篇文章。导言讲了博物馆理论,第一部分经过历史和鲜明生动例子探讨博物馆性质,第二部分将理论付诸实践,在参观博物馆、进行艺术创作与设计时应含有批评眼光。《博物馆档案——学术研究资源与机构身份认证依据》一文强调了博物馆档案主要价值。博物馆学概论第15页二、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ntionalCouncilofMuseums,简称ICOM)及其贡献1946年成立,共召开22届大会。1、1946年,法国巴黎,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大会。2、1950年,英国伦敦,主题:个人收藏品交换;科学仪器清单编制;博物馆和教育;职业培训问题。3、1953年,意大利热那亚、米兰、贝尔加莫,主题:室外博物馆问题;落后地域博物馆问题;当代城镇规划中博物馆和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学概论第16页4、1956年,瑞士巴塞尔、苏黎世、日内瓦,主题:我们时代博物馆;当今世界中自然历史博物馆;当今历史博物馆问题;当代科技博物馆规划和组织;现实与空想。5、195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主题是博物馆如镜子:它潜力和局限。6、1962年,荷兰海牙,主题:预防艺术品偷盗;文化遗产保留;不停改变世界中历史和民俗博物馆角色;博物馆职业观察;博物馆目标:研究中心还是展示大厅;博物馆教育角色。博物馆学概论第17页7、1965年,美国纽约,主题:博物馆工作人员培训。8、1968年,联邦德国科隆、慕尼黑,主题:博物馆与研究。9、1971年,法国巴黎、格勒诺布尔,主题是博物馆以人为本,今天和明天:博物馆教育和文化角色。10、1974年,丹麦哥本哈根,主题:博物馆与当代世界。11、1977年,苏联莫斯科,主题:博物馆与文化交流。博物馆学概论第18页12、1980年,墨西哥,主题:博物馆对世界文化遗产职责。13、1983年,伦敦,主题:博物馆怎样适应发展中世界。14、198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主题:职业道德及发展中国家在保留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中作用。15、1989年,荷兰海牙,主题是博物馆:文化创造与传输者。16、1992年,加拿大魁北克,主题是博物馆:重新界定反思。博物馆学概论第19页17、1995年,挪威斯塔万格,主题:博物馆与小区。18、199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多元性:古老文化,崭新世界。19、,西班牙巴塞罗那,主题是应对改变:面对经济和社会挑战博物馆。20、年,韩国首尔,主题:博物馆和无形文化遗产。博物馆学概论第20页21、,奥地利维也纳,主题:博物馆与世界遗产。22、年,中国上海,主题: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友好。博物馆学概论第21页第二节中国博物馆学发展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向西方学习1、1936年,费畊雨、费鸿年:《博物馆学概论》;上海博物馆陈端志:《博物馆学通论》。2、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昭燏、李济:《博物馆》;荆三林:《博物馆学纲领》。博物馆学概论第22页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向苏联学习1、1957年,傅振伦:《博物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文化部内部铅印《博物馆工作概论》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向西方学习1、高等教育文博专业发展2、1980年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1982年3月,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同年中国博物馆学会被接纳为国际博物馆协会会员。博物馆学概论第23页3、科研结果(1)专业刊物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通讯》。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博物馆研究》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通讯》中国科技馆:《科技馆》博物馆学概论第24页(2)主要著作文化部文物局主编:《中国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出版社,1985年。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国家文物局编:《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文物出版社,1993年;《博物馆藏品保管手册》,群众出版社,1992年。安廷山编:《中国纪念馆概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理智编:《遗址博物馆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博物馆学概论第25页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编:《博物馆陈列艺术》,文物出版社,1994年。苏东海:《博物馆沉思——苏东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博物馆沉思——苏东海论文选》,文物出版社,;《博物馆沉思——苏东海论文选》,文物出版社,年。吕济民:《博物馆暨文物工作论丛》,文物出版社,1992年。吕济民主编:《当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博物馆学概论第26页甄朔南:《甄朔南博物馆学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年。蔡琴:《博物馆学新视域》,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台湾学者研究结果包遵彭:《中国博物馆史》,台湾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4年。陈国宁:《博物馆演进与当代管理方法之探讨》,1970年;《博物馆营建与管理》,1992年。博物馆学概论第27页黄淑芳:《当代博物馆教育理念与实物》,1997年。许功明:《博物馆与原住民》,1998年。博物馆学概论第28页第三章博物馆性质、功效与类型一、什么是博物馆?1、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语Mouseion,意即“供奉缪斯(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处所”。17世纪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Museum才成为博物馆通用名称。2、日本定义:搜集、保管(包含培育)、陈列展出相关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从教育角度,以供普通民众提升文化教养、调查研究、消遣娱乐为目标机构。博物馆学概论第29页3、美国定义:博物馆是搜集、保留最能有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资料,并使之用于促进人们知识和启蒙教育机关。4、苏联定义: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即精神文化珍品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教育机构。博物馆学概论第30页5、国际博协定义:1989年国际博协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非营利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观赏之目标征集、保护、研究、传输并展示人类环境见证物。”,国际博协修改后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观赏目标征集、保护、研究、传输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博物馆学概论第31页Amuseumisanon-profit,permanentinsititutionintheserviceofsocietyanditsdevelopment,opentothepublic,whichacquires,conserves,researches,communicatesandexibitsthetangibleandintangibleheritageofhumanityanditsenvironmentforthepurposesofeducation,studyandenjoyment.博物馆学概论第32页6、中国定义:1956年定义: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主要收藏所,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简称为“三性二务”。强调博物馆研究功效。1979年颁布《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对博物馆定义: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主要组成部分。坚持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强调博物馆保留功效。博物馆学概论第33页二、博物馆特征(一)实物性1、“物”搜集和保留2、“物”研究3、“物”利用(二)直观性(三)广博性博物馆学概论第34页三、博物馆功效(一)基本功效博物馆基本功效是收藏、研究、教育。欧美比较通行是博物馆三E功效:“教育国民(Educate)、提供娱乐(Entertain)、充实人生(Enrich)”。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把本馆职能画在馆徽上:“Education(教育),Expedition(探索),Research(研究)”。博物馆学概论第35页(二)博物馆在我国当代化建设中作用1、搜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2、传输科学文化知识,公民科学文化素质。3、思想品德教育。4、科学研究。5、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博物馆学概论第36页四、博物馆类型(一)外国博物馆分类1、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①艺术博物馆;②历史博物馆;③科学博物馆。2、日本:①综合博物馆;②人文科学博物馆;③自然科学博物馆。3、前苏联:①历史博物馆;②纪念博物馆;③地志博物馆;④艺术博物馆;⑤文学博物馆;⑥技术博物馆;⑦自然史博物馆。博物馆学概论第37页(二)中国博物馆分类1、按照博物馆性质和陈列内容划分①历史类;②艺术类;③科学与技术类;④综合类。2、按照隶属关系划分①文化系统博物馆;②国家科技系统博物馆;③教育系统博物馆;④军事系统博物馆;⑤园林系统博物馆;⑥民政系统管理博物馆;⑦其它相关政府部门主管博物馆。博物馆学概论第38页第四章博物馆历史第一节世界早期博物馆一、西方早期博物馆1、公元前3世纪,埃及亚历山大博学园中缪斯(Muses)神庙——西方最早博物馆。2、公元二世纪,罗马万神殿(又叫潘提翁神庙)——西方最早人物纪念馆。3、欧洲中世纪博物馆博物馆学概论第39页二、中国早期博物馆1、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曲阜阙里孔子旧居三间住房作为孔子庙堂——中国最早博物馆,也是世界最早博物馆。司马迁去参观过。《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世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博物馆学概论第40页唐玄宗也去过。《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殿,当与梦时同。”2、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麒麟阁3、东汉明帝所建云台4、三国时期武侯祠杜甫:《蜀相》成都武侯祠并非最早建立者,请看下面一段材料:博物馆学概论第41页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注引《襄阳记》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则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认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认为宜因近其墓,立之于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于是始从之。”于是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今陕西汉中勉县)。博物馆学概论第42页5、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所建凌烟阁6、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在杭州建立岳王祠庙和岳坟7、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北京建文丞相祠8、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扬州人建史公祠。9、清初台湾人建郑成功祠,又称“开台圣王庙”,后改称延平郡王祠。10、为纪念林则徐,澳门人建林文忠公祠博物馆学概论第43页第二节近代西方博物馆一、1682年,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世界第一座近代意义博物馆。二、18世纪,西方博物馆事业发展爱尔兰国家博物馆(1731年)、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1748年)、伦敦不列颠博物馆(1753年)、威尼斯艺术学院美术馆(1755年)、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1760年)、俄国爱尔米塔什博物馆(1764年)、西班牙国立博物馆等。尤其是1793年法国政府决定,将巴黎卢浮宫改建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起点。博物馆学概论第44页三、19世纪至20世纪初博物馆事业深入发展1、经过举行博览会等方式,建立一批博物馆1851年,英国伦敦举行博览会,在此基础上,1852年建立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1853年建立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187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工业展品送往史密森学院。1880年,美国洛杉矶建立了加利福尼亚科学与工业博物馆1871年,日本建立了国立科学博物馆博物馆学概论第45页1872年,俄国建立莫斯科科技博物馆19,德国慕尼黑建立德意志自然科学和技术博物馆19,奥地利维也纳建立了工业博物馆2、1840年,美国史密森学院3、1870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学概论第46页第三节中国近代博物馆一、19,南通博物苑——中国近代自己创办第一个博物馆张謇(jiân)(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南通人。二、19筹建,1926年正式开放,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个国立博物馆三、19,古物陈列所四、一系列科学教育博物馆19,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陈列馆博物馆学概论第47页19,保定教育博物馆19,天津博物院(1928年更名为河北第一博物院)19,江西省立教育博物馆19,山西省教育图书博物馆至19,全国已经有14座博物馆五、故宫博物院至1929年,全国共有博物馆34个六、前中央博物院筹建至1936年,全国博物馆达77个抗日战争时期博物馆事业受到重大损失博物馆学概论第48页文物损失3607074件及1870箱,毁坏741处古迹。发生了许多保护文物感人故事。1941年3月,在成都建立四川博物馆;1943年12月在重庆北碚建立中国西部博物馆运往台湾文物数量故宫文物2920箱,计231910件;前中央博物院文物852箱,计11729件。这些文物是中国文物精华部分,两岸统一,一定要考虑这批文物安全问题。博物馆学概论第49页七、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博物馆1、1868年,震旦博物院——韩伯禄(准确筹备时间1872年,1868年韩伯禄来华传教和搜集标本)2、1874年,上海博物院——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3、19,华北博物院——法国传教士4、19,济南广智院——英国浸礼会教士怀恩光5、19,北疆博物院——法国耶稣会教士桑志华6、19,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美国传教士戴谦和博物馆学概论第50页7、日本人在东北、台湾建立博物馆19,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从属纪念博物馆19,在旅顺建立满蒙博物馆,19,更名为关东都督府博物馆1924年,满蒙物资参考馆,1926年,改称“满蒙资源馆”8、伪“满洲国”建立博物馆1935年,成立国立博物馆,1939年改称“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博物馆学概论第51页1939年1月,在长春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馆1935年,在承德建立热河博物馆还有哈尔滨博物馆和长春南湖畔民俗展览馆博物馆学概论第52页第四节当代中国博物馆一、1949~1952年,博物馆改造与整理1、中央成立了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各大行政区和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文物博物馆领导机关。2、接管各地博物馆。3、颁布法令,保护文物古迹,禁止文物非法出口。4、改造整理旧型博物馆。二、1953~1966,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初步发展博物馆学概论第53页1、到1957年,除青海、西藏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博物馆2、北京三大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9年7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1959年8月3、其它几个主要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新馆落成——1958年5月地质部地质博物馆新馆落成——1959年10月博物馆学概论第54页西安半坡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1958年到1966年,我国文化系统有博物馆166个。三、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博物馆事业破坏与停滞196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闭馆。故宫博物院除《泥塑收租院展览》外,其余展览停顿开放。1967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闭馆。1971年7月5日,故宫重新开放。197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重新开放。1975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十周年纪念展览正式对外展出。博物馆学概论第55页四、1976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年,文物系统博物馆1722个,加上其它系统和民办博物馆,总数已达2400个以上。博物馆学概论第56页第四节当代世界博物馆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博物馆当代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是欧洲、北美及大洋洲地域。美国有博物馆约8000个,德国有博物馆3680个以上,英国有博物馆2500多个,法国有博物馆5000个,日本有博物馆5000个以上,意大利有博物馆3500个,澳大利亚有博物馆近1900个,前苏联有各类博物馆13800多个。二、发展中国家博物馆博物馆学概论第57页亚洲各国共有博物馆约9000个非洲约有博物馆700多个拉丁美洲:阿根廷有博物馆近400个,古巴有博物馆200个,巴西有博物馆200个,委内瑞拉、秘鲁、墨西哥、哥伦比亚各有博物馆100多个。博物馆学概论第58页第五章藏品征集、判定和管理第一节藏品一、定义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目标,依据自己性质,搜集保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见证物。只有含有历史、科学或艺术价值代表性、经典性文物和标本,才能成为博物馆藏品博物馆学概论第59页二、藏品形态1、含有三维实物2、含有二维空间实物,如照片。3、无形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说和表述,包含语言;演出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相关自然界、宇宙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物馆学概论第60页年(1项):昆曲20(1项):中国古琴艺术20(2项):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20(22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2010:京剧、中医针灸博物馆学概论第61页6月,国务院同意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共518项。年6月又出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目(共计147项)。博物馆学概论第62页第二节藏品征集一、定义藏品征集是博物馆依据其性质、特点需要,经过各种路径,有目标地不停补充文物或标本基本业务工作。二、藏品征集标准(一)明确目标性(二)逐步建立完整藏品体系(三)科学计划性(四)加强预见性博物馆学概论第63页三、藏品征集路径1、考古发掘2、田野采集3、民族学调查4、社会调查征集5、收购6、接收捐赠7、交换与调拨8、接收移交博物馆学概论第64页四、藏品原始统计,以文物为例1、名称2、流传经过3、地点4、时代5、所属关系6、用途7、质地8、保留情况9、征集者和征集时间10、评价11、参考文件博物馆学概论第65页第三节藏品判定、定名和定级一、藏品判定1、藏品判定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定内涵,评定价值,也应包含定名和定级。2、作伪史料:《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赝)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3、文物判定史料:博物馆学概论第66页《国语·鲁语下》:“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事也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肃顺氏供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鉴焉,故铭其铭曰:肃顺氏之贡矢。’”《韩非子·十过》:“鬲作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殷人食器雕琢,觞酌刻镂。”博物馆学概论第67页4、文物判定方法凭借长久经验传统直观方法,考证方法,调查方法,和利用当代技术设备科学检验等方法。判定文物,首先要掌握文物时代特征和演变规律。(1)书画时代格调与个人格调(2)青铜器演变规律与辨伪博物馆学概论第68页二、藏品定名(一)自然标本定名(二)历史文物定名1、定名内容(1)时代、款识、作者。(2)特征、纹饰、颜色。(3)类别、器形或用途。2、定名举例(1)以书画为例时代作者内容类别明朝唐寅柴门掩雪图轴清徐扬乾隆南巡图卷博物馆学概论第69页(2)以青铜器为例时代铭文、制作质地、纹饰器形、类别商代龙虎尊商代四羊方尊商代兽面乳钉纹方鼎西周利簋西周盂鼎春秋王子午鼎战国错金银云纹鼎博物馆学概论第70页(3)以瓷器为例时代窑别釉色、制作、彩、纹饰器形、类别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唐邢窑白釉执壶宋定窑刻划花玉壶春瓶元釉里红开光祈雨图罐元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扁壶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

博物馆学概论第71页3、定名还需注意问题(1)有残缺藏品,应注明“残”字。(2)凡不能分割文物,定名时应标在一起:成组文物,完整无缺者,要定一个集体名称;失群者应在单个名称前标上集体名称。如:三彩釉十二辰俑;十二辰“龙”俑(3)凡文物无铭文、款识,又无特殊纹饰者,器名前标质地。如:石斧、铜钺等。(4)凡文物附件,不标在名称内,只在注中说明。如:错金龙纹剑,后附加“附鞘”。(5)文物质地,普通在定名时可不标明。博物馆学概论第72页三、藏品定级文物藏品可分为宝贵文物和普通文物。宝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含有尤其主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一级文物。含有主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二级文物。含有比较主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三级文物。含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普通文物。博物馆学概论第73页第四节藏品登记、编目和管理藏品科学管理程序:除判定、定名、定级外,主要还有:登记、分类、入库排架、编目、统计、建档、检验和清点。藏品管理目标,一是保护藏品安全,预防丢失、损坏;二是方便研究、利用,使藏品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藏品管理必须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判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一、藏品登记博物馆学概论第74页藏品登记是妥善保管及全部科学管理关键,是检验藏品数量和质量依据,也是国家文化财产保管法律依据。藏品登记要建立一套完整准确藏品登记簿,包含:藏品总登记簿、藏品分类登记簿、参考品总登记簿、借出品登记簿以及复制品登记簿。藏品总登记簿是国家科学文化财产帐。凡是经过判定,为博物馆入藏文物(标本),即成为国家科学文化财产,每一件藏品都必须依据入馆凭证,查对藏品,及时登入藏品总登记簿。藏品总登记簿必须专员负责管理,永久保留。登记时严格按照要求格式,逐条、逐项用不退色墨水笔填写。字迹力争工整、清楚,如有订正,用红墨水笔划双线,由经办人在订正处盖章。博物馆学概论第75页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总登记簿登记号原来号时代名称数量尺寸、重量、容量完残情况入馆日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