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学重点_第1页
儿童保健学重点_第2页
儿童保健学重点_第3页
儿童保健学重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保健学重点儿童保健学重点儿童保健学重点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儿童保健学重点日期:20xx年X月1传统的儿童保健对象通常是以0-14岁的儿童为对象,儿童保健的对象是从胎儿期到青春期的的青少年,但是重点对象仍然是7岁以下的儿童。2儿童年龄分期及其特点:1胎儿期,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2新生儿期,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还不够成熟。3婴儿期,生长发育最快(第一生长发育高峰)。4幼儿期,智能发育较快,但识别能力较差。5学龄前期,智能发育更完善,有较大的可塑性。6学龄期除生殖系统外,其他系统均已接近成人,是接受文化教育的较好时期。7青春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为人体生长的第二高峰。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儿童总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4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5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由阶段性的过程。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3,有序的变化过程(头尾变化)4,个体差异性6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营养,疾病,物理化学因素,社会因素,其他原因)体重计算公式:公式一,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x0,7(kg);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kg)+(月龄—6)(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岁)x2(kg)+8(kg);公式二,3~12个月体重(kg)=【年龄(月)+9】/2,1~6岁体重(kg)=年龄(月)x2=8,7~12岁体重(kg)=【年龄(月)x7-5】/27身高计算公式:足月正常出生的新生儿身高约50厘米,生后头半年婴儿处在第一生长高峰,故头一年身高增长特别快,头3个月每月增长11~12厘米,一年内可长25厘米,一周岁时身高可达75厘米。第二年增长速度较慢,一年约增加10厘米,故2岁时身高应为85厘米左右。2岁以后身高逐渐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2~10岁小儿正常身高可按以下公式估算:年龄×7+70厘米8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感觉,知觉,语音,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意志,个性。运动发展的规律:1,由上至下2由远至近3由泛华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4正向的动作先于反向动作。9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四项内容:1.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3.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10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情况下,于18℃~25℃环境中,维持生命基本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在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的基础代谢能量称为基础代谢率。11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摄取的食物在体内吸收,利用而增加基础代谢所耗的能量。12宏量营养元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13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14良好习惯培养的原则:1各种习惯的培养要根据儿童神经,精神发展的程度,适当有所提前2正确对待儿童,以表扬,激励为主3对儿童的抵抗性心理应采取怎么引导,既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避免强迫命令4保教人员和家庭人员对孩子的要求与教育方法必须一致,不能有所偏袒,以免引起儿童心理紊乱。15良好习惯培养方法:1寓教于乐结合法2示范法3反复练习法4定位法5督促检测法。16免疫系统是指机体对感染一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耐受,免疫调节17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和B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细胞表面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组成。18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包括乙性病毒性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注要是针对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19免疫程序包括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和成人、特殊职业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两种。20早期教育的原则:适宜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续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多样化原则、一致性原则、督导性原则、保教结合原则。21早期教育注意的事项:1尊重儿童2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3寓教于乐4及时鼓励5以身作则6多用引导性语言。22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儿个性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教养小儿的4个要点:管束、希望、沟通、关心。23儿童最常见的系统是呼吸系统24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病和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D可患佝偻病25儿童常见意外伤害:车祸、溺水、烧伤或灼伤、跌落伤、中毒、窒息、砸伤。26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原则:1加强安全管理2提高对意外伤害的警惕性3安全教育与安全训练4立法5组织多学科研究27细胞组成: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中心体。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有些细胞含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如肌细胞、肝细胞等。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28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维组织、神经组织29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30冠状面:把人体分成前后几份31矢状面:把人体分成左右几份32水平面:把人体分成无数上下份33运动系统(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和维持人体基本形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34消化系统(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35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36泌尿系统(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37生殖系统(繁殖后代和形成并保持第二性特征)38内分泌系统(系统传递信息,参与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活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39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以外环境的统一)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附于脑脊髓的周围神经组织。40免疫系统(抵御病原菌侵犯)、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组成。41循环系统(人体需要的养分运输到各个器官,和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42骨的构造:骨膜(骨密质和骨松质)、骨质和骨髓(红骨髓和黄骨髓)。骨由于机能不同而有不同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1躯干骨包括24块游离锥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一块胸骨和12对肋。椎骨由椎体、椎弓和从椎弓发出的突起构成。2.颅由23块形状、大小不同的骨块组成。3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侧共计64块,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除手骨的腕骨外,其他都属长骨。下肢带骨包括髂骨、坐骨和耻骨。自由下肢骨可分为近侧部的股骨,中间部的胫骨、腓骨和髌骨以及远侧部的足骨三部分43躯干骨包括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43躯干骨包括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参与脊柱、44消化系统组成:由消化腺和消化管组成,消化管从上到下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45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组成。46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和大肠组成47牙齿: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等。咀嚼,发音,美观。哺乳动物的齿式可以写作:(上)门牙数,(上)犬牙数,(上)前臼齿,(上)臼齿/(下)门牙数,(下)犬牙数,(下)前臼齿,(下)臼齿,比如人的齿式可以写作2,1,2,3/2,1,2,3.。表示人上颌一侧的牙齿切齿有2,犬齿1,前臼齿2,后臼齿3,下颌也是如此。齿式是哺乳动物的分类的重要依据。48呼吸系统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血管、肺和呼吸肌组成。通常称鼻、咽、喉为上呼吸道。器官和各级支气管为下呼吸道。肺由实质组织和间质组成。前者包括支气管数和肺泡,后者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49上呼吸道:鼻、付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50下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51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52尿道的功能:性尿道既管排尿,又司排精,具有双重功能。女性尿道主要功能是排尿和分泌粘液53生殖系统组成:人体生殖系统有男性和女性两类。按生殖器所在部位,又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