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_第1页
论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_第2页
论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_第3页
论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_第4页
论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红楼梦"是备受关注的古代热门著作,"红楼梦"中的人物也深受研究者们的喜爱。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自不必说,仅在"红楼梦"出现三次的*姥姥也是研究者们研究"红楼梦"时必不可少的人物。在"红楼梦"第六回有介绍说"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瓜葛就是*姥姥女婿的祖父和王熙凤的祖父认识,后来王熙凤的祖父认*姥姥女婿的祖父为侄儿,就这样连了宗。就是这个与荣国府关系有些牵强的乡村老妪,在"红楼梦"中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就*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进展论述。一、*姥姥的线索作用*姥姥是曹雪芹笔下着墨不多的一位乡村老妇。她是芥豆之微的一个小人物,社会地位低下,但却发挥着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姥姥在"红楼梦"中通过三进荣国府经历了荣国府由盛转衰的过程,成为以贾府为首的封建社会四大家族衰落的目击者和见证人。*姥姥一进荣国府"打抽丰〞时,荣国府正是宁静富贵时的繁华时期;二进荣国府送礼物报恩时,正是元妃当宠,大观园建成的鼎盛富贵的绚烂时期;三进荣国府承受王熙凤托孤事宜时,正是荣国府繁华不在的凋零时期。通过*姥姥这一线索人物的穿插,清晰展现贾府的各个时期的兴衰变化。"红楼梦"第六回,*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她要去荣国府"打抽丰〞,见证了荣国府开场时的富贵。*姥姥带着她的外孙到了荣国府的门石狮子前,小心的"蹭〞到角门前,对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看门人问路,称呼是"太爷〞,但那些坐在大板凳上的人却都不理他,过了好久才对*姥姥说话,但却是给了错误的信息。亏其中有一老年人心好,告诉她"从这边绕到后街上后门上去问就是了。〞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37页在封建社会,只有喊那些县官为"县太爷〞,而*姥姥小心翼翼的"蹭〞过去喊荣国府看门的"太爷〞,而这些"太爷〞还不予理睬,可以看出在荣国府的富贵下,*姥姥这一乡村老妇是这些看门的人都看不到眼里去的。况且从前门到后门,一个"绕〞字,就表达了荣国府占地之大。*姥姥还没进荣国府就已经写出了荣国府这个时期的繁华,更不用说进荣国府后,荣国府的仆人——周瑞家的,还有自己的婢女;让*姥姥误会是王熙凤的衣料光鲜的平儿,只是一个比拟体面的丫头;少见的西洋钟就挂在王熙凤的房里……荣国府的富贵可见一斑。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37页"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机缘巧合的在贾府逗留了几天,见识了贾府鼎盛时的绚烂。第三十九回*姥姥出场时,听到平儿他们在说吃螃蟹的事,*姥姥忍不住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3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58页贾府的奢侈由此可见。等贾母带*姥姥游大观园,问她园子好不好时,*姥姥念着佛"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63页到了潇湘馆时,*姥姥说道贾母那房间的柜子比她家里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林黛玉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却都不知叫什么。对于*姥姥这样的社会下层人物,一生难见贾府的繁华,从*姥姥质朴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贾府此时的滔天富贵。游园的林林总总就不一一赘述,单提第四十二回*姥姥辞别贾府众人时的情景,就清晰可见贾府的鼎盛繁华之景。*姥姥到王熙凤处辞行时,二房给的东西足有半炕。先不说一匹青纱、实地子月白纱、两个茧绸、两匹绸子、一盒各样内造点心、两斗御田粳米,一口袋大观园的果子和各样干果子这些没有明码标价的"杂物〞,就说银子,"这一包是八两银子。这都是我们奶奶的。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9页二十几两就够*姥姥一家一年过活了,上述送给*姥姥的单单是银子就有一百零八两,起码够*姥姥这样的庄户人家生活五年。那些"杂物〞假设是典当出去又是一笔银子。就连有头脸的大丫鬟——平儿,也可以站在富裕的一方送给这个乡村老妇一些东西,"这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一包绒线,可是我送姥姥的。衣裳虽是旧的,我也没大狠穿,你要弃嫌我就不敢说了。〞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9页*姥姥还十分感谢。给贾母辞行时,炕上也是包袱、盒子、包子、荷包满满当当,包袱里是贾母没穿过的几件衣服,盒子里是*姥姥要的面果子,包子里是*姥姥要的药和方子,荷包里是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鸳鸯和她开玩笑说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留下给自己,*姥姥信以为真,但其实是鸳鸯"哄你顽呢,我有好些呢。留着年下给小孩子们罢。〞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80页贾宝玉也让一个小丫头拿了妙玉嫌弃的成窑钟子送给*姥姥。鸳鸯自己也送*姥姥了几件衣服,"前儿我叫你洗澡,换的衣裳是我的,你不弃嫌,我还有几件,也送你罢。〞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80页3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58页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63页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9页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9页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80页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80页"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三回,*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此时贾府已经不复当初的富贵繁华,宁国府已经被抄,贾母已经去世,王熙凤也病入膏肓,贾府的一切都显得凄凉和颓靡,王熙凤从实际的一府之主变成无人问津的将死之人,*姥姥没有忘恩负义,承受了王熙凤的临终托孤,并自己掏钱为王熙凤祷告。在第一百一十九回,巧姐险些被王仁、贾环、贾蔷、贾芸等人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幸而*姥姥出现,在平儿和王夫人的帮助下让*姥姥把她带走,从而逃脱了被卖掉的命运。最后嫁到姓王的农家也算是是王熙凤和巧姐的幸运归处。在"红楼梦"中,*姥姥三进荣国府,每次都正好出现在贾府不同状况时,成为一个线索人物,带动一条隐藏的伏线见证着贾府的兴衰。二、*姥姥的"活人〞作用比照是文学创作中惯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同一人、事、物具有反差的两种情况或不同的人、事、物列举出来,加以比拟,以求突出比照对象,到达作者想要的效果。""红楼梦"作者最初构思之时,显然将对称性原则作为根本美学原则去构思全书的方方面面。〞*再复.红楼梦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2006年版,第76页*再复的这句话说明,"红楼梦"中的比照几乎处处皆有。曹雪芹通过比照的手法,将*姥姥作为一个参照物,使书中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以求起到"活人〞的作用。也可以说,"*姥姥在"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她的‘*再复.红楼梦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2006年版,第76页杜改俊"红楼梦"中人物角色"篡位〞分析--论*姥姥的"怡红〞作用.红楼梦学刊.2007年〔3〕贾母和*姥姥是比拟鲜明的比照。*姥姥代表了生活困难、勉强能自给自足的平民阶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贾母则代表了生活空虚无聊的封建贵族阶层。如贾母山珍海味吃腻了,就"想个地里结的瓜儿菜儿吃〞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59页、玩的厌烦了,就"想个积古的老人说话〞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58页,所以*姥姥这样一个"打抽丰〞的农村老妪才能成为贾府的座上宾。通过*姥姥这一参照物的比照,贾母的奢侈就这样清晰地展现出来,并且将她自欺欺人、得过且过、注重享乐、没有领导者先见之明……这些导致荣国府只能繁华一时的局部原因描述了出来。在*姥姥和贾母的比照中可以看到贾母不仅是溺爱贾宝玉的奶奶、棒打鸳鸯的"老顽固〞、贾府最大的老祖宗,还可以看到许多其他并不突出的性格侧面,使贾母的形象更加饱满,由此可见*姥姥的这个人物存在的重要性。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59页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58页除了与贾母作比照外,*姥姥对大观园中的女孩们以及贾宝玉也有重要的映衬作用,显露出他们性格的不同侧面,从而使大观园的女孩和贾宝玉的形象更加饱满、鲜活、灵动。"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姥姥讲了一个雪夜抽柴的故事,明明是无据可靠的的一个故事,可贾宝玉当了真,骨子里怜香惜玉的特性发挥作用,让茗烟专门走一趟去找。*姥姥游大观园时,醉酒后误闯怡红院,以为是哪个姑娘的闺房,从而表现出贾宝玉房间的女性化特点,这与他曾说的一句话互为映衬,"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11页贾宝玉世界里"女尊男卑〞从这点滴细节中刻画的更加饱满。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11页写活的人物当中很传神的是妙玉,"红楼梦"中,对妙玉的描写不多,所以由*姥姥引出妙玉的这段描写就比拟重要。妙玉献茶时,颇有些看人下菜的意思,给贾母以及其他人用的杯子虽都是珍品,但贾母的更好;给林黛玉和薛宝钗用的杯子,更高雅一些。因妙玉曾是大户人家的落魄小姐,所以她有许多价值不菲的私产。贾母作为一家之主,用的杯子比其他主子的好,说明妙玉潜意识里等级概念在作祟。对薛宝钗、林黛玉的青睐,说明她对"文化人〞的看重。*姥姥喝了贾母给她的半杯茶,妙玉就要扔掉那个珍品杯子。贾宝玉说给*姥姥过活用。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假设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4页*姥姥和贾母等人坐过的地方都要清洗一遍,说明妙玉及其喜洁。及至后来妙玉把她平常自己喝茶的那个绿玉斗给宝玉用了,说明妙玉虽自称"槛外人〞,但也动了凡心,对贾宝玉有了不可言说的心动,妙玉的这种意识,对封建礼教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挑战和批判。*姥姥的到来引出妙玉的这一段,对妙玉形象的刻画有着重要的作用。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4页*姥姥的到来还让林黛玉展现了独特的一面,从进了贾府,林黛玉几乎都是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可是当*姥姥二进荣国府,畅游大观园时,林黛玉露出了从来到贾府就没有过的笑容,这是*姥姥的到来给了她展现一个十几岁女孩应有的精神面貌的时机,给她带来了非常特殊的快乐心情和艺术灵感。一组经典镜头描写大观园众女儿形态就是凤姐和鸳鸯"捉弄〞*姥姥的那一段,其中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何时见林黛玉如此笑过。在第四十二回补叙她在酒令上失于检点,"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林黛玉说是不知道随口说的,可林黛玉在贾府生活是很慎重的一个人,哪能则容易随口说出禁书,大概也是*姥姥带来的欢乐让她一时放松了自己,忘形之下暴露了自己。这是林黛玉比拟小也比拟难的的一个性格侧面,是在*姥姥的映衬下才如此清晰可见。通过*姥姥在潇湘馆,"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63页更加饱满了林黛玉热爱读书,有高雅情趣和爱好的性格特点。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63页*姥姥第一次进贾府见到的主子只有一位,就是王熙凤,当时王熙凤很是趾高气昂"……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40页这与林黛玉第一次见王熙凤时可不一样,那时王熙凤对林黛玉是十分热情的。由此可见看人下菜王熙凤已做得十分纯熟,性格的复杂性可见一斑。及至后来*姥姥二进荣国府,由于贾母对*姥姥的看重,王熙凤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她将*姥姥当作"戏耍〞的对象,给贾母带去欢乐,但她又接济了*姥姥,说明王熙凤也有善的一面,对*姥姥的态度使得她性格的复杂性更加突出。到了*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时,王熙凤已经奄奄一息,这时她对*姥姥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在以上位者自居,而是作为一个求人者,临终托孤。从王熙凤性格的变化可以看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和不同侧面,*姥姥的出现使王熙凤的形象更加饱满。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40页除了书中重要的角色,*姥姥也给其他人物起到了陪衬作用。例如平儿,她对*姥姥没有趾高气昂,很热情的给*姥姥引进王熙凤,在*姥姥辞行时还送了东西,表达了她的善良;例如周瑞家的,她言语间大包大揽许诺会让*姥姥见到"真佛〞,清楚将她洋洋得意的神情跃于纸上;例如看门的仆人,"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37页通过*姥姥的眼,看到贾府"豪奴〞的的行状,入木三分。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37页曹雪芹通过*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写活了贾府的许多人,使"红楼梦"这本书中的人物经过*姥姥这一参照物的比照,变得更加饱满、鲜活、复杂。三、*姥姥的"活语〞作用语言是文学写作的重要组成局部,表达着作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能力,是表达作者心声的工具。"红楼梦"的语言具有很高的造诣,从书中的诗词歌赋,人物语言等就可以表达,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维和写法都打破了。〞*姥姥是"红楼梦"中着墨不多的一个小人物,但曹雪芹却用不多的笔墨将这一个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真实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她的存在更好的表达了曹雪芹的语言造诣,使语言更加鲜活。*姥姥的"对诗〞尽显乡村本色,使语言更贴近生活更真实。"曹雪芹的伟大功绩之一,还在于把当时人民群众的口语提炼成文学语言,使文学语言更加丰富多彩,更富于表现力。〞陈绍初.红楼梦寻径:解不尽读不完的红楼梦。**:东南大学,2013年版,第44页"红楼梦"第四十回,*姥姥对的诗就是曹雪芹将口语变成了文学语言,"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鸳鸯道:‘右边‘幺四’真好看。’*姥姥道:‘一个萝蔔一头蒜。’……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0页*姥姥的"诗词〞活灵活现的表达了庄稼人的特色,*姥姥的语言是没有经过学堂教育的、具有农村质朴之风的语言,她机智幽默的语言是生活经历的总结,也表达了庄稼人在辛苦劳作中的智慧。陈绍初.红楼梦寻径:解不尽读不完的红楼梦。**:东南大学,2013年版,第44页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0页*姥姥的"自言自语〞说活了乡村语言。"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姥姥听到平儿他们在说吃螃蟹的事,和她没什么关系,她却忍不住掐指头算花了多少钱,最后得出结论:二十多两银子,够庄家人过一年了。*姥姥这个在乡下辛苦支撑生活的老妪形象跃然纸上。在第四十一回,*姥姥看到小巧的鸽子蛋掉地上,她自己说了句"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儿就没了。〞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4页*姥姥的语言代表了乡村淳朴善良这一类人的语言,*姥姥将独属他们的语言说活了,*姥姥的出现使曹雪芹的话语、想法找到了传声筒,是曹雪芹语言的代言者。曹雪芹.红楼梦.:燕山,2002年版,第274页*姥姥的活语作用还在第四十一回的酒宴中表达出来。凤姐和鸳鸯"捉弄〞*姥姥的那一段是一组经典镜头,描写大观园众女儿形态,文字并不长,但将史湘云、林黛玉、贾宝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等人的音容笑貌、性格特点、贾府中的地位等表现了出来。如果不是*姥姥的到来,大观园众人是没有时机如此开怀的,同时也没了曹雪芹展现其语言功底的时机。曹雪芹不仅熟悉自己所处的贵族阶级,而且与当时社会上的三教九流过从甚密,因此谙熟各种人物的语言。车瑞.20世纪"红楼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