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第一中学高三一诊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第一中学高三一诊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第一中学高三一诊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为中国电影局档案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市上映影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A.欧美电影在中国已丧失了市场B.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影视艺术发展C.新中国初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D.国产电影制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2.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而华北和东北则于分消沉,广东地区一度活跃的状态也发生扭转。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布局的不平衡性 B.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C.革命形势的发展进程 D.城市中心道路的失败3.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流域文明。它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有明显的社会分化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古城以宫殿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它把中华文明起源前推到与古埃及等文明约同的时间。良渚文化A.形成了南北作物差异的格局 B.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社会体系C.丰富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内涵 D.说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4.下图空格①政权建立者的民族是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鲜卑5.民歌《骂蒋匪》“一骂蒋中正,全国下通令,进攻鄂豫皖,围剿我红军。二骂蒋匪军,勾结土豪和乡绅,血腥残杀我红军,手段真残忍……”该民歌反映了A.国民大革命面临失败危机 B.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冲击C.红军主力转战于江南各省 D.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背景6.1919年,陈独秀在文章中指出:无论是18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还是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它们极口痛骂;但是以后的历史学家会把它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这一表述反映出陈独秀A.认为法俄两场革命的性质相同 B.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C.对俄国十月革命态度发生变化 D.已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7.罗斯福新政对20世纪的世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术界对其研究也经久不衰。由下表可知20世纪中期以前的部分书目21世纪初的部分书目塔格韦尔《为民主而战》埃诺迪《罗斯福革命》戴格勒《超越我们的过去》珀金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H.W.布兰茨《本阶级的叛徒》伯顿·佛尔森《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A.历史研究是社会现实背景的真实再现 B.版本越新的研究越接近历史的真相C.研究者的情感取向影响历史研究结论 D.历史研究结论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8.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深圳创造的部分“全国第一”情况。材料反映了深圳A.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点 B.是新时期经济改革的方向标C.开发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D.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9.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下图中属于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0.约喻·L加迪斯指出,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的,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据此可以推断该学者的观点是A.美、苏两国对冷战的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B.冷战实际是两种不同思想观念的对抗C.意识形态和安全利益是冷战的根本原因D.苏联和斯大林应该对冷战负主要责任11.下列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③伯利克里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④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12.为了医治滞胀和刺激经济复苏,里根政府实行大规模减税,其中个人所得税从原来的最低11%、最高50%的14档累进税率改成15%、25%、28%三档。这体现了里根政府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彻底解决了美国社会矛盾C.旨在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D.经济思想进行了重大调整13.中国近现代某部法律规定:本国采行“君主立宪政体,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该法律是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4.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15.1938年,国民政府军委会发言人曾说,“保卫武汉之最重要意义,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发西北西南地区B.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并且准备长沙会战C.实行以空间换时间战略建设后方支援前线D.坚守武汉毫不退让以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16.孙中山(1866~1925年)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A.上书清政府,反对“皇族内阁” B.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C.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D.开展革命活动,准备武昌起义17.在古雅典某一时期,教师、医生、会计、警察、公务员、银行家等职业基本上都是由奴隶担任,在经济事务尤其是公共工程中,也大致做到了公民、奴隶同工同酬;在雅典的街上,从穿着上几乎看不出奴隶和公民的分别,奴隶中甚至有首屈一指的大富翁。这反映了该时期雅典A.能够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民主制度具有普适性特点C.城邦制度深受人文主义影响 D.奴隶阶级成为城邦的主人18.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他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9.“由于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如工部、少府旒、将作监等,直接控制大量的工匠,建立了各种手工业作坊,因而对于皇室、朝廷、百官以至贵族们所需的服饰、车辇、器物、珍玩以至武器等,都各有生产的手工业部门。”这反映出当时A.官营手工业日益商品化B.官营手工业的效率提高C.手工业者人身控制放松D.政府加强对手工业管理20.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风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这反映出A.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B.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C.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D.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21.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学习内容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中体西用”思想仍占主流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22.据某回忆录记载:“整个学校就像唱空城计一样,一打听,才知道同学们是上西山大炼钢铁去了。……总务处把好端端的火炉砸碎,放入高炉炼钢。我当时曾以焦急的心情等待着母校也能放个卫星‘向党报喜’,没想到炼出来一堆废渣。”这反映了当时A.“文革”对教育事业的冲击B.人们对国防科技的关注C.人民公社“共产风”的盛行D.“大跃进”运动迅速开展23.下表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的几则史料。据此可知,宋代A.经济型作物地位提升 B.种植特色作物成为农业主导C.农业生产普遍商品化 D.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24.沙俄侵吞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伊犁条约》25.《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五条有如下规定:“如有人在出庭辩论时亲手保护自己的物品。”具体做法就是与对方兴讼时,兴讼双方以手抓住所争辩的物品并以严肃的言辞来维护对该物之权利,把手放在物品上要在一定的地方并在最高审判官在场时进行。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D.法庭辩论决定物品归属26.《春秋》是经孔子整理修订的鲁国史书,记录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春秋》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在记载当时的战争时有伐、侵、战、围、救、溃、败等不同的写法。这反映了A.史书的描写手法多样 B.甲编者的历史评判意识C.春秋时期争霸战争频繁 D.编者对史实的严格考证27.汉初,半两虽仍延用,但不断减重,自二十铁而榆荚、而八铁、而五分、而四珠、而三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吕后曾亲自参与钱币设计,给方孔圆钱增加了围边,定五铁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至汉武帝时以强制方式行五铢。上述变化主要反映出,西汉A.成为古币重如其文的开端 B.通货膨胀非常严重C.货币铸造权趋于集中统一 D.确立了圆形方孔的货市样式28.能反映下图所示社会特征的历史文献是A.《吉尔伽美什》B.《汉穆拉比法典》C.《摩诃婆罗多》D.《荷马史诗》29.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其表现有①文人山水画兴起②指南针在航海中应用③理学兴起④彩瓷生产时代到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宋代宅制规定,“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六品以上宅舍许做乌头门,凡庶民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由此可见,宋代宅制的规定重在A.使建筑物在整体上条理井然 B.维护宋代社会的等级秩序C.加强官府对民众的严格控制 D.规划坊、市空间格局位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材料二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的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对国人报告说,他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行为的背景及影响。(2)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3)综上,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32.材料“安史之乱”爆发(755年)后,唐王朝国力式微,内乱不止,河西之地大部分落入吐蕃之手。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即敦煌)汉人张议潮私下联络当地豪强,顺应民心,成功收复河西之地。张议潮出自沙州汉人望族,自幼侠义,英武特出.熟悉兵书战法,很有韬略。他审时度势,聚集力量,招募勇士,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能够果断出手,一举成功。成功收复河西以后,张议潮归唐心切,第一时间向朝廷报捷。朝廷封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之后,张议潮恢复唐朝的行政建制,加强守备,积极防御,防备吐蕃等部族的袭扰。河西地区是一个汉人与各西北民族杂居的地区,农业、牧业和商业并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治内出现了“必定丰熟是物贱,休兵罢甲读文书”的景象。74岁时,张议潮卒于长安——摘编自徐水平《张议潮收复河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议潮成功收复河西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议潮收复河西的历史影响。3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井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

旧中国的电影带有半殖民地色彩,表现为英美电影排片比重大,新中国民族独立,电影排片受到国家形态的影响,国产电影和苏联电影逐渐成为主流,B正确;材料表明欧美电影在中国仍有一定市场,排除A;受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新中国初期文化氛围并不宽松,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电影技术问题,排除D。2、C【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推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而华北、东北工人运动消沉是因其处于军阀统治之下,故C项正确;工业布局与广东地区工人运动活跃状态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社会主要矛盾不能说明造成工人运动状态的区域差异,排除B项;城市中心道路失败是在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利之后,排除D项。故选C。3、C【答案解析】

材料里良渚文化的诸多信息说明其是比较成熟的文明形态,时间比较早,丰富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内容和特征,这也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早,但并不能说明世界早期文明源头一致,故选C,排除D;南稻北粟的作物格局是从中国早期整体生产格局而言,只材料本身并不能体现,排除A;良渚文化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排除B。故选C。4、D【答案解析】

十六国之后是鲜卑族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选项D正确;选项A、B是在隋唐之后出现的少数民族,排除;匈奴在南北朝时期并未统一黄河流域,排除C。5、B【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中“红军”的称谓,可知这是1927年到1937年的国共对峙时期,此时国民党正在围剿红军,材料表现的就是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同时国民党勾结土豪和乡绅残害红军,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受到国民党的严重冲击,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是国民大革命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红军主力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D项错误。故选B。6、B【答案解析】

从陈独秀将俄国十月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并列,以及材料中的“但是以后的历史学家会把它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可以看出,陈独秀肯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陈独秀认为法俄两场革命的性质相同,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陈独秀对俄国十月革命态度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陈独秀已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排除D项。7、D【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了针对罗斯福新政同一件事,20世纪对其进行了赞扬,而21世纪却对其进行了批判,可见历史研究结论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D正确;历史研究会受到时代因素、研究者的立场等因素影响,因此不能说其是现实背景的真实再现,A错误;对于把历史放到当时的实际状况去评判,而不是版本新就接近真相,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研究者的情感取向影响历史研究结论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故选D。8、B【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一”并结合改革开放后深圳特区的经济成就可得出,深圳在新时期起到了经济改革的方向标的作用。B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之前并未开设试验点,A排除;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出现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的,而20世纪80年代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C排除;深圳创造的第一不能体现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排除。故选B。9、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依据所学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重庆、杭州、宁波、广州,而重庆、杭州是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的,宁波、广州是1842年《南京条约》中开放的。所以应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0、D【答案解析】

据材料“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可知斯大林的这种理念导致了美苏冷战,D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斯大林的责任,而没有体现美国,A错误;据材料“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导致了美苏冷战,B片面;据材料“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的,……”可知,C说法与题意不符。11、D【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确立起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D正确;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的改革内容,A排除;B、C概括不全,排除。12、D【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里根政府进行大规模减税,体现其改变凯恩斯主义,运用供给学派理论解决经济滞胀问题,故D项正确;里根政府是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减税并未彻底解决美国社会的矛盾,排除B项;由政府的阶级属性可知目的不是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13、A【答案解析】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决定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故A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都是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排除B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中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D错误。14、A【答案解析】

材料中“两个‘副产品’”之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时期,此时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传统的血缘政治开始让位于地缘政治,分封的宗法政治开始让位于类似于公务员制度的官僚政治。材料中“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所产生的两个“副产品”中的察举制,打破原来的世卿世禄制,也使血缘关系渐趋减弱。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君主专制并不“完善”,排除;C项,中国古代历史自秦朝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汉朝不是社会转型时期,排除;D项,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地方势力不能决定集权的发展,排除。15、C【答案解析】

“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说明保卫武汉的目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为长期抗战奠定基础,故C正确;1935年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排除D。16、B【答案解析】

依据孙中山的生平判断“28岁那年”是1894年,改年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是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故B正确;“皇族内阁”是1911年成立,排除A;同盟会是1905年成立,排除C;武昌起义是1911年,排除D。故选B。17、C【答案解析】

古雅典奴隶从事多种职业,和公民同工同酬,同样服饰,甚至可以成为大富翁,说明雅典城邦制度深受人文主义影响,C项正确;奴隶和公民在法律面前并不平等,A项错误;民主制度的不适用于奴隶,B项错误;古代雅典城邦的主人是奴隶主阶级,D项错误。18、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相持阶段始于1938年10月,①错误;国民政府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对日战争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故②正确;中日互有伤亡,两国人民都深受战争之害,故③正确;陈怀民的妹妹没有怨恨美惠子,这说明中国人民胸怀博大,④正确。故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9、D【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中“设置了专门管理手工业的机构”“直接控制大量的工匠”可知,政府加强了对手工业的管理,加强了对工匠的人身控制。故答案为D项,C项排除。AB项,依据材料中“对于皇室、朝廷、百官以至贵族们所需的服饰……都各有生产的手工业部门”可知,“日益商品化”与材料信息不符,也不能体现官营手工业的效率提高,排除。【答案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20、C【答案解析】

材料指出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饕餮纹减少,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增多,反映了周人在思想文化领域神秘主义思想趋弱,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的理性主义思想的新发展,选项C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青铜器制造技艺的变化,排除A;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周人审美标准变化,排除B;青铜器主要功能是礼器,排除D。【答案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受制于当时社会政治理念。21、C【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仍然固守“中体西用”主流思想,郭嵩焘的思想超越了当时这一主流思想,故选C;“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是郭嵩焘解职的原因,虽然郭嵩焘“常写信给李鸿章”,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排除A;“劝其扩大留学范围”,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并不等于推崇西方体制,排除B;一位驻外使节的认识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排除D。【答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分析解答。22、D【答案解析】

由材料中“放入高炉炼钢”“放个卫星”“一堆废渣”可知,回忆录反映的是以大炼钢铁为核心的“大跃进”运动,故答案为D项。材料虽然描述了对学校教育的冲击,但当时并不是在“文革”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的“放卫星”不是指国防科技,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不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C项。23、A【答案解析】

“蚕桑”“茶”都属于经济作物,且在一些地区成为“岁计”“要务”,这说明经济型作物的地位提升,故选A;仅根据湖州、严州和蜀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不能说明特色经济作物成为农业主导,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仍然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排除B;从材料中湖州“以蚕桑为岁计”,严州“唯蚕桑是务”,蜀地“民卖茶资衣食”等信息可看出,宋代农业生产确有商品化的趋势,但仅限于部分地区,“普遍”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农业发展状况,无法体现手工业,排除D。24、B【答案解析】

通过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故选B;通过中俄《瑷珲条约》,沙俄割占我国外兴安岭以前、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排除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伊犁条约》是俄国割占关于中国西北部领土的条约,不符合题意,排除CD。【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沙俄侵吞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联系所学《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解答。25、A【答案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五条的相关要求具备形式主义的特征,故答案为A项;这一规定不是保护奴隶主利益,排除B项;罗马法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时发展到成熟阶段,排除C项;这一规定不是决定物品归属的法律方式,排除D项。【答案点睛】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如《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26、B【答案解析】

孔子编撰《春秋》的“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推崇周礼,褒善贬恶。对于记载战争、杀人等历史事件用不同的写法表明其评判立场,体现出来一种评判意识,B正确;题干只列举了“春秋笔法”,不能反映“手法多样”,排除A;题干主旨是史书编写的原则,而非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春秋笔法并不包含史料实证,排除D。27、C【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汉朝货币由最初的币制混乱到汉武帝时期大力推行五铢钱,这说明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货币铸造权趋于集中统一,C正确;成为古币重如其文的开端是秦朝的半两钱,A排除;通货膨胀的典型表现就是物价飞升,货币贬值,材料未涉及,B排除;秦朝的半两钱确立了圆形方孔的货市样式,D排除。故选C。28、C【答案解析】

材料反应的是印度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的史诗,反映了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代,选项C正确;选项A是苏美尔文明的著作,排除A;《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选项B排除;《荷马史诗》是古希腊长篇史诗,选项D排除。【答案点睛】基础题,准确记忆古代文明代表著作即可。29、A【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两宋时,文人山水画兴起;指南针在航海中使用;火药武器出现;活字印刷术出现;理学兴起,“程朱理学”由北宋湖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但是④中彩瓷的生产繁荣时代是明清时期。【题目详解】30、B【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的宅制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主要是为维护宋代的等级秩序,B正确;A说法属于对材料表面现象的理解,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府对民众的控制,C排除;宋朝时期已经突破市坊的界限,且材料未涉及,D排除。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背景:经济危机之后,英法等势力受到明显影响,无力遏制德国;祸水东引,企图以此打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害怕战火蔓延本国。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2)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3)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