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地理行政资料_第1页
大姚县地理行政资料_第2页
大姚县地理行政资料_第3页
大姚县地理行政资料_第4页
大姚县地理行政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姚县地理行政资料大姚县地理行政资料大姚县地理行政资料大姚县地理行政资料第一章

地理环境县域地处滇中高原,境内多山,地形向东南倾斜,高差悬殊较大,中部高,四周渐低,呈塔状。大百草岭主峰帽台山为最高点,金沙江边的灰拉表村为县最低点,海拔高低差2633米,北部多为山区、高寒山区,中部为山区、半山区,南部为半山区、坝区,县城处南部坝子。境内山脉为云岭山脉和川西大雪山系,有支脉12条,呈西北~东南走向,构成西北侧坡8条走向和东南侧坡4条走向。其水系属金沙江,主要河流16条,总长510公里,年均径流量13亿立方米。形成湾碧、红古地、一泡江、六苴、龙街、蜻蛉6个水区和与宾川、祥云、牟定相邻的3条分界河。境内天气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天气、有冬少寒冷、夏无炎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雨水偏少偏晚、立体气候明显、光热量资源丰富的特点。年均匀气温℃,日照2526小时,辐射量148692卡/平方厘米,蒸发量2754毫米;风天,频率22%,风速米/秒;霜期天,降水量毫米,降水量小于或大于800毫米各占一半,基本形成三年两旱天气规律。第一节地理地址县域位于云南省北部偏西,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北纬25?33′~26?24′,东经100?53′~101?42′之间。东邻永仁、元谋县,南与牟定、姚安县毗邻,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宾川县,北与丽江地域永胜、华坪县隔金沙江相望。东西最大横距公里,南北最大纵距公里。总面积4146平方公里。县城金碧镇居县境南部。由县城至州府所在地鹿城镇120公里,至省会昆明312公里。第二节地形地貌地形在地质构造上,县地域分布着大面积的中生代红层褶皱构造,东临元谋南北向大断裂,南接姚安山字型构造带,西处一泡江南北向断裂带,北面为北西向短轴倾伏褶皱构造带;由东西两大断裂带产生的反时针水平扭力受南部山字形构造的间隔而产生旋钮作用,造成境内东北部的隆起,碗状向倾扣,倾伏背斜,其构造线呈南北向;昙华、赵家店呈碗状向斜,六苴、龙街呈倾伏背斜,向斜背宽且缓和,背斜较窄而倾角较陡,从县城金碧镇至石羊镇以短轴箱状褶皱为主,南部地带为北西西向短轴箱状褶皱构造带;境内断裂不发育,仅在龙街内的两条断裂,范围不大。全县分布有中生代的白垩纪(K)、侏罗纪(J)地层和重生代的第三纪(E)地层。地质构造上为一大向斜,四周是白垩纪(K)砂岩,中心是第三纪(E)地层。白垩纪(K)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西部及西南部的一些地域内:即湾碧、桂花、铁锁、三台、石羊、七街、龙街等。这些地域白垩纪(K)的砂岩成了西部、北部山区的主体。第三纪(E)主要分布在金碧一带,其余如六苴、新街、赵家店等地域内。这些地域的地层较为松懈,因此形成一些低矮小丘、丘陵和小坝区。朱罗纪(J)主要分布在湾碧地域沿金沙江两岸一带及桂花的树皮厂一带。县境地质岩层大面积露出的是中生界碎屑岩类,此中各岩组的露出是以昙华山碗状向斜为核心,较新岩层(赵家店组)到较老岩层向四周宽窄不等露出。重生界积聚地层呈点片状分布在冲积平坝内。元古界岩层亦有零星的露出,其主要岩层有,中生界白垩纪系、中生界侏罗系、中生界三迭系、元古界、重生界5类。中生界白垩系上白垩纪赵家店组(K2Z),为河流或滨湖砂岩、紫红色或灰紫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灰质粉砂岩夹薄层泥岩,分布在红山至赵家店到蕨基坪梁子一带、龙山至柳树塘坝子和昙华山。上白垩纪江底河组(K2J1-4),是县内露出头积最大的岩组。仓街、七街乡是下杂色泥岩段、浅湖泥岩集中分布区。岩性为:七街、仓街地域属紫红色泥岩夹黄色钙质泥岩和泥灰岩,金碧镇、新街南部、盐丰西部和北部地带为上杂色泥岩段、咸化湖泊泥岩区,岩性与仓、七街乡基实情同,但有泥砾岩层含盐带,还含石膏、芒硝及蓝石棉。大、小百草岭及桂花~三台~铁锁一带,以紫红色泥岩夹粉砂岩(K2J1-3)为主。红光、外期地、瓦房、新街、赤石岩、茅稗田等地,是紫色粉砂岩段(K2J)滨湖粉砂岩的分布区,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粉砂夹泥岩上白垩纪马头山组(K2M)、下白垩纪普昌河组(K1P)和巅峰寺组(K1J)为滨湖砂泥岩及河流沙砾岩,岩性是紫红、灰色细-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质岩。中生界侏罗系分布在龙街花岗片麻岩体外头(设甸、上马台、永胜、仓屯和鼠街、塔底南面)、六苴背斜北翼(者纳么、双河、草米簸)以及湾碧沿金沙江的谷坡地带。其岩组有:妥甸组(J3t)为浅湖杂色泥岩;设甸组(J3S)为滨湖浅灰黄色砂岩;张河组(J2Z)为紫色砂岩泥岩不等互层;冯家河组(J1f)为紫红色泥岩夹粉-细砂岩。中生界三迭系仅在龙街乡的绞苴、秀水河有小面积的舍资组T3S)岩层露出,岩性为绿、黑色页岩夹砂岩及低质煤层。秀水河一带为黄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并有土林发育。元古界在塔底有震旦系灯影组(Zb)为深海堆积的生物岩类,岩性是浅灰色硅质、白云质灰岩,风化发育形成红壤;在鼠街有上昆阳群(Pt1Kn1/2)花岗片麻岩段露出,石英砂粒含量许多,冲沟发育。另在铁锁乡的永和、旧哨一带,三台的吁支拉至松毛乍一带,有燕山期的正长斑岩、花岗斑岩、二长石露出。重生界第四系崭新统(Qh)松懈积聚层,呈点片状分布在宽缓河谷损害平坝中,大面积为紫色冲积物,坝子边沿地带则是积聚物。龙街乡平坝区有中生界岩层和元古界岩层段风化的红壤。地貌县域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属滇中高原。因为内引力的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架,形成大姚地势南低北高,山峰起伏,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貌复杂。境内最高点是北部的大百草岭,海拔3657米;次高点是小百草岭,海拔3647米。大百草岭位于北部东侧,小百草岭位于西侧,两山雄踞于县境之北,而被多底河深切割开。其南延县境中部的昙华山,海拔3117米,与大、小百草岭相连呈马鞍状,县境中部各条山脉以此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睁开,亦为坝区各条河流的源泉。百草岭北坡的4条长垄状山脉,急剧降落至金沙江,最低海拔1023米,相对高差2634米,坡比:1。南面为一系列缓和山脉,绵延不停延伸至坝区。全县总的地貌形状,西部、北部为巅峰区,山高谷深,河谷切割激烈,均匀海拔在2000~3000米左右,耕地少,山地多。往南地势逐渐降落为低山区或部分丘陵区,山势较缓,河流切割不深,小盆地(坝子)分布多,均匀海拔降落到2000米以下,是全县粮食主要产区和人口集中区。全县亦可分为北部山区、中部山区和半山区、南部半山区和坝区。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在多山条件下,地貌成因其实不一致,因而有变化多样的特点。故此,从地貌上分为4各种类。中山深切割损害峡谷地貌属此类地貌种类地域有大、小百草岭、昙华山,包含湾碧、桂花、三台、铁锁、三岔河5个乡及叭腊么、拉乍么、红光3个村公所辖地,共计面积315740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最高海拔3657米,最低海拔1023米,一般海拔在1400~3000米之间。因西北双侧受金沙江及其支流一泡江三勾谷的切割损害,多呈“V”型狭谷,谷壁挺秀峻峭,坡度大于35。,谷内常有叠水,有基岩出露,河流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是县内林、牧主产区。中低山中切割损害地貌属此类地貌的有六苴、赵家店乡西部8个村公所,石羊镇西南面的6个村公所,龙街西南部的4个村公所,新街乡大桥村公所,金碧镇的金家地村公所,仓街乡的涧水塘村公所等地;共计面积135646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最高海拔是蕨荠坪梁子2718米,最低海拔是江头村1350米,相对高差1431米,一般海拔在1500~2500米之间。河流沟谷发育成较宽的谷箱谷地,有叠水及河滩积聚物,有缝隙性的基岩出露;谷坡较陡,河流、山脉走向不定。是县内农、林、牧业综合发展区。低山浅切割及丘陵损害地带属此类地貌的有赵家店乡东部的老石谷、打苴基、黑什里、大红山、小红山、平川、黄羊岭7个村公所,新街乡的斑竹箐、夏家坝、瓦房、新街、团山、大河屯6个村公所,石羊镇的岔河、官庄、潘家3个做事处,以及将军、王冲、锁北等地,共计面积1429641亩,占全县总面积的%。一般海拔在1650~2300米之间。这些地域山体破碎,山顶浑圆,沟箐密集,水系发育不规则,河流沟谷呈槽型或“V”型相间出现。是山冲田、梯田和台地的主要分布地带。属农业区。宽缓河谷损害积聚地貌属此类地貌的河谷平坝,面积在一平方公里以上有金碧、仓街、七街、鼠街、设甸、仓屯、干海资、钱湾、柳树塘、大古衙、碧么等11个,面积较小的有塔底、绞苴、碧苴等。共计面积141982亩,占全县总面积的%,海拔在1600~2000米之间。金碧、新街、柳树塘坝子是不规则的丘陵平坝,由外头中低河山流沟谷切割损害积聚形成;而七街、仓街、仓屯坝子,是受主河流的损害作用和山脉单向延伸的影响而形成的不规则的条形状;碧么、大古衙等小平坝位于河流源泉,地形随水流方向倾斜,表现出不平坦的特点。乡、镇、村公所(做事处)驻地海拔高度表单位:米乡镇名称村公所海拔村公所海拔村公所海拔村公所海拔金碧镇北城1850观音寺1850三槐1865范塆1870泗溪1860金家地2020厂房1880李塆1850平山1895黄海屯1900鲁村1870施永屯1880里长堡1860石羊镇宝莲1580拉乍么2000永丰1800郭家1680潘家1650官庄1620大坪1680白石谷1590柳树塘1620大中1630黎武1660岔河1700土枧槽1800坟箐1720杨家箐1660八腊么2050六苴镇六苴1820波西1960簸箕1920石房2000菖蒲塘2110外期地1900海古簸2270红光2020者纳么1880双河1550毛塆2060凉桥2010白鹤2020王冲1900七街乡锁北1875七街1860席坝1875马屯1860仓街乡仓街1860将军1860陆林1870钟秀1860胡屯1860海源1860殷连1880妙峰1900涧水塘2220龙街乡龙街1780石关2070打厂1900五福1800仓屯1780设甸1720大龙箐1980外可奈1800鼠街1810塔底1790铁锁乡铁锁1920永和2130杞拉么1820拉巴2280自卑么2350拉巴乍1660七棵树1088赵家店赵家店1720他利颇2085小龙潭2200麻街2140乡茅稗田2200团塘1790北新街1810江头1750黄羊岭1700平川1740小红山1760大红山2030黑什里1760打苴基1730新街乡新街1900瓦房1910大桥2010斑竹箐1930夏家坝1930芦川1920团山1880钱塆1900碧么2000大古衙2020小古衙1900三台乡三台2120干河2100必期拉2240多底河2200博厚2410黄家塆2510过拉地2370施拉2100吾普吾么2610三岔河三岔河1460背阴地1520马鹿塘1750荞苴1580乡白泥田1620格谷1830达么1580新田1880直么1770他的么1560昙华乡昙华2500卡拉地2420麻秸房2500赤石岩2050菜西拉2390子米地2520小兴厂1910桂花乡桂花2400立新2400马茨2340皮左黑2400大河1950小河2000自必左2400大村1790树皮厂2200乌龙口1950湾碧乡湾碧1130碧拉乍1880冷山2190茨拉1700文宜拉1870倮拉1800白坟坝1540新村1670纳那1170腊务堵1240巴拉1180高坪子1320小厂1900第三节山脉水系山脉县域各各种类的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是一个以中山和中低山及宽缓河谷损害积聚为主的地域。境内百草岭是云岭余脉和川西大雪山余脉构成的山系,处于云岭东部的斜坡,被金沙江及其支流一泡江深切而成的山脉。主峰帽台山是云岭余脉和川西大雪山余脉的最巅峰。周边高耸的群峰,构成大小支脉12条,纵贯县境。在其西北侧坡的三台、湾碧、铁锁、三岔河及石羊镇地域,主要支脉有8条,蜿蜒于西北走向西南,东南侧坡的桂花、昙华、六苴、赵家店、新街、金碧、龙街、仓街、七街等地,主要支脉有4条,由西北走向东南。因此形成县境的地貌骨架,各支脉分支延伸,山峰叠嶂,绵延不停。百草岭西北侧坡支脉大百草岭位于县境北部,系云岭余脉和川西大雪山余脉所构成的另一山系,距三台乡过拉地村公所驻地自务的东北8公里。山体高大,生长多种植物和药草得名,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位于桂花乡境,是三台、桂花、湾碧3乡交界点。其主要分支有上坪梁子、西沙德马山、卄四弯坡、黄竹箐弯梁子、白虎山、倮果次山、目内次梁子、吁角么山、桃基吾鲁山、月乌吐独山、孙哭山、未西么、米书拉么、羊利灾山、树吾拉梁子,以上各山,海拔高度在2600~3400米以上。东侧主要分支有勒格力马梁子、钻天坡、老鸦喜处、宙刀么山、宙哭俄基山、始几么乍山、老虎箐梁子、苏拉铭山、古都乍山、阿独皮山、泥赤黑后山、马前米基么山、么轰嘎列山、拉干么乍山、么配梁子、咪么俄基山、李落可山、阿明西独俄子山,以上各山,海拔在2300~3000米以上。北侧主要分支有灰拉表箐头、灰拉表山、雷神树梁子、哥八梁子、三锅桩山、大麦地梁子、罗家湾梁子、仰天坡、白石岩、康家湾梁子、小水井山头、二道箐尖山、小箐梁子、光山、叮咚山、支倮梁子、老鸹箐梁子、高粱地梁子、文宜拉梁子、背阴梁子、荞山梁子、祭天树梁子、干塘梁子、河拉博梁子,以上各山,海拔在2000~3000米以上。小百草岭位于县境西部,三台乡驻地西北25公里,大百草岭向西北延伸主要支脉,海拔高度3647米,仅次于大百草岭。其主要分支向北延伸,有踏地松梁子、自卑么梁子、铁锁梁子、白泥巴岭岗、大岭岗、勒格力马梁子,以上各山海拔在2200~3300米以上。向南走向的有船板山、凹马腰梁子、水槽梁子、小鸡山、照壁山、倒回龙山、三锅腔山、大尖山、大山顶、五帚旗山,以上各山海拔在1800~2900米以上。昙华山位于县境中部,昙华乡昙华村公所驻地松子园北2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米,系百草岭南延主要山脉。主要分支有月拍山、木路格珍么、祭天山、未拉么、杵臼山,以上各山,海拔在2500~3000米以上;东南走向分支有料么远无山、祭山梁子、打厂箐山、买期机么山、月黑五斗山、老尖山、空头山、秃头山、大黑山、头抬坡、祭山头、母猪塘梁子、祭山,海拔高度2100~2700米之间,向东延伸至赵家店、龙街两乡境内的主要分支有蕨荠坪山、大坪子山、马鞍山、一撮树、杨合坟山、阿租大尖山、麻地箐头、老尖山、荒田山、串山梁子、老裂山、蘑菇山、白龙山、紫丘山(别名老寨山梁子)、大龙箐头、大红山、杨霉山、大尖山、大泥潭梁子、硐山、石楼梯山、老尖山、白石山顶,以上各山,海拔在1900~2700米之间。西南走向分支有燕子窝山、大垭口山、白坟梁子、大肚子山、火头山、包头山、大尖山、杨家箐大尖山、大海梁、小尖山、对面山、凹子团山、祭天山;南延走向分支有火把岭岗、中山、老尖山、石人山、龙山、老石姆山、小龙山、小古衙老尖山、紫花山、杨家大山、大桥山;延伸至七街乡境的分支有雷打坡、洋辣子山、马鞍山、祭祖山,海拔高度2000~2500米以上。老寨山梁子古名禺同山,别名紫丘山。山间多云雾,倏忽多变,故名。位于赵家店乡茅稗田村公所驻地罗巴乍西南6公里,海拔高度米,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系昙华山东南延伸支脉,向西南延伸入金碧坝子,其主要分支有老尖山、河对门山、箐峰垭口、龙头山、水箐梁子,以上各山,海拔高度1900~2200米之间;向南延伸分支支脉有林家大尖山、王武山、妙峰大尖山、对门山,以上各山,海拔高度2100~2400米以上。众多丘陵地段,与七街乡境连接。全县1500米以上山岳186座,此中:海拔高度在3600米以上的2座;3000米以上至3400米之间的有18座;2500米以上至3000米之间的有52座;2000米以上至2500米之间的有91座;1500米以上至2000米之间的有13座。1500米以下皆为山丘。全县主要山脉状况简表山脉名称海拔高度(米)所在地域大百草岭3657三台、桂花、湾碧小百草岭3647三台、铁锁廿四湾坡梁子3375三台、湾碧目內兹梁子3300三台踏地松梁子3377铁锁犁头尖梁子3433铁锁自卑么梁子3167三台、铁锁小鸡山梁子2917三岔河白泥巴梁子3067铁锁西沙德马山3094三台、铁锁昙华山3118昙华老寨山梁子2705赵家店、金碧、龙街水系县境河流属金沙江南面近区水系,较大河流16条,总长510公里。以百草岭、昙华山山脉走向为分水岭,县境河流又分成百草岭北坡、西部一泡江、南部蜻岭河及东部龙街河4个水区。百草岭北坡水区本水区集水面积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亿立方米。属典型巅峰峡谷水系,谷坡峻峭,切割深,坡比大,雨季流急,旱季有岩缝缝隙水补给,清水长流,但难利用。水区内平行状河流有湾碧河、多底河、转湾河、红古地河皆发源于百草岭、昙华山北坡,泻入金沙江。金沙江位于县境北部。从县境铁锁乡入境,经西北沿流向东北,境内流程62公里,至湾碧乡纳那村进入永仁县境,是大姚与宾川、永胜、华坪三县的分界河流。水位低,尚不可以利用灌溉。湾碧河位于县境北部百草岭北坡。源于帽台山北麓大羊窝子,经茨拉向北至湾碧注入金沙江,计长27公里,属金沙江一级支流。两岸坡陡流急,支流众多,时见泉水,多有瀑布险滩,水量变化较大。该河是湾碧地域骨干河流之一,现已开始开发利用。多底河位于县境北部。源于昙华山北麓,由南向北流经过拉地、高坪子至巴拉注入金沙江。与湾碧河呈平行流向,全长34公里,属金沙江一级支流。流区树枝状水系发育,坡陡谷深,常见泉水,雨季流急,是湾碧地域骨干河流之一,农田较难利用。转弯河位于县境北部。源于百草岭北坡,从东南流向西北,经拉巴乍注入金沙江,计长公里。流区巅峰峭壁,支流众多,水量不稳固,属山区雨洪河流,农田极难利用。红古地河位于县境北部。源于昙华山北麓子米地山箐,由西南向北流经大村至色拉博出县境汇入万马河,过境26公里。流区山高谷深,沟箐密布,雨季流水急湍,旱季细水长流,是县境桂花地域的骨干河流。但农田灌溉极难利用。上游建有桂花电站,装机容量400千瓦。西部一泡江水区一泡江位于县境西部,从姚安县驻马田入境,流经境内62公里,由西北流向东北,经三岔河乡至铁锁乡注入金沙江。此中一段为大姚与祥云、宾川两县分界河流,县境在其东侧。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亿立方米。境内分支水系比较发达,汇入河流有盐丰南河、西河、东河(亦称官庄河)、九寨河、拉乍么河、三台河等6条,总长120公里。因为上游森林覆盖率低,河床较陡,降水集流时间短,河水涨落快,流区缺水干旱。泥石流、倒塌现象严重,水土流失状况多发于此区。盐丰南河位于县境西部。源于土枧槽,由西向东经里长园水库后,流经石羊镇至三岔河入一泡江,全长26公里。流区中段较为缓和,是石羊镇南部坝区农田排灌主要河流。盐丰西河位于县境西部。源于土枧槽,由东南向西北流经杨家箐、瓦窑哨汇入一泡江。计长18公里,属山峡河流,开发利用不多。东河亦称官庄河。源于昙华山牛厩房,向西流至三岔河汇入一泡江。计长13公里,流区地势较缓和,下游沿岸农田排灌多有益用。九寨河位于县境西部。源于昙华山南麓麻秸房,由东向西流经小兴厂至三岔河汇入一泡江。计长18公里,为山区雨洪河流,农田罕有益用。拉乍么河位于县境西部。源于昙华山南麓菜西拉山麓,由东向西流经牛厩房至三岔河汇入一泡江。计长22公里,为山区雨洪河流,农田罕有益用。三台河位于县境西部。源于百草岭南麓必期拉山,由东北流向西南,经上下水炉至天生桥汇入一泡江。计长公里,河床坡陡流急,属山峡河流。下游建有天生桥一、二级电站,装机容量4500千瓦。南部蜻岭河水区蜻岭河位于县境南部,是坝区骨干河流。从姚安县吴海入境,流向东北,至永仁县交界处与江底河会合后流入永仁县。流经境内七街、仓街、金碧坝区及赵家店,计流程60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亿立方米。树枝状水系较发达,主要分支河流有4条,即七街河、陆林河、利皮乍河、六苴河,总计长174公里。流区多属低山丘陵平坝,水区库塘蓄水能灌溉良田92472亩。但水源补给极差,常常是旱季沟河断流,雨季随雨量的多少出现狂涨暴落。进入赵家店乡峡谷河段,垂直浸蚀作用突出。历史上蜻岭河有许多的河曲,解放后,不停扩宽改直,要点开发河流水利资源,于国民经济关系极大。西河(又称大姚河)位于县境南部,县城西部。其源有二:一是源于昙华山下板房箐,流经碧么、大罗古至新街;一是源于邹家箐,流经大桥冲、芦川至新街。汇流后至团山进入永丰水库,流至金碧镇至曹家桥入蜻岭河,计长33公里,流域面积173平方公里。流区地势平坦,人烟茂密,是粮食主产区,水区建有许多水库和水利设施调节水量,是新街乡、金碧镇北部用于农田灌溉的主要河流。六苴河位于县境东部,源于昙华山东麓。由西向东流至六苴镇,流区纳簸箕河、大石房河、者纳么河三条河水,至双河出县境至江底河,汇入蜻岭河。境内流程24公里,属山峡河流。在上游昙华山羊吃水箐建有较大引沟渠道,至碧么地域入大罗古水库存储,渠尾建有碧么电站,装机容量400千瓦。东部龙街河水区龙街河位于县境东部,是骨干河流之一。源于仓街乡涧水塘村山箐,由西向东流经仓屯、龙街至下河底入元谋县境汇入蜻岭河。境内河段49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亿立方米。黑什里河及大龙箐河为主要支流。上游建有团山川库、老坝山川库调理。猛岗大河位于县境东南部,为大姚、牟定两县分界性河流,过境流程15公里,向东流入元谋县境。境内塔底村公所属区径流区,集水面积为平方公里,径流量亿立方米。第四节天气天气分区县域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以东的金沙江南侧,属内地高原,在全国天气区划分中,大姚县属于亚热带冬干夏湿季风天气区。中部地势高,四周逐渐降低,北部坡降很大,山高谷深,南部较缓,低山间多小块平坝。因为地势高差大,影响大气的热量均衡,改变了水分输送状况,形城随海拔高度增添,空气层相应变薄,大气中的水气、尘埃等杂质的含量也随之减少的现象,以致太阳辐射各重量随海拔高度的不一样而发生很大的变化,降水量在垂直方向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县境北方的大小凉山、西方的点苍山、南方的哀劳山对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西南方、南方的水气输送起到屏障作用,以致到达当地的冷空气次数相对减少,强度相应减弱,同时,使西南气流带来的水汽锐减。大姚与纬度和海拔高度都周边地域对比,均匀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因为地处低纬高原,一年四时收入相当多的太阳辐射热量,而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变化很小。同时,高原空气比较稀少,不简单储蓄太阳辐射热量,使得温度年变化小,日变化大,一年“四时如春”。县境的立体地形,决定了立体天气的特点,民众描述这里气候是“隔里不一样天”、“山高一丈,大不一样样”。阳春三月,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平坝地域正是桃红柳绿、繁花似锦,而百草岭山顶的森林内,背阴面依旧白雪皑皑,冻土未化。金沙江、一泡江河谷地域能种咖啡、香蕉,而三台、昙华、桂花、六苴的一些地域只好种荞子、小麦、青稞。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境南部地域是有冬无夏春连秋,而大小百草岭和昙华山则是长冬无夏。县境地形决定了大姚县的气温分布以大小百草岭、昙华山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高升的特点;相反,降水量的分布则是从四周向山岳逐渐增添,这是因山地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所致,因为有从低处向高处气温降低,降水增添,蒸发减少的特点,故山区较湿润,坝区、河谷地域干燥。县境多年均匀气温℃,6月最热,均匀气温℃,12月最冷,均匀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年均匀降水量毫米,雨季(5~10月)降水量占整年降水量的%,干季(11~月)降水量仅占整年降水量的%。年均匀日照时数小时,是云南省日照时数最多的县份之一。年均匀蒸发量毫米,约为整年降水量的倍。流行西南风,年均匀风速米/秒。整年均匀狂风日数多达天,也是云南省罕有的几个狂风县之一。总的天气特点是:有冬无夏春秋长,冬无寒冷夏季暖,一年两季干湿分,雨量偏少春夏旱,日照充分霜期短,暴风拔树毁屋墙,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雨热同季宜烟粮。日照县域整年日照时数累年均匀小时,均匀每天有小时,是云南省日照时数最多的县份之一,日照的多少在同一纬度主要受云量的多少影响。冬春天晴日日数多,可照时数比夏天少,而实照时数却很可观。在从11月到次年5月的7个月中,每个月均匀日照时数都在210小时以上,均匀每天有7个小时以上,尤以3月最为可观,月均匀达小时,每天达小时。夏秋天阴雨天气多,日照较冬春大为减少。从6月到10月,月均匀日照时数在180小时以下,每天均匀时数都不到6小时,此中以7月为最少,月均匀小时,均匀每天只有小时。从实质照耀时数与当地可照耀时数的比较,12月至3月在70%以上,6月至10月都在50%以上,4月、5月、11月也在59%以上。各月日照时数的变化幅度的大小与季节变化的规律是雨季大于干季,11月至次年4月最多年与最少年差距稳固在80~100小时,而5月至10月最多年与最小年之差都在120小时以上,9月则高达小时,最多年竞有最少年的4倍之多。气温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空气温度,简称气温。以摄氏温标表示;气象上所指的气温,是百叶箱中离地米高处的温度。气温的年变化县年均匀气温℃。最热月为6月,月均匀℃。最冷月为12月,月均匀气温℃。从12月到次年7月逐月上升,从7月到12月逐月递减。从最冷月到最热月的升温过程中,呈不匀速上升,12月到1月仅升温℃,5月到6月亦只升温℃,从1月到5月增温较快,也较均匀,每个月上升幅度均在2℃以上,增温幅度最大是从12月到3月,上升℃。在从最热月到最冷月的过程中,各月降温幅度则基本呈逐月增大规律,6月到7月只降幅℃,10月到11月降幅达到最大,月均降温℃。气温的这类变化特点,吻合日地运动的规律,太阳高度角最大月是最热月,太阳高度角最小月也是最冷月。气温极值的特点,极端最高气温℃,出此刻

1963

6月

4日。极端最低气温-℃,出此刻

1982

12月

28日。各年极端最高气平和极低最低气温却不必定出此刻最热月(

6月)和最冷月(12

月)。极端最高气温出此刻最热月的只占

30%,而出此刻5月的却占

50%,还有出此刻

4月和

8月。相同,极端最低气温出此刻最冷月的只占27%,而出此刻1月的却占63%,有的年份还出此刻3月。这类极端气温的出现时间与均匀最热月和均匀最冷月不一样步的现象,原由主若是:最热月和其前后月温差原来很小(℃和℃),最冷月和以后1月的温差只有℃;作为单个的年份,最热月不必定是6月,最冷月不必定是12月;极端最高气平和极端最低气温的出现常常取决于一次天气过程的强度。大姚四时的划分,习惯上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时的开始,2~4月为春天,5~7月为夏天,8~10月为秋天,11月至次年1月为冬天。天气上以候温划分为四时,即候温大于22℃为夏天,小于10℃为冬天,介于两者之间为春季和秋天。因雨热同季,夏秋天多云雨,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雨水的蒸发耗热,大批抵消了太阳照耀时间长的作用,使夏天节均匀气温低于22℃(候均匀气温在~℃方能算热),只好称之为暖。冬天晴日少云天气多,太阳照耀当地的时间虽较夏天为少,但直接投射到地表上来的许多,加之川南大小凉山对北方南下冷空气的阻截作用,故而冬无寒冷。大姚从12月初到次年2月第一候可算为冬天。这段时间的候均匀气温在8~10℃之间,只好算是凉,离寒冷(-20℃~-29℃)相距甚远,而春秋相连竞达10个月之久,故大姚有冬无夏,人言“四时如春”,此之谓也。气温的年较差和均匀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各月均匀日较差则表现为冬半年大,夏半年小。11月至次年四月均匀日较差℃,5至

10月的均匀日较差为℃。这主若是因为

5~10

月是雨季,多云天气多,夜间云层的温室效应使地表降温速度减慢,

故而最低温度不低,而白日云层阻截了太阳辐射,使最高温度不高。11月至次年4月则相反,明朗天气多,夜间地面辐射散热快,使最低温度降得较低,白日接受太阳辐射多,使最高温度较高。降水县域四时温差不大,而干湿两季却很分明。一般以5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而实质上雨量最集中的时间是

6至

9月的四个月时间。年均匀降水量毫米,雨季(

5~10月)毫米,占整年降水量%。干季(

11月~次年

4月)毫米,仅占整年降水量的%。雨水最集中的6月至9月,这四个月降水量为毫米,占整年降水总量的%,10月至次年5月共八个月平均降水量只有毫米,占整年总量的%,干湿分明,因而可知一斑。干湿分明的天气形成,因为大姚地处欧亚大陆东南的季风天气区,冬半年流行西北季风,气流从大陆要地流来,空气干冷,不易成云降雨,使冬半年成为干半年;夏半年则主要受大海性副热带高压气团所左右,气流以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居多,能从孟加拉湾和北部海湾带来充分的水汽,较易成云降雨,使夏半年成为湿半年。5月尾到6月初,印度低压和太平洋高压所有形成并增强,冬天风再度减弱,夏天风流行,是进入雨季的大气环流条件。大姚县进入雨季的均匀时间是6月上旬中。最早的是1980年和1964年,分别在5月7日和9日进入雨季。最晚的是1967年和1968年,7月13日雨季才开始。雨季结束的均匀时间在10月中旬,最早是1988年9月6日结束,而最迟的1970年12月3日结束,雨季长的达5个月,短的如1968年和1988年只有两个月,各年雨季长短悬殊很大。雨季时期,并不是向来能保持湿润状态,大多数年份在雨季期间常有10至25天的插花性干旱出现。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是6月中旬到7月上旬,有的年份还不只一次。雨季长的年份出现插花性干旱的次数许多,连续时间也较长,而雨季短的年份出现插花性干旱的次数少并且短。整年均匀雨日110天,其季节分布与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大体对应。雨量巅峰期的7、8月分别为19天和20天,最干燥的12月到3月均匀仅有2至3天。大于10毫米的降水日数年均匀天,各月均有出现,但从12月到4月的各个月大体5至10年才出现一次。日降水量大于25毫米的降水则只在5至11月出现,年平均出现次数为7天。暴雨(日降水量大于50毫米)出现的次数极少,均匀每年次,分布在5至10月,出现机遇许多的是7至9月三个月,每两年出现一次,6月均匀5年一次,10月均匀10年一次,5月在32年中仅出现过一次。一年中最多出现过4次,三分之一的年份没有暴雨。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约15年出现一次,32年来记录到的两次暴雨分别出此刻1978年6月21日和1983年7月15日。年降水振幅比较大。最多年毫米(1961年),最少年毫米(1988年),最少年还不到最多年的一半,均匀降水量毫米,是云南省少量几个年均匀降水量还不到800毫米的县份之一。因为降水量最少的县都集中在濒临金沙江的一片地域,故被称为“金沙江老旱区”。湿度县域的年均匀相对湿度为65%,一年中的湿度变化与降水量分布一致,而与月均匀风速的分布呈明显的反相关。6月进入雨季后,月均匀风速从年均匀线以上降到年均匀线以下,该月相对湿度也从5月的55%一跃升到70%,8月是雨量巅峰月,风速月均匀值降到整年最低点,相对湿度则上升到整年最巅峰,达81%。9月今后,降水逐渐减少,气温也逐渐降落。地面含水量还很大,相对湿度呈缓慢降落。2、3、4月,气温逐渐高升,降水罕见,地表干燥,相对湿度降到50%以下,最低是3月,月均匀相对湿度仅46%。境内相对湿度的地域分布是巅峰区大于坝区和河谷地域,这是因为山区气温较低,降水许多,加之森林覆盖率高,能许多的储蓄水分。低热河谷地域气温更高,地面坡度大,即使降雨,雨水也迅速流走,故干燥尤甚。蒸发量蒸发是受气温、风、湿度综合影响的天气要素,大姚整年均匀蒸发量为毫米,约为整年降水量的倍,蒸发量最大是3至5月,月均匀在350毫米以上,此中以4月为最高,达毫米,7月至12月较小,月均匀在180毫米以下,此中以9月最少,月均匀134毫米。同一个月不一样年分蒸发量的变化也很大,如4月份最高年达毫米,是最低年毫米的2倍。风县域流行西南风,6月至9月有少量年份以偏东风为主,均匀风速大,狂风日数多,年均匀风速米

/秒,是云南省屈指可数的狂风地域之一。

1月至

5月均匀风速都在米

/秒以上,而尤以3月为甚,月均匀风速达米

/秒,准时察看到的最狂风速

24米秒,瞬时最狂风速达到29米/秒,整年均匀狂风日数天,多集中在2月至4月,这3个月共天,7月至10月每个月均匀不到一天,在狂风日数多,最狂风速大的

2月至

4月,偶有吹倒围墙、旧房和拔起大树的破坏性狂风天气。

8月至

9月狂风极少,但一有随雨而来的东北狂风,则常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霜期境内霜日,年均匀天,从11月开始进入霜期,霜期月均匀天,12月和1月为霜天最多期,分别19天、天,进入2月,减少为天,3月为天,4月为天,5至9月为零,10月为天。第二章自然资源县域土壤多偏紫色土,75%成土母质,为中生代白垩系紫色沙岩风化而成,含有必定的磷、钾元素,缺氮素。东部以棕壤、涩红土为主,还有暗棕壤、紫色土、水稻土等土种。植被为栎类杂木、灌木丛、针叶林、次生林、丘陵草坡。南部以暗棕壤为主,还有黄棕壤、水稻土等土种。天气平和,土层厚,保水肥,是粮食、烤烟、油菜、蔬菜等作物主产区。植被为栎类杂木、针叶林(松类)、人工林、次生林、藤类、丘陵草坡。北部金沙江沿岸以红紫泥、紫沙泥为主,还有棕壤、黄棕壤土种,天气燥热,能种甘蔗、花生、香蕉、咖啡。粮食作物1年1熟或3熟,植被为灌木丛、次生林、栎类杂木、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藤类、杂草。西北部以灰泡土为主,并有棕壤和黄棕壤土种,气候寒冷,土层薄而困穷,以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为主,1年1熟或2熟,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如松类、栎类、藤类等。有野生动物410种,此中兽类30种,鸟类301种,两栖类22种,爬行类30种。其耕地面积25万亩,占总面积%,林地面积471万亩,占总面积%。森林覆盖率20%。各种草山草丛44万亩,此中可利用草场42万亩,占95%。地下水总量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7800万立方米,占22%。铜矿分布广,矿石总储量5134万吨,品位1%~2%,铜总储量万吨,伴有金、银、钼等矿,岩盐面积24平方公里,总储量亿吨,均匀品位%,伴有生芒硝、石膏。野生中药材约600种,总储量22万担。铁矿总量74万吨,所含磁铁、赤铁、菱铁、褐铁矿均有开采价值。白云岩矿、高岭土矿床较大,工业价值高。还有铅、沙金、石棉、石膏、水晶、冰川石等矿物。第一节土地县域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土地面积广,山区面积大,林牧山地多,宜粮耕地少。全县土地总面积万亩,以1990年关总人口计算,人均据有亩。在总面积中,难于利用的土地占%,而林牧利用的土地面积所占成分比较高。全县土地利用的现状是:农业用地35万亩,占总面积的%;林业用地454万亩,占%;牧业用地72万亩,占%;水域(包含河流、库塘)万亩,占%;石山、裸岩、矿山等难于利用地面29万亩,占%;其余乡、镇、农村、道路用地万余亩,占%。因为山区比重要,形成山多耕地少。农业用地面积3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此中:有水利保证灌溉的水田万亩,靠天集雨的雷响田万亩,旱地12万亩,轮歇地7万亩。水田多分布在个山间小盆地坝子中,旱地多分布在半山区和山区,旱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坡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轮歇地7万亩,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粮食单产较低,少到几十斤,多则百余斤。林地面积宽广,林业用地为454万亩(含经济林果地1698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为农业用地的12倍。水域面积少,除去河流水面,库塘面积为13332亩。第二节植物县境植物质源种类众多,据省种子植物名录,在大姚境内,从海拔1020米的金沙江干热河谷至海拔3657米的大小百草岭垂直地带,分布有种子植物136个科,1148种。反响了亚热带干热河谷至亚巅峰暗针叶林植物种和种群,特别是金沙江边遗存的原生苏铁及转弯河林区的常绿阔叶林、铁杉、冷杉林等,更反响了县境植物的垂直分布。小百草岭地域,则是典型的暖性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区,有森林植被的乔、灌木树种,约计49个科,130余种。主要树种群落分布表海拔范围种类主要树种小区天气条件(米)云南松、滇油杉、青冈栎、水白栎、滇石栎、红栎、丘麻栎、栓皮栎、滇栲、木荷、滇朴、旱冬瓜、楸木、陵小石积、炮掌花杜鹃、碎米花杜鹃、响叶杨、小铁子、灌2000干香柏、棠梨、厚皮香、楠竹、黄连木、水马桑、滇丛米以下刺枣、滇橄榄、蜜油枝、地石榴、苦刺、悬钩子、桉、群柳、核桃、板栗、柑橘、苹果、桃、梨、李、竹、桑、落油桐、梘油、攀枝花、、红椿、麻柳等云南松、油杉、华山松、栎、黄毛青冈、巅峰栎、滇阔叶林、桢楠、包石栎、水冬瓜、野樱桃、杜仲、香樟、八角2000~针叶林枫、樱桃、山茶、马樱花、橙木、桦木、杜鹃、滇杨2800米群落梅、桃、梨、李、杏、藤本植物。阔叶林冷杉、铁杉、华山松、云南松、巅峰白栎、刺包石栎、2800~针叶混交银荷木、马樱花、杜仲、香樟、八角枫、樱桃、山玉3200林群落兰、厚朴、三棵针、杜鹃、楠竹、山竹等。米巅峰灌丛石楠矮竹、硬叶栎类、多种杜鹃3200米以上竹类

干热河谷、暖和低山暖湿性、温凉性温凉性寒温性慈竹、重竹、水竹、紫竹、攒竹、苦竹、楠竹、龙竹、香竹、斑竹、方竹、观音竹、凤尾竹、猫头竹、实心竹、人面竹、倒提竹、垂钓刺,18种。经济林以核桃为主,其次有板栗、油桐、咖啡、花椒、桃、李、梨、苹果等。1983年,核桃产量达151万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被列为省的核桃生产基地县。全县147个村公所,有85个村公所宜种植核桃,占村级总数的%,此中产量在万公斤以上的5个村公所,产量在万斤以上的31个村公所,产量在千斤以上的49个村公所,跟着基地建设的逐渐发展,核桃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外销产品。珍稀树种珍稀树种是国家的难得财产。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对发展经济,进行科学研究,都拥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及省列为保护范围的境内珍稀树种记录以下:三尖杉粗榧科,常绿乔木。产县境昙华山一带,属遗存植物种。黄杉松科,常绿乔木。县境桂花乡树皮厂一带出产,属省二级保护植物。铁杉松科,常绿乔木。县境转湾河林区出产,是县内亚巅峰地域的主要树种。苏铁亦称铁树。铁树科,常绿树种。产县内湾碧乡境,较大的一片约计400亩,并伴生稀有树种“云南梧桐”,实属稀有,为原始的原生植物,拥有必定科研价值。护菊木本种是菊科中稀有的木本残遗种,也是独有的单属种植物。杜仲属杜仲科,落叶乔木。分布于百草岭,是医药重要原料,入药性温,味甘,功能是益补肝肾,强筋骨。龙棕县内均有分布,为省二级保护植物。可作农用蓑衣。草本植物种类众多。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域有扭黄茅、旱茅、黄背茅、山白草、狗尾草、大蓟、火绒草、雀稗、铁线连、茜草、飞燕草、臭根子、竹叶草、芸香草、辫子草、荆三棱、马齿苋、紫草等。海拔2000~2700米地带多生长蕨类和裂稃草、翻白叶、小苋草、白茅、画眉草、芸香草、香薷、苦参等。海拔2700米以上地带附生各种苔藓。海拔3200米以上常附生牛毛草、萎菱草、翻白叶、车前草、矮地榆、龙胆草、青鱼胆、巅峰蓼等。中草药甚多。据道光《大姚县志》记录,产中药材86种,民国《盐丰县志》记录,药之属53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药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中药品种进行人工种植,丰富了中草药材。据1984~1986年全县睁开中药资源普查,县境产中草药材580种,此中属低等植物药材20种,裸子植物药材12种,被子植物药材529种,菌类药材4种,地衣1种,蕨类植物药材14种。隶属185科,486属,580种。野生动物药材30种,矿物药材4种。野生中药材储藏量万公担。此中,植物药材占万公担,动物药材80公担,矿物药材4000公担。年均中草药材收买量20万公斤。在普查中还发现一些新的药源品种,如雪上一枝蒿、钩藤、珠子参、重蒌、升麻、石斛等品种。菌类植物境内广有分布。大宗食用菌有羊肚菌、香菌、黑木耳、鸡枞、松茸(山鸡土从)、帚把菌、马勃、竹荪、鸡油菌、青头菌、牛肝菌、大黄菌、木耳菌等。药用菌类有灵芝菌、苻苓。苔藓植物境内在阴湿地方、岩石、地表、树干均宜生长苔藓植物,生长时间较长的如石蕊、松萝、树花、地衣。水生植物有席草、蒲草、菱草、莲藕、菖蒲、芦苇、浮萍、水浮莲、海草等。第三节野生动物据查地方史志,县境内地栖脊椎动物已有记录,共210种,此中:道光《大姚县志》载有54种,按此刻分类原则隶属于26目,47科;光绪《续修白盐井志》记有49种,隶属18目(亚目)30科(亚科);民国《盐丰县志》记有51种,隶属22目,36科;民国《新篡云南通志》就有56种,隶属17目,35科(亚科)。在记录中的龟、鹈鹕、红腹锦鸡、白鹇、松鸡(松哥)、鸥、蜡嘴雀、猿、鹿、麋等10种,今县境已经灭绝。已知大姚境内现存陆栖脊椎野生动物共410种,此中:兽类(或哺乳类)57种,鸟类301种,两栖类22种,爬行类30种。兽类现有57种,隶属8目23科。食虫目鼹科有鼩鼱、白尾鼹。翼手目狐蝠科有棕果蝠、一般伏翼、短翼菊头蝠(俗名盐老鼠、夜蝙蝠)。兔形目有高原兔、云南兔(野兔)。啮齿目有豪猪;松鼠科有赤腹松鼠(红腹松鼠)、长吻松鼠(红嘴老鼠)、花松鼠(俗名金花鼠、五道眉);鼯鼠科黑白鼯鼠(俗名区鼠、飞虎、飞貂)、红白鼯鼠(俗名同上)、复齿鼯鼠(飞鼠,寒号虫);竹鼠科有中华竹鼠(俗名竹鼬、厌竹鼠);仓鼠科有滇绒鼠、滇大绒鼠;鼠科有中华姬鼠、云南攀鼠、巢鼠、小家鼠、褐家鼠、黑家鼠、锡金小家鼠、黄胸鼠、大足鼠。灵长目有树鼩,猴科有猕猴(俗名黄猴)、熊猴(大青猴)。鳞甲目有穿山甲。食肉目浣熊科有小熊猫;熊科有黑熊;犬科有赤狐、狼(俗名灰豺狗、山毛驴)、貉(狸、貉子)、豺(俗名红狼、豺狗、红豺狗);鼬科有黄鼬(黄狼、黄鼠狼)、青鼬(黄喉貂、蜜狗)、黄腹鼬(松狼、香姑狼)、猪獾(土猪)、狗獾(芝麻獾、貊)、鼬獾(猸子、山獭)、水獭(獭猫、水狗);猫科有豹、云豹、金猫、豹猫;灵猫科有大灵猫(俗名九节狸、麝香狸)、小灵猫(俗名香狸、香猫)、果子狸(俗名花面狸、破脸狗、花脸獐)、斑灵狸(俗名彪、彪鼠、刁猫)。偶蹄目猪科有野猪(山猪);牛科有斑羚(俗名青羊、岩羊、野山羊);鹿科有林麝(俗名麝、香獐、獐子)、赤麂(红麂、黄麂、角麂)、小麂(小黄麂、小钻麂)。县境以内,被列为国家要点保护的珍稀兽类2种,即豹和熊猴。属二级保护的12种,即猕猴、穿山甲、小熊猫、黑熊、豺、水獭、金猫、大灵猫、小灵猫、斑灵猫、斑灵、林麝。豹、云豹多生活于铁锁、三台、昙华、三岔河等乡。豹已濒于绝迹。熊猴、猕猴近几年来,在湾碧、铁锁、三岔河、桂花、昙华的赤石岩、三台转湾河林场、松毛乍等地发现过,但数目不多。穿山甲据1986年楚雄州中药资源普查,大姚县内穿山甲的分布及数目居全州首位。小熊猫俗称九节狼、金狗。多生活在三台乡多底河一带及大、小百草岭生长箭竹的地段,但数目已极为罕见。黑熊俗称老熊、狗熊。近几年来在三台吾普吾么、转湾河林场,湾碧乡的大羊窝子、阿布务、腊务堵、高坪子、小厂村,桂花乡自必苴,昙华乡的麻秸房、菜西拉等地均有发现和捕捉。但因为长远无度捕杀,数目已愈来愈少。豺俗名豺狗、红狼、红豺狗。体形比狼小,比狐狸大。湾碧、三台等乡均有发现。但目前已濒临绝迹,国家将其列为二级要点保护兽类。水獭俗名水獭猫、水狗,在蜻岭河、红谷地河、湾碧河、多底河、一泡江及中、小型水库地域均有分布。金猫又叫原猫、狸豹。常见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各种山林,数目极少。大、小灵猫大灵猫的别名九节狸、麝香猫,小灵猫别名七节狸、香猫、香狸子,都是宝贵的动物质源。栖于境内2000米以下的林缘灌丛和稀树草丛间,数目极为罕见。斑灵猫,生活习惯与灵猫相同。林麝俗名獐子、香獐、林獐、麝鹿等。栖于海拔2000~3200米间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稀树灌丛坡地。林麝现存数量2400~3000只,主要分布于湾碧、铁锁、三台、桂花、昙华、三岔河、赵家店等乡。斑羚俗名称岩羊、青羊。境内山区乡镇均有分布,以三台、铁锁、湾碧、桂花、昙华、赵家店为多。鸟类大姚县境四类陆栖脊椎动物中鸟类是最多的一种,目前已知现生计鸟类301种,隶属19目,501科,3亚科,163属。爬行类现存种类已知30种,隶属于3目,10科,16属。国家要点保护的爬行动物有两种,即大壁虎和蟒蛇。大壁虎别名很多,有仙蟾、四脚蛇等,鸣声似蛤蚧,故通称为蛤蚧。在县境一泡江三岔河至铁锁江岸有产。蟒蛇,别名蚺蛇、琴蛇、南蛇,系蛇类中最大者。在县境一泡江、拉巴河、多底河、湾碧河等低河山谷地域均有分布,国家把它列为一级要点保护动物。两栖类依据观察资料,县境内现有两栖动物22种,隶属于2目,7科,12属。两栖类珍稀保护动物有红瘰疣螈和虎纹蛙,被国家列为二级要点保护动物。红瘰疣螈境内俗称水蛤蚧、娃娃蛇、花丫头,栖息在1000~2000米的低山树木藏密遮阴的湿地,白日暗藏在石缝或落叶下,夜间觅食。虎纹蛙又叫虎斑蛙、田鸡。三台乡多底河一带有,目前数目极少。鱼类鲤、鲫、苍条鱼、叶子鱼、安丝鱼、木头鱼、鯖鱼、马鱼、细鳞鱼、高梁鱼、桃花鱼、沙鳅、泥鳅、石化鳅、鳝鱼等,多出于江、河、沼泽天然水体。无脊椎动物种类许多,但没有国家要点保护动物种类。第四节矿藏本县矿产资源,金属类有铜、银、铁、铅、金;非金属类有石盐、煤、蓝石棉、石膏、水晶石、高岭土等。铜铜是县内主要矿种之一,矿床点多,分布较广,并伴生银,可综合利用。目前已发现的矿点35处,此中六苴、大村等数处矿床、矿点早已开发利用。已知矿点为:六苴铜矿(伴生银)、洼地苴铜矿(伴生银)、大村铜矿(伴生银)、落及木乍铜矿(伴生银)(位于县境北偏东39公里,全矿区包含石门槛、岩子口、落及木乍3个矿段)、三台(未俄)铜矿、黄土坡铜矿(龙街背斜向西倾没之北翼)、树皮厂铜矿、野鸡厂铜矿(桂花乡)、拉巴铜矿(铁锁乡)、东山铜矿(铁锁乡)、密波罗铜矿(湾碧)、菜西拉铜矿(三台乡)、糯那(打苴基)铜矿(赵家店乡)、青厂铜矿(赵家店乡);其余矿化点:茨拉铜矿化点(湾碧乡)、乌龙口铜矿化点(桂花乡)、自必左铜矿化点(桂花乡)、利皮埂铜矿化点(桂花乡)、松毛乍铜矿化点(三台乡)、吴家坪铜矿化点(三台乡)、松子园铜矿化点(三台乡)、月拉黑铜矿化点(三台乡)、界牌铜矿化点(六苴镇)、席草塘铜矿化点(位于县城北部偏西25公里)、骡子箐铜矿化点(县城西部偏北31公里)、桥头哨铜矿化点(三岔河南9公里)、上密林庄铜矿化点(位于三岔河乡南部偏东公里)、啊伍腊铜矿化点(三岔河乡)、新田铜矿化点(位于三岔河乡北公里)、老兑村铜矿化点(赵家店)、石缸坡铜矿化点(龙街乡)、拉巴苴矿化点(龙街乡)、石灰窑铜矿化点(龙街乡打厂)。铁铁矿资源不多,仅发现两个矿点,1958年经省有色局地质勘探企业309队普查,储量为万吨,两矿均为小型铁矿,宜地方开采。塔底铁矿(以磁铁矿为主)(位于龙街乡政府驻地南部偏东7公里)和撑腰石铁矿(龙街乡赵家冲,主要由褐铁矿、赤铁矿构成)铅白家湾铅矿位于龙街东北公里。金秀水河脉金矿、湾碧砂金矿、铁锁砂金矿。石盐石羊镇石盐矿昙华山至龙山碗状向斜的西南翼,属于石羊镇。石盐矿体附存于下第三系元永井组中,为一套杂色泥岩、紫色粉砂岩和泥砾岩含盐构造。矿体层状,共计11个盐矿体,总厚为~米,矿体均匀厚度70~米,夹石层厚7~100米。食盐平均含量~%,盐岩经地下暗流冲洗为卤水溢出。矿体以石盐和硬石膏为主,伴生钙芒硝、白云石、方解石及少许白鈉镁矾、盐镁芒硝等。该矿已有两千多年的开采历史,为一中型矿床。安丰井石盐矿(石羊镇)煤煤矿资源不多,仅发现褐煤矿点1处,储量为万吨;无烟煤矿点2处,储量为万吨。大、小古衙煤矿,鼠街煤矿,赵家冲煤矿(龙街乡鼠街村公所)。蓝石棉苍屯蓝石棉矿点(位于龙街乡),小斑竹箐蓝石棉矿点(新街乡),上河底蓝石棉矿点(龙街乡)。石膏照壁山石膏矿(位于铁锁乡),打苴基石膏矿(位于赵家店)。高岭土塔底高岭土矿点,位于龙街乡。白云岩塔底白云岩矿点,位于龙街乡。石料砂场赵家店石料场、龙山石料场(位于新街乡)、磨石江石料场(位于石羊镇)、鼠街石英砂。第五节水地表水县境属滇中高原降水低值区、蒸发量高值区,径流面积4146平方公里。水资源来自傲气降水,出境的水量许多,流经坝区腹地的水量较少,因为地形条件的限制,开发利用尚差,供需矛盾突出。多年来所进行的工程措施,都跟不上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据1956年至1979年计24年资料记录,全县年均匀降水总量为亿立方米,均匀径流深毫米。径流总量为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立方米。库塘蓄水最高年是1979年,总蓄水量5054万立方米,占多年均匀径流总量的%。1984年,县水电局编制的《大姚县水资源检查议论与水利区划报告》中,依据县境地形、分水岭、河流流向、流域及水系分布状况,将境内大小河川径流分为湾碧河、红谷地河、一泡江、六苴河、龙街河、蜻蛉河6个水区,并记录了各个水区的降水量及地表径流量。湾碧河水区包含多底河、拉巴河及湾碧地域注入金沙江各条河流流区,其径流面积为平方公里,年均匀降水量亿立方米,年均匀径流量亿立方米。红谷地河水区即万马河源河谷地段,地处昙华、桂花两乡地。径流面积平方公里,年均匀降水量亿立方米,年均匀径流总量为亿立方米。一泡江水区包含三台、三岔河、石羊镇地域各条支流流区。径流面积为平方公里,年均匀降水量亿立方米,年均匀径流量亿立方米。六苴河水区径流面积平方公里,年均匀降水量亿立方米,年均匀径流量亿立方米。龙街河水区流区包含龙街乡及赵家店乡东部地域,径流面积平方公里,年均匀降水量亿立方米,年均匀径流量亿立方米。蜻蛉河水区流区包含七街、仓街、金碧、新街及赵家店北部地域,径流面积为平方公里,年均匀降水量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地下水县域地下水资源困穷,主要靠天下雨和山林及农田灌溉储藏,并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极大。地下水径流深为毫米,总量为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年径流模数为万立方米。地下水大体可分浅层和深层两类,但储藏量小,皆地表水的转变部分。浅层地下水在坝区和半山区有所利用,多为人工凿井取水。1977年后,逐渐开始机钻深井提取利用。1975年开始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以岩性为基础,地下水径流模数及泉涌水量常有值为主要依照,结合地势高低、地层含水的多少及钻孔涌水量,经计算解析,将县境地下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分为三个种类。即困穷含水层,处于坝子边沿丘陵地带,多为光山秃岭,富水性极差,水流动向随季节性变化明显;中等含水层,为崭新统冲积层,布于境内盆地及蜻蛉河、西河两岸,厚10至50米。地下水埋藏深度1至3米,最深处18米,局部地段有富水性较好的砂砾石层。单井涌水量为日产100至1000立方米;丰富含水层,多分布于山区。地下水径流量20~30升/秒/平方公里。山区地下水丰富而均匀,昙华山存有丰富的裂隙水,无明显出水滴,多以片流状态流泄。六苴地域有丰富的层间水,地下水位变幅为3~5米,最高达28米,总涌水量为每秒升。龙街伏背斜两翼对称,轴部纵涨裂隙发育,在倾伏端构成较好的面流含水段,地下水丰富。泉水境内森林过伐,泉水出流已逐渐减少,泉眼多有枯竭。1984年3月至4月,州、县丈量组对境内干支流泉水进行实测,有泉点66处。热泉境内龙街乡塔底村秀水河有热泉,距县城50公里。热水常年出流,涌水量为每秒升,水温达42℃。六苴镇有低温热水,县城东北苏海冲河中有热泉出水滴。盐水县境石羊镇有石盐矿,含盐成分较高,经地下淡水溶解为食盐水,古今为食盐生产基地。第三章建置沿革第二节行政区划1988年1月,实行农村区、乡系统改革,将区改建为乡、将乡政府改为村公所(行政村)。至此,全县设赵家店、龙街、仓街、七街、新街、三岔河、三台、铁锁、昙华、桂花、湾碧傣族傈僳族乡,共11个乡,金碧、石羊、六苴三个镇,计147个村公所。第四章乡镇自1988年奉省州通知,进行农村区乡系统改革后,县辖3个镇11个乡,共设147个村公所(做事处)。3个镇下设39个做事处(行政村),11个乡间设108个村公所,统辖1919个自然村。第一节金碧镇金碧镇位于县境南部,是县府驻地。镇人民政府设在城北1公里处大校场。全镇总面积176平方公里。东接龙街、赵家店两乡,南连仓街乡,西与七街乡相邻,北靠新街乡。有汉、彝、回、苗、白、傣、纳西、蒙古、藏、壮、哈尼、傈僳、土等13种民族,汉族占总人口数的%,彝族占%,其余民族占%。人口密度为270人/平方公里,是全县人口较为茂密的地域。金碧系“金马碧鸡”简称,其名源于城东10里禺同山(今紫丘山),相传在西汉时曾出现“金马”、“碧鸡”的山光景色幻象,镇名所以而得。金碧镇1987年设13个做事处。金碧,属暖和平坝丘陵区。镇驻地海拔1860米,天气平和,夏无炎暑,冬无寒冷。年均气温16℃,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霜期120天,年降雨量700~800毫米,雨水偏晚,多集中于夏秋两季。主要河流蜻蛉河自南入境,与西河汇于镇东李塆。因为河流旁侧损害及积聚作用,形成互相连接的13个小坝子,土地肥饶,但均属“尾水”地域,历史上旱涝灾祸交替出现。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整修河流,兴建中小型水库13座,塘坝31个,拦河蓄水工程5件,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并举,全力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减少旱涝灾祸,获得了必定的见效。基本上实现水利化,水稻、小麦、蚕豆稳产高产,是县内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烤烟、蚕桑、生猪的主要产区,建设商品粮基地有必定的优势。县城四周山丘正在绿化,桃、李水果生产迅速发展,此中金碧水蜜桃尤其出名,销路甚广。金碧镇是全县商品的集散地,交通方便,是省道南金公路的要冲,南接省会昆明,北达四川攀枝花市,与州内各县相通,与各乡镇形城网络。跟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十分活跃,形成全县的商业中心。金碧群山怀抱,二水环流,3座古塔矗立,有塔城之称。城西白塔山顶有白塔,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塔高米,上大下小,状如罄棰,俗名罄棰塔。1956年被列为省级要点保护文物。1982年拨款重建,建成白塔公园。步出东门,在蜻蛉河与西河交汇处的鲤鱼山顶有锁水塔,巍然矗立。南门外挂榜山顶有文笔塔,状如玉笋,直指蓝天。3塔鼎峙,金碧生辉,使古城分外艳丽。金碧镇各做事处自然村名做事处驻共计所辖村名地名称村街东街(含东门巷)、南接(含南营巷)、西街、北街、(含北营巷、向家巷)、35北城后街、北城外、方家坝、北坟观音寺观音寺、观音塘、梁家山、窑上、金龙洞、徐家塆、西门外、水冲8三槐(驻张干海子、驴子箐、邢家冲、吴家冲、白解、大坝、薛李、三槐、张家寺、12家寺)小龙潭、孙付、高家西边冲、孙家梨园、土桥、梁上、旱稻冲、麻地冲、李家冲、金家坝、肖13范塆家寺、芦柯塘、金塆、范塆、梁陈泗溪(驻下下泗溪、陈家、张家、周家、谢家、陈家外面、龚塆、金孙、初王、董家、18泗溪)张家龙潭、曾塆、金外冲、上泗溪、外张、金迤冲、拦马箐、大箐橡子坡、箐脑、上村、白鹤村、小石桥、高岩子、大菜地、大水井、松31金家地(驻树林、窝别苴、铺子房、施家、大树冲、小箐、金家地、大石头箐、东冲橡子坡)箐、河对门、大冲、庙后、长冲、老王箐、后边箐、长箐、庙山营、老梅树、龙潭、老干冲、龙潭垭口、肖家箐、秧草冲侯家冲、大湾子、和尚庄、砖镶路、小凹子、火烧地、周山嘴、王德桥、28元家冲、小冲、上屯、鲁村、蔡家冲、厂房、蒿子冲、姜家、龙王箐、秧厂房田箐、塌坡、桃树箐、黄家凹、民村、旱冲、小芦柯塘、庙嘴子、老石箐坡、冲门口、徐李李塆徐家凹、莲花坝、阮屯、附郭前屯、附郭后屯、赵家坝、李家塆7平山、梁家冲、胡家嘴、牌楼、龚家塆、阳朝凹、高岩子、寺门前、大河15平山边、龙潭箐、小坝塘、光麦地、香椿树、麻地冲、上坝塆黄海屯、大蒲卢邑、大村、吴家塆、龙潭、干冲、小村、大沟口、化地冲、29黄海屯(驻麦地冲、冷水箐、大院子、胡家箐、秧田冲、菜子冲、三棵木、郭家凹、大蒲卢邑)山坡田、山嘴子、小蒲卢邑、响闸、小豆冲、大朴树箐、白腊厂、马家垭口、孙家屯、塆冲、大麦地、刘家院何家嘴、下梅厂、鲁村、田房、河对门、坡脚底、代家箐、山头上、大坝、20鲁村(驻何小干冲、大箐、小箐、翁家、山脚底、王家凹、独房子、波淜桥、大凹、家嘴)小凹、山嘴子施永屯(驻波勒村、马家山、直冲、龙林村、大箐、梨园冲、黎家屯、高家屯、罗家、17波勒村)永丰庄、西河、对门山、李家底、汤家屯、葛家塆、大麦冲、邢家塆里长堡里长堡、黄寺屯、河三冲、潘家凹、白塔屯、高家坡、黄家桥7小计132085第二节石羊镇石羊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东与昙华、新街两乡相邻,南接七街乡,并与姚安县左门地域接壤,西连三岔河乡,北接三台乡。全镇总面积403平方公里。有汉、彝、回、白、哈尼、傣、苗7种民族,汉族占79%,彝族占18%,回族占%,其余民族占%。石羊,据载因掘井取卤得石似羊而命名,所产有名的白井盐,故又称白盐井,为原盐丰县城。石羊的制盐业,自汉代开发,唐朝扩建,元朝设官,明清两代是极盛时期。各朝代均设官督税,为盐署驻地。汉今后至魏晋,在蜻蛉县(今大姚县)设盐官煎盐、督税。唐天宝年间(724~756年)属姚州都督府统辖。据载有5井区,即观音井、小石井、旧井、乔(界)井、灰尾井。元至治三年五月(1323年)置白盐井榷税官,秩正七品。石羊食盐业,历经2100多年的发展演变,在封建社会经济中,食盐的生产据有重要地位。经各朝代的开发,到明洪武年间,先后开拓的井硐21井(即:小西井、天福井、正硐井、旁井、杨云井、福寿井、添福井、宝泉井、大中井、灵羊井、庆丰井、新井、正德井、新艳井、五福井、石羊井、天成井、天德井、大厢井、中井、上井)。经清朝经营至民国末期,先后开拓60处之多,其受骗有荒弃10井,含盐成分低而停闭的26井。到民国34年,连续提卤煮盐的只有24井。解放后,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石羊盐厂,改造了落后的筒锅煮盐方法,以煤代柴。1969年改建成平板锅煮盐。1979年采纳真空制盐的先进生产技术,工艺流程齐备,质量提升,年产量达1915吨。1990年,石羊镇辖16个做事处。石羊镇处于低山温热峡谷地带,海拔在1400~1900米之间,年均气温16℃,最高气温38℃,年降雨量700~800毫米,霜期90天。农田有东河、南河、西河、九寨河、拉乍么河之利,两岸良田土壤肥饶,但灌溉面积较小,能常年灌溉的约5000亩。经30多年的奋斗图强,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建成小(一)型水库1件,小(二)型水库5件。总耕地面积27183亩,多数以上农田获取水利保证,是全县粮食主产区之一。主产水稻、苞谷、蚕豆、小麦及烤烟等作物。因为土壤、天气的优胜条件,灶户冲的草烟最有名气,色彩好、香味纯、销路广。果类中橘子和板栗发展较快。石羊井上石榴皮薄,籽粒大,味甜,核软,很有特点;板栗个大,色黄,味甜,淀粉多,为又一特产。石羊镇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36年4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长征过境,开监放人,开仓放盐,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9年间,地下党在石羊一带建立了党组织,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49年,边纵八支队及西进队伍四次攻陷石羊,开仓卖盐,为革命筹集经费。石羊镇历史悠长,当今保存了一些宝贵文物古迹。镇境内明朝建筑南北相对峙的南塔和北塔;象岭山脚明洪武年间所建文庙和清康熙年间锻造的孔子铜像,保存完满;文庙内珍藏管理的大理石雕,工艺精良。石羊镇各做事处自然村名做事处所辖村名合计驻地名称大坪、板墙头、小河头、王家庄、老梅树、闪片房、大石桥、关爷大坪9庙、大西关宝莲宝莲、大平滩、小河、龚家、张家、桃园、文联、长冲箐、石牌楼9白石谷小七笼、硝产冲、王三庄、白石谷、叶家坡5七十碑、阿迷西么、烂泥箐、麻栎树、牛棚子、拉乍么、岔河、闪拉乍么片房、么拉么、张家、老疯人箐、飞家、麻栎窝、陡撇坡、新田、18(驻七十碑)大龙潭、李家山、黑庙门永丰大村、俄刀么、拉务底、六十里、极格白、干田、么西的么、马槽17(驻大村)沟、白坟、桅杆箐、邱家地、箐门口、小豆地、箐头、大基簸、阿腻纳么、麦地冲麻栎树、白坟、三家窝铺、大箐河、黄石岩、西坝、黄草坝、秀水郭家井、老纳坟、羊火塘、拉咩、赵家寺、麻线田、灰坡桥、郭家、李18(驻麻栎树)家、老苏田、纳家庄潘家、杨家箐、杞李冲、皮里乍、瓦窑箐、小坝口、席草塘、徐家潘家15山、院墙、李家凹子、橄榄坡、菜园埂、牛厩河、阴山、阴山垭口三官庙、官庄、烂泥冲、尹家冲、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