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_第1页
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_第2页
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_第3页
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_第4页
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经济需要度量衡

--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浅释12022/10/172

刘旭儒简介:研究员,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科技部新产品评估专家,北京市科委专家,北京市人事局专家。长期从事于军民品型号的技术研究与管理。作为系统和课题负责人,负责了某某导弹武器系统计算机系统、地面测控系统小型化的研制全过程、科技部粮食物流重大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发改委示范工程的技术研究与组织管理工作,作为国家金税工程“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主要技术管理人员之一,参与了该系统的研制和应用推广工作的全过程。先后获得原航天工业总公司部科技进步奖三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了《实时控制计算机设计技术》、《实时控制计算机抗干扰问题研究》、《新一代战术地地导弹地面控制系统控制体制探究》、《未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究》、《数字密码技术在中国税务信息化中的应用》、《中国电子商务与诚信问题浅释》、《民品质量管理要精准》等科技论文二十多篇。先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十多项。22022/10/1732022/10/173一、《通则》诞生背景二、《通则》内容概要三、衍生及其应用3个人或组织潜能/生产力=度量衡+激励政策数量单位效率激励政策农业经济种植多少亩地价格/公斤亩产量度量公认政策明确工业经济加工了多少件工资/每件计件知识经济完成WBS/ETRL/WBS或TRITVA及其指数模模糊糊42022/10/1752022/10/175

农业经济度量衡--亩产量。

工业经济度量衡--计件工资。

对于上述,不管多少人评价,怎么评价,其结果都是基本相同的。道理很简单,所有人的评价都是建立在公认的度量标准之上。

知识经济度量衡----缺乏大家公认的度量衡。52022/10/1762022/10/176

宏观层面分析:中国现有白领数千万人,每年科研经费投资千亿元以上,九五、十五、十一五过去了,万亿人民币投下去了,然而,我们在市场上看到了什么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指出,目前我国技术对外依赖度已超过5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技术必须从国外引进。他认为,中国如果想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62022/10/1772022/10/177

中观层面分析:中国科协副主席邓楠日前透露,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国内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到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大概有3万项,但转化成产品的不到20%,而真正形成产业和生产力的恐怕不到5%。72022/10/1782022/10/178

微观层面分析:国家,包括国有企业,每年投入的百万、千万的项目科研经费,但国家和企业得到了什么呢?毫无疑问,大部分项目经费得到的是是一篇论文、一项专利、一个成果的回报。真正考虑把钱变成钱,变成生产力的不多,真正有价值,能转换为生产力的知识产权也不是很多。更可悲的是国家投资的钱要求写论文,并要求在国外期刊上发表,外国人按照论文做产品,中国人再花钱买产品。

过去可能是用大炮打“麻雀”,现在是导弹打“麻雀”,不计成本,不算投入产出。8其次,我们的系统集成、信息化项目都在帮外国人在“打工”,甚至当“搬运工”。9

国企与民企业绩比较-----2011年国企10万人左右的集团公司,一般销售规模在千亿元左右,利税在百亿元左右居多。华为14万人左右,销售收入为2039亿元人民币,利税总额450亿元左右,其中纯利润238亿,上缴国家增值税和所得税200元以上。

究其原因:IPD管理、业绩科学度量与考核以及利益平衡,共同发展。在华为,做正确的事实通过产品战略及规划体系和业务决策评审体系来保证的。10华为的IPD(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中明确地规定了技术创新全国过程的规定和要求,即企业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系统性地建设研发管理体系:1、

产品战略及规划体系(顶层设计);2、

业务决策评审体系;3、IPD组织体系;4、IPD流程体系;5、IPD绩效管理体系。

产品战略及规划体系和业务决策评审体系关注“做正确的事(方向与目标清楚)”,IPD组织体系、IPD流程体系和IPD绩效管理体系关注“把事情做正确(方法和速度很重要)”并高效地完成。尤其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做正确的事”很重要。11什么叫蓝领,什么叫白领?一个农民工的答案是:蓝领就是“干了活领工资很难”!白领就是“不干活白领工资”!122022/10/17132022/10/1713

巨建国同志提出了一套知识经济度量衡的完整思路--科技生产力度量衡、研究和编写了一本解决方案与方法-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制定了一个国家标准-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编制了一套基于《科技通则》理论的全面绩效管理办法。但是,被大家认识和推广换需要时间。132022/10/17142022/10/1714GB/T22900-2009《科技通则》于2009年1月12日正式发布,同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张德江2009年2月10日专门为此批示:在科技领域推行《科技通则》是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建议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

。142022/10/17152022/10/1715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rZ(t)=w1Y(t)+w2X(t)152022/10/17162022/10/1716

主管科技的政治局委员刘延东于2010年12月5日的批示:万钢并科技部党组成员,此标准对科技管理的改革创新颇有启发,完全赞成德江同志关于推行《科技通则》的意见。该通则对于提高科研组织管理和成果评价水平,科学诊断分析科研成果转化的障碍等意义重大。请按建议内容研究论证,积极予以支持。162022/10/17172022/10/1717《科技通则》呼唤知识经济需要度量衡,需要回答:每一笔科研经费投入所产生的结果距离货架产品有多远,需要回答每一笔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问题。17知识经济需要度量衡数量单位效率说明农业经济种植多少亩地价格/公斤每亩产量工业经济加工了多少件工资/每件每小时件知识经济完成多少WBS/ETRL/WBE或TRITVA及其指数巨建国提出18不管是国家、企业、家庭、个人,还是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仔细计算投入产出,天经地义。192022/10/17202022/10/1720一、《通则》诞生背景二、《通则》内容概要三、衍生及其应用202022/10/17212022/10/1721

科技通则归结为:

1、创建了技术创新模型理论

技术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研究。

五个定义--TRL、技术创新、TVA、技术报表及其投入产出定义。

2、提出一套技术创新成果的评价方法

五种方法—WBS/E、PDCA、六个评价阶段、七个评价步骤、十项评价指数。

212022/10/1722技术创新模型----WBS/E/TRL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

问题归一--把问题纳入一个框架讨论,这个框架为TRL1-13框架,即技术创新成熟度模型,TRL1最低,TRL13最高,从企业的角度考虑,TRL越高越好,说明做的工作距离市场和生产力越近。

五要素原则--每一集至少需要提出五个要素,作为上下级衔接的纽带。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222022/10/1723技术创新模型---WBS/E/TRL定义与要素描述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第一级:想达到什么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类似于游说,即政策与市场分析、产业与产品规划、投入与产出分析、风险与应对措施分析,争取立项批准。第二级:概要设计,分析论证实现目标的总体方案、WBS工作结构分解及其系统技术指标、实现途径及其方法。例如,至少可提出两种以上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实现途径是自主研发,合作研发,采用成熟技术与新技术的比例。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232022/10/1724技术创新模型---WBS/E/TRL定义与要素描述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

第三级:详细设计是指各个WBE的工作结构分解、功能和实现途径与方法。即WBE1、WBE2……WBEN,WBE1-1….WBE1,N第四级:通过实验的方法、仿真的方法验证系统WBS/WBE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并提供实验报告证明详细设计可行。除此之外,能否继续给下做,成本很重要。在这一级,通常在实验室,借助于其他成熟的设备或者系统的功能搭建一个环境来验证设计实现的可能性,由于是仿真,实原理验证,因此对其体积没有要求。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242022/10/1725技术创新模型---WBS/E/TRL定义与要素描述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

第五级:在原理实验成功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技术要求完成一比一比例初样机。在初样机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室内试验,例如,温度、电磁兼容、潮湿等摸底试验。第六级:正样机或者试样机通常是指能正式提供的系统或者产品的状态。在此阶段,要完成初样阶段的所有试验,包括振动试验,碰撞试验和部分室外环境的摸底试验。

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252022/10/1726技术创新模型---WBS/E/TRL定义与要素描述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第七级,在环境级,要完成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所有试验,包括正样机阶段所作的试验、所有室外的运输、用户现场试用以及产品工作的各种环境的试验,产品的性能指标要与实际交付的产品完全符合。第八级,此阶段是定型产品,此事要完成产品所需要的技术文件(包括工艺文件)、图纸以及用户使用与维修文件,并将所有文件归档,并完成定性鉴定。第九级,批产、入库,按照计划发货。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262022/10/1727技术创新模型—技术创新定义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

技术创新定义:快速地将获得的信息或者掌握的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过程,知识创新定义:快速地获得知识和技术的过程,目标值是仿真机,从TRL1做到TRL4.产品与工艺创新定义:快速地将已经获得的信息和掌握的技术转换为货架产品的过程,即从TRL5做到TRL9。商业运作成功定义:快速地将货架产品转换为生产力的过程。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27123知识创新:快速地获取知识和掌握技术的过程,目标值是TRL4产品创新:快速地将已经获得的信息和掌握的技术转换为货架产品的过程,目标值是TRL9商业运作:快速地将货架产品转换为生产力的过程,目标值是TR13123TRL1--4TRL5--9TRL10--13技术创新28==++29技术创新模型----权重定义思路GB/T计量/度量OBCDTRL级别描述权重显性收益40%商业运作成功TRL13回报级4096TRL12利润级2048TRL11盈亏级1024TRL10销售级512隐形收益60%新产品与工艺创新TRL9货架产品256TRL8产品级128TRL7环境级64TRL6正样机32TRL5初样机16知识创新20%TRL4仿真机8TRL3功能级4TRL2方案级2TRL1报告级1速度302022/10/1731技术创新模型—技术增加值定义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技术增加值计算:TVA=TRLE-TRLS

TRLE—WBS/E年终考核时的状态

TRLS—WBS/E本年度开始时状态,

例如,年初本WBS/E处在方案阶段,年底考核时处在货架产品阶段,则有:

本WBS/E的技术增加值为:

TVA=货架级-方案级=9-2=7

提出技术报表概念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312022/10/1732技术创新模型—研发岗位计划进度GB/TOECD级别(TRL)表述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提交物备注显性收益商业成功40%十三级回报级十二级利润级十一级盈亏级20131231见财务报表第十级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和工艺创新30%第九级货架产品2012110520130501见出厂验收报告第八级产品级第七级环境级第六级正样级第五级初样级201203201207见计划书知识创新30%第四级仿真级第三级功能级第二级方案级第一级报告级(立项)322022/10/1733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计划值(WBS)/实际完成值计算结果硬件软件系统其他硬件软件系统其他商业运营第十三级回报期计算显性收益及其完成率Y第十二级盈利期第十一级盈亏平衡第十集销售产品与工艺创新第九级货架产品计算隐形收益及其完成率X:r=w1*x+w2*y/Z隐性收益的统计基础是项目计划书第八级产品级第七级环境级第六级试样机第五级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仿真机第三级功能级第二级方案级第一级报告级评价业绩=TVI*TRI+L(修正系数)或技术创新模型—技术报表定义332022/10/17342022/10/1734显性收益--财务报表(一般企业)名称XX年份备注主营业务收入32,345制造+商贸主营业务利润4851.7510-15%

各种费用3234.510%左右

利润总额1617.25业绩(5%)

所得税404.31社会责任(25%)

利润1212.94股东利益(3-4%)3435技术创新模型—投入产出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投入产出定义

K=W1*X(t)+W2*Y(t)/Z(t)

式中:W1、W2为加权系数t:验收时间节点tX(t)为t节点时的隐形收益Y(t)为t时间节点时的显性收益

说明:显性收益是指财务报表,隐形收益是指技术报表,即货架产品以下的过程记录,包括技术报告。论文、专利、著作版权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353636投入产出的三个层面研究重点363737投入产出基本原理层面评价基本等式(原理与方法)宏观层面(国家层面或者行业层面)科技评价=∑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必须对每一个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才能做好科技评价,即有微观,之后才能谈得上宏观。中观层面(企业/研究院、所和企业)r=[w1X(t)+w2Y(t)]/Z(t)W1:W2=2:8科技产出=∑【隐性收入+显性收入】

=财务报表+技术报表

微观层面(项目或者项目经理)目标状态=TRI=∑【初始状态+技术增加值】必须用用数字回答每个人、团队的年初状态、技术增加值、年末状态,才能做好项目管理和评价工作。

备注只有做好微观,才能逐级向上做好。37不同层面投入产出标杆层面要求微观层面技术增加值、成熟度水平、货架指数,努力做到新产品开发建立在70%是整合资源或采用成熟技术,30%左右技术创新。中观层面投入产出指数、货架指数、储备指数、专利循环指数等,努力做到销售一代、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宏观层面对外技术依赖度从50%提高到10%,专利使用费从现在的20-%到40%提高到5-20%。382022/10/17392022/10/1739微观层面回答(项目团队或项目经理的投入产出)

1、正在开发的产品距离货架产品有多远?

2、我的或者我们的技术增加值TVA、TRI/EVA是多少?392022/10/17402022/10/1740中观层面回答(组织)

1、每年能提供多少能规模销售的新产品-货架指数、新产品销售在组织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投入产出指数以及创新指数与技术储备指数是多少?

2、通过管理创新,减少成本,提高效益和效率,提升经济增加值EVA;

3、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增加值TVA和性价比,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402022/10/17412022/10/1741宏观层面(国家层面或者行业层面投入产出)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在国际上的位置,或者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核心技术对外的依赖度50%下降到10%,专利使用费从现在的20-40%下降到10%以内。例如,计算机的心与脏,汽车发动机等。412022/10/17422022/10/1742

科技通则归结为:

1、创建了技术创新模型理论技术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研究(后两者统称为应用创新)。

五个定义--TRL、技术创新、TVA、技术报表及其投入产出定义

2、提出一套评价方法

五种方法—WBS、PDCA、六个评价阶段、七个评价步骤、十项评价指数。

422022/10/1743

法人单位独立对外交付的产品或者项目工作分解单元(WBE)WBS向下再分解的可独立测试、验收的部件。工作分解结构(WBS/E)方法432022/10/1744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工作分解结构(WBS)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分解。合成分解(QCD纽带)QCD、初态和终态约束条件层层分解WBE(QCD纽带)WBS-导弹WBE-结构WBE-发动机WBE-控制WBE-地面设备WBE-其它WBE-计算机WBE-应用软件WBE-系统软件WBE-硬件WBE-结构WBE-弹上控制WBE-地面测控WBE-发射台442022/10/17452022/10/1745

质量目标分解(目的是落实责任)与合成(形成有效产品和系统)很重要,质量是指满足《产品技术条件》的程度。产品或者项目质量目标的验证是以《技术条件》为依据的。

《技术条件》内容包括产品技术指标、工作、运输、存贮环境以及在这些环境下的模拟与环境试验方法。QCD(质量、成本、进度)452022/10/1746四个过程+五个要素=为顾客提供满意产品按照QCD约束条件,执行四个过程、关注五个要素,确保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做到位是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462022/10/1747编号内容名称总经费研发费外协费市场费人件费分摊费归口费部门综合费用1指标类1.1两项经济指标1.2技术指标1.2.1货架指数1.2.2……合计2项目类2.1WBS/E(I,J)-TRLJ2.2……合计3综合类3.1质量、安全等3.2其他合计4论文、专利、成果等合计费用总计备注部门经费预算表C472022/10/1748技术创新模型—研发岗位计划进度GB/TOECD级别(TRL)表述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提交物备注显性收益商业成功40%十三级回报级十二级利润级十一级盈亏级第十级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和工艺创新30%第九级货架产品第八级产品级第七级环境级第六级正样级第五级初样级201203201207见计划书知识创新30%第四级仿真级第三级功能级第二级方案级第一级报告级(立项)D482022/10/17492022/10/1749事前仔细做计划---P:策划要科学事中提高执行力---D:执行要有力事中全面勤检查---C:检查要到位事后认真做总结---A:总结要认真

PDCA(事前、事中和事后)方法492022/10/1750PDCA—持续改进,不断提高5051

计划的依据是需求分析和技术条件计划要点:一、项目内容概要说明二、项目保证条件三、项目提供的成果(基础研究、中间产品或者产品)

—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四、项目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注:显性收益—财务报表隐性收益—技术报表:项目无形资产,项目报告,论文、专利、标准以及著作版权等。P--计划要科学52D--执行要有力

凡事有章可循凡是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个说法执行力是什么?执行力是实实在在地做,做就要有结果,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目标明确方法可行流程合理激励到位考核有效53C--检查与控制要到位控制要精准及时,确保不超出预先设计的轨道54检查与控制的内容包括:

1、定期检查项目计划是否执行到位;

2、通过评审和不断地沟通检查产品实现过程是否满足顾客业务需求和功能方面的要求;

3、通过试验来检查产品是否能满足《产品技术条件》、国标3C等其他方面要求;

4、通过内外审来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否有效,即符合性、规范性(工作有依据、过程能追溯)55A--总结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以便今后做的更好;总结失败的教训,为了今后少走弯路。56例如:

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①岗位说明书规定的职责②目标绩效指标③取得成绩与存在的问题④改进措施和计划⑤今后工作计划

例如:2、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①项目内容概述②项目的水平和状态(参考物:需求、方案、技术条件)③项目的技术创新点④项目经验与教训3、项目工作总结报告①项目内容概述②项目计划书内容评估③项目经验与教训④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22/10/17572022/10/1757例如,PDCA产品实现过程流程与规范示样572022/10/17582022/10/1758三级绩效指标分解与合成三个字写做考相对坐标事前(P)事中(D&C)事后(A)发展目标将今年自己要达到的KPI先写在纸上将写在纸上的KPI完成,并认真进行过程检查与比对,及时进行调整,过程检查可作为阶段或者季度考核的依据。将KPI的预期值与完成值比较,作为年终考核与奖惩的依据。公司绩效计划为每个领导编制KPI部门绩效计划为每个部门编制KPI岗位绩效计划部门为每个岗位编制KPI备注

核心是比较个人、团队、部门的∑WBE和∑TVA或KPI,将项目管理的很多过程指标标准化归类和评价分解582022/10/1759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计划值(WBS)/实际完成值计算结果硬件软件系统其他硬件软件系统其他商业运营第十三级回报期货架指数=∑9WBS/∑WBE创新指数=本年度新立WBS/∑WBE储备指数=∑9WBS/∑WBE就绪指数=∑[∑WBE(i)×i]/∑WBE......第十二级盈利期第十一级盈亏平衡第十集销售产品与工艺创新第九级货架产品第八级产品级第七级环境级第六级正样级第五级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仿真级第三级功能级第二级方案级第一级报告级评价业绩=TVI*TRI+L(修正系数)或技术创新模型—计算评价指数方法59可研合同执行需求后评估验收合同/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执行或实现验收后评估政策与市场产业与产品投入与产出

风险与应对

QCD-责权利-按照QCD约束条件、PDCA工作方式实现-工作计划书产品技术条件六个评价阶段管理评价效益评价技术评价了解现实需求、分析潜在需求,提出需求建议管理质量工作效率投入产出七个评价步骤方法知识七步法将“水泥墙”变为“篱笆墙”力量科学技术生产力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知易行难知难行易中国目前知识体系已经是很好的,很有效的,关键是转换出了问题,只有通过度量和评价促进知识获取上台阶,利用技术和知识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基本秩序建立科学技术研究评价规则中国目前将技术变为生产力的体系非常低效,关键是转换有问题,遏制了生产力发展。只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基本的、中性的具有明显偏好的融入科研工作的每个环节在科研工作的几个节点上采集数据内部科研管理所必须外部科研评价所必须度量七步法评价七步法第一步,分解项目WBS(为了度量)第一步,确定评价主体(甲方、法人部门)第二步,确定工作单元WBE的TRL1第二步,确定评价对象(WBS及其WBS承担主体)第三步,确定工作单元WBE的TRL9第三步,确定评价目的(签合同、发奖金、晋升等)第四步,确定工作单元WBE的TRL2-TRL8第四步,确定评价程序(汇报、测试报告、用户意见、讨论评价意见……第五步,确定项目始态(初始状态,从何起步)第五步,确定评价方案(选择侧重点或各项指数权重)第六步,确定项目终态(最终形态不一定是TRL9)第六步,采集度量数据第七步,确定项目QCD三要素第七步,编制评价报告度量不因为评价而改变规则评价结果不影响度量的基本规则和步骤612022/10/17622022/10/1762

评价与考核的基础是度量的数据。

度量的条件是事先制定切实可行岗位职责、绩效目标和度量方法。62知识经济度量衡提出数量单位效率说明农业经济种植多少亩地价格/公斤每亩产量工业经济加工了多少件工资/每件每小时件知识经济WBS/ETRLTVA及其指数巨建国提出632022/10/1764一、《通则》诞生背景二、《通则》内容概要三、衍生及其应用64衍生及其应用

1、在高科技公司应用2、科技成果评价与转换65建立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面、线、段、点岗位责任制建立以技术报表为基础的业绩度量、评价与考核制度建立人事进出与升降管理机制6667

技术创新成熟度模型—功能延伸GB/TOBCDTRL级别描述用途显性收益商业运作第十三级回款级1、顶层设计包括确定方向与目标,投入与产出,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并达到立项的目的。

确切地来说,顶层设计就是从论证开始就要考虑模型中的红字里程碑与投入产出、市场与风险的关系、QCD约束条件实现的途径与方法。2、系统设计包括制定方案和确定实现途径与办法以及任务分解。3、系统策划(资源优化配置及其相关方沟通与利益平衡)4、落实责任包括各执其职、各负其责,面、线、段、点责任到位,即通过KPI指标、合同、计划书等落实。

5、角色定位----面(法人一把手)、线(副总或者总监)、段(产品/项目经理、点(一般研发人员)

第十二级利润级第十一级盈亏级第十级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工艺创新第九级货架产品第八级产品级第七级环境级第六级试样级第五级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模样级第三级功能级第二级方案级第一级报告级6768

技术创新成熟度模型—功能延伸GB/TOBCDTRL级别描述用途显性收益商业运作第十三级回款级

6、划清里程碑----知识创新(TRL1--4)、产品与工艺创新(TRL5--9)、商业运作(TRL10—13)以及货架产品7、明确输入输出接口关系。例如,总体方案确定之后,下面的工作就是为各个WBE提供详细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就是各个WBE的输入文件,其输出就是按照任务书设计出的详细设计报告。

8、详细设计并分解QCD(质量成本进度)作为WBE与上下级、左右WBS/E纽带或者接口

9、制定产品计划进度表,明确时间节点和提交物

10、WBS通过分析论证的方式立项批准,WBE通常是以任务书或者绩效计划的方式下发。第十二级利润级第十一级盈亏级第十级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工艺创新第九级货架产品第八级产品级第七级环境级第六级试样级第五级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模样级第三级功能级第二级方案级第一级报告级682022/10/1769技术创新模型—TRL定义与提交物GB/TOECD级别)表述阶段初步提交物(详细见各个阶段计划书)负责人显性收益商业成功40%十三级回报级市场营销策划报告、营销总结报告、财务报表十二级利润级十一级盈亏级第十级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和工艺创新30%第九级货架产品批产抽检报告、出厂验收报告,小批量试点销售报告第八级产品级定型设计文件、产品技术鉴定报告,技术与工作总结报告,小批量试生产和使用报告,用户文件、生产许可证,3C证书等第七级环境级各种环境试验报告、技术与工作总结报告第六级正样级正样设计报告、环境摸底试验报告,技术与工作总结报告第五级初样级初样设计报告及其实验报告,工作总结报告知识创新30%第四级仿真级摸样设计报告,仿真实验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第三级功能级详细设计报告(WBE1…WBEn第二级方案级概要设计报告(WBS工作结构分解及其概要说明),需求设计说明书和产品技术条件第一级报告级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政策与市场、产业与产品、投入与产出、风险与应对),产品初步规划与计划692022/10/1770技术创新模型—角色定位GB/TOECD级别(TRL)表述角色定位显性收益商业成功40%十三级回报级十二级利润级十一级盈亏级第十级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和工艺创新30%第九级货架产品第八级产品级第七级环境级第六级正样级第五级初样级知识创新30%第四级仿真级第三级功能级第二级方案级第一级报告级(立项)线段段小段小段点创新的定义对于不同的角色是不同的,其责权利是不同的。对于高管来说就是对线负责,就是要负责做到TRL13,对投入产出负责;对于研发部门负责人来说,就是要对段负责,负责做到TRL9,是否达到TRL9,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对于市场营销负责人来说,就是对TRL10-TRL13负责;对于项目经理和研发岗位的人员来说,就是要按照项目计划和QCD约束条件,使得TRL越高,TVA越大越好。

顶层角色设计好了,其他都不成问题。702022/10/1771技术创新模型--计划进度(项目计划书附表)GB/TOECD级别(TRL)表述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提交物(输入/输出定义)负责人显性收益商业成功40%十三级回报级十二级利润级20140505十一级盈亏级第十级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和工艺创新30%第九级货架产品2013050520131205第八级产品级第七级环境级第六级正样级第五级初样级知识创新30%第四级仿真级201210520121205第三级功能级第二级方案级第一级报告级2012050320120705712022/10/1772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计划值(WBS)/实际完成值计算结果硬件软件系统其他硬件软件系统其他商业运营第十三级回报期计算显性收益的完成率Y第十二级盈利期第十一级盈亏平衡第十集销售产品与工艺创新第九级货架产品343243计算隐形收益的完成率X:r=w1*x+w2*y/Z货架指数=10/40创新指数=6/40储备指数=40/10就绪指数=∑[∑WBE(i)×i]/∑WBE增加值=所有WBS、E加权平均值第八级6第七级55第六级第五级3636知识创新第四级4第三级第二级2第一级立项42421评价业绩=TVI*TRI+L(修正系数)或72序号内容名称研发外协市场人件分摊计划执行控制率1两项指标2产品13产品24产品3。。。其他合计XX部门成本(Z)控制表732022/10/1774技术创新模型—技术增加值和业绩评级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财务报表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回报级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TVA=TRLE-TRLS=环境级-方案级=7-2=5TRI=∑i*WBE(i)/∑WBE业绩评价=TVA*TRI+L隐性收益技术报表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度量计量742022/10/17技术创新模型—里程碑GB/T计量OECD级别(TRL)表述要素描述显性收益商业运营成功十三级-TRL13回报级

1、确定TRL1和TRL9,必须的;2、确定TRL2-TRL8,可视情况合并;3、确定初态和终态,即形态,例如,最终交付的货架产品的形态是软件、硬件,还是系统;4、确定QCD三要素。十二级-TRL12利润级十一级-TRL11盈亏级第十级-TRL10销售级隐性收益产品及其工艺创新第九级-TRL9货架产品第八级-TRL8产品级第七级-TRL7环境级第六级-TRL6正样级第五级-TRL5初样级知识创新第四级-TRL4仿真级第三级-TRL3功能级第二级-TRL3方案级第一级-TRL1报告级752022/10/1776序号任务名称任务周期交付物完成标志负责人1指标类(70%)1.1

财务类

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应收账款回款率、成本控制率1.2技术类

货架指数等2项目类(20%2.1重点项目或者工作类(15%)

WBE(J,I)-TRLI2.2一般项目或者工作类(5%)

WBE(J,I)-TRLI3综合类(质量、安全及其它)(10%)4创新类(专利、论文、成果等)(加分项)备注详见模板部门:主管领导:编制时间:组织/部门绩效计划表762022/10/1777项目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标准得分科技论文专利论文数5%1、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并以第一署名的加2分,第二,第三署名的分别加1.5和1分;2、在二级刊物上或者类似刊物上发表一篇并署名第一的加1分,第二,第三的加0.7和0.5分

专利数5%1、每申请一个发明专利分别加5分,最多加15分2、每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加分2分,最多加5分项目及其成果项目评价指数30%M=TVA*TRL+L或者M=TVI*TRI+L说明:TVA-技术增加值,TRL技术就绪水平,TVI和TRI分别是TVA和TRI的加权平均值,L-WBE的加权平均值。

项目计划完成率45%计划实际完成值/计划值

成果奖励加分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的分别加分--;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的分别加分—;项目做到TR9的加分--

科研经费经费申请10%每申请外部经费1000万元以上、500-1000万元、300-500万元的分别加分10分、5分和3分;

经费超支率5%1、项目经费超支超过10%,扣1分,超15%,扣2分,超过20%扣5分;2、项目经费使用率低于15%,扣1分,低于20%,扣3分。

综合项质量安全违纪等减分项无不良记录为0分,否则视情况扣分,最大扣10分。岗位工作业绩考核得分:研发人员岗位绩效考核表772022/10/1778考核指标权重评价标准得分计划完成率25%目标值为--%,每低于--个百分点,减--分,低于--分,该项得分为0。回款率10%目标值为--%,每低于--个百分点,减--分,低于--分,该项得分为0。销售增长率5%目标值为--%,每低于--个百分点,减--分,低于--分,该项得分为0。大客户满意度5%目标值为--分,每低于--分,减--分,低于--分,该项得分为0。大客户投诉次数5%目标值为--次,每低于--次,减--分,低于--分,该项得分为0。开发大客户数5%目标值为--个,每低于--个,减--分,低于--分,该项得分为0。销售费用节省率5%目标值为--%,每低于--个百分点,减--分,低于--分,该项得分为0。工作态度20%其中上级(60%),下属员工(40%)工作能力20%其中上级(60%),下属员工(40%)综合项减分项无质量、安全、泄密以及违纪记录为0分,否则,视情况扣分,最大扣10分业绩合计得分:大客户主管岗位绩效考核表78

经营实体部门绩效奖M计算思路:

M=C1*K1*K2

C1=C*80%,

C为公司绩效奖总数

K1为该部门业绩占公司业绩的比例(K1=部门业绩/公司业绩总量)

K2为该部门绩效计划完成率(包括成本控制率和质量)792022/10/1780

K1计算方法:

K1=【EVA+∑(TVA*TRI)】/公司绩效计划加权总量

TVA=TRLE-TRLS

TRI(成熟度加权平均值)=∑i*WBE(i)/WBE

括号内【】是指某个部门年度绩效计划完成率

80或K1计算方法:K1=WI*技术增加值+W2*货架指数+W3*TRI+W4*技术储备指数+W5*投入产出指数+……81

K2计算方法:

K2=绩效计划完成率*质量系数

质量系数为1是指无质量、安全、泄密及其违纪违法的不良记录。82业绩分类排队与奖励序号名称排名奖励1经济指标EVA前三名前五名前十名副总候选人总监候选人部门负责候选人2技术指标TVA及其评价指数前三名前五名前十名副总候选人技术总监候选人产品经理候选人3绩效计划综合排名前五名前十名前十五名副总候选人综合管理部门候选人832022/10/1784白领业绩评价模型思路系数K2(显性)系数K1(隐性)时间待遇=K1*F(EVA)+K2*F(TVA)0.20.8工作5年以内0.40.6工作5-8年0.60.4工作8-10年0.80.2工作10-12年备注工作12年以后,不管您是什么学历,如果行为与EVA和TVA没有直接或者间接(直接组织者)的关系,无疑,您只能是一名普通员工。842022/10/1785项目团队个人职务/职称/奖金/荣誉保健因素下降激励因素上升?业绩评价与管理目标85衍生及其应用1、在高科技公司应用2、科技成果评价与转换861、什么是科技成果?2、转化为货架产品/生产力的可能性有多高?3、距离货架产品,距离生产力还有多远?4、预计投入产出?5、预计风险?87所谓科技成果是指能为他人/组织/社会带来价值或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88技术创新模型----技术、经济、管理指标GB/T计量/度量OBCDTRL级别描述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管理指标显性收益

50%商业运作成功TRL13回报级财务报表1、QCD;2、计划完成率与成本控制率;3、线、段点岗位明确,职、责、权、利、义清楚。TRL12利润级1、产品关键技术是什么?2、货架指数、储备指数、创新指数等3、如果是基础研究,理论创新点是什么?4、先进性如何TRL11盈亏级TRL10销售级隐形收益(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