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_第1页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_第2页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_第3页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_第4页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6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申请表申请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审计硕士联系人及电话:牛培/p>

一、学校发展历史沿革、办学特色简介(一)历史沿革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会计命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为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创办于1928年。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学校并入上海财经学院;1980年在潘序伦老校长的倡议下,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复校;2003年学校迁往松江大学园区,升格为本科院校。(二)办学特色在八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恪守“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校训,践行“诚信、实用、开放”的治学理念,开创了“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形成了“诚信教育、学验并重”的办学特色。三位一体。“三位”指学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出版社。学校——教育和科研的基地,培养会计、审计等专业人才,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事务所——承接各类审计及咨询业务,为师生提供践习场所、实务指导和教学案例;出版社——编辑出版财经书籍和教材,对接学校教学科研,助力学科专业发展。“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使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实现了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代会计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先驱。诚信教育。学校构建了“六环节、六目标”的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入学教育,树立诚信理念;校园文化,营造诚信氛围;专业教学,提高诚信素质;日常教育,规范诚信行为;毕业教育,强化诚信品格;跟踪反馈,提升诚信品牌。1999年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贷款学生全部按时还贷;2004年至今,学校连续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莅临学校调研,对立信诚信教育给予充分肯定;2007年“诚信教育体系”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评选优胜奖。学验并重。学校构建了由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习、校外专业实习、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有高水平的会计、审计、金融等实验室,会计(含审计)实验教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三方共建),以及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沪港审计咨询中心、宝钢集团等大型产学研基地或实训基地;立信会计(含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为2009年上海市唯一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任教师中具有实务经验的比例达65%;来自于产学研基地的实务界专家已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三)学科专业情况学校现有22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和文学五大学科门类。坚持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强化会计学、审计学优势学科专业核心地位。专任教师526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145人,博士170人。拥有会计学(含审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3个上海市教委级重点学科,在同类院校中居于领先水平。拥有会计学(含审计学)、金融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其中会计学(含审计学)高地为上海市重点建设高地。近三年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发表论文1408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51篇;承担横向决策咨询课题107项。(四)联合培养研究生情况学校设有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行使研究生教育管理职责。出台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条例(试行)》、《联合培养研究生学生条例(试行)》、《联合培养研究生住校学习期间有关事务暂行规定》等文件,保障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从2007年开始,学校陆续与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签订协议,在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0个专业以及MPAcc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目前共有50余名教师被聘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已有三届共36名联合培养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在读联合培养研究生27名。

二、与所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情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日益成为保障社会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行业的发展及审计人才的培养,应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一)我国审计行业发展与审计人才需求1.审计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特点。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审计行业产生了深刻变革。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政府的投资及其绩效管理、环境现状及其变化受到了广泛关注;经济的市场化、资本市场与经贸活动的国际化、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专业化程度日渐加深,对审计工作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培养能够胜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金融审计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例如,由于缺乏金融审计高层次人才,许多从业者缺乏金融审计技能和经验,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审计长期被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把持,对国家金融安全产生了冲击。2.审计人才培养战略与社会需求。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优化人才结构,培养专业精湛、道德良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成为审计人才培养战略的主要方向。我国现有的审计相关从业人员中,有政府审计人员8万人、内部审计人员22万人、执业注册会计师近9.6万人,但与我国审计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无论在需求的结构上还是在需求的数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如政府审计的覆盖面还不足30%。据测算,未来五年,国家对高层次审计人才的缺口达3万人以上,即年均需求在6000人左右;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在未来五年内执业注册会计师要达到12万人,要着力培养350名领军人才、2000名具有国际认可或境外资质的注册会计师、5000名新业务领域复合型业务骨干。(二)上海经济发展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吸引了大量优秀审计人才,但仍不能满足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需要。上海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上海将“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审计既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国际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服务业。1.强化国家经济管理的政府审计人才需求。上海市审计局提出“智慧审计”,并制定了2011至201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提升审计队伍的学历、职称及结构,力争到2015年培养50名业务骨干和一大批高水平审计人才,在财政、金融、企业、环保、投资、社保和IT等审计领域,不断提升高层次审计人员比例。2.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内部审计人才需求。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其中六个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行业企业数量有6000余家。“十二五”期间,以每两家在现有的本科基础上提高学历层次1名,每两家增加1名高层次内审人员测算,就有培养6000余名高级审计人才的需求。3.保障经济发展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人才需求。上海市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约1万人,注册会计师约4000人。上海市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力争使本市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注册会计师达到1万人,行业领军人才达到100人,行业优秀人才达到300人。显然注册会计师审计人才的培养任务十分艰巨。4.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金融审计人才需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是构筑金融人才高地,其中服务于金融行业的审计人才已被列入2010年上海金融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上海目前分行级或分公司以上级金融机构800余家,“十二五”期间,如果按每家机构高级审计人员新增2名、在职人员学历提高2名测算,内部金融审计人才需求缺口也达3000多人。

三、所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与行业或企业开展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情况学校一以贯之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构筑了功能齐备的产学研平台与面向行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彰显了“学验并重”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立信模式”示范效应。(一)发挥学校在审计和会计界的影响力,建立了功能齐备的产学研平台2007年学校对原有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实践基地进行了拓展,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签署产学研战略联盟协议,共同组建了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产学研合作三方派出专家组成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基地发展规划和决策重大事务,学校派出资深教授与管理人员常驻基地进行管理,从组织架构上保障产学研基地的规范管理和有效运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与立信会计学院同由潘序伦博士创办,是一家具有80多年辉煌历史的中介机构,拥有员工近4000名,其中执业注册会计师达1000余名,270家上市公司、2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等审计客户资源,业务规模居内资会计师事务所第二位。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拥有900余家上市公司、上市股票数938只,股票筹资总额5500多亿元,列全球第四位。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交易所,具有得天独厚的师生践习岗位、丰富的会计审计案例资源和研究项目。基地的研究与指导团队主要由学院70名专业教师、事务所72名注册会计师、交易所19名专家构成。产学研合作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自职责,使产学研基地的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紧密型合作。在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的示范作用下,与上海公信中南会计师事务所、上海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松江区审计局等政府经济职能部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加强。根据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又拓展了与上海市审计局、上海市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在审计硕士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产学研合作。除了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地或实践基地外,与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交通会计学会、上海市会计学会等职业团体保持良好的研究合作关系。(二)发挥产学研平台功能,提升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水平1.以产学研合作促进实践教学。产学研基地实务专家和行业优秀人才共同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显著提升了教学成效。一是合作开发教学案例,支撑案例教学。产学研基地拥有丰富的会计、审计案例素材,可开发为富有启示性的教学案例,例如由产学研基地人员共同编写的《财务会计案例分析》经出版已成为会计、审计专业案例分析教材。通过产学研基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而且每年组织案例分析比赛,邀请实务专家予以点评,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案例研究,2011年会计、审计专业案例研究型论文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96%与95%。二是联合建设综合实验室,共同开发实验应用软件。例如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的合作各方投资建设了260M2的基地综合实验室等,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并购与合并报表实验软件》,将专业理论应用于复杂实务,填补财经类高校该领域实验教学的空白,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师事务所后续教育提供实践平台。三是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与毕业论文,提高了实习效果和论文质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接受30余名会计、审计专业教师践习、400~500名会计、审计等专业学生实习,强化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在本校教师与基地实务专家的共同指导下,每年均有多篇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2.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应用研究。由产学研基地每年发布联合招标或合作研究课题指南,引导教师带领学生与有关专家进行合作研究。已发布联合招标课题近20项,合作各方投入经费100余万元。合作研究项目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集团等重点关注或需要解决的会计与审计规范、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等领域,例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特殊问题及控制标准研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财政教育专项经费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浦东新区财政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等。产学研基地建立了学术交流机制,针对会计、审计领域热点问题每年举办3~5次专题研讨会,例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和实践研讨会”,师生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审计专家交流和研讨,获取了现代风险导向下审计方法的最新发展与运用信息;“A+H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差异分析研讨会”,为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开展H股审计业务提供了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支撑。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应用研究,开阔了师生的研究视野,提升了应用研究水平。3.以需求为导向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近三年产学研基地的联合研究团队承接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28项,课题经费200多万元,提交研究报告42份,提供了多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例如,承担的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与费用归集研究》课题,已成为交通运输部2009年发布《关于交通行业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指导意见》的依据;上海市教委委托课题《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研究制定的会计核算办法和财务管理办法,已作为地方法规于2010年在全市民办中小学校实施;《闵行区财政局预决算会计协调体系设计》课题,提交财务核算平台方案已纳入闵行区电子政务系统;完成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海运集团等央业会计制度、成本费用管理规程设计等项目,上海市审计局《政府预算改革下的预算执行审计研究》等课题,为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审计、会计决策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立信模式”的产学研联盟的示范效应逐渐显现,影响力不断扩大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三方构建的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通过四年的建设,成效显著。基地每年编制年度工作报告,展示产学研基地建设成果。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并显现出示范效应。2010年9月,财政部发布的“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文件中,将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创新合作模式予以推广,并指出“实践性”、“应用性”、“常态化”是已有创新合作中的基本经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8月完成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流向、影响及对策专题研究报告》建议:“具备一定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研究、借鉴、引入人才培养的‘立信模式’,创办自己的人才摇篮,建立产学研一条龙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通过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单位与产业实体的优势互补,实现产学研相得益彰”。

四、如何理解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及如何准确把握所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办学定位(一)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的目标及其要求各有侧重。就硕士学位层次而言,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如下:1.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主要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领域相对应,以应用为导向,偏重应用实践,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人才。2.培养模式不同。学术学位研究生采用理论教学与学术问题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培养与考核主要由培养单位完成的模式,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强调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课程教学与实务发展相结合,学生的培养与考核主要由培养单位和实际部门共同完成的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强调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为学生实践提供平台的产学研基地,3.课程体系不同。学术学位课程侧重于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课程侧重于应用,课程的实务内容应占较大比重。4.教师队伍不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教师队伍结构较为单一,注重研究与理论教学,主要来源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师队伍结构具有多样性,注重实践和理论结合,主要来源于高校和实务部门。5.学位论文不同。学术学位论文以研究为导向,侧重理论的建构和观点的创新,论文形式只能是学术性研究论文;专业学位论文以应用为导向,侧重实务问题的研究,论文形式多样,可以是政策研究、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二)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办学定位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办学定位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师资队伍结构的多样性为特征、以联合培养为基础,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养与广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创新性思维、审计业务技能熟练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1.应用能力培养贯穿教学体系全过程。审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破理论课与实践环节的界限,加大实践实训内容和实践项目的比重。在拟开设的主干课程中,有60%的课程根据实务部门的需求调研开设。依托产学研基地,学校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为课程建设提供支持。课程内容同时与职业资格考试紧密相连,通过减免学分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ertifiedInternalAuditor,CIA)、“中国注册会计师”(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CPA)、“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ertifiedInformationSystemAuditor,CISA)等执业资格。2.师资队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专任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推行“双导师制”,充分利用产学研基地等资源建立由行业优秀人才为核心的兼职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到产学研基地践习、解决实务难题、创新实践教学手段;鼓励专任教师通过担任管理咨询、企业顾问、独立董事等方式,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并将审计实践中的最新发展编写案例引入教学。建立专、兼职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共同提高。建立由教指委、实务部门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在实践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学生及其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3.育人方式强调联合培养。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共享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根据人才的动态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面向人才需求单位的“订单式培养”;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4.考核制度体现应用导向。以应用为导向对研究生进行考核,除了完成理论课程外,要求学生利用所在工作岗位或到产学研基地进行规定的专业实践,提交大型项目审计方案设计或开发审计案例。学位论文以应用性强的研究论文(如审计理论与方法在具体实务中的应用研究、审计新领域的审计技术与程序研究等)、案例分析与调研报告为主。实践成果组织实务专家进行考核及点评,让学生在考评与交流中检验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优秀成果由学校向实务部门推荐应用,通过“卓越专才”等激励机制予以鼓励,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职业兴趣、实践探索有机统一。

五、与所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相关的本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情况(一)与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相关的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国内最早设置审计学专业的院校之一,是目前上海市审计学本科专业招生规模最大的院校。相关的会计学专业在会计职业界享有盛誉,在上海市的招生规模列第一位。会计学、审计学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现有专业教师76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32名,博士32名,在读博士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会计(学术类)领军(后备)人才2名,宝钢优秀教师4名。近年来,会计学(含审计学)的学科专业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为审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会计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立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会计学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8),也是上海市首批重点建设的教育高地之一。会计学教学团队是上海市级教学团队(2008)。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或重点课程6门;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2项、曙光计划、晨光计划4项;在重要财经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获全国性和上海市学会优秀论文奖8项。自2007年开始,与上海财经大学开展联合培养会计学(含审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与MPAcc研究生工作,已有10位教师被上海财经大学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毕业三届18位硕士研究生。(二)与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相关的本科人才培养情况1.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学校创立了会计教育、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出版社“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将人才培养、会计实务、社会服务融为一体。构建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大口径招生、大平台培养,强化外语、数学及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加强中外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双语、双证、双师”教学,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人才。自2005年以来,审计学专业本科的招生规模都在150-200人之间。招生录取分数在上海市二本院校中名列前茅;在外地一般超过一本线,在山东等省市已列入一本招生。2010年的招生和就业情况见下表:2010年与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相关的本科专业招生与就业情况专业名称招生人数初次就业率审计学15197.41%会计学53696.61%目前建有功能齐全的产学研基地1个、其他实习基地30余个。学校组建了以会计学为重点的实验教学中心,将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习、校外专业实习、社会调研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对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一些研究成果形成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2.人才培养成效。立信培养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知识过硬、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近三年审计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在97%左右。根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公布的2010年度中国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在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位居第一。会计与财务学院的学生团委获上海市红旗团委(2010)、上海市五四团委(2009)、上海教育系统世博安保先进集体(2010)、上海世博局青年文明号(2010)。2011年有55名同学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学生在各类大赛上屡获殊荣,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银奖1项(2008)、铜奖1项(2010),美国IMA管理会计案例分析大赛华东区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3项(2010),“用友杯”全国创业设计大赛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2项和三等奖5项(2009),上海市英语口语实用大赛三等奖1项(2009),第八届“AIA”语文求职王一等奖1项(2008),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2011)。学校所培养的会计、审计人才大部分在国家财政、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并成为了骨干或行业的领军人才,涌现出了不少杰出人物,如上海市解放后的首任财政局局长会计思想家顾准、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明瑜、原国家商业部副部长张世尧、原上海市审计局局长赵洪元、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副总裁岑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志勤、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华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20人入选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行业全国领军人才与上海市注册会计师行业优秀人才,其中50%毕业于立信。

六、与所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相关的师资队伍情况表6-1专职教师数量与结构表6-2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

七、所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拟采取的培养模式学校通过整合审计、会计、金融、信息管理等学科优势资源,依托产学研基地,结合联合(订单)培养单位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培养模式。(一)招生办法1.招生对象和规模。以国家的招生政策为依据,以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为对象,每年的招生规模控制在50名以内。2.学习方式。采用非全日制的在职学习方式。3.复试与录取。由校内教授和校外专家联合组成复试考核小组,通过笔试和面试,进行差额录取。笔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知识面、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案例分析能力;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性思维、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最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确定,根据考生成绩进行录取。(二)培养方案与模式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养与广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创新性思维,审计业务技能熟练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2.培养方向与专长。根据目前国家,特别是上海市高层次审计人才的培养需求,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与产学研基地的优势,以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为培养方向,以信息系统审计为培养专长。其中政府审计方向以培养绩效审计人才、内部审计方向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以培养金融审计人才为重点。3.培养方式。对于高层次审计人才培养需求集中的单位,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其他采用一般的培养方式。先行考虑对上海市审计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三家单位实施定向的订单式培养。学制为2-4年,采取两种教学方式:一是周末进行集中教学;二是每月一次、每次三天进行集中教学。4.培养方案。根据全国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意见,结合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向及其重点,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制定等方面体现特色。培养方案突出知识的整合,凸显能力培养。培养方案由课程、实践及论文三个环节构成。其中课程体系由必修课、方向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及专题实践四个部分构成:必修课部分,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要求,包括9门课程21学分;方向选修课部分,分为三个方向模块,每一方向模块体现某一专业领域的特定知识和技能,要求按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择一个模块(9学分);任意选修课部分,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拓展知识领域,任选3门课程6学分;专题实践部分,以实战项目强化应用能力,任选2个项目4学分。学生至少修满40学分,方具有学位论文答辩资格。(1)必修课,由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组成。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商务英语(3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3学分),信息系统与审计(3学分),审计沟通与技巧(2学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2学分),战略管理(2学分),商业伦理与审计职业道德(2学分),统计与调查方法(2学分)(2)方向选修课,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三个方向模块。每位学生按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模块(9学分)课程。政府审计方向模块课程包括:政府审计与实务(3学分)、绩效评价(2学分)、中国税制(2学分)、财政学(2学分);内部审计方向模块课程包括: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3学分),金融企业经营与管理(2学分)、金融市场与金融投资(2学分)、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2学分);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模块课程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3学分)、绩效评价(2学分)、鉴证与咨询(2学分)、金融企业经营与管理(2学分)。(3)任意选修课(任选6学分):审计专题与案例(2学分)、国际审计准则(2学分)、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专题(2学分)、数据库管理系统(2学分)、信息系统安全专题(2学分)、企业并购(2学分)、财务分析(2学分)、资产评估与实务(2学分)、商法(2学分)、中国文化与立信诚信文化(2学分)。学生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向模块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课。(4)专题实践(任选4学分):财务收支审计(2学分)、绩效审计(2学分)、经济责任审计(2学分)、金融审计(2学分)、内部审计(2学分)、信息系统审计(2学分)、IPO审计(2学分)、环境审计(2学分)。培养的基本方案由学校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基本方案与提出订单单位共同制订,体现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5.教学方式。针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特点,重点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规范课程建设。根据全国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意见,制定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设规范,就课程名称、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PPT资料,采用的教材与素材(应阅读的材料或案例)、学生的课程准备、考核方式、授课教师遴选等做出规定。(2)从多个方面提高教学效果。一是采用灵活多样的适合在职人员学习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案例分析教学、实地现场教学、团队作业、仿真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二是强化课程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由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共同执教,并邀请从事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界的资深专家定期以讲座、论坛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师就课程设计、授课艺术、演讲技巧、PPT设计等进行培训。(3)应用与实践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有关课程的内容时,如果课程与工作岗位直接相关的,要求结合本职工作进行应用分析;如果课程与工作岗位不直接相关的,则安排在产学研基地的相关岗位进行应用分析。在专题实践中,要求学生按未来职业发展选择的方向模块确定相关项目,按照“项目背景——审计目标与范围——审计方案初步设计——集体讨论——审计方案确定——审计实施——归纳总结”的过程进行“实战”演练。学生可以选择所在单位的实际项目,也可以选择“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等实践基地提供的项目进行演练。在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时,鼓励选择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课题或由产学研基地提供的课题进行研究。(4)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以掌握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课程学习和专题实践可以案例分析、项目审计方案设计等作为完成的依据。对于通过“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等资格考试的学生,可以对其提出的免修课程及其学分进行认定。为保证培养的效果,采用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联合教学、指导与考核。所有课程都由校内外教师共同建设与执教,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共同开发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6.学位论文指导。学校将制定《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工作办法》,对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工作制度、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标准等做出规定。对于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来保证论文质量。(1)双导师指导制与导师组模式。在第二学期课程基本结束之后,学生开始进入论文环节,选定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均采用配备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对所有指导教师按照方向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三个导师组。双导师制可以对学生完成论文提供充分的理论上与实务上的指导保证,促进论文更能结合实践;导师组模式可以加强同一方向导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启发,促进知识共享。(2)论文讲座与开题报告制。每届学生在选定导师之后,选派资深教授针对论文选题、文献阅读、调研、开题准备、研究设计、分析归纳、撰写规范等问题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优秀论文作者就论文完成问题和学生深入交流、讨论。论文讲座之后,学生应完成开题报告。作为论文控制的第一环节,所有论文在正式进入撰写前需完成开题答辩,由导师组作出评价。论文以应用为导向,可以采用研究论文(如审计理论与方法在具体实务中的应用研究、审计新领域的审计技术与程序研究等)、案例分析与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3)答辩前全面检查与预答辩制。作为论文质量的第二控制环节,所有论文在提交正式答辩的前一个月需进行论文查重、盲审等方式进行质量检查,并由导师组对通过论文查重、盲审的论文进行预答辩,从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深度、实用价值进行评价,并对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提出建议。未能通过预答辩的论文,不得提交正式答辩。(4)论文答辩制。作为论文质量的第三控制环节,对于正式提交答辩的论文,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5名专家组成,并至少有2名是校外专家、实务专家,通过严格的答辩标准和答辩制度确保论文质量。

八、所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管理及投入方面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一)管理举措1.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体制。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体制。(1)拟成立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和指导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13位成员由来自学校的教授与主管部门、实际部门的实务专家构成,其中由上海市审计局宋依佳局长担任主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周勤业副总经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邵瑞庆副院长、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朱建弟董事长、上海市审计局江小民担任副主任。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构成见下表。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宋依佳上海市审计局局长高级会计师周勤业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教授博导邵瑞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朱建弟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高级会计师江小民上海市审计局副局长高级会计师张中昇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总经理谢荣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林勇峰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监硕导戴定毅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级会计师张维宾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曹惠民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硕导邵军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会计与财务学院院长教授硕导王楚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教授硕导(2)将学校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升格为研究生处,行使研究生培养的教育管理职能。(3)建立审计硕士教育中心,挂靠会计与财务学院,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研究生培养与管理。2.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拟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录取工作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事务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督导组,由学校和实际部门共同参与,负责督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制定考核评价规范,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