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探秘课实验报告单(实验一)3200字_第1页
星空探秘课实验报告单(实验一)3200字_第2页
星空探秘课实验报告单(实验一)3200字_第3页
星空探秘课实验报告单(实验一)3200字_第4页
星空探秘课实验报告单(实验一)32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星空探秘课实验报告单(实验一)3200字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星空探秘》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星空探秘实验名称:望远镜的使用实验日期:4月16日实验地点:曾宪梓楼顶天文台作者姓名:班级:学号同组人姓名:组别天气情况:晴朗但大气透明度不够好实验仪器:CELESTRON望远镜、卡赛格林反射望远镜指导教师:成绩:实验题目[实验目的]熟悉CELESTRON望远镜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初步学会使用该望远镜。[观测目标]金星、开阳星、火星。[实验过程]在用教九的大口径望远镜观察时,一切顺利。在物理楼用小的望远镜观察时,主要是在对金星和火星进行对准时,花了较多时间,观察到的星的清晰度远不如在教九时所观察到的,且因为天气原因,未能找到北斗七星中的开阳星。观测步骤:一、熟悉望远镜了解望远镜各部件(参照望远镜结构示意图),以及控制手柄(参照控制手柄按钮说明),学会用控制手柄控制望远镜转动(注意不要将望远镜主镜转动到倒置位置)。二、熟悉当晚的星空,大致确定当晚能看到的太阳系行星和开阳星在天空的位置。三、寻找目标星用控制手柄的方向键,转动望远镜,将望远镜指向要找的目标星,并将其放到望远镜视场中心。可用控制手柄的“速率键”,调整望远镜转动速率,方法见附件。四、用2个不同的目镜,观测目标星当望远镜指向目标星后,调整焦距至天体像清晰。先使用40mm的目镜,再使用6.3mm的目镜观测,看2次观测有何不同,根据你的计算,估计2次观测的分辨率和视场,对观测到的现象作记录。问题:1、难以找到行星。2、望远镜操作比较困难。解决方法:寻找行星的方法:行星总是在黄道附近运行,我们可以取一本星图来,把星图上黄道附近的亮星与实际星空对照一下。星图上没有标出的那颗星,很可能就是行星。行星一般都比恒星亮,五大行星亮度的变化花园如下:金星:-4.4至-3.3等,发白光,即使最暗时,也比任何恒星都亮.火星:-2.8至+1.6等.火红色,在亮度很大时,更是红得鲜艳.木星:-2.5至1.4等,即使最暗时,也是星空中数一数二的亮星.水星:-1.9至+1.1等,只可能作为晨星在东方晨曦中出现,或作为昏星在黄昏时的西地平线上出现,那时它的附近还不会出现任何亮星.土星:-0.4至+0.9等,稍带黄色,这样的亮星全天也只有一二十颗.行星亮度基本上是稳定的,闪烁小;恒星闪烁不停.行星位置是变化的,经过几天或十多天的观测,就能看出这种变化,而恒星在星空中的位置可以说是不变的.望远镜的使用:一、内部目镜距离的调节1、选择一个光线好的平面目标用两眼观看,通过中间轴慢慢调节两个镜筒的距离,直到出现一个圆形画面。2、注意:枢轴上的数字"60"或"70"是两个镜筒之间的距离显示值。3、如果有某处的画面出现黑影,那么需要将望远镜稍微移开眼睛几个微米。二、屈光度调节1、将左右目镜都调到"0"位,然后观看60米左右的景物。2、如果影像未处于聚焦状态,则需要调节屈光度,以补偿眼睛的视力,调节时闭上右眼或盖上右边的目镜盖,调节左边的目镜使左眼的影像聚焦。使用同样的方法调节右眼,调好后,记住你的屈光设置数字,以免下次使用时再调。三、聚焦调整通过一种特殊的结构处理,视得乐精密望远镜无需重新聚焦,在正确地调整好两个目镜之后,望远镜从20米到无限远都永远清晰。五、用镜小窍门1、尽量拿稳望远镜,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可双手拿住望远镜同时将肘部放于支撑物上。2、对于高倍望远镜(如15倍),在可能情况下尽量使用三角架。3、将镜杯按紧在眼睛上,对于带眼镜的人来说,折回镜杯将目镜按紧在眼镜上。[实验结果]一、观测到的现象:观测金星:在教九时,观察到的金星呈明显的月牙形,星体较大,非常的亮。观察到开阳星时,在视野当中出现了四颗星,其中有三颗星特别亮,其中这有两颗星相距较近。在教十时,观察到的金星较亮,略显月牙形,形状较小。观察到的火星较小,亮度不如金星,不能区分其具体形状。二、视场和分辨率的计算:已知条件:1.CELESTRON望远镜。主镜为CELESTRON的100ED折射式望远镜,口径100mm,焦比f/9。目镜为2个,焦距分别为40mm和6.3mm,目镜视场(ω’)为50°。2.教九楼40公分反射望远镜。主镜为卡赛格林反射望远镜,口径40cm,焦比f/15。目镜焦距40mm,目镜视场(ω’)为50°。1.CELESTRON望远镜:物镜的焦距F=9X100=900mm对于焦距为40mm的物镜,M=F/f=900/40=22.5物镜的视场ω=ω’/M=50°/22.5=2.22°对于焦距为6.3mm的物镜,M=F/f=900/6.3=1000/7物镜的视场ω=ω’/M=50°/(1000/7)=0.35°对于两者分辨率均为δ″=140″/D(mm)=1.4″2.卡赛格林反射望远镜:物镜的焦距F=15X400mm=6000mmM=F/f=6000/40=150物镜视场ω=ω’/M=50°/150=0.3°分辨率δ″=140″/D(mm)=0.35″观测火星:用望远镜观测的话,还可以进一步看到火星表面的颜色变化,就可以看到火星的血红颜色。火星两极的白色极冠必需用小型望远镜才能看到。一般情况下,可看到它的北极极冠或南极极冠,在位置比较合适时,有可能同时看到两个极冠。[心得体会]此次实验,让我对天文观测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会了望远镜的基本操作,以及进行一线简单的操作。不仅如此,我对天文学的兴趣也更加的深厚。我的心得体会如下:一、对望远镜的简单操作:天文望远镜上一般有两只镜筒,大的是主镜,是观测目标所用的;小的叫寻星镜,是寻找目标所用的,也叫瞄准镜。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简单的操作流程:1.调节主镜和寻星镜的光轴平行。不要管寻星镜,先选择望远镜配备的最大F值的目镜安装到主镜上,用主镜慢慢找准所看物体,我们选择大物体是为了让主镜能够很容易的找到。大的物体很好找,我们调节焦距系统使影像清晰起来,并让影像处于主镜事业中心,找到后,把脚架全部锁紧。2.调节寻星镜。转动寻星镜上的三个螺丝,慢慢的调节,把刚才在主镜中心的影像尽量的调节到寻星镜十字丝的中心,一定要耐心,这可能是最心急的时候。我在这里多次碰到问题。3.两只镜的光轴平行了,我们就可以观测所有的物体。二、观测过程寻找行星的心得。我是这样做的:先认识黄道坐标,因为行星都在荒岛附近,然后在网上查某个行星在那个星座然后就可以直接找到他了,你有耐心也可以细心观察黄道坐标,有三颗星的位置每天都在变,那就是行星,你还可以记下它的轨迹,甚至算出周期。金星就好说了,就是启明星嘛,大家都认识。具体一些:火星今天在双子座土星在狮子座水星在处女座木星在宝瓶座金星在巨蟹座根据我的课后总结,我得出行星的几个特点:1.行星在相对恒星的背景下会有缓慢的移动,尤其是金星,移动的程度最大。2.行星比恒星更亮,而且几乎不闪烁。3行星出现的位置都在黄道面附近。以上便是我此次实验中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篇:课内实验实验报告格式300字西安郵電學院XXXXXX院系名称实验题目学生姓名专业名称班级学号时间指导教师课内实验报告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网络0XXX::20XX年XX月XX日:XXXXXXX实验报告XXXXXXX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