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四专题《非攻》教案_第1页
苏教版第四专题《非攻》教案_第2页
苏教版第四专题《非攻》教案_第3页
苏教版第四专题《非攻》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攻(节选)》教案江苏省淮安市阳光学校王守林【教学目标】1.了解古文标点基本方法,尝试给本文加标点。2.读懂课文,把握文意。了解墨子“譬、侔、援、推”辩论术。3.理解墨子“非攻”思想。【教学重点】1.能准确地断句,并为文章加标点。2.鉴赏本文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欣赏类比推理辩论艺术。【教学难点】解读墨子“非攻”思想。【教学方法】文本研习、小组活动【学法指导】历练法,从文言文学习原始方法入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解题⒈墨子简介墨子,名翟,战国时宋人(一说鲁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初受孔子影响,后逐渐成了儒家的叛逆,创立了与之相对的墨家学派。因此人们常把儒墨、孔墨并提。墨子是战国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民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尊敬。⒉背景材料墨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墨子极力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提出兼爱、非攻思想。⒊《墨子》简介《墨子》是战国显学墨家学派的论文集,未必尽是墨子自著。《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在墨家整个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重要位置。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大攻小、强攻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兼爱天下百姓的战争,如尚汤伐桀、武王伐纣,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二是救守。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包括积极准备,积极防御,指定作战战术等。墨子防御理论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非攻》有上中下篇,这里选上篇。“非攻”就是反对侵略别国家。三、断句及标点文本研习⒈给选文加标点首先,多读几遍,真正弄懂原文,字句必须能讲通,内容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这样才能正确的断句。断句过程中有的地方我们能加上标点,但是为保证断句的完整性及出现差错,还是不加标点的好,确定无误后,再换上适当标点。可使用铅笔在断句处上方画轻竖线。①先抓住一些特征性词语。句首“盖、“夫”、“于是”。例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夫战,勇气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岂”“且夫”“若夫”等。独词:“呜呼”“呜呼!亦盛矣哉”;“嗟乎”“嗟乎!大阉党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何哉”“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悲夫”等。句末语气词“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哉”“亦盛矣哉”;“何如“今日之事何如”(《廉蔺传》);“也欤”“其可怪也欤”;“矣”等。②可根据相同或相似句子反复运用断开。如:“积土成山”句;“故不积跬步”句等。③再根据整体意思的把握,分析难以定夺地方。待发现断句无误后,再在断句处换上适当标点。其次,正确加标点。如:“曰”“云”“言”后可以加冒号,然后是所说话,可以就加引号;“呜呼”“嗟乎”词后及感叹句加叹号。一般疑问句,句末语气词“乎”“欤”等后用问号。以上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古代汉语和古历史文化知识的总水平。《非攻(节选)》句读见必修三教参P148上⒉投影展示墨子画像,教师朗读,学生听读,注意疑难字读音以及断句和语气。出示投影:注意加点字读音园圃(pǔ)犬豕(shǐ)鸡豚(tún)栏厩(jiù)不辜(gū)衣裘(qiú)攘(rǎng)墨翟(dí)翟姓(zhái)⒊注意下列词义:非:众闻则非之(指责)/则弗知非(指出错误)文过饰非(错误)以:以亏人自利也(因为)/以旌其所为(来)/谈笑以死(而)/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借)不义:不正当。/不辜:无罪。/当此:面对此。/从而誉之:反而称赞他,从,顺从,听从。⒋通假字:兹——滋(增加)/拖——脱四、质疑—探究活动⒈本文运用什么方法?要阐明什么思想?本文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方法,通过论述窃人桃李、鸡犬猪、马牛,杀不辜之人,罪行层层加重的事实,最后点名功人之国罪为最大,阐明了“兼爱”“非攻”思想。⒉体会墨子辩论妙处何在?墨子有“譬、侔、援、推”四种辩论术,“譬”是用道理相同事物作比喻,“侔”是用类比法证明相同,“援”是引事例论证,“推”是推理以决定是非。这四种辩论术在本文中就使用了“譬、侔、推”三种。开篇先不说“非攻”,直接打比方。先说“窃其桃李”是“亏人自利”,再说“攘人犬豕鸡豚”“罪益厚”,又说“取人马牛”“罪益厚”又说“至杀不辜人也”“罪益厚”,连续设喻,层层递进。用人们都能理解,容易接受的客观事例,说明罪行的轻重,最后归结到攻打、掠夺别人的国家是最大的罪行,揭示“攻伐”是错误的,阐明了“非攻”思想。说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比喻说理,层层递进,说理透彻有力。不以文采取胜,而以理性见长。五、拓展迁移墨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了“非攻”的思想,他的主张表达了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要求和平的美好愿望,这在那时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他的主张受到人们欢迎。这种主张在当代仍有其进步意义。六、课堂小结本文是论述上就近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