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一、工程概况 1二、报告编制的依据 2三、编制内容 2四、结论与建议 3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第二章业主根本情况 6一、业主简介 6二、学校优势 9三、学校所获得的成绩 10第三章工程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14一、工程背景 14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8第四章工程市场分析 22一、工程需求分析 22二、工程定位 22三、工程定价 22四、工程SWOT分析 23第五章工程建设条件 24一、工程位置 24二、工程建设用地情况 24三、工程综合情况 25四、工程建设条件 26第六章工程建设工程方案 31一、主要设计依据 31二、设计指导思想及主要原那么 32三、建筑方案概要 32第七章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 48一、环境保护 48二、节能措施 51第八章劳动平安卫生与消防 56一、国家有关法规 56二、工程实施中有可能对劳动法造成的危害 56三、平安措施 56第九章工程的管理及实施 58一、组织机构 58二、工程的监督和评价 60第十章工程实施进度方案 61一、工程的建设进度方案 61二、工程的销售方案表 63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65一、投资估算 65二、资金筹措 69三、贷款归还方案 69第十二章工程的经济评价 71一、评估依据、原那么和方法 71二、根底数据选取 72三、收入估算 73四、费用估算 76五、财务分析 77第十三章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 82一、不确定性分析 82二、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82三、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84第十四章社会效益评价 86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87第一章总论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文化长廊建设工程〔二〕工程业主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三〕法定代表曾义荣〔四〕工程地址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望江大道〔五〕工程性质新建〔六〕建设规模以及内容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占地20961.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834平方米,其中文化长廊建筑配套用房建筑面积7295.54平方米,室内篮球场建筑面积2563.91平方米;教师周转房及学生公寓建筑面积20974.50平方米;停车泊位123个,建筑密度37.19%,容积率1.47,绿地率34.89%。〔七〕建设周期本工程建设周期为14个月。〔八〕工程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工程总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6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79.14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08.60万元。2、资金筹措工程总投资为6000.00万元,其中:业主自筹2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33%;银行贷款4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6.67%。二、报告编制的依据〔1〕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建设部联合发布?建设工程经济评价与参数?〔第三版〕;〔2〕重庆市统计局有关房地产市场的统计资料;〔3〕云阳“十一五〞开展规划;〔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5〕重庆市相关工程造价概算定额;〔6〕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标准和设计标准;〔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8〕业主提供的相关根底资料;〔9〕业主对工程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10〕云阳县社会、经济、人口、土地等根底资料。三、编制内容可行性研究范围涉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等。?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工程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的根底。四、结论与建议1、本工程地处云阳新县城中心。文化长廊内配置车库、商场,环境优美安静,生活方便,交通便捷,完全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诉求,极具市场竞争力。本工程要以商业经营的模式来经营休闲工程,让人们在里面走动时就能看到各种休闲娱乐工程,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引发他们的文化细胞,这样有更好的交流性和参与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努力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文化长廊广场;为校园及云阳县增添一个新的文化亮点。同时注重校园与文化长廊的关系,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从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看,本工程运作周期较短,工程技术成熟,工程建设单位拥有充足的工程开发管理经验,这些都为工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从资金供给看,如果能够获得资金支持,工程在整个运作期现金流状况良好,始终处于资金盈余状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完结。因此,工程整体风险水平较低,有较强的还本付息能力。2、从工程的经济效益看:内部收益率为16.74%,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3%;财务净现值为323.76万元,大于0,说明工程的盈利能力较强。3、本工程拟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2021年4月底完工。建设工期14个月。4、工程总投资为6000.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2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33%;银行贷款4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6.67%。业主工程资本金为2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33%,符合中央银行的相关规定。5、建议尽快为工程安排信贷资金,填补资金缺口,促进工程顺利推进,以获得银企双方共赢的结果。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5-1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技术指标名称单位金额备注总用地面积m220961.97总建筑面积m230834按功能分文化长廊建筑配套用房m27295.54室内篮球场m22563.91教师周转房及学生公寓m220974.50按地下地上分地上建筑面积m230834地下建筑面积m20停车位停车泊位个123地面个123地下个0建筑密度%37.19容积率1.47绿地率%34.89表1-2主要经济指标表名称指标备注工程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6.74%行业基准值13%工程投资财务净现值323.76工程投资静态回收期2.28年含建设期工程投资动态回收期2.62年含建设期经营收入9940.12上缴税金1,231.99贷款银行利息655.6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贷款归还期5年第二章业主根本情况一、业主简介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成立于2003年8月,由温州新纪元教育开展改制原万县市重点中学——云阳县云安中学而成立,是一所民办性质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隶属于新纪元教育集团。学校位于中国移民新城——云阳县新县城,面临浩浩长江,背依青山古寨,环境幽雅,设施先进,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在集团“尊重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开展〞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秉承“教育效劳,对每个学生负责;全面育人,使每个学生进步〞的办学思想,在“辅仁成德,为事致善〞校训指引下,坚持走特色开展和内涵开展的精品教育之路,现有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746人。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学段衔接教育,英语和艺体教学,问题学生和留守学生教育和研究等方面已形成特色和优势,办学效益已经凸现,2021年1月升格为重庆市市级重点中学。学校拥有一支从全县选调的优秀教师队伍,并聘请各地教坛精英及外籍教师执教,现有专任教师272人,平均年龄34岁;其中外籍教师1人,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48人,中级职称教师76人,市县级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112人。学校依托新纪元教育集团聘请的顾泠沅、于漪等13位全国知名专家和名优教师所组成的专家队伍,定期以网络视频会议、来校现场指导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引领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着力打造市、县名师。近年来,我校教师在市县级学科教学和专业竞赛中多人次夺得一、二等奖,在各级获奖或发表的论文近500篇。一大批领导和教师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云阳县首届名校长、云阳名师、十佳教学能手、新纪元教育集团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班主任带头人。云外校科研气息浓郁。?教师专业开展的校本研究??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研究?等十多项市、县级科研课题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重庆市第二届农村中小学〔初中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学科教学赛课活动等市县级大型学术活动先后在学校举办。?云外教研?、?云外文丛?、?云外报?等阵容强大的校园媒体为师生的交流与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云外文丛?升格为新纪元教育集团和云阳县校园文学社团联谊会文学刊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各科教学成绩在云阳居于领先地位。高考升学率在90%以上,本科上线率在70%以上,重高上线率在40%以上,学校先后培养出了全县文理科状元,中考状元,先后为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一流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21年,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教学质量均夺取全县一类学校第一名。学生参加全国、重庆市作文竞赛,演讲赛、数学联赛等各种学科竞赛1000多人次夺得一、二等奖。近年来,学校得到了原重庆市市委书记汪洋、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国家级督学于芳、国家基攻坚办公室主任吴宣文、重庆市副书记邢元敏、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等重要领导的亲临指导,迎接了来自市内外教委和兄弟学校来校交流参观达5000余人次。学校是“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学校〞、“重庆市双语教学实验点〞、“重庆市家长示范学校〞、"重庆市先进教研集体〞、“重庆市最正确绿化单位〞、“新纪元教育集团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全国首届优秀民办中小学〞;是重庆市少先队工作重点联系学校,团委是“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文学社是“全国五十佳优秀校园文学社〞。目前,学校正在创立重庆市示范学校,以良好的开展态势朝着“渝东一流,重庆前列,跻身全国名校,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办学目标阔步前进。学校规划设计图如下:二、学校优势〔一〕办学优势政府支持,集团办学,标准管理,资源共享。〔二〕师资优势专家治校,强大的名师队伍执教,聚集四方精英,构建一支爱岗敬业、博爱争先、素质精良的一流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1人,其中小学46人,初中45人,高中90人,平均年龄32岁;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25人,小学高级教师17人,市级骨干教师19人。〔三〕管理优势以精细化、高效能的质量管理,打造外国语实验学校的管理和效劳品牌。以“量化、标准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管理目标,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四〕教学优势1、没有超班额现象,严格按国家标准班额教学。2、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以中青年骨干、名优教师为主,教保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开展,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都得到最正确开发。3、突显英语特色。从小学一年级到十二年级,都注意加强英语口语教学。通过开展英语日、英语角等活动,借助播送、电视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课实施小班化教学,小学毕业能让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根本过关,能熟练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水平达一般学校初中毕业生水平。初、高中英语学科课时比国家规定的多,除采用国家统编教材外还要引入?新概念英语?、?展望未来?等国外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大幅度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4、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使每一个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中学生积极利用网上资源,开展网络协作学习。5、具备科学的课程体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协同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英语日、英语角等活动,借助播送、电视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五〕效劳优势实施优质效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实行全程管理,24小时亲情呵护;有完善的疾病监控、医疗保健措施;有严格的营养调配制度;构建以家长委员会、家长亲情热线为主渠道的家校沟通体系,吸纳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三、学校所获得的成绩〔一〕管理方面2003年12月,曾义荣校长获得县教委授予的“云阳县优秀校长〞荣誉称号;2004年1月,学校连续获得云阳县教委和重庆市教委分别授予的“云阳县家长学校示范校〞、“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荣誉称号;2004年6月,曾义荣校长撰写的论文?培养一流的师资,打造一流的教育?获中国教育报组织的论文评比一等奖;2004年9月,该校小学部少先队获得“重庆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2004年12月,该校被重庆市教科院授予“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2005-2007年度首批重点实验学校〞称号;2005年1月,该校获重庆市新世纪国防教育研究院授予的“重庆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二〕教学方面1、各部升学考试成绩显著。小学部毕业生成绩较入口有大幅度提升,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开展;初中2004级升学考试中重高上线24人,上线率居全县前列;高中2004级高考本科上线487人,其中重点83人,邬江红同学考中我县文科状元。2、众多教师获得各类奖励及荣誉称号。熊桦林老师参加重庆市级赛课获一等奖;向舒、王云燕、刘亚琼老师先后参加云阳县级赛课获一等奖。杜明军获“重庆市优秀教师〞称号;蒋和清、曾嵘、黄涛、李坤平获“云阳县优秀教师〞称号;黄华文获“云阳县教学能手〞称号。3、各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喜人。其中高中部、初中部参加重庆市数学联赛,获市一等奖1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5人;在重庆市第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该校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36人;小学部在全国第五届“美育杯〞书画和作文邀请赛中荣获集体一等奖,31位同学作品获一等奖。在2004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2006高一班学生徐俊荣获提高组全国二等奖,为渝东片区唯一的获奖选手,创造了渝东片区近几年最好成绩。〔三〕教研方面学校非常重视教育科研,以科研兴校。已成功申报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立项课题“中学校园文学社团可持续开展研究〞,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个,重庆市级课题2个,云阳县级课题6个。教研成绩突出,2003年该校荣获县教研先进集体;在2003—2021年度云阳县教育学会及“三优工程〞论文评比中,有16人次喜获一等奖;2004年12月该校获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授予的优秀论文评比集体二等奖;在2004—2021年度云阳县教育学会及“三优工程〞论文评比中,有27人次荣获一等奖。〔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2003年9月—2021年12月,该校校刊?新纪元文丛?〔云外文丛〕已出版15期,共30万份;。其中,有近40篇学生作品被推荐到省级及其以上刊物发表。此举大大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充分展示了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县内外产生了极大反响。2004年9月,该校获新纪元教育集团2003—2004学年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称号;2004年12月,该校“云外文学社〞荣获云阳县教委授予的“云阳县十佳文学社〞称号;2004年12月,在云阳县教委组织的有关校园文学的优秀论文评比中,全县5个一等奖,该校占了4个;2005年1月,该校“云外文学社〞荣获团中央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授予的“全国五十家优秀校园文学社〞称号;2021年12月,该校获得全国优秀学校称号;2021年1月,该校成功升级为重庆市重点中学。第三章工程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一、工程背景〔一〕云阳教育开展规划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教育改革和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大开发、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移民迁建的实施,为云阳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开展机遇。坚持以开展为第一要务、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努力开展云阳教育,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开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是云阳教育改革开展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十一五〞云阳教育改革与开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开展,坚持科学开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云〞和“教育移民〞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开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小康云阳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知识奉献。〔二〕云阳教育改革与开展的目标1、总体目标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开展,开展学前三年教育,调整普职教育比例,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努力开展优质高中教育,开展高等师范和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和标准民办教育,努力形成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开展的格局,增强教育为经济社会开展效劳的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逐步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努力打造具有云阳区域特色的教育品牌和渝东教育高地。全县教育坚持“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投入,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全面完成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和各工程标任务,确保全县教育整体水平到达重庆市的总体要求。2、具体任务〔1〕2021年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到达99.90%、98%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到达85%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99%以下;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合格率到达100%。设备设施均到达验收标准。〔2〕根据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原那么,进一步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消除大班额。保障大班分流学生和新增学生的根本教学、生活需要。逐步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因城区人口持续增加带来的就学矛盾,在新县城建立办学规模与30万人口中等城市相配套的学校体系。〔3〕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2007年完成中央、市下达的第一批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根本消除中小学现有危房。2021年前争取中央、市第二批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加快学生食堂建设和学校饮水工程实施。〔三〕云阳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云阳教育开展现状云阳县地处重庆市东部,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幅员3,649平方公里,下辖25个镇、40个乡〔其中1个少数民族自治乡〕,总人口129万人。根据初步统计,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701所〔含村校办学点203个〕,其中:高完中5所、初级中学4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单设小学587所〔含村校办学点203个〕、中级师范学校1所、成人中专1所、职业教育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8所;截止2005学年实有正式教职工8,368人,在校学生24.2万人,其中:初中学生6.2万人,小学14.1万人。2、云阳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1〕教育投入与教育开展的需求差距很大。受地方财力的限制,教育投入缺乏,全县教育事业公用经费严重缺乏,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大大低于市财政局、市教委规定的标准,学校运转困难。〔2〕全县整体办学规模不够。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简陋,生均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运动场地面积和教育设备设施装备均严重缺乏,因教学用房和功能用房不够形成的“大班额〞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随着新县城规模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现有学校规模已远远不能适应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学生入学矛盾日益锋利。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总量缺乏,教育的规模不够,严重影响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开展。〔3〕中小学新增危房面积大。因超期使用校舍的逐年增加和频繁的地质灾害影响,我县每年新增危房超过2万㎡,严重威胁着师生的生命财产平安。〔4〕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艰巨。全县山高坡陡,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约有85%左右的初中生、3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要降低大班额,满足山区和遥远地区学生的根本寄宿需求,虽然有中央和市级补助,但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5〕师资队伍量少质弱。教师总量已出现负增长,师生比平均到达1:30;全县聘请的代课教师已占全市代课教师总数的十分之一。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到教育的开展。〔四〕云阳县社会经济状况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中心地区,三峡库区腹地,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南北长87km,东西宽54km,幅员面积2901km2。长江横穿县境47km,水上距离重庆主城区172km、陆上150km。东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接武隆县、彭水县,西靠涪陵区,北邻忠县、垫江县。全县辖31个乡镇340个行政村,总人口82万人。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降水充分、四季清楚、季风明显及立体气候明显等特点。云阳是著名的旅游名城,被誉为东方“神曲之乡〞。境内有名山、雪玉洞两个4A级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鬼王石刻等众多景点,年均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目前全县根本形成了民俗文化观光区、龙河流域自然风情旅游区、新县城旅游综合效劳区三大旅游景区。云阳紧紧抓住三峡工程带来的历史机遇,在移民政策的扶持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大力开展特色工业和旅游业,进入了经济增长的快车道。近年来,云阳的城镇化进程很快。城镇化率已从2004年的15%增长到2021年24%,新增城镇人口8万人。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一〕是重庆市普九教育开展的需要根据重庆市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将以开展农村教育为重点,稳固提高“普九〞成果,力争酉阳、巫溪、城口3个县按规划完成“两基〞任务。加大全市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力度,在2007年根本消除全市中小学现存危房。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21年,分别到达1200所和800所。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高实验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稳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此外,主城区和经济兴旺地区积极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21年累计20个区县实现“双高普九〞。因此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即教师周转用房和学生宿舍的修建,正是符合上述重庆市普九教育十一五规划的范围。〔二〕是重庆市城乡统筹实验区开展的需要根据重庆市城乡统筹规划,在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城乡统筹开展的先导作用,引导城乡生产力要素合理配置。加快以都市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开展,引导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协调开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原那么,优化和完善市域城镇和乡村开展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开展。而本工程的建设就是以提高覆盖地区农村孩子的就学条件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为三峡库区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三〕是三峡库区教育开展的需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云阳的教育尤其是根底教育一直离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甚远。到目前,有相当局部外出务工的村民,因不识字在外闹出许多笑话,甚至有的村民在外寄钱回家时,因不会写字请别人代寄。“文盲根不除,科技难深入。〞由于没文化,许多科学技术也很难在农村推广,村民长期靠传统的方式耕作,产量相当低。相当一局部群众一年到头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云阳是山区农业县,农民是主体,教育要围绕为农民群众、为新农村建设效劳。因此,要在全县形成送子女读书上学的良好风气。“要摘贫困帽,学习文化进学校。〞只有知识,才能为云阳的科技兴农打下了根底,科学种田也才能够得以推广,长期沿袭的落后耕作方式才得以逐渐改变。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让适龄儿童能受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四〕是云阳县社会开展的需要根底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开展是实现教育改革开展总目标的标志之一。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是各级政府必须落实的法律责任。教育的开展程度表达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成就,在云阳县经济蒸蒸日上的今天,其教育开展也应该有相应规模。近年来,云阳县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其教育资源缺乏的现象依然严重。本工程的建设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及云阳县根底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为适应西部大开发与重庆市教育开展的需要,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正努力开展成一个区域性、示范性学校,2021年1月学校已升为重庆市市级重点中学,由于学校快速的开展现有设施不能满足学校师生的需要。为了加快教育事业的开展,为周边区县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改变学校目前的现状,提高云阳县科技文化水平,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必须尽快建设,以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学生需求。综上所述,新建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工程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第四章工程市场分析一、工程需求分析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学段衔接教育,英语和艺体教学,问题学生和留守学生教育和研究等方面已形成特色和优势,办学效益已经凸现,2021年1月升为重庆市市级重点中学。现有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746人,专职教师272人,而目前已有的教师及学生宿舍楼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住宿需求。二、工程定位本工程是一项以娱乐、休闲、运动及学校师生住宿为主要目的的建设工程。工程所处地段为校园内外连接的一个重要枢纽地带,人流比拟集中,有着较好的交通条件。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是云阳县知名学校,该地段人气旺盛、文化气氛浓郁。本工程秉承现代风格设计,高绿化率、表达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云阳县城和周边地区环境,合理规划布局,使建筑有机融入城市肌理之中,丰富城市风貌,美化城市环境。力图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绿色校园。本工程为广阔民众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运动和住宿的场所,拟以商业经营模式来经营休闲工程,与众不同的文化长廊让人们在里面走动时就能看到各种休闲娱乐工程,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引发人们的文化细胞,增强交流性与参与性,为校园及云阳县增添一个新的文化亮点。三、工程定价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是云阳县的知名学校,学校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工程建成后配套用房、教师周转用房和学生宿舍拟出售。初步定价为教师周转住房和学生宿舍3000元/平方米;商业门面5000元/平方米。四、工程SWOT分析工程SWOT分析表工程优势〔S〕本工程劣势(W)1.本工程为校园内外连接的一个枢纽地带,充分结合云阳新县城总体规划及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布局,使建筑有机地融入城市肌理之中,丰富城市风貌,美化城市环境;2.工程建筑设计充分利用工程地理特征,将其设计成为一个集娱乐、休闲、运动及学校师生住宿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商业街,工程的户型格局、采光较为合理,符合师生住宿要求。1.工程地块地势高差较大,平场开挖土石方量大,增加建设本钱;2.工程业主应取得工程开发所需相关资质。本工程时机(O)本工程威胁(T)本地无同类型产品可比,增强有效的产品引导及推广消除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周边房地产建设工程的推出将分化本案的局部潜在客户。第五章工程建设条件一、工程位置本工程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望江大道,地处云阳新县城中心区域。区域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具体位置见下列图:工程区位图二、工程建设用地情况本工程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望江大道428号,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校区内。工程拟建场地现状见下列图:工程建设用地现状图三、工程综合情况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建设用地面积20961.97平方米,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望江大道,地处云阳新县城中心区域。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0834平方米,其中文化长廊建筑配套用房建筑面积7295.54平方米,室内篮球场建筑面积2563.91平方米;教师周转房及学生公寓建筑面积20974.50平方米。表5-1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经济技术指标名称单位金额备注总用地面积m220961.97总建筑面积m230834按功能分文化长廊建筑配套用房m27295.54室内篮球场m22563.91教师周转房及学生公寓m220974.50按地下地上分地上建筑面积m230834地下建筑面积m20停车位停车泊位个123地面个123地下个0建筑密度%37.19容积率1.47绿地率%34.89四、工程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丘陵斜坡地貌,地表大局部地带有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局部为第四系素填土所覆盖,该场地地势平坦,地形高差约3m,地形最低点202m,最高点205m,地形坡角多在10~45°之间。场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初等复杂场地。2、气象据云阳县气象资料说明:场区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充分,光照适宜,四季清楚。春季气温回暖早,夏季多暴雨、洪涝,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无霜期长等自然特点。年平均气温18.7℃,最高年平均气温19.4℃,最低年平均气温18.3℃,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3.5℃(2006.8.15),极端最低温度为-4℃摄氏度(1997.1.30);规划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45.4mm,最多1752.6mm(1963年),日最大降雨量240.9mm(1982.7.7),最大时降雨量达38.8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125mm,降雨多集中在每年5~10月。日照平均每年1484.8小时,最多年1736.5小时,最少年1245.2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304天。3、水文场地属丘陵斜坡地貌,地形总体上呈中间低两侧高,最低点位于中部,工程紧靠长江,水量来源为大气降雨,水量不稳定。场地的地表水流入长江。地表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大局部下渗形成地下水径流沿基岩面排出场地。4、地层岩性拟建场地地表多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局部地带零星分布有第四系人工堆积层所覆盖,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和粉砂岩。各岩土层工程地质根本特征由新至老顺序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层〔Q4ml〕杂色,主要由全~强风化泥岩、砂岩、粉砂岩组成,及大量粉质粘土组成,弱风化泥岩、砂岩颗粒含量约15~25%,粒径15~400mm不等,最大到达1m,厚度0.5~15.70m。结构松散,稍湿,均匀性差,颗粒级配较差,堆填年限约30年。〔2〕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Q4el+dl〕褐黄色、紫褐色,偶含强~弱风化泥岩、砂岩碎石及植物根系或灰黑色有机质,可塑状,无光泽,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响。局部地带碎石含量约15%,粒径5~20mm,厚度0.5~16.3m。在整个场地绝大地带均有分布。(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场地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粉砂岩层。①砂岩:灰白、褐黄色,夹极薄层泥岩条带,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强风化带岩质较软,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和砂状。弱风化带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呈短、长柱状。场地内局部地带有分布,厚度未揭穿。②泥岩:紫红、暗紫红色,偶夹灰绿色团块及灰白色砂岩条带,主要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质较软,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和砂状。弱风化带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呈短、长柱状。场地内局部地带有分布,厚度未揭穿。③粉砂岩:暗紫褐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砂质较多,泥质胶结,块状构造,岩质软,易风化崩解,表层风化强烈多呈碎块及碎裂状,强风化带岩质较软,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和砂状。弱风化带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呈短、长柱状。场地内局部地带有分布,厚度未揭穿。5、地震根据1990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400万〕;本区地震根本烈度属Ⅵ类,其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10%。从区域地震看,工程区境不属于地震灾害多发地区。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01〕及2001年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测区地震根本烈度为=6\*ROMANVI度,工程所在区地质动峰加速度a=0.05g,地震反响谱周期T=0.35s。本工程按7度抗震设防。场地地形起伏较大,经施工整平后,场地覆盖土层岩性为人工填筑土及粉质粘土,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约0~24.65m。根据重庆地区经验,人工填筑土剪切波速取Vse=110m/s,粉质粘土剪切波速取Vse=180m/s,建议压实填土将来实测波速校核地震效应评价的建议。按?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01)表4.1.6划分场地类别为Ⅰ~Ⅲ类。〔二〕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1、建筑材料本工程所需建材在云阳县城工程区附近储量丰富。工程所需河砂及砂卵石可以就近采购。工程所需粘土,可以从工程区不远沟谷及泥岩分布地带采集,施工用水使用市政自来水。所用水泥、钢材、木材等可就近在市场上购置,运输方便。2、运输条件本工程位于云阳县城范围内,云阳县城内拥有云万高速公路、渝巴路、云开路等公路,因此工程工程所需施工机具、材料的运输,施工队伍的进场,均可直接依赖工程区现有公路,故交通运输方便。〔三〕社会环境云阳新县城是三峡库区远距搬迁的县城,是由原旧县城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组合搬迁而成。通过建设者们十年的艰苦奋战,现已成为三峡库区一座独具特色的移民旅游新城。云阳新城襟山带江,江河交织,真山真水,风光旖旎多姿,素以“库区明珠〞著称。城区有绮丽的清朝古梨园、雄秀险峻的磐石城,美丽如画的龙脊岭文化长廊、伟岸的长江第一梯,3.6公里长的城市滨江森林公园,柳叶流翠,浓荫藏宇,宛如一幅雄浑的天然风光画卷。为了使云阳新城更绿更美,近年来,云阳十分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始终把创立市级园林城市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显山、露水、透绿、现蓝〞的工作要求,着力打造“城市森林,大江风貌〞的独特个性。目前,云阳新城将完成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实现可视范围内的全覆盖,到达“应绿尽绿、添景添色、实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常年有景〞的总目标。一个清新秀丽、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山水园林城市正在云阳新城逐渐形成,目前新城常住人口已达13万余人。〔四〕文物路线经过工程所在地的地表及地下无文物分布,但不排除将来施工阶段开挖取土发现文物情况的发生,建设单位需做好事前方案安排,制定应急措施,依法及时与文物主管部门联系,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五〕政府政策及当地意见本工程建设能促进云阳县新区的建设,加快工商各行业的开展,解决局部就业压力,完善投资环境等。政府及工程建设地周边的社区和人民群众均对本工程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工程的实施将在行政上得到保障。地方政府部门承诺将积极做好配合与协调工作,尽量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第六章工程建设工程方案一、主要设计依据〔一〕主要设计标准和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50352-2005;〔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93〔2002年版〕。〔3〕?住宅设计标准?GB50096-1999〔2003年版〕;〔4〕?住宅建筑标准?GB50368-2005;〔5〕?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0/5024-2002;〔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7〕?汽车库建筑设计标准?JGJ100-98;〔8〕?商店建筑设计标准?JGJ48-88;〔9〕?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10〕?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要点?〔2006年版〕;〔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房屋建筑局部?;〔12〕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现行设计标准、标准、法规和条例。〔二〕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重庆市企业投资工程备案证?,编码:310235P844119322;〔2〕?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3〕?重庆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4〕云阳县建设委员会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5〕开发商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根底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6〕有关部门批准并经开发商确认的由工程方案设计文件;〔7〕?建筑工程设计合同?。二、设计指导思想及主要原那么各专业在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忠实于原方案设计和满足顾客提出的要求,并完善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同时,应针对该工程的特点对方案进一步深化。充分表达“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设计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那么,执行“节能、省地、环保〞的国策。采取具体措施和作法,满足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充分挖掘用地潜力,多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停车位。采取具体措施和作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开展的战略要求。坚持适用、平安、经济、美观的原那么,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形象美观。合理利用地形设计布局及其他功能建筑物,以降低工程造价,方便用地的开发。三、建筑方案概要〔一〕总平面设计1、工程概况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文化长廊是一项以娱乐、休闲、运动及学校师生住宿为主要目的的建设工程工程用地处于重庆市云阳县外国语实验学校内,工程用地紧邻校园大门,面向马路。所处地段为校园内外连接的一个重要枢纽地带,人流比拟集中,有着良好的交通条件。2、规划设想及布局特点(1)规划设想本工程本着“以人为本,改造环境,效益至上〞的原那么,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合理布置总平面,为广阔命中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运动和住宿的场所。因为地处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的重要地带,创造美好的城市空间也是本工程的重要理念。本工程不仅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还注重了经济效益。与传统的文化长廊不同的是,本工程要以商业经营的模式来经营休闲工程,让人们在里面走动时就能看到各种休闲娱乐工程,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引发他们的文化细胞,这样有更好的交流性和参与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努力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文化长廊广场;为校园及云阳县增添一个新的文化亮点。同时注重校园与文化长廊的关系,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2)建设布局本工程以环境为本,努力创造一个实用,和谐的建筑环境。在布置总平面时,把建筑往道路后退,留出足够的广场空间。建筑分布在校园大门两侧。在商业街头设置开敞空间,并且通过校园入口广场连接起来。本工程主入口面向校前道路,教师周转房及学生公寓从北面进入,做到了各种人群的分流。这样设置入口的好处在于不让出入该建筑的人车流干扰周围的大环境。文化长廊建筑附近的室内篮球场也能很好的带入人流,并且能很好的吸纳人流。在总平面的总体规划中,在适宜的地点设置相应的效劳部门。在校园大门口布置有地面停车场。在空间组织上,利用建筑的不同布局方式,形成了商业空间的多样化,形成了院落空间,内街及室内空间。同时注重环境和主题建筑之间的相互渗透,注重文化长廊建筑空间和室外空间的融合、渗透、流动,加强了交往空间与环境的交流,打破传统住宅的立面壁垒,形成多视觉层次的人与环境的交流,借助建筑本身空间的凹凸而形成丰富的光与影的和谐。工程效果图〔二〕建筑设计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50352-2005;〔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93〔2002年版〕。〔3〕?住宅设计标准?GB50096-1999〔2003年版〕;〔4〕?住宅建筑标准?GB50368-2005;〔5〕?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0/5024-2002;〔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2、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在本着“以人为本〞和“适用、经济、美观〞的原那么,按照人的行为模式合理的安排各单元空间。户型设计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注重住宅建筑的舒适性、平安性、灵活性及多样性。本工程建筑中一二层为文化长廊配套用房,都以8.1米开间进行划分。配套用房的平面布置注重空间的变化,形成了院落空间以及内街,增加了空间流动性和穿透性,增强了室内外空间的交流。教师周转房和学生公寓位于文化长廊上部,减少文化长廊对师生休息场所的影响。室内篮球场位于校园内部,平面方正。一层为门厅及大厅,库房及更衣室位于负一层,运发动和观众流线互不交叉。3、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力求简洁大气,轻盈活泼,尽量使建筑具有整体感,强调建筑体块的组合和穿插。充分重视建筑凸窗、景观阳台以及建筑构件等细部设计,通过对细部结构的处理,使得整个建筑形象独特、轻盈,富于光影变化。教师周转房和学生宿舍通过立面采用转材质,与校园建筑相协调,以打造高品质的居住和文化长廊。建筑外部材料还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形成鲜明虚实比照玻璃良好的透光性不仅能大面积采光,更重要的是其透明的特性能把建筑内部的活动和建筑外部空间的活动融合为一体,以到达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室内篮球场采用上实下虚的处理手法,利用钢、玻璃、钢屋架结构,同时应用局部建筑形体的穿插及色彩变化表现建筑的现代形象,力求创造环境优美、建筑形体简洁的现代校园形象。4、剖面设计学生公寓和教师周转用房层高3m,层数为八层。文化长廊配套用房层高3.6至4.5,层数为二层。具体详见附件:工程总平面图工程总平面布置图〔三〕结构设计1、主要设计依据及资料现有的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2、工程设计标准设计基准期为50年;本工程属丙类建筑,建筑结构平安等级为二级;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第一组。3、根本设计参数(1)风、雪负载:根本风压荷载标准值0.40KN/m2〔按50年一遇风压〕;根本风压荷载标准值0.45KN/m2〔按100年一遇风压〕;根本雪压荷载标准值0.00KN/m2〔按100或50年一遇雪压〕。(2)恒载:以?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9-2001〕为根本依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再作调整。(3)活载:宿舍客厅、卧室、书房、餐厅、过道等:2.0KN/m2楼梯3.5KN/m2厨房、卫生间2.0KN/m2阳台2.5KN/m2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商铺3.5KN/m2(4)使用材料:1〕钢筋:Φ6—10为HPB235级钢;Φ12—25为HRB335级钢。主筋HRB335,箍筋HPB235板:冷轧带箍钢筋CRB550。2〕混凝土:墙、柱为C50-C25混凝土。梁、板:C35-C25混凝土;地下室外墙、底板:C3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0.6MPa。3〕柱、剪力墙:主轴压比0.7-0.9。4〕梁:主框架梁按300*600-400*1000,次梁250*500-300*700控制,住宅外边梁统一为200*600,阳台边梁150*400,卫生间及厨房小梁为150*550或150*300,其余梁高按实际,最小梁为200*300,悬臂梁为200*400-600。5〕板屋面板取120mm,过道板取120mm。4、结构体系(1)上部结构:1〕高层住宅:结构型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2〕多层住宅:结构型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2)根底设计根底暂定为桩基加承台,承台间由地基梁拉接,具体情况待工程地质勘察出来后定。〔四〕给排水设计1、设计范围(1)室内给排水(2)消防给水(3)本工程用地范围的室外给排水2、供水工程规划(1)水源本工程生活用水为市政自来水。本建筑分高、中、低三个区供水,并充分利用市政水压进行供水。(2)用水量标准根据?城市供水工程规划标准?并结合重庆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供水标准。用途最高日用水量小时变化系数使用时间居住用房250L/人.d2.8~2.324h商铺8.0L/m21.5~1.212h车库地面清洗2.0L/m21.08h绿化用水2.0L/m2.d1.08h浇洒道路用水2.5L/m2.d1.08h(3)管网布置小区内形成独立的供水环状管网,由主管-支管-入户管形成供水系统。(4)管材及管道埋深室内管道采用塑料排水管,室外管道采用双壁波纹管。管道埋深为地下1.2m。3、排水工程规划小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排水方式采用重力自流式排除。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中。4、生活污水规划(1)污水量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标准?,居住区污水量的折减系数取0.9。(2)污水管网布置形成独立的污水管网排水方式,由出户管-污水支管-污水干管形成排水体系,将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污水处理设置无能耗的污水装置处理污水,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4)污水管材及管道埋深污水管道采用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管道埋深为地下水2.1m。(5)雨水规划1)雨水量计算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标准?,暴雨强度公式采用重庆地区暴雨强度公式:Q=2882〔1+0.7751gp〕/〔t+12.8pm0.076〕0.77其中:设计重现期p按2年取;地面集水时间10分钟;综合径流系数取0.7;雨水量计算公式:Q=F.Ψ.q2)雨水管材及管道埋深雨水管道采用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管道埋深为地下1.4m。(6)消防给水1)消防用水量多层住宅: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5L/S;高层住宅: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地下车库喷淋用水量:30L/S;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15L/S。2)消防系统室外采用低压制,室外消防系统环路接入市政给水管网,并与泵房内的室外消火栓泵连接。室内采用加压消防给水系统:A、本工程设置集中消防水池――水泵房供室内消防给水;B、在本工程的电梯公寓内设消火栓系统;C、地下车库、会所、商铺等公建局部设置喷淋、消火栓系统。(7)其他卫生洁具采用节水型。政接口位置根据市政资料明确。〔五〕电力电讯设计1、设计范围从1路10KV电源进入文化长廊开始至各用电设备为止得上下压供配电系统〔包括消防供配电系统〕、电气管网、自动控制、照明〔包括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及防雷接地等。2、负荷计算根据?重庆地区住宅电气设计标准?DB50/T5003-1997和建设单位要求负荷计算标准为:1室户按3.5KW计算,2室户按4.5KW计算,3室户按5.5KW计算;管理值班室及商铺等按由空调设计,考虑60W/m2;车库考虑10W/m2;其计算结果如下:〔1T〕住宅系统:Pj=986KW,将功率因数补偿至0.92及以上,Sj=1052KVA;〔2T〕公用系统:Pj=554KW,将功率因数补偿至0.92及以上,Sj=602KVA;小区二级负荷〔包括消防负荷〕估算:Pj=200KW,其最大点击55KW。3、用电负荷估算本规划根据用电性质和规模,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电力负荷指标法:住宅用电负荷按75W/m2计,配套商业用电负荷按100W/m2计。用电性质建筑面积(m2)用电指标(w/m2)需用系数规划用点电荷(KW)居住用房50408750.62274.54公建配套14621000.8105.334、供电方式居住用房各单元及公建各单体建筑设置总配电箱,箱内总进线回路设置带漏电保护装置〔漏电电流300mA〕的断路器,同时设置过电压电涌保护装置。公建各层设置楼层配电箱,其照明、插座、空调分设不同配电回路,其中除空调电源插座回路外,其它电源插座回路设置30mA漏电保护装置。居住用房各层设置电表箱,其照明、插座、空调分设不同配电回路,其中除空调电源插座回路外,其它电源插座回路设置30mA漏电保护装置。居住用房各层设置电表箱,由电表箱每到每一住户的分路开关采用DP+N的自动开关,每户均设置用户终端配电箱。用户终端配电箱内照明、插座、空调、厨房分设不同配电回路,其中除空调电源插座回路外,其它电源插座回路设置30mA漏电保护装置。由变配电站引出至各单体建筑的供电干线采用树干式或放射式的方式,住宅各单元内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公建内总配电箱与楼层配电箱之间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居住用房和公建局部,凡要做二次装修的,其室内局部有二次装修时统一考虑。5、电信工程(1)规模预测指标:A、住宅:20对/户;B、公建:1对/100m2;C、公用:1对/250户。文化长廊内所有用户均使用重庆市电信局直拨线路。系统及宽带系统设计由各系统运营商承当,设计文化长廊内管线和单体建筑内管路的预留。(2)有线电视系统电视指标:1终端/户;用户电平要求:64+4dB。文化长廊内有线电视均接入当地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的分配分线系统设计由当地电视主管部门承当。设计文化长廊内管网和单体建筑内管得的预留。6、燃气设计(1)气源天然气由城市天然气管道供给。天然气供给压力为0.4MPa,文化长廊内管道呈枝状及环状相结合布置。(2)系统设计室外天然气管道采用树枝状系统。室外中压天然气经调压至低压后,经庭院天然气管道送至各个用气点使用,各个用气点均设置流量计单独计量。(3)管材室外天然气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或PE管,直接埋地敷设。无缝钢管采用沥青玻璃布防腐。〔六〕消防人防设计1、总体布局在总体布局方面,建筑的间距保证每幢楼周边有足够的防火间距,每幢楼保证有符合要求的补救面和消防车道。局部消防车道位于庭院绿地范围,其绿地敷设用专业消防嵌草砖,满足消防车通过时的荷载要求,同时保证了文化长廊环境的优美及完整性。2、结构防火该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建筑构件〔承重墙、非承重墙、柱梁、楼板和屋面板等〕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均到达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要求。结构柱、梁、板保护层厚度到达相应设计耐火等级要求。3、消防给水(1)用水量室外:30L/d(3h);室内:40L/s(3h);自动喷水:30L/s(1h)。(2)室外消防给水系统1〕给水采用生活和消防独立供水体制,进水管两条,管径为DN100mm。2〕管网呈环状形敷设,干管管径为DN100mm。(3)室内消防给水系统1〕室内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设置消火栓系统,并在会所、商业及地下车库设自动喷水系统。2〕在地下室设置独立的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水池。(4)化学消防1〕在会所、商业及地下车库、住宅各层设置手提式灭火器。2〕其余建筑根据其面积和耐火等级及功能配置一定数量的化学灭火器。5、防排烟设计(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地下车库均设排烟系统,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共用一套管道和风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采用从顶棚下突出的不小于0.5m的梁划分,排烟风机的排烟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小时计算确定。(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地下室均设排烟系统,排烟风机的排风量为:担负一个防火分区时,按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计算,但单台风机的最小排烟量不小于7200m3/h;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3)地下室所有排烟、送风风机均选用消防高温排烟风机,并设于机房内。(4)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以及消防电梯前均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6、消防电气本工程消防保护等级确定为一级。消防用电设备由变电所及发电机分别提供电源,发电机房设在地下车库内,报警系统另配UPS电源。7、人防设计本工程采取异地人防。〔七〕节能设计1、总平面节能尽量减少硬化〔混凝土、石板等〕地面,增加绿地和水域;建筑群的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2、建筑节能(1)总体布置建筑朝向尽量采用南北朝向;(2)建筑房间实现全明设计;套内主要厅室南北贯穿,穿堂风顺畅;(3)尽量减少建筑物外外表积,尽量使建筑的体型系数适宜;(4)选用合格的外窗尺寸和窗墙比,门窗洞口的开启位置有利于自然采光,也有利于自然通风;(5)单面采光房间的进深适当;(6)厨房和卫生间排风口的设置,防止强风时的倒灌和油烟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7)屋面、外墙尽可能外表采用浅色处理;(8)建筑物外围护墙采用保温砂浆砌体,门窗采用塑钢窗,屋顶采用挤塑泡沫板保温隔热构造。3、设备节能给排水、电气设计选用节能型设备实现运行节能。〔八〕环保规划1、工程概况本工程属于民用建筑,没有工业污染源及污染物,其对环境有可产生影响的是生活设施噪声和生活污水。按照有关标准分别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2、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厨房、浴厕。生活污水最终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到达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排放水质标准:SS<30rag/L,CODcr<100mg/L,BOD5≤30mg/L,NH3-N<15mg/L,油20mg/L。3、废气处理厨房油烟和卫生间排气均采用变压式排烟道高空排放,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采用消声设施。4、垃圾收集垃圾收集处理方式为袋装垃圾临时集中,专人定时收集至垃圾收集站。由专人负责进行垃圾分类,有机垃圾进行生化处理,无机垃圾回收利用。5、噪声处理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根底采用隔震处理,管道与设备接口采用轻接口,并根据需要安装消声装置。管道支架采用单性支吊架。6、绿化设计文化长廊景观以绿化为主,设计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住户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空间,充分表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九〕防灾减灾1、总体设计场地总体地势较高,四周自然状况无洪水侵蚀可能。基地周边无存在平安隐患的加油站、加气站等。2、建筑防火减灾按照建筑消防设计标准3、地质灾害防治竖向设计时将易塌方的破碎山体去除,并合理组织地表排水,以减少滑坡等地质灾害。4、抗震防治本工程所在地地震烈度按6级设防进行相关设计。5、电气平安按标准对各建筑设置防雷设施。6、交通平安文化长廊虽东临高速路,但由于封闭,无交通隐患。北靠宽阔的城市干道三环路,由于有道路绿化隔离带,并通过红绿灯组织人流车辆交通,大大减少了本文化长廊的交通平安的影响。第七章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一、环境保护〔一〕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623—90〕〔二〕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区域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较好。根据云阳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该区域环境空气中NO2、SO2、PM10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噪声监测点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4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梅江河断面各监测因子均未超标,水质能满足Ⅲ类水域水质标准,水质现状较好。〔三〕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环境空气:由于燃油动力机械为间断作业,使用数量不大,仅对施工区域近距离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短期的不利影响。施工人员生活燃料使用清洁能源或液化气,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切实控制施工扬尘污染。2、声环境:施工噪声对工程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易出现噪声超标。施工期应采用较先进、噪声较低的施工设备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防止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施工单位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机械设备的摆放位置,尽量防止出现施工噪声扰民问题。3、地表水环境:施工场区应设隔油、沉砂池,施工期产生的废水经沉砂后达标排放或回用,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在施工期工地会有一定量的生活废水,施工人员利用附近公厕,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使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施工方有责任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使这些问题不对区域环境造成影响,使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4、固体废弃物:场地现已根本平整,仅局部去高填低,土方根本持平,无弃方。管沟开挖后及时安装管道以将泥土回填到位,对建筑弃渣收集至指定渣场处置,不能随意堆放、倾倒。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得乱倒,必须集中收集后送往指定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废渣经以上方法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很小。5、水土流失:工程场地开挖时易造成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应合理安排工期,地表开挖尽量防止暴雨季节,根据施工方案,预先修建沉砂池、排水沟等,对于长时间裸露的开挖面,遇雨时应用塑料布覆盖,减轻降雨的冲刷,施工完成后应尽快进行路面硬化和绿化工作,把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限度。6、交通影响分析:施工期大量工程车辆进出施工场地,会加大该地区的交通压力,容易形成交通堵塞,并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施工方应合理规划车辆进出路线,安排专人指挥交通,以防止交通阻塞和噪声污染,车辆上路前必须将泥土清理干净,严禁车轮带泥土上路和超高、超载运输。〔四〕营运期的环境影响1、废气:工程工程投入使用后,对大气的污染主要为餐饮及住宅厨房油烟、备用柴油发电机的废气、生化处理池产生的臭气和汽车尾气。各住户均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排放废气中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住宅楼油烟经排气道高空排放,对环境影响小;餐饮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由专用排气道高空排放,对环境影响小;备用柴油发电机由于使用时间短,排放废气量少,经排放管道至竖井高空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甚微;生化处理池产生的臭气经专用管道接入就近楼顶排放,对环境影响很小;车库中尾气排放量少,经机械排风系统由专用管道至竖井高空排放,对环境影响甚微。2、废水: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营业性餐饮污水需经隔油、生化处理达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文化长廊各种污水经市政管道最终聚集到云阳县污水处理厂处理。3、噪声: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对噪声值较高的局部设备,采取了极为严格的防治措施,主要噪声设备,如备用柴油发电机、泵、风机等,均置于地下层设备用房内,且采取较为严格的隔声、减震等措施。故正常情况下,对外部声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临街居民楼,建筑设计中将主要房间门、窗朝向文化长廊内一侧,临街一侧只做厨房、卫生间等次要房间。4、固体废弃物:文化长廊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化,每日由专人到居民区收集后运至专门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不危害环境。〔五〕环境影响评价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极大地减少道路施工期间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尽力使这种影响短暂,随着工程竣工立即消失。本工程交通顺畅,效劳水平高,且管理完善,将大大地减少噪声、废气、交通振动的污染。总体上,本工程道路运营期间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二、节能措施〔一〕设计依据①?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GB50176-93;②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③?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5024-2002;④?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⑤?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二〕建筑节能1、总平面节能设计中尽量减少硬化〔混凝土、石板等〕地面,增加绿地和水域;建筑群的布置疏密有间,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建筑物的平面尽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