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8/128目录1概述 51.1项目背景 51.2设计依据及采纳技术标准、规范 71.2.1设计依据 71.2.2采纳技术标准、规范 81.3方案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91.4初设审查专家要紧意见的执行情况 112工程建设条件 112.1建设区域自然条件 112.2建设场地地形地质条件 122.2.1地形地貌 122.2.2地质构造 142.2.3地层岩性 142.2.4水文地质条件 162.2.5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效应评价 182.2.6分段地质评价 182.2.7结论及建议 342.3工程建设条件 353交通量预测与分析 363.1预测思路 363.2预测依据 373.3预测范围与年限 383.3.1预测范围 383.3.2预测年限 383.4交通阻碍区域分析 383.4.1项目交通功能定位 383.4.2新建道路交通分析 393.5交通预测 423.5.1现状交通特征分析 423.5.2机动车的进展预测 423.5.3经济进展预测 433.5.4交通量预测模型 453.5.5远景交通量预测 463.6车道建设规模分析 494设计原则和技术指标 514.1设计原则 514.2技术指标 515道路工程 525.1平面设计 525.3横断面设计 555.4路基设计 565.4.1路基设计原则 565.4.2路基压实度设计 565.4.3路基边坡设计 585.4.4专门路基设计 595.5路面设计 605.6土石方平衡 605.7人行道路面结构 605.8路拱及横坡 615.9人行过街系统及公交车站 615.10道路附属设施 615.10.1路缘石、路边石和花带石 615.10.2防撞护栏 625.10.3人行道栏杆及防护网 625.10.4截排水沟 635.11刘家嘴立交 635.11.1立交选型原则 635.11.2匝道横断面设计 645.11.3刘家嘴立交方案 646桥梁、地道工程 676.1概况 676.2技术标准 686.2.1标准桥面宽度 686.2.2设计荷载 686.3要紧材料 686.3.1混凝土 686.3.2一般钢筋 686.3.3预应力钢材 696.3.4预应力锚具及管道 696.4桥型及一般构造 696.4.1马源溪桥 696.4.2刘家嘴立交地通道 717排水工程设计讲明 737.1设计依据 737.1.1设计合同依据 737.1.2设计规范、标准 737.2工程概况 747.2.1工程概况 747.2.2设计范围 747.3设计原则 747.4排水工程设计讲明 757.4.1片区排水现状及设计概要 757.4.2设计标准及差不多参数 767.4.3雨水系统 787.4.4污水系统 827.4.5管材、基础及接口 857.4.6检查井、跌水井及其它构筑物 867.4.7涵洞工艺讲明 888照明工程 898.1设计依据 898.2工程概况 898.3设计范围和内容: 908.4照明供电系统设计 908.5道路照明系统设计 918.6下穿道照明系统设计 928.7管线敷设 938.8节能措施: 948.9安全接地系统 949交通工程 959.1采纳技术标准、规范 959.2交通标志 969.3交通标线 1009.4交通设施设置注意事项 10010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0111要紧工程数量 10211.1道路工程 10211.2排水工程 10411.3桥梁工程 10611.4照明工程 10611.5交通工程 1071概述1.1项目背景1.1.1工程背景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也是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后中国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范围包含北部新区全境,另外3个部分分不是江北区的大佛寺大桥以东,寸滩、鱼嘴、复盛等地;渝北部分包括两路组团、龙兴镇、石船镇、木耳镇、古路镇和悦来街道;北碚则包括蔡家组团、水土和复兴镇。水土功能区位于整个两江新区的西北部,东南紧临核心区,南与蔡家片区隔江相望,东接木耳功能区。图1-1两江新区功能分区图2010年8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正式授牌成立,它是两江新区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规划区区域面积约118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面积79平方公里,空间进展容量巨大。园区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IT电子信息以及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可能到2020年,园区工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园区建设的提速,需加快园区内骨架型路网形成,水土片区呈“五横”“四纵”骨架路网结构,方正大道为“四纵”骨架路网结构之一,方正大道延伸段道路起于水土镇刘家嘴,接已建成的方正大道终点,终点止于两江新区区界。它的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水土区域的路网结构,对水土园区的产业布局、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缓解和改善区域交通压力、完善快速路网结构,受业主托付,我公司对方正大道延伸段工程了进行方案设计。2011年3月15日,市规划局市政处在局316会议室主持召开了两江新区水土片区方正大道延伸段、万兴路方案评审会,而后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设计。2011年6月9日,两江新区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方正大道延伸段初设审查会,会后依照专家意见,对原1.1.2方正大道位于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心,南接绕城高速,向北贯穿大兴路,万兴路、天府至木耳规划快速路,往北终止于三环高速,是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对外的交通干道,沿线串联水土、复兴和静观三个镇。它的建设将迅速形成南北向的出行通道,串联一期启动区域,与现状外环高速构成十字骨架路网结构,辐射贯穿整个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是水复片区骨架路网的中轴线,应具备最大的交通集散和服务功能。本次初步设计范围起于水土镇刘家嘴,接已建成的方正大道终点,桩号K4+580,坐标X-97833.368,Y-60595.857,向北延伸与万兴路相交,形成刘家嘴立交,向北跨越马源溪,形成马源溪桥,通过斑竹林、莲花石、潘家湾、兴隆湾,绕过挑灯垭高地,终点止于两江新区区界,桩号K9+325.080,坐标X-102112.365,Y-62492.382。道路主线全长约4.745Km,规划为都市主干路Ⅰ级,设计车速60km/h,标准路幅宽度为44m,双向六车道。全线要紧构筑物包括:刘家嘴立交,马源溪桥桥长42m。本次初步设计共分七册,分不为《初步设计讲明》、《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工程概算》,本册为第一册《初步设计讲明》。1.2设计依据及采纳技术标准、规范1.2.1设计依据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托付书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域概念性规划道路沿线1:500带状地形图重庆两江新区方正大道延伸段工程方案设计方正大道延伸段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横一路西段施工图方正大道施工图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1.2.2采纳技术标准、规范⊙《都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都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都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都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都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都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都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都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都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都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1.3方案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2011年3月15日,市规划局市政处在局316会议室主持召开了两江新区水土片区方正大道延伸段、万兴路方案评审查,方案审查意见:1、关于道路如何穿挑灯垭台地,是采纳绕线方案依旧隧道方案结合远期用地规划及路网进一步深入论证。2、结合土石方平衡、场地标高设计,优化道路纵断面设计。3、合理布置穿越道路的涵洞、相交规划道路等通道,完善人行过街通道(含立交范围)、预留横穿道路的管网走廊。4、做好环境及景观设计,尽量减少或幸免设置挡墙。执行情况如下:(1)通过方案深入比选,并多次与规划部门沟通,并结合可研的审查意见,采纳绕线方式翻过挑灯垭台地。另外,在立交设计里补充了交通流量分析。(2)已在原方案设计基础上优化了纵断面设计力求填挖平衡,,工程全线挖方约115.9万方,填方约119.5万方(含换填清淤),缺方3.6万方(原方案为42.99万方)。(3)方正大道延伸段与万兴路交叉处采纳了立交工程,中间设置平交灯控路口;另外方正大道保留了与三条规划道路的平面交叉口,预留横穿道路的管网走廊。(4)在条件同意下,尽量考虑采纳放坡处理,减少或幸免设置挡墙。1.4初设审查专家要紧意见的执行情况1、道路纵坡设计部分路段坡长超标(4%纵坡段,坡长1296米超过1000米)应进行调整;执行情况:已修改,增设变坡点,该段纵坡分成三段,分不为4.5%长380米,2.5%长320米,4.5%长594米。2、应补充刘家嘴立交交通流量流向分析图讲,以证明推举立交方案的合理性;执行情况:已补充。3、应补充马源溪桥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并进行必要的行洪论证;执行情况:依照对现场周边居民的走访调查,桥梁的设计标高高于近50年的洪水位标高,现在业主托付单位正在对马源溪进行防洪评估,下时期补充该部分资料。2工程建设条件2.1建设区域自然条件两江新区水土工业园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陆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中,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操纵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和气、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8℃全年平均降水量1067.8毫米,其中2~4月春季平均降水217.5毫米,5~7月夏季454.5毫米,8~10月秋季358.9毫米,11~1月冬季86.9毫米,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3%,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8%。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刻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刻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刻20小时。春天为纯东南风,风力一般1~2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向不稳定,往往夹着雷暴,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8级,伏天午时多南风,一般1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5级。冬春季节多为高积云和层积云,云积稳定,终日笼罩,不见天日。夏季多为积雨云和雷雨云,云层变化大,分布不均,积散较快。秋天多为云朵,移动缓慢,显得秋高气爽。2.2建设场地地形地质条件2.2.1地形地貌拟建方正大道北延伸段K4+960~K9+325自现有方正大道北端点起向北东延伸,方向NE17~39°,沿线位于中梁山山脉东侧,要紧为丘陵地貌,局部为河谷阶地地貌,以斜坡地形为主,依照地形特征的不同,对沿线地形地貌差不多特征分六段进行描述:1)、里程K4+960~K5+820段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274~310.4m,高差达36.4m,地形坡角3~48°,一般坡角7~27°,属较陡地段,坡顶一般为巨厚层状砂岩形成悬崖,斜坡及低洼处一般为泥岩。2)、里程K5+820~K6+180地形相对较平缓,地形坡角一般5~10°,道路横向高差不大,其中里程K5+980~K6+020段跨越会龙河,河床宽约10m,水深约0.6m,河床纵坡降约4.9‰。3)、里程K6+180~K7+180地势较高,沿线地面高程310~327.4m,为巨厚层砂岩形成的斜坡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大体一致,约100~130°,坡角6~25°。4)、里程K7+180~K7+540地形较平缓,坡角2~4°,为田地。5)、里程K7+540~K7+780地势较高,沿线地面高程314.7~327.0m,为巨厚层砂岩形成的斜坡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大体一致,约90~135°,坡角10~15°。6)、里程K7+780~K9+325要紧为田地,地形较为平缓,坡角3~8°。综上所述,拟建区要紧为丘陵地貌,以斜坡地形为主,部分路段地形起伏较大,高差较大,随着建设工程的起动,沿线及周边地形立即变化,微地貌较多,拟建区地形地貌中等复杂。2.2.2地质构造方正大道北延伸段拟建区位于观音峡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未见断层及次级褶皱,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产状108~125°∠7~15°,层面结合程度差。据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拟建区岩体中见两组构造裂隙:裂隙1产状为214~220°∠78~85°,呈闭合状,延伸2~4m,间距1~3m,结合差;裂隙2产状为285~304°∠80°,微张~闭合,无充填,延伸1~3m,间距1-1.5m,结合差。岩层层面和两组构造裂隙均未见泥化夹层分布,结构面较平直,均属硬性结构面。2.2.3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揭露,方正大道北延伸段拟建区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杂填土及砌筑物、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粉土质砂、崩坡积层(Q4col+dl)碎块石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土、粉质粘土,及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杂填土及砌筑物该土层仅局部少量分布,要紧分布在线路通过的民房建筑一带,多为修建房屋时的弃土、弃渣及人工砌筑的条石等,物质差异性较大,结构松散~稍密,堆积年限约5~15年不等,厚1.50(ZY100)~1.70m(ZY123)。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粉土质砂粉质粘土呈褐紫红色,可~塑状,土芯切面光滑度一般,手拍切面无水印,由于一般含有粉粒物质,粘性一般,搓成细长土条较难,土芯干后不易击碎散,可塑,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要紧分布于基岩以泥岩为主的原始地形斜坡、沟谷地带,厚0.60(ZY2)~9.90m(ZY14)。粉土质砂呈黄褐色、褐黄色,稍湿,结构松散~稍密,一般为耕植土,含有植物根系,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及云母等,要紧分布在砂岩大面积出露的斜坡上,多为砂岩风化后的残留物,厚度0.50(ZY195)~2.50m(ZY159)。3)、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ol+dl)碎块石土要紧分布在:里程K5+680~K5+800东侧斜坡至黑水滩河谷一带,里程K7+180~K7+540线路通过一带,里程K7+780~K7+860线路通过一带。物质成份为碎块石夹粘性土、粉土质砂,碎块石母岩以砂岩为主,少量为泥岩,直径4~55cm,含量55~70%,细粒成份为粉质粘土、粉砂等,厚度1.5(ZY184)~9.3m(ZY169)。4)、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呈黄褐色,褐黄色,可~软塑状,土芯切面较粗糙,手拍切面无水印,因含有一定粉粒物质,难以搓成细长土条。粉土呈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手拍切面有水印,不易搓成土条,土芯干后易被捏碎,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要紧分布于黑水滩河两岸,属河床冲积物,厚1.70(ZY78)-3.90m(ZY83)。5)、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层(J2s):泥岩:紫红色,要紧成分为粘土矿物,含砂质,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芯破裂,呈碎块、短柱状,部分地段顶部岩芯已风化成土状,岩芯失水自动崩解成碎块,岩质极软,岩体完整性差,强风化带厚0.40(ZY82)~9.70m(ZY164);中风化带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部分呈短柱状,锤击声稍哑,略有回弹,轻微震手,岩质软,岩体完整性较好。据地面测绘和钻探揭露,泥岩与砂岩在拟建区互层产出。砂岩:褐黄色,褐灰色,青灰色,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细-中粒结构,泥质胶结,厚层~巨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芯较破裂,呈短柱状、碎块,或因机械破裂呈砂粒状,岩质软,岩体完整性差,强风化带厚0.40(ZY136)~9.80m(ZY48);中风化带岩芯一般呈柱状-长柱状,锤击声较清脆,具回弹,震手,岩质较软,岩体完整性较好。2.2.4水文地质条件拟建道路沿线为丘陵地貌,地表水体总体上不发育,农田大部干涸,仅少部分农田及鱼塘、冲沟有积水,地表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通过斜坡面流的形式排入低洼地带的水田。在里程K5+995处黑水滩河由西向东流经工程区,河水面宽约11m,水深约1.50m,最终注入嘉陵江,属嘉陵江水系。钻孔施工结束后,提干孔内施工残余水,于第12~24小时后进行恢复水位观测,结果表明,地势低洼处存在地下水,地势较高处均未见恢复水位,形成“干孔”。拟建区地下水要紧为松散介质孔隙水和基岩(红层)裂隙水,松散介质孔隙水要紧为土层中的水,场地粉土质砂厚度薄,赋水能力差;场地粉质粘土及粉土属相对隔水层。基岩(红层)裂隙水要紧为砂岩裂隙层间水,但大面积的砂岩分布地带地势均较高,且砂岩裂隙不发育,张开度差,赋水能力较差。因此,场地总体上地下水储存条件较差,地下水水量较贫乏。本次勘察在黑水滩河及鱼塘中各取1组地表水进行水质简分析,并在钻孔中取2组地下水进行水质简分析,成果见表3。水质分析结果表明:HCO3-含量最低为3.461mmol/L,均大于1mmol/L,对砼无溶蚀性侵蚀;PH值为6.04~7.09,大于6,无酸性侵蚀;水样中侵蚀性CO2含量在1.44mg/L以上,水体对砼无碳酸盐侵蚀;黑水滩河所取水样中SO42-的含量为323.77mg/L,对砼具弱腐蚀性;其余水样SO42-的含量均小于300mg/L,对砼具微腐蚀性;水样中Mg2+的最大含量为33.17mg/L,对砼结构无腐蚀性;水样中Cl-的含量最大为40.63mg/L,小于100mg/L,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轻微。综上所述,除黑水滩河河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外,其余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为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亦为微腐蚀性。黑水滩河河水对砼有弱腐蚀性,推测是其上游约2km药王观的几家小型工厂将污水排入黑水滩河所致。2.2.5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效应评价据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工程区及附近地段未发觉滑坡、倒塌、泥石流、断层破裂带、地下洞穴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地形稳定。依照北碚地区经验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粉质粘土、粉土、粉土质砂Vs=150m/s,为中软土;碎块石土Vs=260m/s,为中硬土;强风化砂泥岩Vs=800m/s,为坚硬土;中风化砂泥岩Vs=1500m/s,为坚硬土。分段的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类不详见“路基工程地质评价与工程措施建议”一节,分段抗震地段分不为不利地段、一般地段、有利地段,场地类不分不为Ⅰ类、Ⅱ类。依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差不多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值Ⅰ类场地为0.25s、Ⅱ类场地为0.35s。2.2.6分段地质评价2.2.6.1一般路基设计路面高程与现状地面高程相近,二者相差不足2m,无大规模的挖填方量,无较为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方正大道北延伸段K4+960~K9+300段仅有1段一般路基,其要紧特征和工程地质评价与工程措施建议如下:里程K6+020~K6+080路段(代表性横断面27)路基岩性由粉质粘土、粉土及强风化泥岩组成,按设计路面高程整平后,挖填高度均较矮,原始地面及基岩面均较缓,挖填边坡整体稳定。建议对本路段挖填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回填土取1:1.50、粉质粘土、粉土取1:1.25、强风化泥岩取1:1.00,坡面宜封闭;建议对本路段填方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且应作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2.2.6.2填方路段设计路面高程高于现状地面高程2m以上,要紧存在路堤沿基岩面或现状地面的滑动破坏问题(即路堤整体稳定性问题),以及填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方正大道北延伸段K4+960~K9+300段要紧有6段填方路堤,其分段要紧特征和工程地质评价与工程措施建议如下:(1)K4+994~K5+220路段较厚的覆盖层分布于沟谷底部,沟谷及斜坡岩土体现状均处于稳定状态。本路段路基岩性为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建议对路基素填土,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建议对填方路堤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取1:1.50,当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m时,应分阶放坡,阶宽以2m为宜,台阶下部放坡坡率值取1:1.75,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2)K5+345~K5+500路段本路段部分为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厚度不大(厚0.70~2.70m),部分基岩裸露,地基岩性要紧为强风化砂岩、强风化泥岩及中风化砂岩、中风化泥岩,岩土体现状稳定。建议对路基素填土,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建议对填方路堤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取1:1.50,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3)K5+980~K6+020路段,拟设桥位地层岩性为:粉质粘土、粉土、强、中风化泥岩、砂岩,覆盖层厚度1.50~3.90m。岩土界面倾角平缓,现状稳定。中风化基岩埋深不大,建议桥台、桥墩均采纳中风化泥岩或砂岩作基础持力层,桥台采纳明挖扩展浅基础,桥墩采纳人工挖孔桩基础。(4)K7+165~K7+560路段地层岩性为:粉质粘土、粉土质砂、碎块石土及强中风化泥岩、砂岩。建议对路基素填土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建议对填方路堤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取1:1.50,当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m时,应分阶放坡,阶宽以2m为宜,台阶下部放坡坡率值取1:1.75,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5)K7+790~K7+890路段沿线地层岩性为:粉质粘土、碎块石土、强风化及中风化砂岩,岩土界面倾角平缓,岩土体现状稳定。路基岩岩性为:粉质粘土、碎块石土及强风化砂岩。建议对路基素填土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建议对填方路堤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取1:1.50,当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m时,应分阶放坡,阶宽以2m为宜,台阶下部放坡坡率值取1:1.75,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6)K9+245~K9+325路段建议对路基素填土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建议对填方路堤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取1:1.50,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2.2.6.3挖方路段设计路面高程低于一侧现状地面高程2m以上将形成挖方边坡;设计路面高程低于两侧现状地面高程2m以上将形成路堑,挖方边坡或路堑要紧存在边坡稳定性问题,方正大道北延伸段K4+960~K9+300段要紧有11段挖方边坡及路堑,其分段要紧特征和工程地质评价与工程措施建议如下:(1)K4+960~K4+994路段设计标高为300.00~299.50m,挖方高度为2.70~12.25m,形成挖方路堑,本路段路基岩性要紧为中风化泥岩。建议对本路段左侧土质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粉质粘土取1:1.25,作好地表排水系统;右侧边坡上部强风化段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取1:1,并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2)K5+500~K5+680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为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及中风化砂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两侧边坡均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粉质粘土取1:1.25、强风化泥岩、砂岩取1:1.00、中风化泥岩取1:1.75,中风化砂岩取1:0.50,并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3)K5+820~K5+980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为强风化泥岩及中风化砂岩、泥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两侧边坡均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粉质粘土取1:1.50、强风化基岩取1:1.00,中风化泥岩取1:0.75,中风化砂岩取1:0.5,边坡高度大于8m时建议分阶放坡,阶面宽2m为宜,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4)K6+080~K6+160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要紧为中风化泥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左右侧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粉质粘土取1:1.25、强风化基岩取1:1.00、中风化泥岩取1:0.75,中风化砂岩取1:0.50,边坡高度大于8m时建议分阶放坡,阶面宽2m为宜,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5)K6+240~K6+500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要紧为中风化泥岩,局部为中风化泥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左、右侧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基岩取1:1.00、中风化泥岩取1:0.75,中风化砂岩取1:0.50,边坡高度大于8m时建议分阶放坡,阶面宽2m为宜,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6)K6+570~K7+165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为中风化砂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左、右侧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基岩取1:1.00、中风化砂岩取1:0.50,边坡高度大于8m时建议分阶放坡,阶面宽2m为宜,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7)K7+560~K7+710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为中风化砂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左、右侧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基岩取1:1.00、中风化砂岩取1:0.50,并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8)K7+980~K8+185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为中风化砂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左、右侧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基岩取1:1.00、中风化砂岩取1:0.50,边坡高度大于8m时建议分阶放坡,阶面宽2m为宜,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9)K8+270~K8+610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为中风化砂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左、右侧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基岩取1:1.00、中风化砂岩取1:0.50,中风化泥岩取1:0.75,边坡高度大于8m时建议分阶放坡,阶面宽2m为宜,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10)K8+610~K8+700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为中风化砂岩、中风化泥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左、右侧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基岩取1:1.00、中风化砂岩取1:0.50,中风化泥岩取1:0.75,边坡高度大于8m时建议分阶放坡,阶面宽2m为宜,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11)K8+700~K9+245路段本路段地基岩性为要紧为中风化砂岩、中风化泥岩,部分路段为强风化砂岩。本路段的修建,是为带动地块开发,边坡处理优先考虑临时性放坡,建议对本路段左、右侧边坡采取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基岩取1:1.00、中风化砂岩取1:0.50,中风化泥岩取1:0.75,边坡高度大于8m时建议分阶放坡,阶面宽2m为宜,清除坡面突出岩块、保持坡型,坡面宜封闭,作好地表排水系统。2.2.6.4半填半挖路段设计路面高程低于一侧现状地面高程2m以上将形成挖方边坡,设计路面高程高于一侧现状地面高程2m以上,需修建填方路堤;近一半为挖方边坡、一半为填方边坡形成半挖半填路基。半挖半填路基要紧存在边坡稳定性及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方正大道北延伸段K4+960~K9+300段要紧有7段半挖半填路基,其分段要紧特征和工程地质评价与工程措施建议如下:(1)K5+220~K5+345路段路基岩性由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组成。建议对本路段左侧填方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且应作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采纳1:1.5的坡率值对回填路堤进行放坡,高度大于8m应分阶放坡,台阶宽度以2m为宜,台阶以下的放坡坡率值建议为1:1.75。建议对本路段右侧挖方边坡采取放坡开挖,放坡坡率值:强风化岩体取1:1.00、中风化泥岩取1:0.75,坡面宜封闭。(2)K5+680~K5+820路段路基岩性由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组成。建议对本路段左侧挖方边坡采取放坡开挖,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岩体取1:1.00、中风化泥岩取1:0.75,坡面宜封闭。(3)K6+160~K6+240路段路基岩性为粉质粘土、粉土及中风化砂岩。建议对本路段左侧填方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且应作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对路堤边坡采取放坡措施,放坡坡率值取1:1.5,由于路堤外侧临近黑水滩河,为防止河水的侵蚀阻碍,建议放坡坡脚设置矮挡墙防护,基础形式采纳条基,持力层选择中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差不多容许值取3000kPa,摩擦系数取0.6。建议对本路段右侧挖方边坡采取放坡开挖,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岩体取1:1.00、中风化砂岩取1:0.50,坡面宜封闭。(4)K6+500~K6+570路段(代表性横断面35)路基岩性为粉土质砂、中风化砂岩。建议对左侧挖方边坡采取放坡开挖,放坡坡率值:土层取1:1.25,强风化岩体取1:1.00、中风化砂岩取1:0.50,坡面宜封闭。建议对右侧填方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且应作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对路堤边坡以1:1.5的坡率值放坡,由于填方部位为田地,表层土层较松软,含水量大,施工时应先清除表层浮土再进行回填。(5)K7+710~K7+790路段路基岩性为中风化砂岩。建议对左侧挖方边坡采取放坡开挖,放坡坡率值:中风化砂岩取1:0.50,坡面宜封闭。建议对右侧填方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且应作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对路堤边坡以1:1.5的坡率值放坡。(6)K7+890~K7+980路段路基岩性为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局部为粉土质砂。建议对左侧挖方边坡采取放坡开挖,放坡坡率值:强风化砂岩取1:1,中风化砂岩取1:0.50,坡面宜封闭。建议对右侧填方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且应作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对路堤边坡以1:1.5的坡率值放坡。(7)K8+185~K8+270路段路基岩性为粉土质砂、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建议对左侧挖方边坡采取放坡开挖,放坡坡率值:中风化砂岩取1:0.50,坡面宜封闭。建议对右侧填方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且应作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对路堤边坡以1:1.5的坡率值放坡。2.2.6.5路基综合评价涉及的挖方段均应采取放坡开挖、坡面宜封闭;填方段均应放坡处理,部分路段宜修建路肩挡墙,建议对填方段进行分层(30~50cm为宜)回填、逐层夯实,夯实后的素填土压实度不应小于94%,并应确保路面设计标高以下经压实处理后的路基素填土有足够厚度(满足变形要求),且应作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半挖半填路基应注意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地面开裂问题;较陡的原始地面及基岩面应设成分阶平台,以增强抗滑能力,路基回填土应严格操纵回填质量,严禁乱挖乱填。2.2.7结论及建议(1)、方正大道北延伸段K4+960~K9+325拟建区属丘陵斜坡、沟谷、河流阶地地貌,以斜坡地形为主,沿线地形高低起伏,变化较大,地形地貌中等复杂。构造上位于观音峡背斜东翼,岩层产状108~125°∠7~15°,工程区岩体中见两组构造裂隙,岩层层面和两组构造裂隙均未见泥化夹层分布,结构面结合差,均属硬性结构面。工程区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杂填土及砌筑物、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及粉土质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及粉土、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ol+dl)碎块石土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据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本工程区及附近地段未发觉滑坡、倒塌、泥石流、断层破裂带、地下洞穴等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区属稳定区域。(2)、工程区场地、地基稳定,适宜方正大道北延伸段K4+960~K9+325道路工程建设。(3)、道路所须填方,可选用本工程挖方土石以及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土石方工程的弃石。(4)、加强施工验槽工作。2.3工程建设条件园区南侧有绕城高速,还有以建成的方正大道和大兴路,还有碚金公路,以及专门多低等级公路,交通条件比较便利。区域内差不多形成电力网,在道路沿线有现状高压电力架空线及其他10KV及以下低压架空线。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方正大道延伸段道路工程起于万兴路,与万兴路形成刘家嘴立交,向北延伸,上跨马源溪河,翻过挑灯垭台地,终点两江新区区界。整个规划区内自然水系和冲沟比较丰富,马源溪河在K6+000处自西向东流过。整个区域内没有成系统的雨水管网,拟建道路沿线地表水体要紧表现为农田、鱼塘、和小溪沟。整个场地的雨水差不多差不多上沿自然地形排放,汇入竹溪河,最终排入到嘉陵江。道路沿线现状无工业企业,设计道路范围内居民户较少,片区内污水均散排至自然水体。设计道路属于竹溪河流域,本次设计范围内的道路涉及沿线共有两处自然河沟。方正大道为现状道路,万兴路为已设计道路,上述三条道路均有相对完善的道路雨污水管道系统。终点相接的四纵线目前处于方案报批时期。道路建筑范围内有零散的村镇,要紧建筑物为农房。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周围地区解决,运距5km之内,石料要紧有砂岩、石灰岩,石质坚硬、强度高。重庆长江沿线细砂、特细砂及混合砂均可使用,运输方便。重庆有全国较闻名的大型钢铁厂和大型水泥厂,钢材、水泥均可就地购买,且价格较低,但木材需从市内其它地点或外地运入,价格较高。国内沥青和国外沥青均可从重庆市场购买。工程用水可直接利用马源溪河水。3交通量预测与分析3.1预测思路利用科学的交通治理模式,在加快片区道路交通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其都市路网的建设,形成路网完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预测算法采纳经典的四时期预测方法,即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及交通量分配四时期模型。出行生成要紧依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进展前景来计算;而后三时期将各类交通网络整合起来考虑,通过自动迭代运算来完成交通预测的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交通量分配等运算。模型框架如图3-1所示。图3-1交通模型框架图3.2预测依据1、《重庆市都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3、《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调查报告》(2007年,2008年);4、《交通工程手册》(1998年5月);5、《都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都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7、《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美国交通研究委员会;8、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3.3预测范围与年限3.3.1预测范围直接阻碍区域为水土片区道路路网;间接阻碍区为周边其它区域:北碚区、渝北区。3.3.2预测年限方正大道延伸段为都市主干道,依据《都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要求,设计年限应为20年,可能2012年建成通车,因此将交通预测目标年定为2031年。特征年为2012年、2022年、2027年及2032年。3.4交通阻碍区域分析3.4.1项目交通功能定位方正大道位于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心,南接绕城高速,向北贯穿大兴路,万兴路、天府至木耳规划快速路,往北终止于三环高速,是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对外的交通干道,沿线串联水土、复兴和静观三个镇。它的建设将迅速形成南北向的出行通道,串联一期启动区域,与现状外环高速构成十字骨架路网结构,辐射贯穿整个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是水复片区骨架路网的中轴线,应具备最大的交通集散和服务功能,该片区对外联系要紧通道:纵向:方正大道、悦复大道、四纵线横向:天府至木耳规划快速路、万兴路该片区对内联系要紧通纵向:碚金路、各条规划的纵向主次干道横向:横一路、大兴路、绕城高速及各条规划的横向主次干道3.4.2新建道路交通分析近期新建项目包括“四纵五横”,“四纵”包括:碚金路、方正大道、悦复路、四纵线;“五横”为:万天府至木耳规划快速路、万兴路、大兴路、横一路、绕城高速。“四纵”:(一)碚金路碚金路是水复片区最西侧的一条都市主干道,道路呈南北走向,是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重要的骨架型道路,南北向重要的联系通道。(二)方正大道方正大道延伸段为都市主干道Ⅰ级,南接已建成的方正大道,是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重要的骨架型道路,呈南北走向,是该基地东西向重要的联系通道。方正大道位于位于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交通中轴线,南接外环高速,向北贯穿大兴路,万兴路、天府至木耳规划快速路,是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对外的交通干道,沿线串联水土、复兴和静观三个镇。其得天独厚的线位优势及在都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三)悦复大道悦复大道为都市主干道,位于两江新区水土工业园的中部。道路呈南北走向,起点接悦来会展中心会展大道,止于天府至木耳规划快速路。要紧为区域内对外交通联系,悦复大道建设将促进沿线土地开发、引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交通量,是实施主城区道路路网规划布局的需要,实现打造我国内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的战略目标。(四)四纵线四纵线为规划快速路,南接渝北区悦来片区的金山大道,向北延伸贯穿整个水复片区,要紧为区域内对外交通联系的交通主流。“五横”:(一)天府至木耳规划快速路万天府至木耳规划快速路,位于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北部,西通天府镇,东接木耳镇,横向贯穿整个水复片区,要紧为区域内对外交通联系的交通主流,显著改善水复功能区内部及对外的交通的联系,实现项目片区内区域贯穿。(二)万兴路万兴路规划为都市主干道Ⅰ级,是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重要的骨架型道路,位于园区北部,道路呈东西走向,是该基地东西向重要的联系通道。万兴路是一条南北向的出行通道,有效连接方正大道、悦复大道、北华快速路及各条纵向干道,显著改善水复功能区内部及对外的交通的联系,实现项目片区内区域贯穿;(三)大兴路万兴路规划为都市主干道,位于园区中部,是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重要的骨架型道路,为该基地东西向重要的联系通道,要紧满足园区内部交通,促进水土园区的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进展,缓解和改善区域交通压力、完善干线路网结构。(四)横一路横一路为都市主干道,位于两江新区水土工业园的南部。道路呈东西走向,要紧解决园区内部交通需求,横一路建设将促进沿线土地开发、完善区域路网结构。要紧表现在以下方面:(1)横一路是一条东西向的重要通道,有效连接碚金路、方正大道、竹溪路、悦复大道、四纵线,显著改善水复功能区内部的交通的联系,实现项目片区内区域贯穿;(2)横一路是打通水土园区东部与西部的之间联系的快捷通道,促进水土园区的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进展,缓解和改善区域交通压力、完善干线路网结构。(五)绕城高速绕城高速为高速公路,位于两江新区水土工业园的最南端。道路呈东西走向,要紧解决园区内部交通需求,目前是水土对外联系的主通道。3.5交通预测3.5.1现状交通特征分析区内现有绕城高速东西向贯穿,是现状园区内对外联系的要紧通道,南北向现状方正大道只打通了绕城高速与万兴路段,只解决了现状交通需求,随着园区的快速进展,单纯依靠绕城高速东西连接,将严峻制约区域进展。随着园区的进展力度加大,差不多不能满足区域进展需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3.5.2机动车的进展预测3.5.2.1机动车保有量进展现状2009年,重庆市机动车拥有车辆保有量201.39万辆,较2008年增长24.8%,其中主城区机动车拥有量52.8万辆。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如下表:表3-1机动车保有量分析(万辆)年份(年)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车辆规模23.128.130.234.338.944.152.8逐年增长量--52.14.14.65.26.73.5.2.2机动车保有量预测依照近几年重庆市机动车快速进展的趋势,按照高、中、低三种进展水平进行预测,可能到2013年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71-80万辆,到2023年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140-211万辆,到2028年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178-320万辆。到2033年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217-401万辆。各特征年机动车保有量如下表:表3-2重庆市特征年机动车预测(万辆)重庆主城区车辆数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2013年80.477.771.02023年211.7183.9139.62028年320.9246.1178.22033年401.0314.1216.83.5.3经济进展预测3.5.3.1经济进展现状分析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进展,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9亿元,较2008年增长14.9%,主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6亿元。03—09年平均增长率为22.5%,近年来经济进展情况通过地区生产总值如下图:表3-3重庆市和主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表(亿元) 年份地区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重庆2250266530693486411250966529主城区887104112981515181222492986图3-2重庆市和主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3.5.3.2经济进展预测两江新区2009年生产总值为750亿,2010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就达到500亿,依照重庆市主城区经济进展现状,及在都市进展上对两江新区有借鉴意义的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的经济进展现状,及其增长率,对两江新区特征年地区生产总值进行预测,结果如下表:表3-4同类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表 年份地区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滨海新区1046125016231960236431023810浦东新区1225178921002365275031504000表3-5两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预测表年份2013202320282033生产总值(亿元)1400605013850246903.5.4交通量预测模型(1)数据预测模型依照所得资料,采纳增长率法进行交通量预测,具体介绍如下:增长率法是依照预测对象(如客货运量、经济指标等)的可能增长速度进行预测的方法。增长率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增长率,但增长率随着选择年限及计算方法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增长率一般仅适用于增长率变化不大且增长趋势稳定的情况。其特点是计算简单,但预测结果粗略,较适于近期预测。(2)软件模型本次交通阻碍分析中,采纳transCAD即TC来进行交通分配。在TC中,使用的模型为重力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两个小区的吸引强度和吸引阻抗因素。他的差不多假设为:交通小区i到交通小区j的出行分布量与小区i的出行发生量、小区j的出行吸引量成正比,与小区i和小区j之间的出行阻抗成反比。重力模型是综合分布模型中采纳最广泛的一种。所谓综合模型,确实是对现有的交通资料进行分析,希望得到出行产生和出行吸引以及出行阻抗的综合关系。交通阻抗可表示为:出行距离的长短、行程时刻的快慢及费用的大小等,其考虑了出行费用是前面的模型所不能达到的。3.5.5远景交通量预测3.5.5.1数学模型预测通过对重庆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分析和进展趋势的研究,依照社会经济进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交通运输的关系,预测以后特征年各相关主干道的交通出行增长率。通过分析经济和社会活动渝交通运输的关系,可得出交通需求大变化规律,公路运输的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进展程度。依照主城区公路客货运量及汽车保有量统计数据分析,取以后年绕城高速及都市道路交通量增长系数为0.048预测结果为2032年绕城高速高峰小时交通量总预测为5278(pcu/h),饱和度为0.81,服务水平D级。3.5.5.2软件模型预测(1)出行产生出行产生,即发生交通量和吸引交通量确定,是四时期交通需求预测的第一时期,也是交通需求分析工作中最差不多的组成部分。所谓发生或吸引交通量是指研究对象地区内由各交通小区发生(TripGeneration)或吸引(TripAttraction)的交通量。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讲,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了交通发生量、交通吸引量和交通分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通结构。土地利用是交通生成、分布、分担和进展的根源,社会和经济活动是土地利用中最活跃的环节,发生、吸引交通量正是与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活动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各交通小区的发生、吸引交通量预测,要紧结合《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的相关成果,依据项目所在地的操纵性详细规划和交通调查时确定的各类用地的发生吸引率,采纳土地利用类不生成率模型计算出各交通小区的发生、吸引交通量。依照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的成果,2023年主城区居民每日人均出行次数为2.58次,2033年主城区居民每日人均出行次数为2.96次。(2)出行分布预测出行分布是指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交换。任意两个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与这两个分区各自的出行生成量和区间出行阻抗有关。分布预测即对各交通区之间及各交通区内部的出行量进行预测。参照《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道路阻抗函数研究》中重力模型阻抗函数的标定结果,以TransCAD中提供的计算模型以及运行程序为指导。(3)出行方式划分参考都市总体规划中重庆市轨道交通的进展目标和重庆市2007年至2008年出行方式调查数据,并结合项目研究区域用地规划情况,分析获得近远期出行方式选择的进展趋势,对2015年、2020年、2025年及2030年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作出预测,如表3-6所示。图3-32002年和2007年公交出行方式对比图由于受道路条件和片区区域位置的限制摩托车和出租车的出行方式会比主城区的出行量小,与之对应的是步行和客车出行量呈上升趋势,在道路交通组织方面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4)出行分配在出行分布和出行方式划分完成后,便可基于相应的出行分配模型,将出行量分配到区域背景路网上去,从而获得各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量,依照此交通量即可确定道路建设规模和通行能力,并获得远期各路段的饱和度(V/C)。此次预测采纳随机用户均衡(SUE)模型,该模型是在模拟出行者不完全掌握所有路况信息的基础上,且均认为自己所选择的路径是“阻抗”最小的路径,再没有出行者相信能依靠单方面改变出行路径来减少自己的可能行驶阻抗,通过对模型计算流量与2010年6月实际调查流量的对比分析,各较核线断面流量的误差在同意误差范围以内,因此该模型差不多满足精度要求,能够用来对以后的交通量进行预测。(5)预测结果参照《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道路阻抗函数研究》和《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报告》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代入主城区路阻函数的相关计算参数,得到远期项目片区相关要紧道路双向高峰小时预测交通量。依照以上预测可知:绕城高速将会保持有专门大的流量,高峰时期有较大延误,是两江新区与外围区域进行转换的重要通道;随着道路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各功能区不断完善,以后外环的压力也将随之越来越大;方正大道作为片区内的关键通道,以后饱和度会不断增大,高峰小时会有一定的延误。3.6车道建设规模分析本次研究对项目规模的确定,首先对车道通行能力进行了计算,再与上述近远期预测流量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项目规模,即断面机动车车道数。依照《都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设计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为1690pcu/h,同时必须按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机动车道分布校正系数、受平面交叉口阻碍折减系数进行修正。服务水平分析及车道数确定:按照美国都市干道服务水平分级标准,即V/C,一般认为饱和度是独立的,可用作都市道路路段的服务水平划分依据,划分标准见下表3-6:表3-6路段、交叉口服务水平划分V/C<0.40.4-0.60.6-0.750.75-0.90.9-1.0>1.0服务水平A级B级C级D级E级F级交通通行状况车流畅通,差不多无延误车流稳定,少量延误车流稳定,延误可同意车流接近不稳定,延误较大交通拥挤,延误专门大交通堵塞,车辆时停时开取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为0.8,同时考虑到交叉口放行时刻的阻碍对其通行能力进行调整,方正大道延伸段2032年饱和度为0.68~0.70,其服务水平出于C级,车流稳定,延误能够同意。方正大道延伸段各特征年双向六对应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五班级上册 小足球2
- 2025年物联网技术中级工程师岗位知识模拟题集萃
- 电力器具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建筑设计师招聘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指南
- 2025年初级软件架构师认证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知识点回顾与面试预测题
- 2025年中级火电运行值班员考试复习策略与技巧
- 电信基础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互联网产品经理面试题详解与解析思路
- 人工智能与无人机课件
- 城市道路智慧路灯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物业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 人工智能辅助的舆论危机传播分析-洞察阐释
- 2025-2030年中国透皮贴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广西安全员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 智能垃圾分类与回收机器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保安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地质矿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课标版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2课时过滤蒸发及SO2-4的检验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筋膜刀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