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促织》教学设计文题解读促织,即蟋蟀的别名。这种昆虫常出现在古人的诗歌中,如《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古人把蟋蟀鸣叫的声音附会成“催促织布”,遂称之为“促织”。《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就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的诗句。蟋蟀的雄虫好斗,且后腿粗壮,善于跳跃。唐宋以来,从宫中到民间,斗蟋蟀的游戏蔚然成风。历史与现实,野史与见闻,成为蒲松龄创作《促织》的主要素材。《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教材分析《促织》是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14课,属于古典文学短篇小说。《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以明代宫室尚斗促织,并征之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曲折地表现了对清代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慨。学情分析进入高中的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积累,学生们对《论语》、《诗经》、《离骚》以及古诗词等内容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特别是初中阶段就学习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狼》、《捕蛇者说》等篇目,这让学生对基础的文言知识有了解和积累,加上,学生们从小就对《聊斋》里的故事耳熟能详,这都为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奠定了很好地基础。借此时机,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夯实字音字形基础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具体把握小说的情节,掌握情节起伏跌宕的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学习掌握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文化传承与理解: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学重难点1.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2.鉴赏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的心理描写。教学方法1、疏通法2、讨论分析法教学设想布置预习: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并思考:文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成名一家与蟋蟀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设计意图:以郭沫若先生对蒲松龄故居的题联做导入,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从而把握好我们今天要学习到的《促织》一文的主旨。二、文本感知1.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明确:促织,即“虫”。2.指名一学生讲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紧扣线索给每段加一个标题。明确:征促织——捕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进促织——议促织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大意,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也可以梳理文章情节。三、研读文本3.随着促织的得与失,与之紧密联系、时常变化的一个因素是什么?明确:成名一家的心理变化。(找出体现成名一家心理变化的词语或句子并赏析)4.重点品读第四段,感受促织对成名一家的影响。5.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体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明确:四次波折,两实两虚。四、分组讨论:6.思考:一只小小的蟋蟀,使成名一家死去活来,因祸得福,蒲松龄不但对现实生活有精细的观察,而且想象力特别丰富,真实加想象,是对现实悲愤的谴责。①为了一头蟋蟀,造成百姓倾家荡产的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②安排成子魂化促织以致成名发财致富的结局是否削弱了本文的批判力量?喜剧的结局,虫,是逐级献上去,奖,是逐级赏下去,似乎从上到下皆大欢喜。点出成子“自言身化促织”,真是挥洒出一把辛酸的眼泪。而逐级的赏赐乃至政绩的考核,竟然都是因为献虫有功,而不是国计民生的政绩,朝廷的荒唐无道就显得可悲可叹。《促织》揭露社会黑暗,政治荒唐。锋芒所向,从皇帝直到里胥,谴责了整个统治阶级和各级行政官员。《促织》是血泪的控诉,却编写成一出喜剧,以喜写悲,这样的喜剧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陷入更加深沉的悲哀。7.故事为什么要把背景放在明朝?本文的创作意图,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五、课堂小结原来真正使得成名一家命运跌宕起伏的并不是那只小小的蟋蟀,而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以及为图谋权贵阿谀谄媚、欺上瞒下的贪官虐吏们。在这些人的统治下,老百姓时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实在可悲可叹!对比之下,我们的生活已经是无比的幸福了。同学们,希望大家能珍惜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学习蒲松龄自勉诗中坚韧不拔的精神,讲自我的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六、对比拓展:读《变形记》,这两篇小说都写了人化成虫的故事,比较两篇小说的异同,体会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七、板书设计促织宫中尚促织之戏↓无虫之忧↓反映现实同情百姓反映现实同情百姓↓失虫之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夏天医疗应急预案
- 公司天气应急预案
- 陈江河营销方案
- 飞翔幕墙施工方案
- 真人故事营销方案
- 黎城粮食应急预案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报告
- 学习型组织建设与知识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建设
- 办学各项应急预案
- 婚庆商场活动策划方案
- 教育培训机构销售培训-家长分析课件
- 2024年钢结构包工包料合同
- 5.1曲线运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Unit 6 I will bring a big bottle of orange juic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少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电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Z∕T 0344-2020 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总则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含评分细则)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宣传片基本报价单三篇
- 2024年北京开展石景山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