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见面礼课件_第1页
世界各国见面礼课件_第2页
世界各国见面礼课件_第3页
世界各国见面礼课件_第4页
世界各国见面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各种见面礼仪1世界各种见面礼仪1寒暄礼、介绍礼、握手礼、名片礼、拥抱礼、合十礼、举手礼、拱手礼、亲吻礼、脱帽礼、点头礼 寒暄礼、介绍礼握手礼、贴面礼拥抱礼、合十礼举手礼、抚胸礼吻手礼、脱帽礼点头礼、鞠躬礼亲吻礼、碰鼻礼见面礼仪包括:2寒暄礼、介绍礼、寒暄礼、介绍礼见面礼仪包括:2寒暄礼、介绍礼、握手礼、名片礼、拥抱礼、合十礼、举手礼、拱手礼、亲吻礼、脱帽礼、点头礼 一、寒暄礼

寒暄,也就是打招呼,主要用途是打破人际交往中的僵局,缩短人际间的距离,向交际对象表示自己的敬意,借以向对方表示乐意结交之意。3寒暄礼、介绍礼、一、寒暄礼寒暄,也就是打招呼,3寒暄礼、介绍礼、握手礼、名片礼、拥抱礼、合十礼、举手礼、拱手礼、亲吻礼、脱帽礼、点头礼 打招呼时应注意:1、位卑者主动向位高者打招呼;2、要用敬语,要恰如其分;3、要多了解对方的情况(履历、环境、爱好、经历等),寻找共同的感兴趣的话题。寒暄时不同相对位置的处理方式:1、一前一后,前面的人应主动走回来,迎上去寒暄谈话。2、在楼梯上,上面的人应主动走下来,站在同一高度上寒暄,谈话。3、台上台下的人寒暄应主动站到一个高度,或台上或台下(教师、领导除外)。4寒暄礼、介绍礼、打招呼时应注意:寒暄时不同相对位置的处理方式、在交际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

二、介绍礼5、在交际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进行沟通、介绍类型:自我介绍:说明个人(本人)的情况介绍。

他人介绍:又称第三者介绍或为他人做介绍。它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集体介绍:把某一个单位、某一个集体的情况向其他单位、其他集体或其他人说明,叫集体介绍。集体介绍是他人介绍的一种特殊形式。6介绍类型:6三、握手礼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7三、握手礼握手是在相见、离别、7手扣手式握手: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左手握住对方的的右手的手背,可以让对方感到他的热情真挚、诚实可靠。但是,如果与初次见面的人相握,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8手扣手式握手:右手握住对8平等式握手: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手掌均呈垂直状态,拇指张开,脱节微屈抬至腰中部,上身微前倾,目视对方。这是礼节性的握手方式,一般适用于初次见面或交往不深的人。(一)握手方式:9平等式握手:右手握住对(一)握手方式:9拍肩式握手:右手与对方的右手相握,左手移向对方的肩或肘部。这种握手方式只有在情投意合和感情极为密切的人之间才适用。10拍肩式握手:右手与对方的101111注意:1、不轻不重地握住对方的手,然后微微向下晃动。2、男士与女士握手,只握女士的手指部分或者轻轻地贴一下。3、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只需轻轻伸出手掌。男士握手:整个手掌女士握手:食指位男士握女士的手指12男士握手:整个手掌女士握手:食指位男士握女士的手指12四、拥抱礼所谓拥抱礼,一般指的是交往双方互相以自己的双手揽住对方的上身,借以向对方致意的礼节。在欧美、中东及南美洲常见的礼节,一般用于熟人和朋友之间,有时伴随着接吻礼,是比较亲密的一种见面礼仪。这种礼仪一般用于同性或者亲密的异性之间。13四、拥抱礼所谓拥抱礼,一般指的在欧美、中东及南美洲常拥抱礼要诀: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胸贴胸,手抱背,贴右颊(永远伸出自己的右脸去与对方相贴),才正规。图1: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图2:重心放在左脚14拥抱礼要诀: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胸贴胸,图3: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图4:胸贴胸,手抱背。图5:贴右颊,才正规。(即每人都将自己的右侧脸颊与对方的脸颊相碰)15图3: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图4:胸贴胸,手抱背。图5:贴右颊五、合十礼把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齐高,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兼含敬意和谢意双重意义。16五、合十礼把两个手掌在胸前16这种礼仪多见于信奉佛教的国家,比如说泰国。泰国人见面时往往低头问候,并将双手合十于胸前。小辈见长辈双手举到前额高度,平辈到鼻子高度,而长辈还礼则只需到胸前即可。另外,泰国认为头部是神圣的,不能随意摸别人的头。17这种礼仪多见于信奉佛教的国17六、碰鼻礼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中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见面礼仪,即碰鼻礼。毛利主人在初次见面时必须与客人鼻尖对鼻尖连碰两三次,碰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说明客人越受他们尊敬。18六、碰鼻礼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中还18七、贴面礼在阿拉伯国家,两个老朋友相见不仅仅会握手和拥抱,还会行贴面礼。行礼时,用右手扶着对方的左肩,左手搂住对方的腰,左——右——左贴面三次。如果两人关系亲密,还会在贴面的同时发出亲吻的声音。19七、贴面礼在阿拉伯国家,两个老朋友相见19八、吻手礼吻手礼源于古代维京人用手向其日耳曼君主递礼物的风俗,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是一种仅对贵族已婚妇女实施的礼节。吻手礼一般在室内举行,并且仅限于手腕以下部位,一般是指手背。20八、吻手礼吻手礼源于古代维京人用20吻手礼正确的做法:

男士行至已婚女士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后以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用自己微闭的嘴唇,去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指背。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行吻手礼时,若女方身份地位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后,再握手吻之。21吻手礼正确的做法:21九、举手注目礼行举手注目礼时举右手,手指并拢,指尖触帽檐,两眼注视对方,直到对方答礼才可放下手。多为军人使用,当遇到长者或者长官时,军人必须行军礼。22九、举手注目礼行举手注目礼时举右手,手指并拢,指尖触帽檐,两十、鞠躬礼鞠躬礼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别人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既适用于庄严肃穆、喜庆欢乐的仪式,也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在一般的社交场合,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表演者对观众等都可行鞠躬礼。鞠躬礼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较为盛行,如日本、中国、朝鲜等。23十、鞠躬礼鞠躬礼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别人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既适基本姿势:身体成标准站姿;手放在腹前或身体两侧。表情:自然,符合场景。眼神:视对方或视地面。角度:15、45、90。24基本姿势:身体成标准站姿;手放在腹前或身体两侧。24常用的鞠躬礼:15度鞠躬礼,又叫欠身礼。——用于多种商务场合、在站、坐、走时均可使用,也可表示致谢。如与客户交错而过时,面带微笑,行15度鞠躬礼,头和身体自然前倾,低头比抬头慢。25常用的鞠躬礼:15度鞠躬礼,又叫欠身礼。2530度鞠躬礼——用于公众场合或接送客户时,也表示诚恳和歉意。——行礼度数为看到脚尖前方1.5米处。2630度鞠躬礼2645度鞠躬礼——用于重要场合的重要人物,同时也可表示忏悔、改过和谢罪。——行礼度数为看到脚尖前方1米处。2745度鞠躬礼27在一些亚洲国家以及欧美国家里,人们在与别人相逢之时,往往会抚胸为礼。在一些较为隆重的场合,例如升国旗、奏国歌时,也时有所见。所谓抚胸礼,又称按胸礼,它一般是指以手部抚按于胸前的方式,来向他人致意。实际上,它也具有一定的宗教含义,在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国家里普遍流行。而当初它所表示的,往往是誓言或宣誓之意。十一、抚胸礼28在一些亚洲国家以及欧美国家十一、抚胸礼28注意:一般的做法是:上身稍许躬身,眼睛注视交往对象或目视正前方,头部端正或微微抬起,以右手手掌掌心向内、指尖朝向左上方,然后将其抚在本人的左胸之前。必须切记,行此礼时,不仅应当态度认真而庄重,而且绝对不允许以左手行礼,抚按右胸。抚胸礼通常也会与一些其他的见面出时使用,如往往和鞠躬礼同时使用。29注意:一般的做法是:上身稍许躬身,眼睛注视交往谢谢观赏30谢谢观赏30世界各种见面礼仪31世界各种见面礼仪1寒暄礼、介绍礼、握手礼、名片礼、拥抱礼、合十礼、举手礼、拱手礼、亲吻礼、脱帽礼、点头礼 寒暄礼、介绍礼握手礼、贴面礼拥抱礼、合十礼举手礼、抚胸礼吻手礼、脱帽礼点头礼、鞠躬礼亲吻礼、碰鼻礼见面礼仪包括:32寒暄礼、介绍礼、寒暄礼、介绍礼见面礼仪包括:2寒暄礼、介绍礼、握手礼、名片礼、拥抱礼、合十礼、举手礼、拱手礼、亲吻礼、脱帽礼、点头礼 一、寒暄礼

寒暄,也就是打招呼,主要用途是打破人际交往中的僵局,缩短人际间的距离,向交际对象表示自己的敬意,借以向对方表示乐意结交之意。33寒暄礼、介绍礼、一、寒暄礼寒暄,也就是打招呼,3寒暄礼、介绍礼、握手礼、名片礼、拥抱礼、合十礼、举手礼、拱手礼、亲吻礼、脱帽礼、点头礼 打招呼时应注意:1、位卑者主动向位高者打招呼;2、要用敬语,要恰如其分;3、要多了解对方的情况(履历、环境、爱好、经历等),寻找共同的感兴趣的话题。寒暄时不同相对位置的处理方式:1、一前一后,前面的人应主动走回来,迎上去寒暄谈话。2、在楼梯上,上面的人应主动走下来,站在同一高度上寒暄,谈话。3、台上台下的人寒暄应主动站到一个高度,或台上或台下(教师、领导除外)。34寒暄礼、介绍礼、打招呼时应注意:寒暄时不同相对位置的处理方式、在交际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

二、介绍礼35、在交际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进行沟通、介绍类型:自我介绍:说明个人(本人)的情况介绍。

他人介绍:又称第三者介绍或为他人做介绍。它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集体介绍:把某一个单位、某一个集体的情况向其他单位、其他集体或其他人说明,叫集体介绍。集体介绍是他人介绍的一种特殊形式。36介绍类型:6三、握手礼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37三、握手礼握手是在相见、离别、7手扣手式握手: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左手握住对方的的右手的手背,可以让对方感到他的热情真挚、诚实可靠。但是,如果与初次见面的人相握,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38手扣手式握手:右手握住对8平等式握手: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手掌均呈垂直状态,拇指张开,脱节微屈抬至腰中部,上身微前倾,目视对方。这是礼节性的握手方式,一般适用于初次见面或交往不深的人。(一)握手方式:39平等式握手:右手握住对(一)握手方式:9拍肩式握手:右手与对方的右手相握,左手移向对方的肩或肘部。这种握手方式只有在情投意合和感情极为密切的人之间才适用。40拍肩式握手:右手与对方的104111注意:1、不轻不重地握住对方的手,然后微微向下晃动。2、男士与女士握手,只握女士的手指部分或者轻轻地贴一下。3、女士与男士握手时,只需轻轻伸出手掌。男士握手:整个手掌女士握手:食指位男士握女士的手指42男士握手:整个手掌女士握手:食指位男士握女士的手指12四、拥抱礼所谓拥抱礼,一般指的是交往双方互相以自己的双手揽住对方的上身,借以向对方致意的礼节。在欧美、中东及南美洲常见的礼节,一般用于熟人和朋友之间,有时伴随着接吻礼,是比较亲密的一种见面礼仪。这种礼仪一般用于同性或者亲密的异性之间。43四、拥抱礼所谓拥抱礼,一般指的在欧美、中东及南美洲常拥抱礼要诀: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胸贴胸,手抱背,贴右颊(永远伸出自己的右脸去与对方相贴),才正规。图1: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图2:重心放在左脚44拥抱礼要诀: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胸贴胸,图3: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图4:胸贴胸,手抱背。图5:贴右颊,才正规。(即每人都将自己的右侧脸颊与对方的脸颊相碰)45图3: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图4:胸贴胸,手抱背。图5:贴右颊五、合十礼把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齐高,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兼含敬意和谢意双重意义。46五、合十礼把两个手掌在胸前16这种礼仪多见于信奉佛教的国家,比如说泰国。泰国人见面时往往低头问候,并将双手合十于胸前。小辈见长辈双手举到前额高度,平辈到鼻子高度,而长辈还礼则只需到胸前即可。另外,泰国认为头部是神圣的,不能随意摸别人的头。47这种礼仪多见于信奉佛教的国17六、碰鼻礼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中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见面礼仪,即碰鼻礼。毛利主人在初次见面时必须与客人鼻尖对鼻尖连碰两三次,碰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说明客人越受他们尊敬。48六、碰鼻礼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中还18七、贴面礼在阿拉伯国家,两个老朋友相见不仅仅会握手和拥抱,还会行贴面礼。行礼时,用右手扶着对方的左肩,左手搂住对方的腰,左——右——左贴面三次。如果两人关系亲密,还会在贴面的同时发出亲吻的声音。49七、贴面礼在阿拉伯国家,两个老朋友相见19八、吻手礼吻手礼源于古代维京人用手向其日耳曼君主递礼物的风俗,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是一种仅对贵族已婚妇女实施的礼节。吻手礼一般在室内举行,并且仅限于手腕以下部位,一般是指手背。50八、吻手礼吻手礼源于古代维京人用20吻手礼正确的做法:

男士行至已婚女士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后以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用自己微闭的嘴唇,去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指背。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行吻手礼时,若女方身份地位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后,再握手吻之。51吻手礼正确的做法:21九、举手注目礼行举手注目礼时举右手,手指并拢,指尖触帽檐,两眼注视对方,直到对方答礼才可放下手。多为军人使用,当遇到长者或者长官时,军人必须行军礼。52九、举手注目礼行举手注目礼时举右手,手指并拢,指尖触帽檐,两十、鞠躬礼鞠躬礼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别人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既适用于庄严肃穆、喜庆欢乐的仪式,也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在一般的社交场合,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表演者对观众等都可行鞠躬礼。鞠躬礼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较为盛行,如日本、中国、朝鲜等。53十、鞠躬礼鞠躬礼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别人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既适基本姿势:身体成标准站姿;手放在腹前或身体两侧。表情:自然,符合场景。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