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2018考研大纲-(科目二)(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868语言理论与分析_第1页
云南大学2018考研大纲-(科目二)(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868语言理论与分析_第2页
云南大学2018考研大纲-(科目二)(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868语言理论与分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语言(yǔyán)理论(lǐlùn)与分析(fēnxī)》考试(kǎoshì)大纲一、考查(kǎochá)对象本大纲供全日制攻读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硕士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专业入学考试科目《语言理论与分析》参考使用。二、考查目标1、在熟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2、广泛阅读,全面了解语言学研究的各种原则方法和历史发展;3、能运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语言现象,解决学术问题。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150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1、简答题 50分2、论述题 50分3、分析题 50分四、考查范围古代汉语一、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二)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三)汉字的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四)古今字、通假字二、古今词义的异同(yìtóng)、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古今词义(cíyì)的异同(二)词的本义(běnyì)和引申义三、词类(cílèi)的活用(一)使动用(dòngyòng)法(二)意动用法(三)名词用如动词(四)名词用作状语四、古代汉语的词序(一)宾语前置(二)其他特殊词序五、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古代汉语判断句句式(二)判断词的发展六、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一)意念上的被动(二)古代汉语被动句式七、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一)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表敬副词(二)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或”和“莫”、“者”和“所”(三)介词:于(於、乎)、以、为(四)连词:与、而、则(然则)、虽(虽然)、然(然而)、之(五)语气词:句尾语气词、句首和句中语气词(六)词头、词尾八、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古今语音的异同(二)上古音简说(三)古书的读音问题九、古代汉语修辞方式(一)引用(二)譬喻(三)代称(四)互文(五)夸饰(六)委婉十、古书的注解、标点和今译十一(Shí-Yj)、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现代汉语一、现代汉语概述(ɡàishù)(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二)现代汉语方言(fāngyán)(三)现代汉语的特点(tèdiǎn)(四)现代汉语的国内、国际(guójì)地位(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二、语音(一)现代汉语语音基础(二)声母(三)韵母(四)声调(五)音节结构(六)音变(七)音位(八)朗读和语调(九)语音规范化三、文字(一)汉字的性质、作用(二)汉字的形体构造及形体演变(三)汉字的整理和简化四、词汇(一)词汇和词的结构(二)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三)义项、语素理论(四)语义场理论(五)语境理论(六)词汇组成(七)熟语(八)词汇发展五、语法(一)语法学基础概念和汉语语法体系(二)汉语词类(实词)(三)汉语词类(虚词)(四)汉语短语(五)汉语(Hànyǔ)句法成分(六)句型(jùxjnɡ)和句式(七)句法(jùfǎ)失误(八)复句(fùjù)(九)句群(十)标点(biāodiǎn)六、修辞(一)修辞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二)常用修辞格(三)语体风格语言学概论一、语言学的基本问题(一)语言学及其分类(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三)语言学的研究目的和历史阶段二、语言的定位及其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二)语言的符号特性(三)语言的系统特性(四)语言的功能三、语音和音系(一)语音学基础原理语音学和音系学语音单位国际音标(二)语音要素及其声学原理(三)元音和辅音发音原理(四)音位和音系基本理论划分音位的原则音位和音位变体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区别特征与音位聚合(五)音变理论(六)韵律和层级四、语法(一)语法学基本理论语法单位语法(yǔfǎ)层级机构语法运转(yùnzhuǎn)规则(二)语法(yǔfǎ)单位(dānwèi)的组合1.词法(cjfǎ)规则2.句法规则组合层次性组合递归性(三)语法单位的聚合词类形态语法范畴(四)变换和句型(五)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五、词汇语义语用(一)词汇学基础词汇概念词汇分类、词义的分类和特性等(二)词义的聚合一词多义同义聚合反义聚合上下位关系语义特征和语义场理论(三)句义词义的组合搭配关系语义结构语义范畴真值、蕴涵和预设理论(四)语用学基础理论语境理论话题和说明焦点和预设言语行为六、文字(一)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二)文字的性质与类型(三)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四)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五)书面语七、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一)语言演变的原因、特点及其规律(二)语言(yǔyán)的分化1.语言(yǔyán)分化的原因2.社会(shèhuj)方言地域(djyù)方言亲属语言(yǔyán)和语言的谱系分类八、语言的接触(一)语言接触基本概念(二)借词(三)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四)语言的替换和底层(五)共同语(六)语言混合九、语言系统的发展(一)语音的发展语音演变的表现语音演变的规律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二)语法的发展组合规则演变聚合类演变类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