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主要流程分析_第1页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主要流程分析_第2页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主要流程分析_第3页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主要流程分析_第4页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主要流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主要流程分析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流程框架设计芯片检测单晶、外延材料掩膜版芯片制造过程测试系统需求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设计创意+仿真验证功能要求行为设计(VHDL)Singoff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过程框架From吉利久教授是行为仿真综合、优化——网表时序仿真布局布线——版图后仿真否是否否是—设计业—引言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包括PN结的物理机制、双极管、MOS管的工作原理等器件小规模电路大规模电路超大规模电路甚大规模电路电路的制备工艺:光刻、刻蚀、氧化、离子注入、扩散、化学气相淀积、金属蒸发或溅射、封装等工序集成电路设计:另一重要环节,最能反映人的能动性结合具体的电路,具体的系统,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电路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随着电路规模的增大,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在集成电路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设计的基本过程(举例)功能设计逻辑和电路设计版图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的最终输出是掩膜版图,通过制版和工艺流片可以得到所需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备之间的接口:版图主要内容

IC设计特点及设计信息描述典型设计流程典型的布图设计方法及可测性设计技术从层次和域表示分层分级设计思想域:行为域:集成电路的功能结构域:集成电路的逻辑和电路组成物理域:集成电路掩膜版的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的具体实现层次:系统级、算法级、寄存器传输级(也称RTL级)、逻辑级与电路级设计信息描述

分类内容语言描述(如VHDL语言、Verilog语言等)功能描述与逻辑描述功能设计功能图逻辑设计逻辑图电路设计电路图设计图版图设计符号式版图,版图举例:x=a’b+ab’;CMOS与非门;CMOS反相器版图什么是版图?一组相互套合的图形,各层版图相应于不同的工艺步骤,每一层版图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版图与所采用的制备工艺紧密相关典型的实际设计流程需要较多的人工干预某些设计阶段无自动设计软件,通过模拟分析软件来完成设计各级设计需要验证典型的实际设计流程1、系统功能设计目标:实现系统功能,满足基本性能要求过程:功能块划分,RTL级描述,行为仿真

功能块划分

RTL级描述(RTL级VHDL、Verilog)

RTL级行为仿真:总体功能和时序是否正确

算法级:包含算法级综合:将算法级描述转换到

RTL级描述综合:通过附加一定的约束条件从高一级设计层次直接转换到低一级设计层次的过程逻辑级:较小规模电路实际设计流程系统功能设计输出:语言或功能图软件支持: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优化问题无自动设计软件仿真软件:VHDL仿真器、Verilog仿真器实际设计流程2、逻辑和电路设计概念:确定满足一定逻辑或电路功能的由逻辑或电路单元组成的逻辑或电路结构过程:A.数字电路:RTL级描述

逻辑综合(Synopsys,Ambit)

逻辑网表

逻辑模拟与验证,时序分析和优化难以综合的:人工设计后进行原理图输入,再进行 逻辑模拟单元库:一组单元电路的集合经过优化设计、并通过设计规则检查和反复工艺验证,能正确反映所需的逻辑和电路功能以及性能,适合于工艺制备,可达到最大的成品率。元件门元胞宏单元(功能块)基于单元库的描述:层次描述单元库可由厂家提供,可由用户自行建立

B.模拟电路:尚无良好的综合软件

RTL级仿真通过后,根据设计经验进行电路设计原理图输入电路模拟与验证模拟单元库逻辑和电路设计的输出:网表(元件及其连接关系)或逻辑图、电路图

软件支持:逻辑综合、逻辑模拟、电路模拟、时序分析等软件(EDA软件系统中已集成)

版图设计过程:由底向上过程主要是布局布线过程布局:将模块安置在芯片的适当位置,满足一定目标函数。对级别最低的功能块,是指根据连接关系,确定各单元的位置,级别高一些的,是分配较低级别功能块的位置,使芯片面积尽量小。布线:根据电路的连接关系(连接表)在指定区域(面积、形状、层次)百分之百完成连线。布线均匀,优化连线长度、保证布通率。版图设计过程大多数基于单元库实现(1)软件自动转换到版图,可人工调整(规则芯片)(2)布图规划(floorplanning)工具布局布线工具(place&route)布图规划: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对设计进行物理划分,并初步确定芯片面积和形状、单元区位置、功能块的面积形状和相对位置、I/O位置,产生布线网格,还可以规划电源、地线以及数据通道分布(3)全人工版图设计:人工布图规划,提取单元,人工布局布线(由底向上:小功能块到大功能块)版图验证与检查

DRC:几何设计规则检查

ERC:电学规则检查

LVS:网表一致性检查

POSTSIM:后仿真(提取实际版图参数、电阻、电容,生成带寄生量的器件级网表,进行开关级逻辑模拟或电路模拟,以验证设计出的电路功能的正确性和时序性能等),产生测试向量软件支持:成熟的CAD工具用于版图编辑、人机交互式布局布线、自动布局布线以及版图检查和验证设计规则的表示方法以为单位:把大多数尺寸(覆盖,出头等等)约定为的倍数

与工艺线所具有的工艺分辨率有关,线宽偏离理想特征尺寸的上限以及掩膜版之间的最大套准偏差,一般等于栅长度的一半。优点:版图设计独立于工艺和实际尺寸举例:以微米为单位:每个尺寸之间没有必然的比例关系,提高每一尺寸的合理度;简化度不高举例:最终版图数据与测试向量制版与工艺流片计算机辅助测试(ICCAT)生产定型工艺模拟版图几何设计规则和电学规则检查网表一致性检查和后仿真

IC设计流程视具体系统而定随着ICCAD系统的发展,IC设计更侧重系统设计正向设计,逆向设计

SoC:IP(IntelligentProprietary)库(优化设计)软核:行为级描述firmIP:门级

hardIP:版图级,

D/AA/DDRAM,优化的深亚微米电路等

IC设计与电路制备相对独立的新模式

Foundry的出现VDSM电路设计对设计流程的影响VDSM电路设计对设计流程的影响布图时面向互连,先布互连网,再布模块集成度提高:可重用(REUSE)模块

IP模块针对各IP模块和其他模块进行布图规划,如何对IP模块等已设计好的模块进行处理功耗问题,尤其高层次设计中考虑布图中寄生参数提取变成三维问题布图设计方法(布图风格划分)全定制设计方法、半定制设计方法、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及基于这些方法的兼容设计方法设计方法选取的主要依据:设计周期、设计成本、芯片成本、芯片尺寸、设计灵活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等最主要的:设计成本在芯片成本中所占比例芯片成本CT:小批量的产品:减小设计费用;大批量的产品:提高工艺水平,减小芯片尺寸,增大圆片面积全定制设计版图设计时采用人工设计,对每个器件进行优化,芯片性能获得最佳,芯片尺寸最小设计周期长,设计成本高,适用于性能要求极高或批量很大的产品,模拟电路符号式版图设计:用一组事先定义好的符号来表示版图中不同层版之间的信息,通过自动转换程序转换举例:棍图:棍形符号、不同颜色不必考虑设计规则的要求;设计灵活性大符号间距不固定,进行版图压缩,减小芯片面积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相对通用电路而言)针对某一应用或某一客户的特殊要求设计的集成电路批量小、单片功能强:降低设计开发费用主要的ASIC设计方法:门阵列设计方法:半定制标准单元设计方法:定制掩膜版方法积木块设计方法:定制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方法门阵列设计方法(GA方法)概念: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单元排列成阵列,每个单元内部含有若干器件,单元之间留有布线通道,通道宽度和位置固定,并预先完成接触孔和连线以外的芯片加工步骤,形成母片根据不同的应用,设计出不同的接触孔版和金属连线版,单元内部连线及单元间连线实现所需电路功能

母片半定制技术门阵列设计过程门阵列方法的设计特点:设计周期短,设计成本低,适合设计适当规模、中等性能、要求设计时间短、数量相对较少的电路不足:设计灵活性较低;门利用率低;芯片面积浪费门海设计技术:一对不共栅的P管和N管组成的基本单元铺满整个芯片,布线通道不确定(可将基本单元链改成无用器件区走线),宏单元连线在无用器件区上进行门利用率高,集成密度大,布线灵活,保证布线布通率仍有布线通道,增加通道是单元高度的整数倍,布线通道下的晶体管不可用激光扫描阵列:特殊的门阵列设计方法对于一个特殊结构的门阵列母片,片上晶体管和逻辑门之间都有电学连接,用专门的激光扫描光刻设备切断不需要连接处的连线,实现ASIC功能。只需一步刻铝工艺,加工周期短;采用激光扫描曝光,省去了常规门阵列方法中的制版工艺。但制备时间较长。一般用于小批量(200~2000块)ASIC的制造标准单元设计方法(SC方法)一种库单元设计方法概念:从标准单元库中调用事先经过精心设计的逻辑单元,并排列成行,行间留有可调整的布线通道,再按功能要求将各内部单元以及输入/输出单元连接起来,形成所需的专用电路芯片布局:芯片中心是单元区,输入/输出单元和压焊块在芯片四周,基本单元具有等高不等宽的结构,布线通道区没有宽度的限制,利于实现优化布线。标准单元库:标准单元库中的单元是用人工优化设计的,力求达到最小的面积和最好的性能,完成设计规则检查和电学验证描述电路单元在不同层级的属性的一组数据逻辑符号(L):单元名称与符号、I/O端:用于逻辑图功能描述电路结构、电学指标拓扑版图(O):拓扑单元名、单元宽度高度、I/O位置及名称掩膜版图(A)举例:不同设计阶段调用不同描述

标准单元设计基本排列形式:双边I/O、单边I/O、连线单元(单层布线中用得较多、跨单元连线)走线:电源和地线一般要求从单元左右边进出,信号端从上下进出。可以在单元内部或单元边界电源线可以放在单元外,在布线通道内,便于根据单元功率要求调整宽度,从各单元引出端口电源线水平金属线,信号线用第二层金属或垂直多晶硅线,单元内部连线用第一层金属和多晶硅,单元之间连线在走线通道内单元拼接单元高度:器件宽度,(考虑最小延迟,最省面积,足够高度以保证电源线、地线、单元内部连线)

SC方法设计流程与门阵列类似

SC方法特点:需要全套掩膜版,属于定制设计方法门阵列方法:合适的母片,固定的单元数、压焊块数和通道间距标准单元方法:可变的单元数、压焊块数、通道间距,布局布线的自由度增大较高的芯片利用率和连线布通率依赖于标准单元库,SC库建立需较长的周期和较高的成本,尤其工艺更新时适用于中批量或者小批量但是性能要求较高的芯片设计积木块设计方法:BBL方法

(通用单元设计方法)布图特点:任意形状的单元(一般为矩形或“L”型)、任意位置、无布线通道BBL单元:较大规模的功能块(如ROM、RAM、ALU或模拟电路单元等),单元可以用GA、SC、PLD或全定制方法设计

BBL方法特点:较大的设计自由度,可以在版图和性能 上得到最佳的优化布图算法发展中:通道不规则,连线端口在单元四周,位置不规则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方法(PLD方法)概念:用户通过生产商提供的通用器件自行进行现场编程和制造,或者通过对与或矩阵进行掩膜编程,得到所需的专用集成电路编程方式:现场编程:采用熔断丝、电写入等方法对已制备好的PLD器件实现编程,不需要微电子工艺,利用相应的开发工具就可完成设计,有些PLD可多次擦除,易于系统和电路设计。掩膜编程:通过设计掩膜版图来实现所需的电路功能,但由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规则结构,设计及验证比较容易实现。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类

ROM、EPROM、EEPROM、PLA、PAL、GAL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实现数字逻辑基本思想:组合逻辑可以转换成与-或逻辑基本结构: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和通用阵列逻辑(GAL)PAL:固定或矩阵(八个输入端即可满足逻辑组合要求),可编与矩阵(输入项可增多)结构简化、工艺简单现场编程不同输出结构选用不同的PAL器件GAL:固定或矩阵:浮栅工艺:控制栅上施加足够高的电压且漏端接地时,浮栅上将存储负电荷,当控制栅接地而漏端加适当的正电压时,浮栅将放电,实现了电编程;具有不挥发性,掉电后不用重新编程提高可编程速度和器件速度电擦写,可重复编程,不需要窗口式的封装输出逻辑单元有一些考虑:可编程可重新配置具有安全保护单元编程方式:现场编程

PAL和GAL的器件密度较低,几百门近年来出现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HDPLD、

系统内编程逻辑器件IS-PLDLattice的pLSI1000,2000,3000系列,14000门

HDPLD:集总布线区(GRP:globalroutingpool):用于内部逻辑连接四周通用逻辑块(GLB)、输出布线区(ORP:GLB输出与管脚之间互连)输入总线IB

可实现高速控制器等,DSP、数据加密等子系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逻辑单元阵列)集成度高,使用灵活,引脚数多(可多达100多条),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逻辑功能不是与或结构,以可配置逻辑功能块(configurablelogicblock)排成阵列,功能块间为互连区,输入/输出功能块IOB可编程的内部连线:特殊设计的通导晶体管和可编程的开关矩阵CLB、IOB的配置及内连编程通过存储器单元阵列实现现场编程XILINX:用SRAM存储内容控制互连:允许修改配置程序——存储器单元阵列中各单元状态——控制CLB的可选配置端、多路选择端控制IOB的可选配置端控制通导晶体管的状态和开关矩阵的连接关系ACTEL:可熔通的点,不可逆,易于保密适用:200块以下的原型设计FPGA的转换

FPGA转换到门阵列,降低价钱网表转换,用布局布线后提出的网表及库单元映射时序一致性门阵列芯片的可测性(FPGA母片经过厂家严格测试)管脚的兼容性多片FPGA向单片门阵列转换布图方法的比较

A:全定制法,B:符号法C:标准单元法D:积木块法,E:门阵列法,F:掩膜编程PLA法G:现场编程PLA法H:FPGA法I:激光扫描阵列J:硅编译法兼容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