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归纳(10篇)_第1页
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归纳(10篇)_第2页
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归纳(10篇)_第3页
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归纳(10篇)_第4页
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归纳(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归纳(10篇)

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10篇)

一、《三峡》

1、文学常识::郦道元,北魏有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空谷传响:回声襄:漫上。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御:驾。献:山峰。

良:实在、真。肃:沉寂。属:连续。引:延长。

绝:消失。素;白色旦;早晨。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朝:早晨。清荣峻茂曦月:阳光,月亮。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阳光……

3、特别用法:奔:飞奔的马。湍:急流的水。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失)。自三峡……(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献(山峰):极自非……(假如)

属予作文以记之(叮嘱)。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旋绕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的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衬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衬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沉寂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7、结构。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宏大风景,(分写)(其次段)

8、文章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9、运用:(1)2022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宏大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过去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一致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其次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高兴心情。或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寂静,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沉重恬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飞漱其间。的飞字。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二、《记承天寺夜游》

(一):苏轼,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

(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四)

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闲人:闲静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户:窗户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三)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溜达。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织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微妙繁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单的语言概括的繁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散步清闲。

(五)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描写讨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散步。(表达方式是表达,交代明了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其次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终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讨论,点出旷达乐观的襟怀)

(六)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清闲,种种微妙繁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高兴的繁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骄傲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3、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七)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好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好境界。)

三、桃花源记

1、: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

(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议:交通,交织相通。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世隔绝之地.鲜美:娇艳漂亮

(3)一字多义:志:处之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具答之具:详尽。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咸,都。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风景。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022年XX省中考填空题)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平静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表达桃花源人热心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俗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满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显明对照,表达了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表达了人们的追求和憧憬,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抵挡。

6、探讨、回复以下问题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增加神秘色调。②示意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四、岳阳楼记

(一)生字

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

(二)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横无际涯:广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入夜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行,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何极:哪有穷尽。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其次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欣赏景物时的心情大约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译:待到春风和善,阳光明媚、湖面宁静(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离开国都,追念家乡,担忧(人家)说坏话,害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胸怀开阔,精神高兴,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不由于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由于)。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假如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四)文章知识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其次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边雄伟风景,引出迁客骚人各不一致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讨论)抒发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透露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旧重修岳阳楼这说明白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旧发愤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其次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五)理解背诵、(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

(4)表现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宏伟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像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称赞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其次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周围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人生中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痛楚,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六)思考(1)第三四段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

(5)称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22年XX省中考填空题)

(7)第五段的讨论作用是什么?

答:透露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七)词语欣赏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五《送东阳马生序》

1、文学常识、明朝有名文学家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走送之:跑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忧,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执经叩问:求教。叩,问。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柔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一心而尊敬的)请教。

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礼愈)至:周到。

(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驳。俟(其欣悦):等待,等。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穷冬:严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枯燥而破碎。(至)舍:学舍,书舍。

僵劲:僵硬。(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

(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

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右备)容臭:容臭,香袋。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辉夺目的样子。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

县官日(每日)有禀稍之供:县官,朝廷。禀稍,官家给的粮食。

(无冻)馁之(患矣):馁,饥饿。之,的。与之论辨:辩论。辨,通辩假诸人(而后见也):假之于人,向人借书。诸,之于。

非天质之卑:天资,人的智力。卑,低下。流辈:同辈的人。谒,拜见。

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贽,初次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言和而色夷:夷,平和。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由于内心有足以开心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裘葛,冬夏的衣服。裘,皮衣。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遗,赠送。

3、理解背诵。

(1)为什么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说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苦。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波之劳,无冻馁之患。

(3)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比较,加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4)应怎样对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旧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一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5)本文透露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6)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加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在艰难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5、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