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能力提升》配套课件:13-专题十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1页
《新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能力提升》配套课件:13-专题十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2页
《新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能力提升》配套课件:13-专题十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3页
《新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能力提升》配套课件:13-专题十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4页
《新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能力提升》配套课件:13-专题十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新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能力提升》配套课件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2.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3.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4.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5.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中国世界总体特征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外侵略扩张,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组成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政治(1)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2)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3)1937年,日军制造“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4)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开展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过14年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建立法西斯专政,加剧侵略扩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经济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和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1931考点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1.经过:_______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_______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______________。

2.结果:日军相继占领了_______三省。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___________,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3.局部抗战开始:(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___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2)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3)_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九一八事变”东北伪满洲国抗日义勇军杨靖宇九一八事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沈阳【例1】从下图《申报》所登载的广告信息可推知当时中国()A.民族企业集中在东北地区B.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C.实现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D.国产香烟产量远高于洋烟【解析】从《申报》上的广告信息“国人爱国请用国货”“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日本”“外侮”等反映了当时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本题答案为B。民族企业集中在东北地区不符合史实,A项不正确。C项和D项无法从图片信息得出结论,C、D项都是错误选项。B1.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2.九一八事变后,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将领是()A.叶挺B.杨靖宇C.贺龙D.彭德怀AB“华北自治运动”考点二:西安事变(1936年)1.背景:(1)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策动_____________________,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华北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采取_______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_______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______________运动新高潮的到来。(3)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4)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亲赴西安逼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2.经过:_______年12月12日,______、__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______________。3.结果:(1)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与各方面协商,_______解决西安事变。(2)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______________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不抵抗北平抗日救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张学良“西安事变”和平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杨虎城联共抗日【解析】从题干“1935年12月”“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等信息可判断,这是指1935年,为挽救民族危亡,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本题答案为D。A项表述与题干的信息不符,是错误选项。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5年1月,B项与题干的信息不符。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开展国民革命,C项也与题干的信息不符。D【例2】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开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B.决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C.联合国民党开展国民革命D.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尽管局势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国共重新合作后的中心任务是()A.结束帝制B.打倒军阀C.团结抗日D.和平建国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A.促成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B.拉开了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序幕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D.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CD“七七事变”考点三:七七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1.七七事变(1937年):(1)经过: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的中国驻军,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______________,又称“卢沟桥事变”。(2)结果: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的开始。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2.第二次国共合作:(1)共产党: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____,_______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军长。(2)国民党: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宣言,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_______地位。(3)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_______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全民族抗战第八路军朱德新编第四军叶挺国共合作合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例3】1937年,中国共产党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主要是为了()A.消除国共两党的分歧B.联合国民党一致抗日C.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D.整合国共两党的军队【解析】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本题答案为B。B5.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淞沪会战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抗战C.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D.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守军的抵抗CC淞沪会战考点四: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1937年):(1)1937年8月,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2)______________持续3个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2)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_______人以上。3.台儿庄战役(1938年):(1)时间: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2)指挥者:第五战区司令长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3)影响:________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4.武汉会战(1938年):(1)时间: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2)结果:中国军队顽强抵抗。_______会战历时4个多月。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3)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重庆30万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正面武汉广州考点四:正面战场的抗战5.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_____、_________失陷后,日军的兵力严重不足,抗战进入相持阶段。6.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时间:1941年12月,日军对_______发动第三次进攻。(2)结果:中国军队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7.豫湘桂战役(1944年):(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_______抗日,积极反共。(2)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的_________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长沙消极豫湘桂武汉【例4】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的战役()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解析】从题干“1937年11月”“上海一隅之抵抗”等信息可判断,该报道所描述的战役是淞沪会战。1937年8月,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击。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本题答案为D。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40年的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A、B、C三项都与题干的信息不符。D7.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近20天,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长沙会战D.武汉会战8.这场战役“历时4个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B.武汉会战C.台儿庄战役D.长沙会战BB平型关考点五:敌后战场的抗战1.平型关大捷(1937年):(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2)结果: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_______一带歼灭日军板垣师团一部。(3)意义:______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___________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1)背景:①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______________路线。②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__。(2)意义:《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____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全面抗战《论持久战》抗日持久战八路军考点五:敌后战场的抗战3.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新四军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______________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__________、农民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开展_______运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4)_______战场与_______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4.百团大战(1940年):(1)背景:为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经过: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__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______________。(3)意义: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_______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根据地延安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大生产敌后正面彭德怀“百团大战”八路军【例5】“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应发生在()A.1900—1901年间B.1927—1936年间C.1937—1945年间D.1946—1949年间【解析】从题干“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铁道游击队》主题曲”等信息可判断,该歌曲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本题答案为C。A项时间为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B项为国共十年对立的时间,D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时间,A、B、D三项都与题干的信息不符,都是错误选项。C9.民歌中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呀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与歌词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相一致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飞夺泸定桥C.百团大战D.挺进大别山10.歌曲《南泥湾》唱道:“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样呀,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出现歌词所描述的现象主要得益于()A.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B.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D.北伐军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CB汪精卫考点六:抗日战争的胜利1.全民族坚持抗战:(1)日本: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2)国民党: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1940年,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___________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反共的______________。(3)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根据地开展______________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4)全民族抗战: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②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_上将壮烈殉国。③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2.中共七大(1945年):(1)时间:_______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内容:①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的中国。②大会确立了____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______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皖南事变”大生产张自忠左权1945延安新民主主义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八路军考点六:抗日战争的胜利3.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抗日:①1945年8月6日和9日,_______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②8月8日,_______政府对日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_______,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③8月9日,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2)日本投降:①_______年8月15日,_______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_,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②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_______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_______也回到了祖国怀抱。世界___________战争胜利结束。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抗战胜利的原因:①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抗日民族______________的建立,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_______因素。②中国共产党坚持__________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_______,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______________的作用。③广大爱国华侨对国内抗战的支持,世界上一切爱好___________的国家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2)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②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______________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③中国的___________得到提高。美国苏联东北《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945日本9月2日14台湾反法西斯民族觉醒统一战线决定性独立自主根据地中流砥柱和平正义完全胜利民族解放觉醒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地位【例6】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B.日军已经在太平洋战场获胜C.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D.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可得知,这八年间,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中华民族实行全民族持久抗战的结果。A、B两项不符合史实。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是在1945年8月,与题干的时间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不符,C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D11.这次会议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条件。该会议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的胜利()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D.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CA1.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他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中共一大_____年_____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_________,党的奋斗目标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___________,实现共产主义。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_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标志着____________的诞生遵义会议_____年______纠正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